晋中市的特产及旅游景点介绍 晋中旅游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07 05:58:29

一. 山西省 晋中 左权县 燕窝酥

燕窝酥

原料配方:

精粉500克、猪油150克、白糖150克。

制作方法:

1、取精粉300克放在案板上,扒个坑,加50克猪油,150克温水和成水油酥,揉匀饧10分钟。

2、把剩余的200克精粉加100克猪油拌匀,拌成干油酥。

3、把干油酥包入水油酥内,要包严,稍按一下,用走锤擀成长方形,厚为3毫米的薄片。再从两头向中间对卷,呈双筒形状。靠拢后用刀顺长方向切开,边上用少许水粘住,并用快刀切成1.7厘米厚的小段,将小段立起稍按。用小擀面杖从里向外擀成直径6.7厘米的圆饼。再用刀把圆饼切开,成为两个半圆,然后把刀口处捏成单花边,即成生坯。

4、把猪油烧到六至七成熟时,将生坯下锅炸制,见酥浮起,层次展开,呈黄白色即捞出码盘,撒上一层白糖即可。

产品特点:

色洁白,层次清晰,形似燕窝,酥香可口。

二. 山西省 晋中 榆次 上戈小白梨

上戈小白梨是山西晋中榆次的。

东赵乡上戈村地处丘陵地带,有史以来多植梨果,所产的小白梨最具特色,曾为历代皇家贡品。其特点是色美皮薄,果嫩肉厚,汁多渣少,香甜味美。

三.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拨烂子

【原料】 高粱面、白面或两掺,土豆、胡萝卜等菜

【制法】 ①将土豆或胡萝卜用擦子擦碎放入盆内,将面掺入菜中,加少许水拌成颗粒状上笼蒸。

②蒸熟后用熟猪油或菜籽油热炒,加入油、盐、葱、蒜调料。

【特点】 调料味浓、热和清香

四.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烙饼

【原料】 白面一斤(制成品六个)

【辅料】 油一两、食盐少许

【制法】 将面用温开水和起,擀开,把一半油与食盐抹上,卷起来,撕成小块,擀开抹上油,上鏊子两面烫成金黄色,熟了为止。

【特点】 美味可口

五. 山西省 晋中 榆次 晋中砂子饼

砂子饼,亦名疤饼。这种疤饼,直径一般是26厘米到33厘米,饼既薄而且脆,饼脸用卵石烙成,凸凹不平,因而有“疤饼”之称。

烙制疤饼时,先将面粉、食油、鸡蛋、盐、五香粉等原料和起,用擀面杖擀成又圆又薄的饼坯,把平底鏊置于火上加热,再把大小不一的河中捡来的卵石洗净,放在平底缝里,等卵石烧到极热以后,把饼坯放在烧热的石子上用文火烤熟即成。这种饼的原料配比,可按食用需要而定,但食油不可多放,以免影响存放。如果喜欢甜食,可加糖去盐制成精疤饼。

六.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拉面

【原料】 精面2500克,水1500克,碱面25克,盐少许

【制法】 ①将面粉和盐面一并放入面盆中,一手倒水(水温要冬暖夏凉春秋温),一手和面,打成穗子,使面粉与水全部搀和后揉光成团,再用双手蘸水摸匀,摸到盆净面光,不粘手为止。用净布盖上饧约半小时。

②将碱面用水100克化开,成碱水。

③面饧好后,取二分之一面团用双手蘸抹碱水搓成长条,两手各拿面的一端,提离案板,慢慢溜条,即上下晃长,两手合拢旋成麻花形,这样反复晃动六七次后,当粗细均匀时入在条案上撒上干面扑滚匀后手提两端,离案甩成长条,再放在案上,去掉两头成对折两条,一手捏住两个端头,另一手的四指套在两根面条的另一端,悬空拿起,两手同时用力抻拉,并上下抖动,反复拉六七次。边拉边滚面扑,将面拉成细香炷粗的条(64根),下开水锅。将面均匀地撒在锅内,即成。

【特点】 柔软、筋韧、光滑

注:拉面是山西的名产,为山西省的四大面食之一。特别是晋中市平遥县的拉面最为著名,此面食适宜浇配打卤或各种浇头。拉面的技术性很强,要制好拉面必须掌握要领,即和面时要防止脱水,晃条必须均匀,出条要均匀圆滚,下锅要撒开,防止蹲锅疙瘩。拉面根据不同口味和喜好还可制成小拉面、空心拉面、夹馅拉面、龙须面、扁条面、水拉面等。

七. 山西省 晋中 榆次 鱼羊包

鱼羊包被称为是一个汉字造就对"中华名小吃"。

鱼羊包是用新鲜鱼肉、新鲜羊肉、家传老汤及多种调味作料混合制作而成的肉陷食品,其配膳独特,营养合理,制作精细,滋味鲜美,皮薄馅嫩。

榆次有很多和小吃,榆次名吃首选“鱼羊包”:“鱼羊包"始创于公元1866年,寿阳名厨王大财跟随三代帝王师祁隽藻司厨行走大江南北,在吸收和掌握南北菜品的同时,注重对养生食品的研究,有一年祁隽藻的母亲因年老体弱,虽服用很多滋补药品身体仍不见恢复,而且常常厌食,家厨王大财根据祁母喜食包子、饺子的特点,用鱼肉和羊肉制作了养生膳食“鱼羊包”、“鱼羊饺”为祁母补养,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祁母的身体得以恢复。

“鱼羊包”传承人王同云在继承祖方的基础上潜心研究解决了“鱼肉”有腥味,“羊肉”有膻味的技术难题,使鱼羊肉馅通过渗汁增养产生了一种“灵味”,这种“灵味”就是“鲜”。所以今天人们品尝到了世界上最鲜最美的包子。

制作“鱼羊包”特色美食的肉馅2005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鱼羊包”和“知鲜阁”等六项商标已在国家商标局注册。同时“鱼羊包”也获得政府和行业组织“中华面食面点创新奖”“中华名小吃”等十一项荣誉,2007年在中央电视台CCTY-2“赢在中国”第三赛季成功晋级108强,“鱼羊包”现已是晋中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 山西省 晋中 太谷县 油面

油面是太谷县的传统食品,状似馒头,经油炸制而成。外酥内软,香甜可口。

清乾隆年间,太谷县即有油馍、油食等油炸食品。到咸丰、同治时,西街“隆盛长”(原名“隆盛昌”)开始生产油面,专供大户人家食用。后来“文”子字号(文元堂、文令堂、文成堂)增加原料,改进工艺,使油面更富特色。“文”字号逐渐取代“隆盛长”,成了制作、经销油面食品的大字号作坊。

油面本为年节佳品,由于“文”字号闯出了名声,遂成为民间常食的一种面食及馈赠亲友的佳品。

九. 山西省 晋中 榆次 峪头南瓜

南瓜在榆次不论山区、平川、水地还是旱地均可种植,但峪头的南瓜别有风味,与众不同。其特点是:个大、肉厚、籽少、甜绵味香,含糖量高,外皮金黄色,内肉桔红色。秋后,人们用新产的小米煮上峪头南瓜,做成小米南瓜粥,看上去蜡黄发亮,吃起来香甜松软,更有米香,这小米南瓜汤着实让人大饱口福。在榆次民间流传着“峪头的南瓜,长凝的蒜,流村的姑娘不用看”之美谈。

十. 山西省 晋中 榆社 河峪小米

河峪小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榆社是晋中传统的谷子产区,其中河峪是谷子生产的重点乡镇,种植品种有独特、优质的榆社良谷则晋谷21号,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水、土、气候条件,再加之科学细致的种植、管理,使该产品真正形成了纯天然绿色食品,具有颗粒饱满,米色金黄,米质上乘,味道纯正,营养丰富,口感绵滑,米香浓郁等特点,不仅在本地市场享有盛誉,而且很被外地客商看好,每年销往太原、榆次等地70万公斤,深受消费者欢迎。

河峪小米产品选用“晋谷21号”优质品种,种植期间不施化肥、不喷农药,主要依靠农家肥并以物理的换茬作办法来防治病虫害。河峪小米生产的产品以其颗粒饱满、色泽金黄、味道纯正、营养丰富、口感绵滑、米香浓郁等特点深受客户的青睐。主要成份有:蛋白质15.1%、脂肪5.68%、赖氨酸0.8%、维生素、矿物质等。

“晋谷21号”优质品种,种植期间不施化肥、不喷农药,主要依靠农家肥并以物理的换茬作办法来防治病虫害。河峪小米生产的产品以其颗粒饱满、色泽金黄、味道纯正、营养丰富、口感绵滑、米香浓郁、小米中色氨酸含量为谷类之首,色氨酸可调节睡眠的作用,小米粥养营全面,适宜食欲欠佳,肠胃不好以及贫血的人食用,主要成份有:蛋白质15.1%、脂肪5.68%、赖氨酸0.8%、维生素、矿物质

地域范围

榆社县地处山西省晋中市东南部,东与左权、和顺为邻,北与榆次接壤,西与太谷、祁县相依,南与武乡毗邻,是海河支流漳河的发源地。河峪小米产地范围为:榆社县河峪乡、云竹镇、兰峪乡、讲堂乡以及郝北镇、箕城镇的部分村,辖3镇3乡142村,东到讲堂乡柳泉村,南至郝北镇吴家庄村,西至河峪乡南山村,北到河峪乡西沟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2°05′00″~112°57′00″,北纬36°51′00″~37°24′00″。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河峪小米,其米粒大小均匀适中,色泽金黄发亮,蒸煮皆宜,米饭口感绵滑,米香浓郁,粘糊性强,其味道纯正,口味悠长。 2、内在品质指标:晋谷21号单杆,主茎高145-160cm,棍棒型,中度偏紧,刺毛中长,穗长22-24cm,千粒重3.0-3.6g,出米率78%,该品种抗旱性强,秆强抗倒,可粮草兼用,易栽培,营养品质甚佳,适口性好,色香味俱全。河峪小米营养丰富,共18种氨基酸总量11.77g/100g,蛋白质11.9g/100g,脂肪3.55g/100g,维生素C10.5mg/100g,维生素E22.01mg/kg,磷0.148/100g,钾2.40×103mg/kg,钠9.98mg/kg,镁1.03×103mg/kg,钙181mg/kg,能量1607kj/100g,碳水化合物74.9g/100g,总膳食纤维8.24g/100g,铁51mg/kg,锌38.7mg/kg,铜7.24mg/kg,锰12.2mg/kg,碘6.04mg/kg,其与普通小米相比有较大差距。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执行NY5305---2005无公害食品粟米标准及《榆社县无公害谷子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B140721/T002-2005)。

山西晋中的特产和景点晋中的一种名优特产和旅游景点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