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县土特产都有哪些 阳谷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31 13:43:19

一. 甘肃省 天水 甘谷县 韭菜

武山县韭菜种植面积由1978年3600亩发展到2005年的8万亩,其中塑料大棚韭菜6万亩,露地种植2万亩,种植区域已由原来渭河流域6乡镇发展到全县五河流域12乡镇203村,年总产量达1.47亿公斤,总产值达1.2亿元。建成了以洛门和山丹为中心的两个万亩无公害韭菜基地,建成冷藏运输韭菜、韭苔的冷冻库有8个,贮藏能力3000多吨。2003年我县韭菜通过环境考察和产品检测,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首家认证为绿色A级食品。2005年4月向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委员会提出了申请,申报“中国韭菜之乡”。6月20至22日,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刘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主任王西玉,中国农学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玉玺,中国农学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任轲,对我县韭菜生产状况进行了考察,并对我县在韭菜生产上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05年11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文化节上,“中国韭菜之乡——甘肃武山”被正式授牌。
    为更好地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强化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武山县工商局城关个私分会引导农民为武山县特色蔬菜韭菜进行商标注册。
    韭菜注册商标为“周庄盘龙”,“周庄”是村名,“盘龙”是关于该地的一段古老传说。武山县工商局通过引导农民对蔬菜的商标注册,使农民对品牌农业有了更深的认识,有利于进行规模种植,进一步做大做强韭菜产业。

二. 陕西省 榆林 府谷县 炒豆芽

炒豆芽生豆芽比较费时,农家不常吃,过年过节生一些调剂生活。将绿豆芽抓出簸净绿皮,锅里放适量油,用葱、蒜、姜、醋炝香放入豆芽再加花椒面、盐适量,搅拌翻炒,少时便熟,加少量味精、鸡精翻匀即可岀锅,也可加少量芡挂糊。此菜脆嫩爽口。炒时切忌过熟,如果大量水分被炒出来,豆芽变软绵,就不鲜美了。

三. 山东省 聊城 阳谷县 阳谷黑猪

阳谷黑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阳谷黑猪是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的。阳谷黑猪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阳谷县地处山东省西部,聊城市南端,黄河之北,东临大运河,南接河南省。阳谷县所产黑猪毛色油黑儿、体型精巧、反应灵敏、抗病性能与繁殖力强、耐寒冷。

2013年,阳谷县黑猪养殖销售协会申报的“阳谷黑猪”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3254600。

阳谷黑猪

阳谷县黑猪养殖销售协会

13254600

猪(活动物)

四. 陕西省 榆林 府谷县 调豆芽

调豆芽绿豆芽、黑豆芽都可调着吃。将豆芽簸去皮,在开水里焯熟,刚熟即可,不可过熟,捞凉水里浸凉,不可干放自然晾凉。否则不及时除去热量,会使豆芽过熟,就不好吃了。捞适量豆芽在容器里,红胡萝卜切丝,韭菜切段(也可用绿辣椒丝或芹菜丝)点缀,加入适量盐、干姜面、味精、鸡精、醋,淋入芝麻油调匀即可。色味俱佳,增进食欲。

五. 山西省 晋中 太谷县 太谷饼

太谷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太谷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太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因产于太谷县得名。始于清代,太谷饼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等特点,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享有“糕点之王”的美称。太谷饼为“晋商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那首清脆悠扬的“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更是让太谷饼的美名传遍天下。

太谷饼的生产历史悠久,在清末时已行销京、津、西安、兰州、包头、张家口等地。太谷城内最早生产出售太谷饼的店铺是南街的“文成堂”,后来又有东关的“义源生”和南街的“同义恒”也生产销售。这些店铺都是后院生产,前店出售,设备简陋,厂房狭窄,产量很低。当时,太谷饼价格昂贵,只是巨商大贾才能享用得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太谷饼小作坊遍布城乡,但主要以作坊式为主。为了进一步提高太谷饼生产企业质量意识,使企业走出小作坊低端发展的困境,晋中市、大谷县两级质监部门确定了帮扶企业做大做强的工作策略。他们通过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太谷饼生产标准、加大巡查力度,派出人员对生产企业实行驻厂全过程监管,并帮助企业成立了太谷饼行业协会,使原年生产力在10吨左右的一些小作坊年生产力都达到了100吨以上,产量从2006年前的0.8万吨增加到2008的10万吨。

太谷饼的产生和盛行都与明清太谷商业经济的发展有直接关系。相传在明末清初,太谷县城东南的沟子村有一富家太太,经常在夜里想吃饼子。可对佣人们从城里买回的各种面饼,她不是嫌油腻难吃,便是嫌干硬难嚼。这可难坏了她家的佣人。消息传到县城一家烧饼铺里,掌柜的为了做成这笔生意,特地让铺子里的老师傅设计出了一种甜饼。这种甜饼是由白面、白糖、芝麻油和鸡蛋清做成的炉烤实心饼,直径约12厘米,中间厚约3厘米,其表皮色呈茶黄,上面还粘有脱皮的白芝麻。太谷饼具有酥而不硬、软而不绵、香甜不腻的特点,而且即使存放一个月后,它的色、香、味也不会改变。

其主要原料是精白面、白糖、胡油芝麻、蛋清。制作方法是用蛋清将六成上等白糖和四成上等白面调成糊状,用勺子盛在扣炉内,糊状自然融流成圆形。成熟后,上撒芝麻,下抹胡油,再用慢火烤熟。送到阔太太府上后,颇受青睐,于是诞生了享誉后世的太谷饼。后来太谷饼被深居宫廷的慈禧太后发现,将其定为宫廷贡品,更让太谷饼身价陡增。

另一说在清朝咸丰年间,太谷城东南沟子村,有个姓张的以开饼面铺为生。他看到太谷县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富豪大户们贪图享受,就苦思冥想,反复试验,制成了一种“甘饼”,受到有钱人的欢迎。这种“甘饼”,用料讲究,烤制技术特殊,吃起来香酥甜软,很快即远近闻名。

六. 甘肃省 天水 甘谷县 甘谷砖雕

砖雕,俗称“花雕”,是一种独特的墙壁装饰物,它以砖为材料,不凭丹青,不借金玉,运用能工巧匠的双手,在砖墙刻出丰富多彩的立体图画,它的独特丰风采和典雅魅力,构成了我国民间艺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砖雕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东周时期就有砖刻的龙纹,到了明代,随着造砖技术的不断发展,砖雕工艺日渐兴起。据明代计成所著《园治》一书记载:“历代墙垣凭匠做雕琢花鸟仙兽,以为巧治”,可见当时砖雕流行之势。

甘谷砖雕的生产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当时只有简单的脊挑角和挑角装饰,到了宋代,砖雕生产有了一定的规模,在当时的砖雕墓穴中,就有砖雕的人物故事。明清时期是甘谷砖雕艺术发展的辉煌时期,砖雕广泛运用于寺庙、宅院、会馆等建筑中。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谷大像山,就出土有许多明清时期刻有龙凤、太极八卦等图案的砖雕残件。

甘谷砖雕艺术作品可分为宗教、民俗两大类。砖雕作品主要有“佛八宝”、“暗八仙”、“金刚罗汉”等等,不一而足。其中“暗八仙”应用最为广泛。

百姓院落的砖雕不同于庙院砖雕,主要体现的是甘谷的民俗文化,而且以花卉、动物居多,比如“福禄喜寿”、“五福临门”、“喜鹊闹梅”等,这些砖雕作品真实反映了甘谷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与此同时,甘谷砖雕总是在较小的空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铜钱、佛尘、花蔓、李子等图案组成“前程万里”;笔、金锭、如意等图案组成“必定如意”;还有“十辈诸侯”、“十辈同居”等等。

甘谷砖雕是一种集书法、绘画、故事、传说、雕刻、建筑构图“六位一体”的民间艺术。在大像山鲁班殿规矩门上的一副对联:“其巧在古倕以上,所居介帝君之间”,刀法准确细腻,既点明了鲁班的历史功绩,又说明了鲁班殿在大像山石窟所处的位置,使人们在欣赏砖雕艺术作品的同时,感受到我们祖国古老文明的伟大与神奇。

甘谷砖雕的技艺可分为浮雕、深雕、堆雕、透雕、圆雕和多层雕等,每件作品不仅可以独立成件,而且可以使一组砖雕作品相互组合,成为一件新的作品,看上去天衣无缝,丝毫没有拼凑之感。在用材上,甘谷砖雕十分讲究,要求所选的砖坚硬细腻,色泽黛青,“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是用材标准。在制作上,甘谷砖雕要求非常严格,每一件作品都要经过打胚、粗雕、细雕、修补、磨光等多道程序。

七. 陕西省 榆林 府谷县 瓜筋

瓜筋瓜筋也叫瓜筋丸子,是府谷的一道地方特色菜。当年府谷盛产倭瓜,就地取材,方便便宜。将倭瓜洗净切块,挖尽内瓤蒸熟,将熟瓜肉挖在容器里放入适量面粉和白糖搅匀,面粉不宜过多,多则僵硬不好吃。左手挤丸(同挤肉丸)放入热油锅炸熟,装盘即可。也可再放入糖汁中稍煮片刻,则晶莹发亮,绵甜可口。

八. 甘肃省 天水 甘谷县 甘谷石雕

甘谷具有丰富的优质石材资源,民间石雕具有优良传统。手艺精湛的能工巧匠代不乏其人。石雕历史悠久,从出土文物中可以见到西坪青莲寺石造像塔、汉代画像砖等,其雕刻精细、造型优美为陇上所罕见。明、清时期鼎胜一时。石雕使用广泛,尤以名胜景点、寺庙、祠堂、坟墓居多,宫殿、宾馆亦使用,其图案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人物、动物、花卉、博古等。

甘谷石雕内容古朴,图像清秀,雕刻线条精细。涉及各种石雕工艺品,尤以墓碑、寺庙功德碑、石狮、石龟、花鸟见长,其雕刻的石雕工艺品,显示出极高的艺术造诣。石雕人物、神像想象丰富,生动传神,栩栩如生。各种书体形神兼备,惟妙惟肖,使冷硬的石头放射出生命的光彩。雕刻的石柱“腾龙”,有腾云驾雾,上凌太空之势;“龟背游蛇”,似蛇在龟背,蜿蜒而动;“丹凤朝阳”,丽日彩凤,寓吉祥兆瑞之意;“雄风石狮”、“蹲坐石狮”等,无不表现出石狮威武雄壮、蓄势待发的英姿。

九. 陕西省 榆林 府谷县 府谷烩菜

烩菜是府谷人中午最日常的佐食菜,全县都吃。不过口味不同,尤其是冬储菜。东片多腌咸白菜,将生白菜纵切两半撒盐一层一层地煞在大瓮里压上菜石,两三天才能让菜里的水分煞出来,然后攥干,再一层一层地装在瓮里压上菜石存放。冬天吃菜都用咸白菜,尤其烩吃猪肉菜绝对不用酸菜。西片、南片只腌酸白菜,先将白菜煮半熟,攥干、撒盐、装瓮、压石。猪肉菜也是酸菜烩的。县城早年多腌咸的,现在多腌酸的,为的是腌酸菜省事,一次就可了结。烩菜可俭可奢,宜贫宜富。菜可选白菜、茴子白(甘蓝)、红豆(豆角)、菠菜,也可用倭瓜、茄子之类。最简单的烩菜可以是将土豆和白菜熬在一起,连油也不用,放点盐变点口味就行。稍好些的,锅里将油炼热,用葱加些佐料炝香,把白菜、土豆炒一炒再烩熟。加入豆腐叫豆腐菜,加入猪肉叫猪肉菜。比较复杂的是细杂烩菜,先将土豆块、豆腐用油炸为金黄,鸡蛋数枚打开倒出,打散加面粉搅拌成稠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入油锅炸熟色成金黄捞出(叫面疙蛋)备用。将红烧猪肉(烧法见拙作《府谷家宴菜肴荟萃》)切成筷子薄厚的片放热锅里使出油后,用葱、蒜、姜、醋、酱油以及花椒、大料、盐炝香燷半熟,稍熬一会儿,再炒入蔬菜(白菜、茴子白、红豆选一)待菜快熟时和入炸好的豆腐、土豆、粉条和面疙蛋再稍烩一会儿,加味精、盐适量搅拌匀即可。还可以加入肉丸、酥鸡等。多一两样,少一两样都是烩菜。细杂烩菜荤素具备,肥瘦搭配,味道鲜美是家常改善生活和待客的极佳菜肴。这种贫富咸宜、老少俱适的烩菜,其实是府谷人宽厚质朴、兼容并蓄、和谐共处、不排外、不嫌贫、不仇富的地方文化在饮食方面的体现。

十. 陕西省 榆林 府谷县 山杏

山 杏 山杏是本县农林,产量居全省首位。现有山杏林5000多亩,年产山杏200吨,杏仁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可润肺、养颜、生津、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府谷)
阳谷特产必买清单阳谷县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