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水果特产 和田地区各县市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06 04:17:48

一. 新疆 和田 策勒县 策勒小茴香

策勒小茴香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策勒小茴香小茴香维吾尔族称为“安息茴香”,维吾尔为“孜然”。孜然,对于新疆人而言是熟悉的,不论在在新疆餐饮史上还是维吾尔民族医药来说,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孜然的学名为枯茗(CuminumcyminumL),是维吾尔语音译,也叫安息茴香、野茴香,为伞形花科孜然芹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原始产地在北非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原产于安息,即今中亚、伊朗一带,故名。 新疆孜然为伊朗型,富油性,气味芳香而浓烈,用以加工牛羊肉,可去腋解腻;药用能祛寒,除湿,理气开胃,驱风止痛,对清化不良、胃寒疼痛、肾虚便频均有疗效,并有驱蝇、防腐、消毒之作用,是新疆小数民族生活不可缺少的必备生活用品之一。策勒县每年生产小茴香400吨左右,小茴香总是一边开花,一边结果,成熟时,田野上飘着奇香。策勒小茴香籽粒饱满,色泽光亮,品质优良,小茴香所特有的气味重,芳香又浓烈 。传说马可·波罗在描述13世纪的杭州时说,这座城市一天就运来了5吨波斯胡椒。他还说:在中国南方,有钱人可以享用好几种香料腌制而成的肉,下层民众的盘子里却只能嗅到大蒜味。经专家考证,马可·波罗描述的波斯胡椒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小茴香即孜然。 策勒县域以南部山区,平原绿洲和北部沙漠三大块构成。总的气候特征是光能和热量资料丰富,气温变化剧烈、平原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大气极端干燥,多风沙。春长风沙多,夏热且干旱,秋凉降温快,雪少冬不寒。年日照时数为:2690.3小时,年平均温度为12.2℃,日较差14.7℃,≥10℃的积温4200℃-4300℃,无霜期209天,年降水量34mm,蒸发量2955.3mm。年平均风速为1.6m/s。 策勒县长年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土地沙化,形成了独特的沙漠、绿洲、草原、山地融为一体的独特自然生态环境,成非常适合小茴香适宜生长种植,形成了策勒小茴香优异品质。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策勒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策勒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部,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县境南越昆仑山与西藏交界;西南跨沙漠戈壁与和田县接壤;西接洛浦县;东与于田县毗邻;北部浩瀚沙漠与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相连。策勒小茴香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策勒县策勒镇、策勒乡、固拉哈玛乡、达玛沟乡、恰哈乡、乌鲁克萨依乡、努尔乡、博斯坦乡7乡1镇共110个行政村。地理位置为东经80°03′—82°10′,北纬35°18′—39°30′,平均海拔3979米。保护总面积700公顷,年产量4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策勒小茴香粒大、饱满,色泽光亮,富油性。果实为双悬果,呈圆柱形,有的稍弯曲,两端略尖,长4~8mm,直径1.5~2.5mm。表面黄绿或淡黄色,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梗。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5边形,背面的4边约等长,小茴香固有的特殊香气极其浓郁。 (2)内在品质指标:策勒小茴香每100g中平均含总黄酮达0-35-0.5g,粗脂肪为6.5-8.2%,粗蛋白为16-20g/100g,且富18种氨基酸,营养丰富。小茴香性温,既是调味品又是维维吾尔医生的一味常用中药。 (3)质量安全规定:符合《无公害食品 香辛料》(NY5323—2006)标准的安全要求。

二. 新疆 和田 墨玉县 艾得来丝绸

新疆的艾德来斯绸按传统的名目可分为四大类,即黑艾特来斯、红艾将来斯、黄艾特来斯、莎车式艾特来斯。

艾得来丝绸是新疆极富民族特色的独品,是维吾尔族妇女最喜欢做衣裙的绸料。有两大产区:一是喀什、莎车的绸,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图案细腻严谨,常用翠绿、宝蓝、黄、青莲、桃花等颜色。二是和田、洛浦的绸,则讲究黑白效果,虚实变化,纹样粗犷奔放,色彩简单富有变化。

艾德来斯绸以生丝为原料,取其弹性好,拉力强,宣有光泽,着色性能好的优点,织成丝绸,轻薄而柔和。其最大特点为印染工艺采用古老的扎经染色法,即在经纱上扎结染色,先按图案要求,于经纱上加以布局、配色、扎结,然后分层染色、整经、织绸。此种染色,通过染液浸润,可使图案轮廓有自然形成的色晕,各种颜色呈现出参差错落、疏散而不杂乱的效果,这既增强国案的层次感,又形成纹样富有变化的特色。

艾德莱斯绸图案纹样据说是古代维吾尔人信奉萨满教崇拜树神、水神的宗教意识的反映,也有人说是巴旦木纹、梳子纹以及民族乐器变形纹样。

维吾尔族妇女十分喜爱的丝绸料,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用色反差大,对比强烈。它常用翠绿、宝蓝、黄、青、桃红、紫红、桔、金黄、艳绿、黑、白等色;图案结构细腻、紧凑、严谨,色彩强烈、透明、逼真,再现了大自然中光和色的美感。

艾特莱丝绸质地柔软,轻盈飘逸,尤其适于夏装。布料一般幅宽仅40厘米。图案呈长条形,有的呈二房连,错落有致地排列;有的为三方连,交错排列。艾特莱丝绸色泽十分艳丽,与沙漠边缘单调的环境色彩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维吾尔族人民对现实和未来生活的热恋和追求。艾特莱丝绸基本为四大类型,按色彩分为黑艾特莱斯、红艾特莱斯、黄艾特莱斯,另外还有多色调艾特莱斯。各种绸的基色为一种,但又恰到好处地搭配其他色彩,以凸线图案、纹格,艳丽中不失端庄,飘逸中不是稳重。黑艾特莱斯制造历史最为悠久,在民间被称为“安集延艾特莱斯”。这种艾特莱斯多制作成中、老年妇女的服装。安集延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一个城市,历史上由于和田与中亚关系密切,曾有大批乌兹别克人到和田定居,和田称他们为安集延人。至今和田还有不少人在自己名字后边缀以“安江”(即安集延),表明自己是乌兹别克人的后裔。黑艾特莱丝绸为何称安集延艾特莱斯?有的说这种图案从乌兹别克斯坦传来,有的说是和田艾特莱丝绸经过了乌兹别克斯坦工匠的改进,有的说和田的安集延人多穿这种衣服。红艾特莱丝绸,图案为红色,底色用黄色或白色。色彩鲜艳,富于青春气息,因此,深受姑娘和少妇的喜爱。黄艾特莱丝绸图案为黄色,在各种底色的衬托下庄重而典雅,显示一种富贵气息。这种艾特莱斯多制成中青年妇女的服装。还有一种为混合式,维吾尔族称买利奇满,把各种基色有规则地进行排列,或造成强烈对比,或呈现舒缓的变化。艾特莱斯除这四大类型外,最近几年又出现蓝艾特拉埃斯、绿艾特莱斯等。其中绿艾特莱丝绸多为学龄前儿童女装。这几种新品种尚不成系统,有的按其色彩的调配,分别归于上述四种类型。

艾特莱斯绸图案富于变化,样式很多,采用植物图案的有花卉、枝叶、巴旦木杏、苹果、梨等。采用饰物图案的有木梳、流苏、耳坠、宝石等。采用工具图案的木锤、锯子、镰刀等,采用乐器图案的有热瓦甫琴、独它尔琴等。其他还有栅栏、牛角等。各种图案具有强烈和田地方特色,是和田人民生活美在服装上的艺术反映。图案中瓜果、枝叶运用得较多,表现了和田是瓜果之乡这一特色。采用的热瓦甫琴、独它尔琴图案较普遍,显示了和田歌舞之乡的特色。另外,和田维吾尔族妇女喜爱的饰品也多有表现。有的图案较为直观,很容易辨认。有的图案则运用强烈艺术变形,辨认就不那么容易了。图案一般是从上至下按规则排列,如把花瓣、栅栏、独它尔琴,耳坠组合为一组,两侧再配以流苏等纹样。

艾得来丝绸是新疆极富民族特色的独品,是维吾尔族妇女最喜欢做衣裙的绸料。有两大产区:一是喀什、莎车的绸,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图案细腻严谨,常用翠绿、宝蓝、黄、青莲、桃花等颜色。二是和田、洛浦的绸,则讲究黑白效果,虚实变化,纹样粗犷奔放,色彩简单富有变化。

艾德莱斯绸图案纹样据说是古代维吾尔人信奉萨满教崇拜树神、水神的宗教意识的反映,也有人说是巴旦木纹、梳子纹以及民族乐器变形纹样。

艾德莱斯绸-历史

古代和田,是丝绸之路南路的交通枢纽,是重要的丝绸集散地,是西域三大丝都之一。公元前二、三世纪和田的丝绸贸易就已兴旺,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贸易更加繁荣,唐代进入鼎盛时期。据记载南北朝时期一批过境商人,一次就运输丝绸4300多匹。大批的中国丝绸主要经丝绸之路南路运往中亚、中东直到地中海沿岸国家。"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不绝于时月"。和田在丝绸交易上的历史地位久享盛名。唐代和田地产的"施绸"多销往中原,为中原王朝的王公大卿所抢购。

三.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水果饮料

潞西有丰富的野生果,野生香料植物,亚热带水果资源。野生果有:滇菠萝蜜、林生芒果、中华猕猴桃、顺宁杜英、克李老、番石榴、树葡萄、橄榄、野柿子、丁香、野草莓、羊奶果、铁碎米、西番莲、糖枇杷、胭脂果、盐酸果、荔枝、龙眼、柠檬、核桃、香橼、猴子饭团、木瓜、酸角、花红、菠萝。香料植物有:香柳、帕哈、帕翁哄、缅芜荽、岩姜、香椿、荆芥、毕茇、野八角、山茴香、山胡椒、山草果、野花椒、野香橼、野薄荷、马蹄香、香柏枝、野香菜、野芹菜、鱼腥菜、野川芎、枫茅等,以上植物为绿色果品、饮料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目前生产的饮料产品有:芒市果汁、西番莲果汁、橄榄汁、菠萝汁、酸角汁等,其中西番莲果汁含有100多种化合物,具有番石榴、香蕉、菠萝、芒果、草莓、杨梅、桃、李、杏综合的特殊香味,在国际上被誉为“饮料之王”。( 潞西)

四. 新疆 和田 和田市 和田维药

和田维药

和田维吾尔医药作为一个古老的、具有独特实践与理论的医药体系,与藏药、蒙药一样同属生物药、天然药范畴。这种在雪山、沙漠、草原、绿洲等复杂环境中成长的神奇的维药,不仅为生存在这个相当严峻乃至恶劣的环境中的人们赋予特别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使新疆和田与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罕萨、厄瓜多尔维列巴姆齐名,被列为世界著名的四大长寿区。

从古至今,维吾尔医药生生不息,乃至在中亚等地区声名远播,它不仅以其独特的理论为支撑,以宝地西域纯天然的物产为原料,更有为其独树一帜的疗效作保证。

海内外许多专家十分看好维吾尔医药在治疗风湿、肿瘤、心血管病、皮肤病、妇科、男性、糖尿病、白癜风等病症上的独特疗效。专家称,内地省份服用维药者极少,他们的耐药性小,使用维药疗效可能更好。

早在公元前4世纪前古代维族祖先的医药学基本理论形成,认为整个自然界以至整个宇宙的基础是由火、气、水、土四要素的矛盾和组合而构成;而人的生命是由自然界中四要素的组合才得以形成并得以维持的。从公元前400多年前和田维药传承者哈孜巴义编著的《药书》开始,到《于阗医学文献》,奠定了和田维药理论和实践运用的基础,公元8世纪,唐天宝年间,于阗(今为和田)古代维吾尔名医比吉•赞巴•希拉汗应聘入西藏,担任王室侍医,曾将自己所著《医学宝鉴》《伤寒解义》《尸体图览》《甘露宝鉴》等10余种医书译成藏文献给藏王,后来与他人合写《汉地脉诊妙法》《消肿神方》《放血铁莲》《穿刺巧术》《养身晶珠》等30多部医药著作。这些维医药著作对后来的藏医名著《四部医典》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

隋唐时代,古代维吾尔医药曾经兴盛一时,远传至西安和东南沿海口岸。扬州是当时的商业城市,西域的僧侣、商人也络绎不绝来到扬州。扬州高僧鉴真和尚为到日本去传教,因几次渡海失败,患眼疾失明,多方医治无效,后来请到西域维医给他做了手术后痊愈,重新起航去日本进行传教。由此可见,当时维医也有相当高的外科手术技术。

维吾尔医名医贾马力丁•阿克萨依出生在和田墨玉县阿克萨依村,他以本村名命名的维医专著《阿克萨依》于1899年在印度勒克瑙城正式出版,同时作为印度首都德里的伊斯兰医学院正式教材用到1929年。该书包括:维医基础理论、各科疾病及其治疗、药物及方剂等,是一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维医药名著。

元朝时期和田维吾尔名医毛拉•阿日甫(1556~1662年)著《DasturulIlaj》(医疗指南)对中亚及阿拉伯国家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明、清朝代,更是和田快速发展的时期,成就了一批象维医学家太吉力(1848~1927年),和田皮山的马苏•阿吉,和田的吐尔迪•阿吉等著名维医学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维吾尔医药学获得了新生。特别是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田维药得到中央政策的重视,在和国建立了中国目前最大的维吾尔医院和维吾尔医药专科学院,给有名望、真才实学的维医人员被授予相应的职称,鼓励他们带徒弟,总结经验,著书立说。已故和田维医医院吐迪•买买提医师编著的《维医治疗手册》及已故吐迪•阿吉维医主任医师的《维医处方集》成为了新派维药的倡导者。

至今的和田,是中国维药研究的主要基地,也是中国维药专家学术研究的中心地带,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民族药的发展,将成为中国民族走向世界的一个典范。

五. 新疆 和田 和田县 和田玉

和田玉是世界软玉中的极品,而羊脂白玉又是和田玉的极品。和田玉在远古时代就已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原和欧亚市场,成为宫廷贵族的珍奇异宝。和田七县一市均产玉,但主要集中在玉龙喀什河(白玉河)和喀拉喀什河(墨玉河),每年可产羊脂玉约300公斤。而其它种类的和田玉产于昆仑雪山之中。现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古玉器均产于和田,如《大禹治水玉山》是由重达5300公斤的和田玉精雕而成,而收藏在北京工艺美术珍宝馆的《大千佛国图》则是由1980年产于和田黑山的重472公斤的大白玉雕刻而成。

现代医学还发现,和田玉中所含的一些特种微量元素可作用于人体,长期佩戴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对高血压等老年疾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和田玉主要分布于新疆莎车--塔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共有9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有微量的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间。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风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 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1.07万斤,即采自密勒塔山中。

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

1.白玉:含透闪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滋润,为和田玉中的优质品种。在汉代、宋代、清代几个制玉繁荣期,都极重视选材,优质白玉往往被精雕细刻为"重器"。

2.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质地纯洁细腻含透闪石达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的玉材,其经济价值几倍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期极其推崇羊脂白玉。

3.青白玉:质地与白玉无显著差别,仅玉色白中泛淡淡的青绿色,为和田玉中三级玉材,经济价值略次于白玉。

4.青玉:色呈淡青、青绿、灰白的均称青玉,其颜色匀净、质地细腻,含透闪石89%、阳起石6%,呈油脂状光泽,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

5.黄玉:基质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黄色调。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密蜡黄、栗色黄极罕见,其经济价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黄玉为"皇"谐音,又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

6.糖玉:氧化铁渗入透闪石形成深浅不同的红色皮壳,深红色称"糖玉"、"虎皮玉",白色略带粉红的称"粉玉"。糖玉常与白玉或素玉构成双色玉料,可制作"俏色玉器"。以糖玉皮壳籽料掏腔制成鼻烟壶,称"金裹银"宜能增值。

7.墨玉:透闪石中夹石墨、磁铁成分即呈黑色。墨玉多为灰白或灰墨色玉中夹黑色斑纹,依形命名为"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鬓等。黑色斑浓重密集的称纯漆墨,价值高于其它墨玉品种。墨玉呈蜡状光泽,因颜色不均不宜雕琢纹饰,多用以制成镶嵌金银丝的器皿。

8.碧玉:产于准噶尔玉矿,又称天山碧玉。呈灰绿、深绿、墨绿色,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量差一档。碧玉含透闪石85%以上,质地细腻,半透明,呈油脂光泽,为中档玉石。

六. 新疆 和田 和田县 和田薄皮核桃

和田薄皮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疆的和田是中国最早种植核桃的地区之一,也是有名的“核桃之乡”。主要品种有纸皮核桃、薄壳核桃、早熟核桃等,具有壳薄、果大、含油量高等特点。据现代科学分析,核桃仁含蛋白质15.4%,含脂肪40%~63%,含碳水化合物10%,还含丰富的钙、磷、铁、锌、胡萝卜素、核黄素及维生素A、B、C、E等营养物质。食用核桃时,只需用双手轻轻一挤外壳,饱满的核桃仁就暴露出来,将硬壳中间的膈片拣出,再慢慢食用,食用的时候最好将核桃肉上的一层浅紫色的薄膜一起食用。

味美多脂的核桃仁不仅营养丰富,还有其特殊的医用疗效。在唐?孟诜《食疗本草》中记载,核桃仁的脂肪中所含马亚油酸和亚麻酸可以净化血液,清除血管壁杂质,达到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神奇效果,还是治疗神经衰弱的辅助剂,能延缓记忆力衰退,具有补脑增智的功效。尤其在美容养颜的保健领域中使用更广泛,在《清宫述闻》上有这方面的记载,传说慈禧太后到了老年时,仍然皮肤滑嫩,细腻光润,就是因为她爱饮核桃酪的结果。这个传说暂不去考究验证,但是常吃核桃能延迟由于细胞氧化所引起的老化现象,解除手脚冰冷,维护头发的光泽与年轻的容颜,既能美容又可养生的功效却是不可否认的真理。

和田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品质优良,以薄皮核桃闻名于世。曾被国家列为名、优、特核桃商品基地县,在2002年和田县薄皮核桃被国家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名优果品”。

和田县年产核桃6000多吨,占全国总量的11%。居中国前列。薄皮核桃是国内和当地的优良品种,因果实大、皮薄、肉厚、含油量高、口味好,深受区内外客商的赞扬。不但销往内地,而且大量远销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港澳地区。(

七. 新疆 和田 民丰县 尼雅羊肉

尼雅羊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尼雅羊肉的肉品质特别突出,羊肉中羊湠基化合物含量低,使羊肉无膻味,受到民众的喜爱和高度评价、赞誉,尼雅羊肉具有低脂肪,高蛋白,低胆固醇等特点,尼雅羊肉烤制品(烤全羊、馕坑肉、烤羊肉串)肉香味独特,是肉品中的极品。且尼雅羊的油和鸡蛋及冰糖经过科学配置,具有显著食疗和滋补功效。

尼雅羊肉肌肉呈红色,有光泽,脂肪呈白色或淡黄色;肌纤维致密,有韧性,富有弹性;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切面温润、不粘手;因常年采食含碱量较高的蒿草及独特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尼雅羊肉无膻味、低脂肪等优良品质,受到民众的喜爱和高度评价、赞誉。

以尼雅羊肉为原材料制作的特色小吃深受当地百姓及各方宾客的喜爱。

清炖肉:手抓肉,是新疆汉人的称呼,因为食用时必须手抓,块儿大,连骨,无发借助现有的任何餐具。民间称“萨勒干果西”,特指清炖肉,无论是羊肉还是牛肉。清炖,是民间最为普遍的食肉方式。

通常,锅一开,先撇去票上来的血沫,然后放一些胡萝卜块、恰玛古、洋葱条等,放足盐,再加入西红柿去膻味。这样肉香,汤也香。但手抓肉香嫩的关键还在于煮肉过程中不断的扬汤。有民谚为证:抓饭的关键在于‘炒’,炖肉的关键在于‘扬’。

清炖羊肉和羊蹄,是产妇的特殊食品,如同汉族民间的产后吃“清炖母鸡”或“鲫鱼汤”一样,是个约定俗成的讲究。

烤全羊:烤全羊,是维吾尔族的一大传统名肴。烤全羊不仅是街头的风味小吃,而且也是维吾尔人招待贵客的上等肴,现在也成为高级筵席中的一道佳品,倍受中外客人的青睐。烤全羊多选用羯羊或周岁以内的肥羊羔为主要原料,这样的羊,肉不仅嫩而且营养价值高,嚼在嘴里满口香。这是维吾尔人在长期食用羊肉的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宰杀剥皮、去头、蹄和内脏后,用一头钉有大铁钉的木棍,将羊从头至尾穿上。再用蛋黄、盐水、姜黄、孜然粉、胡椒粉、白面粉等调成糊状的汁子抹在羊的全身,然后把羊头部朝下地放入炽热的馕坑,盖严口,并不时地转动木棍观察,焖烤1小时左右即成。烤全羊色泽黄亮,皮脆肉嫩,鲜香异常。

大串烤肉:以尼雅羊肉为原料,连骨切成大小均匀的肉块,将羊肉块串到长50厘米左右的铁签上,一串约250克,肉块表面均匀浇上用蛋黄、盐水、姜黄、孜然粉、胡椒粉、白面粉等调成糊状的汁子,然后放入炽热的馕坑,盖严口,焖烤15分钟左右即成。

八. 新疆 和田 洛浦县 杂克尔

杂克尔

“杂克尔”是玉米面制成的馕,和田地区的“杂克尔”把玉米面磨得很细,习惯于用凉水和面,有时还掺些洋葱条、南瓜条、肥羊肉丁等,具有玉米面的天然香味,新疆的其他地区是尝不到这种美味的。

九. 新疆 和田 洛浦县 洛浦地毯

洛浦地毯历史悠久,闻名中外,是古老的“和田地毯之乡”,目前,家庭织毯业发展很快,已成为农民重要副业收入来源之一,产品远销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土尔其等20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艾得莱斯”绸,以图案生动古雅,色彩鲜艳和谐,工艺独特,质地优良,历史悠久而驰名中外。如今的洛浦已是昔日古丝道上的明珠,将更加璀璨。

十.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渔村水果

渔村水果生产享有盛名,素有“水果专业镇”之称。杨梅是渔村的特色区域性产业,其种植面积达8000亩,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渔村杨梅主要有大粒乌梅、酥核梅,白杨梅等品种,具有果实大、肉质红厚、核酥、酸甜适中、等特点,富含葡萄糖、维生素C,还含可溶性固形物,具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的功效。产品远销潮汕周边地区及北京等地。

信息来源:饶平县人民政府网

和田必买的十大特产新疆和田特产水果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