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拉善特产是什么 新疆名贵特产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03 20:12:48

一. 新疆 和田 和田市 新疆地毯

新疆是世界地毯的发祥地,新疆地毯素以历史悠久、技艺高超而驰名于世,是新疆传统的民族工艺美术品,是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和田是新疆地毯的故乡,新疆地毯亦称东方地毯,无论式样、图案和色彩均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向以原料上乘、质地细密、绒头密集、毯面薄平、工艺考究,图案别致,织工精良,配色美观,经久耐用,图案繁谨而著称。新疆地毯品种繁多,花色斑驳烂漫,主要有艾的亚鲁式、伊朗式、恰奇玛式、阿拉尔式等,大都花纹对称、整齐,线条粗犷,对比色彩强烈。就用途而分,有铺毯、挂毯、座垫毯、拜垫毯,褥毯等。新疆地毯还是精美的艺术品,为不少艺术收藏家们所收藏。至今英国伦敦的维多利亚与阿拉伯特博物馆、美国华盛顿纺织品博物馆、德国法兰克福手工艺博物馆,都收藏着新疆羊毛地毯或丝毯,作为珍品供人欣赏。

新疆地毯或悬挂于厅堂之壁,或展铺于室内走廊,毯面光泽平滑,毯板挺实柔和,美观大方,色调鲜丽,是理想的家庭、宾馆陈设的高级用品。新疆地毯质地精良,除了采用手工打结、编织,图面织工精致细密(先后经过十数道复杂的工序)之外,还得力于用来织毯的羊毛质地优良。新疆地毯原料采用著名的半粗毛与和田羊羊毛。这种羊毛粗而不粘,坚韧而富于弹性,具有耐拉、耐压、光泽好、强度大的优点。

工艺:

系采用羊毛为原料,羊为当地的优良异质半粗毛羊品种,毛质纤维粗,宜织造,光泽如丝,染色鲜艳,色彩固着力强,长久不变,羊毛强力大,富有弹性,将羊毛捻成毛纱,以"Z"向加捻(即反手),再染色,然后根据需要将毛纱合股,分别用做经线,地纬、绒纬(俗称绒头);最后织毯时将一组经线与上下交织成平纹式的基础组织,再将经过染色的绒头按一定程序栓结于基础组织的经线上,以此显示出地毯的不同色彩与图案、纹样。在图案设计上,吸收东西方文化艺术与宗教艺术精华,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图案端庄典雅,有强烈的装饰性。( 乌鲁木齐)

二.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居延密瓜

居延密瓜

居延密瓜产自神奇的内蒙古西部大漠边关额济纳旗,这里干旱少雨、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密瓜生长的理想境地。所产密瓜除个大、形美、色鲜外,尤其以含糖量高、口味纯而著称。远离都市的优越环境使密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不受任何污染,病虫少、无残留又使其以绿色产品的身份进入现代社会家庭,产品远销到大江南北,深受消费者睛睐。年产量600万吨。

三. 新疆 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县 新疆烤包子

新疆烤包子

新疆的烤包子,还真有很长的历史了,以前这里的游牧民,出外放羊、打猎,都自带馕、水、刀、面粉等,很长时间不

回家,自己在外面做吃的。相传最早的烤包子就是在野外诞生的,那些牧民打来野兔,把肉洗净切碎,用和好的面包上,放在木炭上烤熟了吃,味道的确不错,只是

沾在外表的炭灰不好办,聪明的牧民就找来三块石头,两块当支架,另一块平整点的架在那两块石头上,然后用木炭把石头烤热,再把“兔肉包子”沾在石头架的内

壁上,这样烤出的包子外表就没有粘着的炭灰了!以后烤包子都是炉膛里烤了,肉馅也多种多样。

四. 新疆 乌鲁木齐 天山区 新疆热瓦甫

是维吾尔、塔吉克和乌孜别克族人喜爱的弹拨弦乐,有四种类型,比较普及。木制琴身,音箱呈半球状,用羊皮、马皮或蟒皮蒙面,琴颈细长,顶部弯曲,颈与音箱相接处两侧各有一个羊角形饰物,音箱造型像一个公羊头,保留着游牧生活的痕迹,早期的热瓦甫有三根弦,以后发展到四五根弦。其右侧的主奏弦是双弦,一根是肠弦,其余都是钢弦。琴身四周用黑白对比之色绘有巴旦木及几何图案,油漆成古铜色,古色古香,光亮照人。其它还有艾杰克、萨塔尔等。

五.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六.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蒙古佳肴羊背子

蒙古佳肴羊背子

羊背子,蒙古语称“乌查”或“秀斯”,是蒙古族居民最喜欢、最名贵的佳肴。只有在祭祀、婚嫁喜事、老人过寿或欢迎亲朋贵宾的宴席上才能见到,其做法和吃法都很讲究。

所谓羊背子,是按照骨关节部位,把全羊卸成七大件(除去胸叉),连头带尾入锅,添加凉水。切忌热水中下肉,热水煮肉肉呈红色。待锅开后,加入小许盐。煮肉时要把握好火候,肉刚熟即出锅。其肉不但脆嫩,而且味道鲜美,如果过了火候,肉则变老,口感不适,非得再回锅煮烂食用。肉出锅时,在大盘上先摆四肢、羊背颈胛、羊头放到羊背上,似羊的爬卧姿势。羊背子上席后,为表达礼节,尊贵的客人先用蒙古刀,在羊背上划一个十字形,然后,主人用刀从肥厚的羊尾巴上,划下一条十厘米左右的肥油,放在客人的右手掌上,请客人将此油吸入腹中,不得在口中咀嚼,并饮酒润喉。而后,客人就可各取所需,尽兴品尝。

七.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右旗 阿右旗奇石

阿右旗奇石

内蒙古阿拉善位于祖国北疆沙漠腹地,境内有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布林三大沙漠。特别是阿拉善北部靠近外蒙的千里戈壁,荒漠漫漫,风势极强,这里有远古形成的火成岩、变质岩、花岗岩和石灰岩,以及含化石的石碳纪地层、海绵骨针化石和大片含笔石化石的浅变质碎屑岩系。近20亿年的地质沧桑巨变和风沙磨砺,造就了极富观赏价值的珍珠玛瑙、碧玉和独具“形”“色”的风砺奇石、集骨石、千层石、硅化木、水晶石等。石质坚硬、姿态怪异的戈壁奇石,它们是中华奇石瑰宝。

内蒙古阿拉善盟戈壁奇石属风凌石,据地质考古专家考证,阿拉善戈壁奇石原岩由距今大约800万-1亿年前火山爆发喷射出的岩浆冷却而成,经过长期的地质变迁和日晒风蚀等自然作用,形成了千奇百怪、绚丽多采的戈壁奇石。阿拉善奇石大都属未成熟型玛瑙类,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已越来越引起了海内外奇石收藏界人士的注目和青睐,出口到了新加坡、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和台湾、香港等地。阿拉善奇石天工独塑,大璞不雕,质朴硕然,采天地之灵光,沐日月之精气,淋漓尽致地凝聚和演绎着阿拉善戈壁的坦荡,博大与雄沉以及豪放壮美的西部神韵。

八. 新疆 喀什 巴楚 喀什新梅

喀什新梅

喀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

11086398

酸梅

九. 新疆 吐鲁番市 高昌区 新疆凉面

新疆凉面又叫黄面,因其色黄而得名,维吾尔语叫“赛热克阿希”,属夏令风味小吃。面中有一主要原料叫蓬灰,蓬灰来源于戈壁上的“臭蓬蒿”,这是一种野生植物。秋季来到,人们把蓬蒿收集起来,放进坑中烧。蓬蒿流出的水汁冷却后会凝结成块,这便是蓬灰。制作凉面时:先用淡盐水、土碱水和面,加入蓬灰水,边加边拉,揉到面团柔软光滑有拉力时即可,然后放在案板上饧。氢菜葫芦去皮,掏籽、切丝、菠菜、芹菜切段。把面拉成细条下锅,煮熟后捞出,过两次凉水,淋少许清油拌开。把炒勺中的水烧开,下菜葫芦煮熟,加盐,打鸡蛋花,下菠菜,加湿淀粉勾成芡成卤汁。芹菜段入油锅炸熟,分别把油辣椒粉、鞭泥、芝麻酱用游泳水稀释。吃时凉面盛于盘中,浇卤汁,放醋、蒜、油辣椒、芝麻酱,再放芹菜段。面柔软而有筋感,拌料酸中带有辣香。( 吐鲁番)

十.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凉拌蹄黄

蹄黄即骆驼掌心鹅卵大小的两块纤维组织,因其是骆驼身上最活动的组织,肉质异常细腻而富有弹性,似筋而比筋柔软,似驼峰而较驼峰更富纤维组织,以其制作的凉拌蹄黄清脆可口,滑爽鲜嫩,是不可多得烹饪上品。
阿拉善特产有哪些阿拉善特产有哪些值得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