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是南沙特产 南沙哪里有龙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03 22:13:21

一. 广西 钦州 钦南区 灵龙龙眼

灵龙龙眼是近年钦州市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1995年通过广西龙眼优良单株决选,连续三年荣获广西龙眼单株一等奖,1999年被评钦州市名牌农产品,是目前广西龙眼特优新株系和迟熟龙眼优良品种。果穗大、着粒密、紧凑、呈葡萄穗状,平均单穗重530.5克,果中等大,平均单果重13.5克, 果肉干脆、 清甜带蜜味,可食率69%,迟熟,每年8月25日前后成熟。

二.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樟溪龙眼

   樟溪种植的龙眼,品类繁多。以草铺、石硖、福眼等优稀名种为主,并已形成连片果林基地,分布在全镇各村庄,面积多达三千亩。一簇簇的绿色果园,尉为雅观。尤其是刘厝埔、龙光、锡坑、烈火、新民等管理区,更是产丰质优,品味独特。主要分水蜜和沙蜜两大类;水蜜型龙眼特点是:果实圆球形,特大, 平均果粒重17克,肉白软晶莹滑稍韧;汁多,剥壳流汁,淡甜带蜜味,可食部分70%,果皮黄褐,如福眼,乌圆。沙蜜型龙眼有草铺、石硖,鲜果特点是果实大,扁圆形而略歪,皮黄褐色,易剥,肉厚核小爽脆,味清甜,糖分高。

三. 福建省 宁德 蕉城 蕉城晚熟龙眼

蕉城晚熟龙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蕉城区是我国龙眼经济栽培区的北限,与广东、广西和闽南莆仙相比,同品种龙眼鲜果的自然成熟期要迟熟20至40天,而最晚熟品种可延迟到11月中旬采收,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无我有”的地域优势。蕉城区现有龙眼面积3万亩,年产量1.0万吨,产值达亿元,主要分布在七都、八都、漳湾等乡镇,主栽品种为福眼、水南一号、松风本、立冬本。蕉城区是农业部评定的“南亚热带作物晚熟龙眼基地”和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组织认证的“中国晚熟龙眼之乡”,2004年蕉城区成立了晚熟龙眼产业协会,并注册了“三都澳”和“海潮山”两个晚熟龙眼商标;2006年“三都澳”晚熟龙眼鲜果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海潮山”晚熟龙眼鲜果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2007年4月蕉城晚熟龙眼正式通过国家工商局核准,成功注册了“蕉城晚熟龙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标志着蕉城区晚熟龙眼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三年来,蕉城区晚熟龙眼产业通过协会的有效运作,依靠龙头带动,强化科技创新,实施品牌战略,较好地发挥了“蕉城晚熟龙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作用。

蕉城晚熟龙眼以果大、核小、肉厚香甜、清脆爽口享誉全国,在江苏、上海、北京等各大城市有着广泛的市场。

四. 广东省 广州 南沙区 蕉门红番薯

清末期间曾是贡品。个小,皮红,肉似蛋黄,糖份高,淀粉低,纤维少,薯香味浓。其香、甜、滑的品质是其它番薯所不及的。因土质关系,番禺只有黄阁镇蕉门村一片几亩大的土地能产这种番薯,故称“蕉门红”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甘薯、红薯。块状,蔓细长,匍匐地面。产于南沙区黄阁镇蕉门村,因薯块皮肉均匀呈红色而得名,已有8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说清末曾是贡品。蕉门红番薯具有薯体偏小而均匀、含糖分高、淀粉低、纤维少、味香浓、软滑可口等特点,是一种质优、高档且具有地方特色的番薯品种,获得广州市名优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称号,闻名穗、港、澳,成为众多知名人士及港澳乡亲指定品尝和馈赠亲友的佳品,是南沙区十大名优农产品之一。

五. 广东省 梅州 兴宁 兴宁龙田龙眼

兴宁龙田龙眼

六. 广东省 广州 南沙区 泮塘马蹄糕

马蹄糕是以糖水拌合荸荠粉蒸制而成。荸荠,粤语别称马蹄,故名。其色茶黄,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断,软、滑、爽、韧兼备,味极香甜。此品以广州市泮溪酒家的为最有名。因其所处的泮圹是盛产马蹄的地方。所产的马蹄粉,粉质细腻,结晶体大,味道香甜,可以做成多种点心、小吃。以它做成的马蹄糕,是泮溪酒家的传统名食,四季皆宜。泮塘即在泮溪酒家附近,旧荔枝湾所在地。泮塘五秀(包括马蹄、茨菰、茭笋、莲藕、菱角)就产于这一带。泮塘马蹄糕晶莹通透,入口清甜爽滑,且带有一些马蹄清香之味。人们在饮茶吃饭之后品尝一两件马蹄糕,确是别有一番清新的滋味。马蹄糕品种有透明马蹄糕、生磨马蹄糕、油煎马蹄糕、鸳鸯马蹄糕、三色马蹄糕等。原料:荸荠粉400克,白砂糖200克红曲米粉、猪油备适量。做法:①将白糖放入草幕粉内,加清水拌匀,分成若干碗,再将其中一半加入少许红曲米粉推揉均匀,待用;取方盘一只洗净抹去水分涂上猜油即倒入一碗无色素的草幕粉铺平放上少许草幕片按此方法逐盘铺好后上笼蒸七、八分钟即可。②吃时将糕切片,两面煎成金黄色即可食用。(广州)

七. 广东省 东莞 石碣龙眼

龙眼,(Dimocarpus longan),又名桂圆,属无患子科龙眼属常绿乔木,树高8-15米,春季开花,夏季结果,是原产我国的华南热带水果,著名岭南佳果之一。据东莞市第一批古树名木公布{2003.7.4},东莞市分布在南城、凤岗、塘厦、清溪、大朗、桥头、虎门、洪梅、中堂、石碣等镇区的二、三级古龙眼树共有17株,现存年代最长的是位于石碣涌口村的2株龙眼,已有300年树龄,可见龙眼在东莞栽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民国期间,东莞是广东龙眼主要产区之一。东莞龙眼品种有:石硖、广眼、乌圆、福眼、东壁、花壳等。

改革开放以前,乌圆是东莞龙眼的主栽品种。据1936年的《广东工商业水果》记载:“龙眼……..多产于番禺、增城、东莞”,“1935年番禺、增城、东莞三县共产龙眼五千担至八千担”。建国前夕,全县共有龙眼39488株。1984年全市龙眼栽种面积2461亩,总产325.8吨。

近二十年来,东莞市各镇区大力推广种植龙眼,品种以石硖龙眼为多,石硖龙眼以果型大,皮薄肉厚,甜脆爽口,营养丰富而大受欢迎。近几年由于工业园区建设调减了龙眼栽种面积,由2万多亩调至2003年的1.48万亩,总产量2000多吨。龙眼在全市是继荔枝、香蕉之后排第三的大宗水果。

龙眼可鲜食,但常用晒或火焙的方法加工成龙眼干,取其肉可入药,名为桂圆肉,具有益脾、安神、补血养颜之功效。龙眼树材质坚硬、质重、耐水湿而不腐,是造船、家具等的良材。

八.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储良龙眼

储良龙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储良龙眼果大质优,鲜食风味比泰国龙眼好。截至2010年初,在广东省沿海大、中城市的水果市场上,该品种是唯一可与泰国龙眼抗衡,品质优于泰国龙眼的品种,售价好。储良龙眼又是鲜食与加工兼优良种,其肉脯黄净半透明,肉身厚,肉脯粒间不会互相粘连,干爽耐贮,可制出一级至特级桂圆肉。

龙眼主要有储良、石硖、大乌圆等优质品种。储良:是三大品种中最佳果品,其特点是品质好,肉质爽脆不流汁,味芳香,含糖高。宜鲜食、制罐,可加工成桂圆干和桂圆肉。成熟期在8月中旬。目前该县种植面积5727亩,预计2000年产量700吨。石硖:品质好,耐贮运。肉厚脆且与核极易分离,味芳香,含糖高。宜鲜食、制罐,可加工成桂圆干和桂圆肉。成熟期在8月中旬。目前该县种植面积5.2万亩,预计2000年产量达2300吨。大乌圆:果个大,肉厚爽脆且与核极易分离,味甜稍淡。宜鲜食、制罐,可加工成桂圆干和桂圆肉。成熟期在8月中下旬。目前该县种植面积4287亩,预计2000年产量达 198吨。

储良龙眼原产于广东高州市分界镇储良村,1996年高州市被农业部南亚办授予储良龙眼生产基地。截至2006年,该品种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例如桂东南各县市)、福建、云南等地区,储良龙眼推广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

储良龙眼对土壤、气候、环境条件要求不严,在山上种植也能获早结、丰产、稳产。一般植后第三年开花结果。在广东高州,其多数年份的成熟期是在7月底至8月上、中旬,早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则8月中、下旬成熟。果实丰产性能好。但对肥水供应水平的要求较高。

储良龙眼果大质优,鲜食风味比泰国龙眼好。截至2010年初,在广东省沿海大、中城市的水果市场上,该品种是唯一可与泰国龙眼抗衡,品质优于泰国龙眼的品种,售价好。储良龙眼又是鲜食与加工兼优良种,其肉脯黄净半透明,肉身厚,肉脯粒间不会互相粘连,干爽耐贮,可制出一级至特级桂圆肉。

1990年8月高州储良龙眼在广东省省优质龙眼评比中以总分103.45分荣获第一名。1992年高州储良龙眼获得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1996年国家农业部、农垦局和南亚办指定高州市为“储良龙眼生产基地和育苗基地”。1997年高州储良龙眼被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名牌产品。1999、2001年获得中国(北京)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称号。2001年储良龙眼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2001年,“高州储良龙眼”被“中国果菜大赛组委会”评为“2000年中国百姓最喜爱的果王”。2011年,高州储良龙眼被评为“岭南十大佳果”之一。2011年高州发布实施《储良广眼》企业联盟标准,规定了储良广眼鲜果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贮运要求等。

九. 四川省 宜宾 屏山县 屏山龙眼

屏山龙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屏山龙眼

屏山县果蔬协会

龙眼(学名:Dimocarpus longan Lour.),又称桂圆,益智。常绿乔木,高通常10余米;小枝粗壮,被微柔毛,散生苍白色皮孔。叶连柄长15-30厘米或更长;小叶4-5对,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两侧常不对称;小叶柄长通常不超过5毫米。花序大型,多分枝;花梗短;萼片近革质,三角状卵形;花瓣乳白色,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仅外面被微柔毛;花丝被短硬毛。果近球形,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体;种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质的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夏间,果期夏季。

十. 广东省 江门 台山 台山龙眼

八月中旬,侨乡台山县广海的龙眼果,已大量上市了。龙眼果是居民夏秋爱吃的佳果。广海龙眼果上市,是小笠小筐的,卖一点摘一点,不是一下摘光卖出。旅游者在广海吃龙眼,又平又靓,可说是一件美事。

广海龙眼树很多,据旱年华南农学院调查表明,单在广海小城里,就有二千多棵。因此,广海被人们誉为“龙眼城”。广海的龙眼树,多是野生果种,大多是原地生长的,少数是野生几年後,再行移植的。龙眼树大多种在屋前屋後,既乘凉,又收果,一举两得。

六十年代初,林场在城南至南湾,城北至西界尾两个路段两旁,都植上了龙眼树,目前,已大量收果。

种龙眼树,需要十年八年以後才有收获。所以广海人说种龙眼树是前人种果後人吃,一年种果代代收。龙眼树有“摇钱树”之称。广海龙眼品种多,有牛眼、鸡眼仔、焦核(细核)等。最靓的还是石硖龙眼,它壳薄、肉厚、饱水清甜。旅美华侨张官良先生祖居的园里,有一棵石硖龙眼,是最好吃的。真怪,在南湾“海永无波”公园内,有两块大石,夹著一棵龙眼树,产果很多。人们说这才是正式石“夹”龙眼。

广海的龙眼树,结果很奇特:上年结果大红,产量特别高,下年结果不多,产量很低,这叫隔年红;有的龙眼树今年东边产果多,明年就西边产果多,这叫隔边红;少数龙眼树结果特别怪,那就是东南西北,轮换著结果的。

龙眼是广东特产还是广西特产龙眼是广州特产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