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北雀综合市场有什么特产 柳州哪里卖特产的比较好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1-03 21:38:07

一. 广西 柳州 鹿寨县 鹿寨黄栀子

鹿寨县是广西主要的黄栀子生产基地,寨沙镇是有名的“黄栀子之乡”。用黄栀子果实提取的“栀子黄”天然植物色素,黄色十分鲜艳,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等行业,产品出口日本、西欧等国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保健意识增强,人们喜欢使用天然色素,对天然色素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黄栀子属常绿灌木,根系发达,枝繁叶茂,花朵洁白素雅,一般种植在山坡上,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收获,种植黄栀子不仅采收果实出售,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绿化荒山荒坡,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农区小气候,美化环境,实现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市场需求的拉动,近年鹿寨黄栀子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许多农户种植黄栀子成为重要经济收入来源,黄栀子生产成为退耕还林、优化结构的项目,是主要发展的经济林品种。

信息来源:广西农业总汇

二. 广西 柳州 柳江区 大肉姜

大肉姜主要分布在柳江土博乡和柳城龙美、冲脉、大埔等地,栽培历史悠久,面积达4000亩以上,年产量达600-800万公斤。大肉姜适3月清明前后种植,8月中旬至12月根据食用及加工不同要求可陆续采收。姜芽紫红色,姜表皮黄色,鳞茎稀疏,肉黄白色,单株重1-2公斤,最重2.5公斤。生长期180-270天,喜高温忌寒冷,畏强烈光照,喜阴凉湿润环境。姜分蘖力强,一般分生16-20条,肉质肥嫩,具特殊香辣味,是家肴不可少的调味品,较耐贮藏,适合作各种加工:姜干、姜粉、姜汁、姜酒、糖渍及酱渍等多种食品,有健胃祛寒和发汗功效。( 柳州)

三. 广西 柳州 鱼峰区 冬菇汤包

柳州的冬菇汤包,脱胎于镇江汤包和武汉四季美汤包,又区别于上述汤包的风味,它有吸收了镇江汤包和四季美汤包的精髓,加以改进提高,形成具有柳州独特风味的冬菇汤包。

四.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融水苗族油茶

广西柳州融水一带盛行打油茶,作为民间休闲小吃之一,主要流行于当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因其与油和茶有关故称之为油茶,并且因其味道爽口,深得当地人民的喜爱。有的地方一天要喝三餐油茶,早上起来先喝油茶再出工,中午收工回来先喝油茶再吃午饭,晚餐也先喝油茶再做饭。客人进家不送开水不备茶,而是煮油茶招待。

原料及制作方法

它的主要原料有:茶叶、荫米、糍粑丁(用糯米锤打制作而成)、油果(主要是用面粉炸制而成)、花生、葱花、盐和糖。

其制作方法特别讲究:在油茶锅内放进油,待油热放入少许米炒黄,再加入大茶叶合炒后加水煮沸,片刻,滤去茶叶,舀进小碗里再加上各种配料即可食用。可根据个人口味适当加入盐或糖调味。泡油茶的配料因油茶的档次不同而有多寡高下之分。一般油茶有炸米花,花生或黄豆。档次较高的还有猪肝,猪小肠、汤圆,糍粑等。

苗族油茶甜香可口,喝后留下一股甘甜之味。茶水可解腻,助消化,亦有提神醒目的作用。喝油茶水(指不加汤圆、糍粑等食物的空茶水)一般不用筷子或只用一只筷子。油茶亦要吃上三小碗才算领了主人的情。瑶、侗民族也都有打油茶之俗,至今依然盛行。

五.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烤田鲤

烤田鲤

烧鱼是桂北苗族的美味佳肴,同时也是一种民俗活动。苗族多住在山上,离大江大河较远,吃鱼很困难。他们便在自己的田里放养鲤鱼,平时让鱼吃水草、小虫,在稻禾扬花时则吃禾花(故此时的鱼又叫禾花鲤或禾花鱼),一个个养得圆溜溜肥墩墩。剪禾季节(苗族的老禾即糯谷,是用手镰剪,而不是割),苗家用竹筒或葫芦装上酒,带糯米饭、食盐、辣椒、姜、菲菜等佐料。剪禾前,将田水放走,中午时分,田水干了,活蹦乱跳的鲤鱼集中到鱼窠里,有的在禾行间搁浅。这时,苗族同胞便在田边烧起一堆篝火,用树枝或竹枝将活鱼串起,放在火上烤,将鱼烤得焦黄,油溢表皮,喷香扑鼻,然后除去内脏即可食用。鲤鱼的肉鲜美可口,吃一口鱼,夹一夹配料,喝一口酒,那心情格外惬意。剪禾时节,哪块田鱼多或哪块田鱼大,苗胞们往往将自己的亲戚朋友请来与自己共享这美味的野餐。

六. 广西 柳州 融安县 滑皮金柑

滑皮金柑

选育单位: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融安县农业局

品种来源:普通融安金柑(融安金橘)(F. crassifiolia Swingle)实生变异株。

特征特性:树冠伞形,主干光滑,灰褐色。枝条细软略垂,具有少量短细刺。叶片椭圆微内卷似船形,叶色浓绿,先端渐尖,叶茎窄楔形,叶缘全缘、主脉凸起,侧脉网脉不甚明显,叶油胞不明显,叶柄长1.1cm,翼叶分:有、连生、半连生三种形态随梢别不同而异。花为穗状花序或单花顶生,花瓣白色、匙形、花萼5裂,雄蕊15枚。果实椭圆形或近似圆球形,蒂部微凹,一般单果重10.27-17.3克,果形指数1.1,果皮油胞平滑,外果皮薄,披薄层蜡质,中果皮厚,囊瓣5瓣,肉呈乳白色,种核平均1.07-2.2粒,卵形、先端钝、基部宽圆、多胚、色浓绿。果实成熟橙黄色。耐寒性较强。

产量表现:平均株产15.9kg,亩产1764.6kg。

栽培要点:1、以枳与柠檬为适应砧木。2、每亩种植170-250株,行株距为2.5×1.5米,或2.5×1.2米。3、以当年春梢为主要结果母枝,重视在冬、春季挖穴施足重肥做好追施春梢肥是关键。春梢萌芽前追施一次速效肥,此后在花后和幼果期分别追施一次。同时,春梢抽生、展叶和转绿期结合喷药防治病虫时,加入叶面液肥如绿芬威1号、2号500-1000倍液,或进口复合肥200-300倍液等。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在生产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通过审定,可在桂中和桂北种植。

七. 广西 柳州 柳北区 柳州螺蛳粉

柳州的螺蛳粉,闻名遐迩,中国独一无二。螺蛳粉具有酸、辣、鲜、爽、烫的独特风味,位居柳州风味小吃之首,它由柳州特有的软滑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笋、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黄花菜、鲜嫩青菜等配料及浓郁适度的酸辣味和煮烂螺蛳的汤水调合而成,吃后常使人大汗淋漓,但又因有奇特鲜美的螺蛳汤,使你欲罢不能,吃一想二。( 柳州)

柳州盛产螺蛳,也爱吃螺蛳。柳州人吃螺蛳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而柳州人一回到家乡都是在第一时间找一碗螺蛳粉大快朵颐,以解乡思。

据说在很久以前柳州人只有单一的螺蛳吃法,除了一些配菜,几乎很少还有人在加入其它的什么东西。后来有一位开螺蛳店的老板异想天开把螺蛳配合青菜烹饪而后又逐渐加入粉丝(现加入米粉),没想到收到很好的效果。大家吃了以后都觉得味道奇佳,附近的店面也效仿其做法,螺蛳粉在1984年左右开始风靡。

螺蛳粉的味美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汤料。这汤料是由螺蛳肉、三奈、八角、肉桂、丁香、辣椒等13种天然香料和味素、蔗糖配制而成的一种调味品。至于13种香料放多少又有严格的比例。有了这么多精细的汤料,它能不鲜吗?制作方法

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主要表现在制粉、熬汤、配料三个环节,凡经营螺蛳粉的店家均在这三个环节上下功夫、做文章。

八. 广西 柳州 融安县 融安滤粉

滤粉,融水苗族自治县和临近的融安县两县的特色美食之一,其中融安的滤粉口味尤佳,也是米粉中的一种。滤粉至今早已发展成为罗城地区人民的大众食物,罗城乃至以下的乡镇、农村,大家的早点、午餐经常都离不开滤粉。乡民们每在赶街圩的时候,吃一碗滤粉当作午餐或者下午茶,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必然。

典故:

滤粉,相传为融安县乡村农民所创。清顺治时代,长安镇附近从粤、闽、湘、赣、黔等省迁来一批农民,以垦荒开地,造田耕种谋生。几十年以后,逐步扩大了耕地面积,营造了很多村落,有的农户富裕起来了,为改善膳食,他们研制出了滤粉,最先的方法是把大米浸泡过夜后洗净滤干,放少量的米饭加工碓成粉末。将米粉入盆,用小量滚水合匀。再加放清水搅拌成生熟稀浆。取木水瓢将底部钻穿五个漏眼。用五个手指塞紧瓢底的漏眼,将米浆倒入木瓢内,松开五指把米浆滤入沸水锅,用竹筷捞松,不使其粘锅底,熟后即成圆形粉条。清代乾隆年间,融安县大巷一带,遭受严重旱灾。当地习俗,每年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每年春秋两社,是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这个习惯古来有之。民间有一句俗语云:“社王不吃长江水”,每逢社日都下雨。但当年的降雨量很小,因滤粉的方法似连绵不断的下雨,农民为了求神降雨,就以滤粉和酒肉祈敬“社王”。巧逢这年祭祀之后,连日倾盆大雨,使当年获五谷丰登。从此,不但每年的“社日”家家户户做滤粉祭祀“社王”,逢年过节、招待贵客也用滤粉。吃滤粉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

制作方法:

原料:白大米1公斤,猪肉150克,猪骨头250克,熟油100克,生盐15克,酱油50克,冰糖25克,桂林豆腐乳3块,味精1克,葱花50克,头菜100克,炒香芝麻粉10克。

工艺:先将猪骨头洗净放入锅,加放清水500克,猛火煮滚后用温火煲成250克的骨头汤。将猪骨捞起后放盐、冰糖、酱油等煮成卤水,起入罐内,放味精调匀备用。将猪肉洗净剁碎腌好备用。腐乳放入滚水开溶备用。葱头洗净切碎备用。头菜洗净剁碎炒香备用。将碎肉和腐乳汁分成10碗备用。将白大米洗净泡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用电动钢砂磨加工成细嫩的米浆。制作滤粉时先将米浆调匀成稀浆,倒入镀锌铁皮的滤瓢内,右手握瓢柄,左手拿底板柄,同时将滤瓢放锅灶上,随即将粉浆滤入沸水锅内。边滤边旋转滤瓢至滤完,将底板的米浆刮净,入瓢滤干净。用竹筷捞开煮熟粉条。碗中先放小量滚粉汤捞散碎肉,捞粉入碗,用筷条拌匀熟碎肉,粉面上加放熟油卤水,最后撒放葱花、头菜、芝麻粉即成。

特点

其特点为嫩滑、爽脆、香甜,味鲜,并且价格十分便宜。

九.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牛酱(羊酱)

融水山区黄牛和山羊吃的是优质青草、树叶、藤叶,饮的是山泉水,其肉质特别鲜嫩清甜。要制作牛酱、羊酱,手工非常复杂,首先就是每当杀牛(杀羊)的时候,取其胃中尚未完全消化呈青绿色状的草叶渣,挤榨取汁,用丝瓜囊或者纱布反复过滤,放入少许米酒在锅中煮沸,把浮在上层的泡泡取掉,留下的汤汁备用,接着用鲜牛肉(鲜羊肉)及其内脏切成薄片,用生姜、生茶油、生盐腌制好备用;然后用茶油爆炒干辣椒,再把腌好的肉料和已经煮好的草叶汁一同放下锅中煮,待肉将要熟时再放入茶辣粉(即中药吴茱萸)以及辣蓼、芫荽、蒜苗等香料,煮熟后即成了味道独特的苗族菜肴――牛酱(羊酱)。牛酱(羊酱)其味甘而略带苦,又辣又香,食之成瘾。牛酱(羊酱)不但味美,还含有许多中草药成份,故又称为百草汤,经常食用具有清肝明目、消炎去毒,助肠胃消化之作用。如今牛酱(羊酱)在融水各种餐馆普遍推出,深受广大食客欢迎。

十. 广西 柳州 鱼峰区 云片糕

柳州云片糕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细腻,以上等大糯米、纯猪油、精白糖为主要原料,辅以天然香料和陈皮末精制而成,具有营养丰富、余香悠久的特点。
柳州柳北特产在哪里买最好柳州融安县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