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特产包装盒印刷 盐城印刷包装便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29 18:49:06

一. 江苏省 盐城市 滨海 盐城海盐

盐城海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盐城市区美景(15张)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 “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7年(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 “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盐城是名副其实的“盐”城。在各地地名当中,至今仍保留着“团”、“灶”、“总”、“丿”“仓”等与盐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名称。“团”,是盐区生产组织,灶户“聚团共煎”的生产形式。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旧时以“团”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如南团、西团、卞团等。目盐城市区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前,仍保留大丰的西团镇,全市还有18个村、48个自然村组的地名与“团”有关。“灶”,是灶民煎盐的重要设施,境内因“灶”称名的有头灶、阜宁的三灶镇、四灶等6个乡镇,另有85个村及368个自然村组也是因“灶”而得名。“总”,是盐场灶民聚居的单位。明初大规模的“洪武赶散”,移民来到荒漠的海滨烧盐,为了对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实施管理,各场设总若干,以次为序。清嘉庆时,东台富安盐场就设有30个总。今天沿海乡镇地名中仍保留有一总、二总、三总等地名,境内还有7个村和37个自然村组以“总”命名。“仓”,即盐仓,以枯枝牡丹名扬天下的亭湖区便仓镇当年就是伍佑盐场的便仓所在地。境内还有东台三仓镇以及11个村和18个自然村组因“仓”设名。“丿”是明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径园三尺,深3-4寸。境内以“丿”命名的乡镇,有东台的曹丿镇、大丰的潘丿镇,市内还有6村和13个自然村组亦是以“丿”为地名。

盐城海盐产地范围为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新洋港、黄沙港镇107.37平方公里滩涂,滨海县滨淮镇东罾村、玉华村78.5平方公里滩涂,响水县陈家港镇、黄海农场210平方公里滩涂。

二. 江苏省 盐城市 建湖 建湖大米

建湖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湖大米”原产地证明商标近日正式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成功注册。

建湖水稻年总产量达7亿斤,种植面积60万亩,连片无公害种植面积占70%以上,先后获得国家级“放心米”和绿色食品标志5个。“建湖大米”现已进入麦德龙、大润发、上海农工商、苏果等大型超市,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

三. 江苏省 盐城市 东台 陈皮酒

陈皮酒

名酒。始酿于清乾隆年间。选用上等精白糯米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配制而成,配以名贵中药,营养丰富,含多种氨基酸。有“稠绵醇厚,香味独特,落口甘畅,余味悠然”之誉。并有理气开胃,舒筋活血之功能。

四. 江苏省 盐城 滨海 滨海白首乌

滨海白首乌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滨海白首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滨海白首乌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滨海白首乌,当地俗称何首乌、白何首乌,简称首乌,原植物为萝摩科鹅绒藤属耳叶牛皮消,是中国传统的食、药、美容兼用植物。全国白首乌耳叶牛皮消95%出产在江苏省滨海县,当地农民种植白首乌的历史悠久,是我国著名的首乌之乡。

本草考证表明,白首乌始用于晚塘,盛行于宋明,沿用至今,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历代医家视为摄身防老珍品,具有安神补血、收敛精气、滋补肝肾、乌须黑发、抗衰老等功效。唐元和七年(公元81年),李翱作《何首乌录》,宋《开宝本草》首乌项下载,“有赤、白二种,赤者雄、白者雌”。又说:“春夏秋采其根,雌雄并用”。明李中梓指出:“白者入气,赤者入血,赤白合用,气血交培”。李时珍在临床实践中也重视赤白合用的传统经验,《本草纲目》收载的以何首乌为主药的补益方,均按赤、白何首乌各半的原则炮制和配伍。可见自古以来何首乌就有赤、白之分,并有赤、白合用的传统。至于原植物,据《图经本草》记载,“春生苗,茎紫色,叶相对类薯芋,而不光泽。夏秋开黄白花……,雌者苗色黄白,雄者黄赤”。结合《本草纲目》、《证类本草》以及唐李翱的《何首乌录》的附图记载,赤者原植物为蓼科蓼属何首乌,即赤首乌、雄首乌、赤何首乌。而白者原植物为萝摩科鹅绒藤属的耳叶牛皮消、隔山牛皮消和戟叶牛皮消,这三个品种即为白首乌、雌首乌、白何首乌。其中耳叶牛皮消主产在江苏滨海,有二百余年栽培史,民间一直沿用至今;隔山牛皮消主产在吉林延吉,野生种;戟叶牛皮消主产在山东泰安,野生为主,亦有少量栽培。

白首乌耳叶牛皮消在滨海由原始的野生种逐步驯化为当地特用的栽培种,其种植历史已有二百余年。废黄河故道地区的滨海白首乌种植地域,其生态环境的综合因素形成了适宜白首乌生长发育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

滨海白首乌产品在全国独具特色,历史悠久。据《阜宁》县志记载(滨海县原属阜宁县),早在十八世纪末,该县东北乡人用种植的白首乌制成粉,进贡朝廷;《滨海县志》记载,早在清咸丰年间,境内就有农民种植白首乌、加工首乌粉,作为礼品馈赠亲友,并世代传承和沿种不息,而且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加工经验,在中国历史上唯一将白首乌加工成功能食品和保健食品的滨海是首创。首乌与人参、灵芝、虫草历来并称祖国中草药中的“四大仙草”,相传八仙之一张果老就是食用一个蒸煮的千年首乌而得道成仙的,果老倒骑的那头白驴也是喝了蒸煮这个千年首乌的汤水而同时成仙的。仅左籍记载,以赤、白首乌并用为主药的养生保健延寿复方有20余首世代相传,如何首乌丸、神仙训老丸、祛老乌须建阳丹、不老丹、七宝美髯丹等都闻名遐迩。滨海白首乌粉的传统加工方法是:秋末冬初将收获的白首乌块根,用清水洗净,用竹刀去皮、石磨磨碎,用粉筛或细纱布吊浆过滤去渣(同于做豆腐吊浆方法),将粉浆静置缸中自然沉淀,再用清水反复搅拌洗涤沉淀1一2遍,然后将首乌淀粉用沙布吊团爽水,晒干后即成首乌粉产品。历史上因其数量稀少,主要用于进贡朝廷和馈赠亲友,剩余部分供家庭主人和长者享用。上述首乌粉传统加工方法一直延用至二十世纪50-60年代,只到70年代白首乌实行计划种植,供销社统一收购加工后,才发展电动石磨粉碎,机械过筛去渣,粉浆洗涤静置沉淀后,用干燥机烘干成首乌粉产品。目前白首乌产品加工是采用传统方法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的自动化、半自动化生产包装线。

滨海白首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江苏省滨海县滨海港镇、振东乡、陈涛乡、滨淮镇、八滩镇、八巨镇、界牌镇、东坎镇、樊集乡、大套乡、天场乡等11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和县域内的省属滨淮农场。

五. 江苏省 盐城市 盐都 秦南水牛肉

秦南水牛肉是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秦南镇的。秦南水牛肉集几百年的加工经验,采用上乘的水牛,运用正宗哈氏传统工艺和独特配方煮制而成,具有新鲜、肉嫩、味香、纯正、口感极佳等特点。

秦南水牛肉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相传清光绪年间,哈氏回民移居本地,从事水牛肉宰杀加工,其加工工艺逐渐在本地传开。目前,全镇共有水牛肉加工户20多户,年宰杀加工水牛万余头,产品畅销广州、上海、苏州等大中城市。秦南水牛肉中尤以哈记牛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哈鑫”牌最负盛名,曾获省民族宗教委员会颁发的“清真”食品标志,2004年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六. 江苏省 盐城市 滨海 滨海草鸡

滨海草鸡是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界牌镇的。滨海界牌草鸡是农户自养的,白天自由觅食,晚上主人再给它们加餐,无非也就是自家粮食的副产品——糠,再拌上点青菜,这样的鸡养上一年或是两年,就是肉质最好的散养草鸡。

界牌镇物产资源丰富,具有很强的生产特色。全镇草鸡养殖总量300万只,其“绿洁牌”、“百家村牌”草鸡、草鸡蛋行销上海、杭州、南京等省内外十几个大中城市。苗鸡远销西藏、安徽、山东、江西等十多个省市,是盐城市草鸡第一镇。

七. 江苏省 盐城市 射阳 射阳药材

江苏射阳县洋马乡地处苏北平原、黄海之滨,位于北纬33.6°,东经120.4°,水、陆、空交通便利,新洋河穿乡而过,北临射阳港口、西离盐城机场仅四十公里,东近黄海约二十公里,紧靠南北交通动脉204国道,与国家级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和世界唯一的麋鹿自然保护区相毗邻。全乡版图面积97平方公里,可耕作面积7.5万亩,人口3.2万 ,历史上曾是一个以粮棉种植为主的农业乡镇。

90年以来,该乡在粮棉效益比较低的情况下,借助千亩“百药园”这一独特优势,瞄准建立药材产业化的目标,积极营造市场,优化服务,加快开发,有效地带动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衔接,使得药材生产在洋马乡得到长足的发展。现在全乡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已达5万多亩,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97年被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授予“中国药材之乡”称号。同时洋马菊花茶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检验定为“绿色食品”。

目前,全乡中药材品种近200个,常年种植的品种达到30~50个,并形成了白菊花、丹参、白术、白芷、玄参、黄芪、板蓝根、薏苡、杜仲、银杏、鹿茸、龟甲等10多个主导产品的生产优势,其中尤以白菊花为最,常年种植2万亩以上,年产干菊花3000多吨。已成为我国 菊花生产的最大基地之一。

在发展中药材种植的同时,还积极兴办龙头加工、销售企业,目前已建有产值过千万、利税超百万的加工型、销售型龙头企业各1个,主产品菊花系列袋泡茶、决明子饮料投放市场以来,各方面反应良好,目前,洋马乡中药 材产、加、销总值已达1.5个亿,纯收入7500万元,农民从中药材生产上得 到的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多元,中药材生产已成为该乡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体产业。在外向开拓上,先后在全 国25个省、市设立窗口,经销药材原料和产品。在中药材开发上,与南京农业大学、上海中医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技术合作,从原药材生产到产品加工聘请专家进行实地技术指导,先后开发生产出菊花砖、菊花茶、菊花饮料等系列产品;最近又研制开发出了中药决明子高级易拉罐饮料。

八. 江苏省 盐城市 阜宁 东沟“小狗肉”

东沟“小狗肉”实际上并不是狗肉,而是兔肉,每一道工序都格外考究,甚至连起名也有渊源。首先,选料有讲究。制作的主料都是225至250公斤重的肥壮的新鲜野兔。邱洪江有“一看二拎”辨别兔子是否新鲜的绝活。看,就是看兔子眼睛是否发亮;拎,就是拎兔子肚皮。家兔肉质太松,口感较差,因而也拒绝使用。其次,配料有讲究。为了去除野兔肉的土腥味,东沟“小狗肉”选用的都是上等配料,达20多种之多,按一定比例熬制而成,年复一年使用,老囟使用越久越香。配料中绝不使用葱和生姜,保证了“小狗肉”的清淡鲜香。三是分割有讲究。野兔剥去毛皮后分割成块,每只野兔一律分割成36块,每块大小几乎一模一样。四是叫卖有讲究。东沟“小狗肉”在叫卖时有专用的行头。左手提着存放“小狗肉”的竹筒,右手敲打经营删削的竹竿,敲竹竿又称敲“驳子”,必须敲出节奏,敲出韵味,敲出“话”来,细心的人一听就可以听出,那声音活脱脱就是“吃——吃——吃吃看”。东沟“小狗肉”这个名字也有渊源,据邱洪江老人介绍,在20世纪30年代,涟水、淮安一带有许多猎手到东沟打猎,借住在小王庄(也就是今天的曙光村),这些人认为野兔跟风跑,说打野兔不吉利,便把打野兔改称为打“小狗”。东沟“小狗肉”由此得名。

九. 江苏省 盐城市 阜宁 阜宁西瓜

阜宁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阜宁西瓜是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的。阜宁西瓜以口感好、纤维少、水分足、甜度高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阜宁西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阜宁是国家级一类生态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为绿色西瓜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基础。近年来,该县先后引进了日本、台湾等地优质西瓜品种10多个,全面实施优质西瓜无公害栽培。原本不长西瓜的阜宁县,近两年西瓜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到1.7万亩,规模基地达到21个。阜宁“香玉牌”西瓜主要种植早春红玉、小兰、惠兰、京欣等中外优质西瓜品种,以口感好、纤维少、水分足、甜度高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畅销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地。

2014年,阜宁县蔬菜协会申报的“阜宁西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阜宁县隶属江苏省盐城市。“阜宁西瓜”生产于阜宁县黄泛冲积平原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7′10″~119°42′52″,北纬33°30′17″~33°51′3″。实际种植面积约5333.3公顷,地域保护范围内面积54487.3公顷,包含阜宁县芦蒲镇、板湖镇、东沟镇、古河镇、罗桥镇五镇全部地区和益林镇、羊寨镇、陈集镇、新沟镇四镇部分地区,共186个村居。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阜宁西瓜”,极早熟栽培品种单瓜重1.5-2公斤,果型椭圆形,花皮,条纹清晰;早熟栽培品种单果重5-7公斤果实圆球形,花皮,条纹清晰,色泽新鲜。 2、内在品质:“阜宁西瓜”,极早熟栽培品种果实中心含糖大于11g/100g,鲜红瓤,果皮厚0.4-0.5厘米,肉质脆嫩爽口;早熟栽培品种果实中心含糖11.5g/100g以上,浅红瓤,果皮厚1厘米以下,色泽鲜亮、均匀,汁多质脆。 3、安全要求:“阜宁西瓜”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 西甜瓜》(NY 5109—2005)质量标准。

十. 江苏省 盐城市 大丰区 麋鹿

麋鹿

麋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俗称“四不象”,即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原是我国兽类,野生种群绝灭约150年左右。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中已有数百年人工圈养历史的圈养种群,也因1900年战乱而灭绝,1920年国内最后1只麋鹿死于北京的万牲园。1893~1895年,英国11世公爵贝福公爵收集了18只散落在欧洲各地的麋鹿,集中饲养在乌邦寺庄园,这群麋鹿就成了现存麋鹿的祖先。

1986年我国从英国七家动物园引回麋鹿39头,目前增殖到191头(1994年统计),鹿群规模在世界上占第五位。大丰麋鹿苑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盐城土特产包装盒定做费用盐城土特产包装盒定制工厂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