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特产饮料 长治的本地饮料牌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24 07:26:10

一. 浙江省 温州 平阳县 粒粒瓯柑汁饮料

以瓯柑原汁颗粒为原料,与天然泉水配制而成,不加防腐剂,口味纯正,营养丰富,解毒解酒,祛热生津,具江南风味
( 温州)

二. 山西省 长治 城区 “沁州黄”小米

山西是中国谷子的主要产区之一,其中黄谷粒是主要作物品种。山西小米首推沁县,这里所产“沁州黄”小米粒大、色黄,味醇而清香,被誉小米中的珍品
“沁州黄”栽培历史悠久,生长于边远山区,空气新鲜,土壤清洁,不施化肥和农药,没有任何污染,属纯天然绿色食品,碾制精细,不需淘洗,蒸煮皆宜.米粥清香绵甜,回味悠长,米饭风味独特,老少皆宜,是四季食用的营养佳品。据说,从明朝嘉庆年代以后直至清末数百年间,“沁州黄”小米几乎年年都要作为贡品向朝廷进贡。 “沁州黄”营养价值极高,每百克小米含收蛋白质9.7克,脂肪3.5克,糖类72.8克, 热量362千卡,粗纤维1.6克,钙、磷、铁及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的含量也极为丰富。( 太原)

三. 山西省 长治 屯留县 屯留尖椒

屯留古有米粮川之称,今有蔬菜县之誉。因地肥水美、昼夜温差大,故发展蔬菜得天独厚,尤其是青椒、尖椒等茄果类菜更为上乘。其特点:个大匀称、色艳肉厚、无污染、无虫害、易贮藏,尖椒细长籽少,香麻辣鲜。现有鸦儿堰尖椒市场、下李高青椒批发市场,还建有大型蔬菜冷藏库3个,总库容量达到7500立方米,专供本县蔬菜外销中转和短期贮藏。

当地还组织有农民经纪人协会,专门协调蔬菜外运,每年7----9月生产旺季适逢外省蔬菜“休眠”期,外地贩运车辆络绎不绝,青椒、尖椒源源不断销往上海、广东、海南等省市,倍受广大客户青睐。

四. 山西省 长治 城区 长治铜乐器

长治铜乐器

长子县的铜乐器制造业,已有

6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同行业八大产家之一。产品40多种,所产乐器音质纯正,音域宽广,多为民族、民间乐队使用。不仅受到国内一些著名音乐艺术团体的青睐,而且远销东南亚各国。

五. 山西省 长治 沁县 沁州黄芪

黄芪,古称黄耆,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明代名医李时珍称它为“补药之长”。

论质量,产于山西省的品质较好,称为绵黄芪。最著名的莫过山西沁州 (今为沁县)所产,特称之为绵芪。黄芪的药用部位为干燥根,多为秋季采挖,除净泥土,切去根头部及支根,晒干后,分别打捆即成。

研究表明,山西产的黄芪中人体必需的钡、钴、锶、铬、锰、锌等多种元素,均高于其它产品,对人体有害元素铍、铅较低,显示山西黄芪质较优。

黄芪的功效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补脾健胃、补肺益气、固表止汗、益气固表、补气消肿、补气养血、补气通络、补气升提、托毒排脓生肌等。

六. 山西省 长治 长治县 长治潞酒

山西长治市,秦属上党郡,店为潞州治所。潞州善酿酒,故称“潞酒”,为山西历史名酒之一,有“潞酒一过小南天,香飘万里醉半山”的美誉。潞酒的酒度为六十五度,酒质晶莹清亮,清香纯正,醇厚绵软,饮后有余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清香型大曲酒,一九七四年被命名为山西省地方名酒。潞酒除玻璃瓶装外,还采用了三种不同造型的陶瓷瓶装,其中以黑色瓷坛造型最美,古色古香,深得广大消费者好评。

七. 山西省 长治 长子 长子大青椒

长子大青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长子大青椒是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的。“长子大青椒”以其个大肉厚、色泽鲜艳、耐藏易运的独特品质倍受客商和消费者青睐,享有“天下第一甜椒”之美称,已成为闻名海内外的重要地理标志特色产品。因此,1998年我县被中国之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青椒之乡”。2007年“长子大青椒”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识保护。

山西省长子县是中国委员会授予的"中国青椒之乡",该县生产的大青椒以个大、肉厚、品质鲜美占领国内外市场,并转口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成为我国最大的青椒生产基地。先后引进了大青椒富丽一号、富丽二号、5029、5018、维多利亚等多个品种,目前,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成为北方地区最大的青椒生产基地。

“长子大青椒”以其个大肉厚、色泽鲜艳、耐藏易运的独特品质倍受客商和消费者青睐,享有“天下第一甜椒”之美称,已成为闻名海内外的重要地理标志特色产品。因此,1998年我县被中国之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青椒之乡”。

长子大青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中国大青椒之乡”的长子县大青椒

地域范围

大青椒产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境内,长子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侧,位于东经112°27′-113°00′,北纬35°53′-36°15′之间。东望太行山,与长治县、长治市郊区搭界;西枕太岳山,与沁水、安泽两县为邻;南倚丹朱岭,俯瞰高平市大地,北与屯留县地陌相连。全县辖7镇5乡2个办事处,399个行政村,东西长约55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国土总面积10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78万亩,总人口为35万,长子县属黄土高原区,海拔平均在1000米左右。最高处1646.8米,最低处919米。总生产面积5万亩,年生产总量25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长子县土壤分布受地形、地貌、水文、母质、植被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较为复杂。全县大部分土壤褐土类型,总的特点是地带性分布不明显,垂直分布和隐域分布十分明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西部、西北部的山地为山地褐土;中部丘陵地多为褐土性土;东部平川多为碳酸盐褐土;河流两岸有零星浅色草甸土。耕种土壤因地形、成土母质及其它因素的差异,土壤熟化度有明显的差异。

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5.52g/kg,全氮0.956-1.46g/kg,有效磷7.5

mg/kg,速效钾145mg/kg。

(2)水文情况:长子县地下水源较为丰富,全县共有水资源1.397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水资源0.8985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贮量为0.67亿立方米,地表水(主要来源于三条河流和六座中小型水库)径流量常年为1.136亿立方米,可蓄水0.4809亿立方米,其中申村水库蓄水量3320万立方米、鲍家河水库蓄水量1340万立方米、四个小型水库共蓄水量149万立方米,可利用水0.4809亿立方米。

(3)气候情况:长子县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高温多雨集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降雨量586毫米,年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27℃,平均气温9.2℃。大于10℃的年有效积温3157-3240℃,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486.2毫米,一般3月气温开始上升,10月后开始下降。稳定在5度以上的初日为3月28日,终日为11月4日,共221天,初终积温3720.1℃;稳定提高10度的初日为4月20日,终日10月5日,共165天,初终有效积温为3178.3℃;初终有效积温2542.4℃。月平均地面温度比气温高1.9℃,年内变化和气温基本一致,但日差较大。土壤0-20厘米年平均土温11.05℃,高于年平均气温1.85℃。通常在12月上旬开始结冻至次年三月上旬解冻,全年封冻日数102天左右,一般冻土层深度29厘米,极端冻土深度68厘米。

平均无霜期165天,平均初霜期在10月上旬,终霜期在次年4月下旬,西部山区无霜期较短,东部平川无霜期较长,东西相差10天左右,一般背阴坡比向阳坡初霜来的早。

多年平均降雪期126天,最多151天,最少77天。历年平均降雪初日在11月26日,最早11月2日,最迟1月9日;终日在4月1日,最早在3月6日,最迟在4月18日。平均降雪日数为94天,最长为136天,最短为58天。

长子县一般降水量在560—650毫米之间,全县各月以7月份降水量最多(200-260毫米);12月和1月份最少,只有1-2毫米。降水的季节变化,以夏季最多,平均达327.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4%;冬季最少,只有16.6

毫米。每年大雨和暴雨平均13.2次,最多22次,多出现在6、7、8三个月。

长子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56.5小时,阴雨天数年平均94天,最多121天,最少74天。全年有日照天数一般在266天以内,占全年总天数的73.8%。一年内日照时数以4-6月最多,晴天每天可照11-13小时。全年风躺在和季以东南风、冬季以西北风出现频率较高。

旱灾是长子县的主要自然灾害,一般春旱年年有,春种捉苗难。有时伏旱夹秋旱,造成大减产。其次是冰雹,多出现在6—8月。雹灾主要发生于西部山区,到丘陵加强,直到东部平川,雹灾一般面积不大,但危害严重。

(4)人文历史情况:长子大青椒以其个大肉厚、色泽鲜艳、清脆味美、耐藏易运的独特品质而倍受国人青睐,已成为闻名海内外的重要土品。1997年,盛产青椒的长子县被中国之乡推荐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青椒之乡”。

长子青椒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尧舜时期,便有“尧传子耕”之说,尧王让其长子丹朱带着五谷、蔬菜种子从平阳来到长子这块地平水浅的沃土上开垦种植,丹朱在这片洒遍炎帝神农氏心血和汗水的古老土地上勤劳耕作,精心栽培出了丰收的粮食、可口的鲜菜,特别是收获的青椒(当时叫尖辣椒),口味奇特,嚼时“针扎”,含时“锥刺”,长期食用,健脾胃,增食欲,强身健脑,成为当时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蔬菜。

新中国成立后,长子青椒在继承传统种植的基础上,引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改进栽培工艺,品种质量进一步提高。生吃可当水果,烹、炒、煎、炸、煮、蒸、拌馅、腌渍食之,香美可口,加工成青椒酱常年尝鲜,长子青椒越来越展示出一种高品位风味,享有“天下第一甜椒”之美称。

党的下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长子人民开发了这一具有传统优势的产品,把种植青椒作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不断发送生产条件,扩大种植面积,使青椒生产实现了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全县种植面积达6万多亩,年产青椒2亿多公斤,成为全国最大的青椒生产基地。与此同时,一个集食宿、娱乐、代办长途降温运输包装、蔬菜检疫为一体的华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和调运中心在长子出现。每年6月以后,来自广东、广西、湖南、

湖北、河南、山东等省区的高架拉菜车如同潮水一般涌进长子,一车车大青

椒载着长子人民的智慧和汗水,跃过黄河、跨过长江、运进广州、上海、深圳、海南,并转口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地,在国内外市场上一展风采,尽显风流。

生产技术要求

(1)选地、整地与施肥:选择远离工业污染,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地区。青椒不易连作,连作易发生病虫,降低产量和品质,故要选择前茬为非青椒的地块,最好是新菜区。播前4月中下旬亩施优质农家肥4500-5000公斤,施有机复合肥(有效成份及含量,N、P2O5、K2O总量出≥5%,有机质含量≥45%)150公斤作底肥,掺匀整平。

(2)品种选择:选择“富丽一号”、“富丽二号”、“维多利亚”等优质青椒品种,其特点是:果色浓绿,果形好,个头大,果面有光泽,肉厚味甜,耐储运,单果重100-200克,肉厚0.6-0.8厘米,亩产4000公斤以上。

(3)培育壮苗:育苗时间以惊蛰前后2-3天,播种为宜。采用阳畦育苗,即在地上整一畦,长短不限,畦面净宽在1.5米,便于拔草,以竹片或光滑树枝条为支架,上边盖农膜。按每平方米施腐熟的优质农爱肥10公斤的比例掺入少量细砂入畦内掺匀配成苗床土,增温,保水、保肥能力,使秧苗根系发达。

播种。播种前一星期用55-60℃温水浸泡种子15-20分钟,边浸边搅,温汤浸种进行种子消毒,然后再用水洗净种子。将清水中捞出的种子用温白布包好,放在瓷器容器中,置于25-30℃的恒温处进行催牙,每天用水洗一遍。特种子70%芽眼露白,待播。播前苗畦要整平、整细,浇足底水,为使秧苗出土快,最好是在播种前一天浇水,浇后有一定时间烧畦,提高地温。播期3月上旬,青椒苗床撒播为好,播前畦面喷些水,然后再播种,撒播要均匀,播量13-15g/m2(亩用种量115—135g),播后复细土1-1.5厘米,复土后在畦面上盖一层纸,减少水分散发,防止因强光高温浇苗,同时也能为幼苗出土创造一个恒温小气候。

苗床管理。小苗60%出土后,在早晨或下午将紧贴畦面的纸拿掉,然后

把因种子集中顶起来的土块用钉子指导碎,使土壤下面的幼苗露出来。及时疏苗拨草,小苗长至2-3片真叶,应进行疏苗,刻度保持在每10cm2不超过1-2株,同时结合疏苗拨除杂草,避免苗、草争水争肥。鉴于苗床秧苗密度大,苗龄长,单靠基肥,是不能满足壮苗要求的。追肥要掌握少施、勤施;看苗追肥,小苗壮、黑绿色,少施或不施;苗子又黄又小,追施稀水人粪尿1-2次,每次10-15公斤/m2。当苗床温度超过28时,两头小通风,早揭晚盖。当苗高12-15cm时,两头大通风,控水控肥,进行蹲苗。移栽前6-7天进行锻苗,早揭晚盖,适应大田气候。移栽前浇透水,准备移栽。

(4)大田移栽与管理:垅距以1米为好,垅高10-12厘米,垅宽60厘米,垅沟宽40厘米,垅要起圆,膜要压紧。在地膜两侧侧打孔点水移栽,每亩3500-4000穴,一穴两苗,一般深2寸,栽苗深浅以埋至小苗子叶平为宜。定植浇水后要及时中耕,破除板结;第一次中耕要深,达到增地温促根下扎快返苗。同时要用细土封严苗孔,以防地膜下边杂草生长。第二次中耕锄草在秧基部培一小土堆,既能压死在雨后孔土上生起的杂草,又有防止大量结果后造成的秧株倒伏。在浇足定苗水的基础上,一般正常年景开花结果前不用多浇水,特别是开花期不能浇水。每一个次浇水追肥在第一个青椒有核桃大小时,每亩随水追施人粪尿1000-1200公斤。第二层青椒有一分钱硬币大小和第三层开花时每次趁雨亩追尿素5公斤,或随水施入。青椒病虫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蚜虫、棉铃虫、烟青虫。定植后,要在田间设置趋黄板诱杀蚜虫,当有蚜株数达到50%或单株蚜量达到20头时,用10%吡虫啉可温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亩用量20克。以减少传毒媒介。谢花后要注意防治棉铃虫、烟青虫。防治的方法是:在畦垄上每亩插杨树枝把20束诱杀成虫;每亩放置性诱芯3盆,诱杀成雄虫;有条件的地方每30亩安装20W黑光灯一盏,诱杀成虫;及时开展人工查卵、捉虫;当每百株幼虫达到4-5头时,即用4.5%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于傍晚时分喷雾,亩用量20克;或用BT苏得利200毫升稀释300倍液,于阴天或晴天傍晚喷雾。

(5)青椒发生的病害有炭疽病、病毒病等,防治方法:整地前清洁田园,消灭病残体,减少病源;起垄定值,合理浇水,防止地表积水减少病菌侵染;定植后第一、三周连喷2次EM发酵液,喷施方法为每亩用发酵液0.3公斤加水稀释300倍喷布叶面。合理密植,培育壮苗;一量发现病株,及时彻底消除,温当局浸种,种子消毒;防治蚜虫去除传染源;培育壮苗。

(6)及时采收:开花后35-38天,果色墨绿发亮即可收获。

(7)建立技术档案:将表椒生长过程中的每一个技术环节及采取措施详细记录,建立档案备查。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长子青椒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据科学鉴定:每100克青椒含维生素C0.037%,胡萝卜素0.011%,矿物质0.034%,碳水化合物0.0018%和蛋白质等人体所必需的大量物质,长期食用,不仅可润滑肌肤,驻留青春,强身壮骨,补脾益气,生身调经,而且可预防和减轻脑血栓、败血病、血吸虫、乳腺增生,并对胃癌、肺癌、肝癌、子宫癌、乳腺癌等病症也有明显的疗效。

长子青椒之所以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食疗功效,取决于特殊的气候、土壤和水质条件。这里的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发源于发鸠山的浊漳河及诸多泉水和地下水,多数是矿泉水,浊漳河边鳌泉村的“康裕牌”矿泉水,1997年度获得国际金奖。在种植技术上使用“无公害肥料”,使青椒成为“绿色”营养食品,典型的“无公害蔬菜,成为全国10多个省市和东南亚客商的抢手货。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原料(青椒)从订有供销协议的基地购进青椒。把不符合标准的小、破、虫果、畸型等杂、劣果拣去。人工分拣,标准为青椒形状、大小一致,分大、中、小三个等级,大:150-180g/个,中:120-150g/个,小:90-120g/个。把分拣好达标准的青椒,按2.5公斤/箱箱装。将装箱青椒全部进入冷库降温,温度降至2-3℃至少保持12小时,可库存20-30天出库销售。

八. 山西省 长治 襄垣 酥丝饼

酥丝饼

“半疙瘩”是襄垣县的一种名小吃,原名“酥丝饼”,色泽金黄,酥脆干香,食后余香,魅力无穷。它是取发酵面肥掺入干面粉加碱液揉匀扎透,制成椭圆形饼子胚,一切为二,放在鏊上用炭火烙烤而成的烧饼,因是半个饼子故称“半疙瘩”。

为什么叫“半疙瘩”呢?相传,王莽篡汉,汉室后裔刘秀举兵反莽。但在准备攻打一个叫宛城的地方,遭到王莽的大将甄邱赐率领的主力军阻击,一场鏖战,刘秀败退,单骑逃走,沿路讨饭逃到襄垣史北村躲避。一日,饥饿难忍的刘秀昏倒在地。小贩郭师傅见之可怜,就将刚出炉的“酥丝烧饼”,掰了半个递给刘秀吃。刘秀饥不择食,狼吞虎咽地吃了个净光,吃罢后跪在地上给郭师傅叩了个头,拜了三拜,并说:“我若有出头之日,定会重谢!”起身扬长而去。众人还以为他是饿昏了头脑,在说胡话。

后来刘秀得了天下,坐了皇座龙椅,每天山珍海味,总觉索然无味。一天突然想起落难时在襄垣史北村吃的那半个“酥丝烧饼”,于是派人把郭师傅请到京都款待。郭师傅便把“酥丝烧饼”的制作方法传授给御膳房,刘秀吃着酥香可口的烧饼说:“味道差不多,怎么形状不一样?”郭师傅说:“当年我是将一个饼子掰了半个给你吃。”刘秀说:“半个烧饼救了我一条命,否则我哪有今天,我看你不如把它一切为二,称之‘半疙瘩’。”郭师傅回到家乡后,就把原来圆形的“酥丝烧饼”在做法上多了一道切的工序。为遵皇上的口谕,就将酥丝烧饼改叫“半疙瘩”,一直流传至今。

九. 山西省 长治 潞城 潞城甩饼

潞城甩饼

“甩饼”是上党地区独有的一种民间小吃,因起源于潞城,故又称“潞城甩饼”。明《 潞州志》、清《潞安府志》都有“立春、迎春、鞭春及春盘、春饼”的记载。甩饼就是立春时春饼的一个品种,若要卷上肉制品或凉拌或炒成熟的菜肴即叫“春卷”,或叫“卷白馍” 。在潞城一带民间多用驴油制饼,吃甩饼时再卷上腊驴肉,油汪汪,香喷喷,不软不硬,回味无穷。做饼的要领:一是和面时干粉、清水比例要恰当。面团扎透扎匀,离盆离手两不沾。二是操作要利落。制饼时手眼配合,揉剂、擀片、叠折、盘形恰到好处,动作无误,甩出的饼厚薄均匀,大小同鏊。三是掌握好火候。甩饼必须用炭火。火大发黑,火小无色。故在甩饼鏊底下糊一层红土胶泥,烙出的饼才能达到外焦里软的效果。

十. 山西省 长治 长治县 上党揪片

上党揪片就是用手往下揪的面片。无论在长治城市还是乡村,揪片都是一种家常便饭。

将揉好的面团擀成薄片,用力将面一片一片地揪成纽扣大小、中间有凹的小片,甩进锅里,面片漂起即熟。这种揪片嚼起来劲道,食之有味。

——摘自《美食寻香》

长治特产必买清单长治特产哪里有卖的呀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