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县有什么特产好吃 玉屏县有什么特产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24 10:29:25

一.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林蛙

中国林蛙肉质细嫩,易为人体消化吸收,适合各种年龄的人,特别食体弱多病者及老人食用,具有很高的食补价值。经烹调能释放出大量的肌溶蛋白及氨基酸等含氮浸出物,因而味道香浓。中国林蛙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明、清两代已成为贡品,被列为宫廷“八珍”(参、翅、骨、肚、蒿、掌、蟆、筋),“四大山珍”(熊掌、哈什蟆、飞龙、猴头)和“东北新三宝”(哈什蟆、红景天、不老草)之列。中国林蛙是长白山脉野生人参的活人参。

林蛙油的食用方法 林蛙油是指摘取雌性林蛙的输卵管,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先进技术进行加工而成的。林蛙油因其形状似脂肪而得名,其主要成分为游离氨基酸和微量的动物激素。

《中国药典》记载:哈蟆油为中国林蛙成熟雌性的胎盘干燥后可入药。呈脂肪样光泽,棕褐色不规则块状体,略腥。

林蛙油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占总量的56.3%,纯蛋白质含量为40.7%,另外,还含有蛙醇、多糖类、磷脂、维生素、脂肪酸、氨基酸、微量元素及多种激素等。

林蛙油还含有17雌二醇、17-羟甾醇脱氢酶、胆固醇、维生素A及少量胡萝卜素等,其所含有的微量元素有铁、钾、钠、镁、锌锰、硒等。它体内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是生长30年野山参的3倍,经济价值是东北红参的13倍。

林蛙干油必须经凉开水或温水浸泡膨胀松软之后才能食用。浸泡时间需8-12小时,上等的林蛙油浸泡后体积为干油的10-15倍,颜色雪白,膨大,松软而有弹性。传统林蛙油的食用方法有生服法和熟服法。

生服法:林蛙油泡好之后不经蒸煮而生食。其优点,林蛙油的某些成分,如激素、维生素等,不会因高温而破坏,可较好地保存林蛙油的完整营养价值。熟服法:将浸泡好的林蛙油经过蒸煮,熟化后再食用,多采用此种方法服用。将泡开的林蛙油装在碗里,可加几枚枣或几滴酒除去腥味。一般还加入冰糖调剂,也可以不加糖单独服用。

林蛙油食疗方法有:

(1)治疗肺痨咳血:林蛙油5克,白木耳2克,白糖适量,加水浸泡蒸服,日服2次。

(2)治疗神经衰弱:林蛙油5克,白糖适量,加水浸泡蒸服,日服2次。

(3)治疗病后体虚或消耗性疾病:林蛙油6克,白糖适量,加水蒸服,每天早晨空腹服用。

(4)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林蛙油10克,加水蒸服,日服一次,10-15天一个疗程。

(5)林蛙大补素片:处方为林蛙油、红参等,将林蛙油加工后粉碎,与红参粉混合,加入辅料,按常规制片,片重0.5克。具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益血生精、大补元气、安神等作用。

(6)虫草林蛙胶囊:处方为林蛙油、冬虫夏草等,将林蛙油和冬虫夏草粉碎后制成胶囊。具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功能,经常吸烟者长期服用效果极佳。

二. 广东省 清远 连山县 荷包肉

连山瑶族美食。它具有荷叶的清香、猪肉的浓香、糯米的幽香,还有几味佐料的烈香,入口即化,香糯可口饭菜合一。

做这道菜时先将新鲜荷叶摘好,冲洗晒干备用,再用糯米和粳米适量搭配,将米炒至微黄、喷香为宜,然后将炒好的米加上适量的小茴香、八角等香料磨面粉,并将五花猪肉(肥瘦相间猪肉)切成一寸左右见方,用盐、酱油、料酒腌制一小时,将猪肉骨头熬成汤,将此汤把猪肉、连山瑶族美食。它具有荷叶的清香、猪肉的浓香、糯米的幽香,还有几味佐料的烈香,入口即化,香糯可口饭菜合一。做这道菜时先将新鲜荷叶摘好,冲洗晒干备用,再用糯米和粳米适量搭配,将米炒至微黄、喷香为宜,然后将炒好的米加上适量的小茴香、八角等香料磨面粉,并将五花猪肉(肥瘦相间猪肉)切成一寸左右见方,用盐、酱油、料酒腌制一小时,将猪肉骨头熬成汤,将此汤把猪肉、米粉和湿均匀,干湿要适度,然后用荷叶把和好的肉、粉包成圆锥形,根据荷包糌的数量多少上甑蒸数小时方可食用。

米粉和湿均匀,干湿要适度,然后用荷叶把和好的肉、粉包成圆锥形,根据荷包糌的数量多少上甑蒸数小时方可食用。

三. 贵州省 铜仁 玉屏侗族自治县 侗乡荤油茶

贵州的许多民族,皆有食用油茶的习惯,在众多的油茶中,黔东南州的侗乡油茶独树一帜,它融入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族习俗,特色鲜明。黎平县的侗族同胞几乎天天早上都要吃一碗油茶。每逢红白喜事或节日庆典,宾客到来时,侗家人必以油茶盛情招待。

侗乡油茶的种类很多,按红白喜事分为“生日茶”、“婚嫁茶”、“敬老茶”、“庆贺茶”、“分忧茶”;按食用时间分,有早上的“早晨茶”、中午的“半日茶”、下午“夜背茶”、和晚上的“夜头茶”;按原料分为“粑粑茶”、“糯饭茶”、“米花茶”、“苦笋茶”、“黄豆茶”、“花生茶”、“包谷茶”、“肉丝茶”、“肠子茶”等。其中肠子茶又分为鸡肠、鸭肠、猪肠等。本品所用的野茶叶,俗名母猪藤,多年生草木植物,味苦涩,是民间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去肿、补气助食、提神醒酒等作用。

原料:糯米、大米、野茶叶、茶油、酥黄豆、酥花、精盐、酱油、葱花、姜米等适量。

制作方法:

1、取糯米1千克浸泡淘洗,蒸熟,舂成茸状为糍粑,晾干后切成薄片即为糍粑片。

2、取糯米1千克,蒸熟后晾干成阴米,放入茶油锅,炒炸为金黄色的米花。

3、大米1千克,磨成浆蒸成粉皮,晾干后切成3×0.6×0.3厘米的薄片,用茶油炸成淡黄色。

4、锅内放少许茶油烧热,放入茶叶,煸炒后冲入清水,烧沸为紫黑色的茶水。

5、取碗放糍粑片、米花、粉皮、酥黄豆、酥花生,冲入沸茶水,再放精盐、酱油、葱花、姜末即成。

制作关键:

1、米花与汉族米花类似,但有区别,侗米花没有透心,只酥透2/3,既脆又香。

2、逢年过节或宴贵宾,油茶内加1小汤匙肠臊,侗语称“杰骞”,意为肠子。茶,制肠臊可用鸡、鸭、猪肠,洗净切成节筒状,用茶油、精盐、煳辣椒面、肠子炒至刚熟即可。

3、各地加工方法大同小异,配料的品种数量有多有少,还有的用菜籽油、猪油、肉丝、肉汤、炒米花、茶叶、野茶的一种或多种配佐。

特点:酥、脆、香、糊、涩、咸众味共生,感觉滋味特别有天地,加上主人热情客道,更是回味无穷。长期食用油茶,可以顺气舒脾,提神益身,帮助消化,增强食欲。

四. 广东省 清远 连山县 连山麻鸭

   连山麻鸭是肉蛋兼用型的优良鸭种,具有早熟、耐寒、粗食、快长、体大、觅食性强、产蛋率高、胸肌发达、皮下脂肪少、肉嫩皮脆等优点。外貌特征:鸭苗背部有4个黑点,成年母鸭全身羽毛雀麻,公鸭羽毛浅墨色,大羽尖有白点,头尾绿豆青色。

五.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吉林熊胆

有“东胆”之称,取自长白山林区的黑熊和棕熊。具清热解毒、镇静、明目、杀虫之功效。

六. 贵州省 铜仁 玉屏侗族自治县 侗乡油茶

侗乡油茶

侗乡油茶,又名罐罐茶,是玉屏侗族特有的风味小吃,制作过程很复杂,原料为茶油、茶叶、灰碱粑、炒米、辣椒、以及各种香料,香辣可口,曾有歌为证,“同志哥,请来侗乡吃油茶!”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位于贵州省东部的玉屏侗族自治县,地形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是湘黔两省交界之地。长期以来,油茶一直是全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玉屏侗族自治县立足于资源优势,逐步走出了一条发展油茶、板栗等特色经济林的产业化之路。在主产乡镇,人工栽培的寿命在100年以上的油茶古树还常能见到,而20—50年生的中壮年油茶林依然是当今玉屏油茶的“主力军”。1958年,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生产表彰大会上,玉屏油茶曾获得1总理亲笔题词的“油茶之乡”奖旗一面,进而,极大地鼓舞了全县人民发展油茶生产的信心和热情。目前,玉屏油茶主要分布于舞阳河两岸的田坪镇、大龙镇、朱家场镇、平溪镇和新店乡5个乡镇,品种以普通油茶为主,根据成熟期又可分为“寒露子”、“霜降子”、“立冬子”等几个农家品种。

长期以来,贵州农学院、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以及铜仁地区有关科研单位在玉屏开展油茶丰产栽培和良种选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对提高玉屏油茶良种化栽培与生产管理水平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建国初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是玉屏油茶的黄金时期,当时,全县油茶面积超过1.2万公顷,年产茶籽近3000吨。现状,全县现在油茶面积0.9万公顷,茶籽年总产量达1600吨,居贵州省铜仁地区第一位;在大龙、朱家场等油茶专业乡、村,人均面积可达2亩之多,人均油茶纯收入190多元,占年总收入的11%左右。目前,全县现有加工和销售企业11家,其中国有1家,乡企、民营10家,年加工能力(茶油1000吨),销售总产值1200万元,创利税300多万元,全县从事油茶加工与销售的人员亦达300余人。为了提高油茶及其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增加油茶经营收入,玉屏油茶加工业亦应运而生,而且还经历了从简单的人工原始压榨到现代化的流水线作业的过程。玉屏林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玉屏油茶加工行业的骨干企业,该公司产品“林大牌精炼茶油”是使用国外引进的先进设备,经过重力压榨并反复过滤得来。该品牌茶油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进而有效地保证了“茶油纯天然”的价值。“林大牌”精炼茶油除主销本省和湖南、广东等地之外,还远销香港及东南亚国家。

七. 陕西省 延安 吴起县 油馍馍

油馍馍圆形,环状,炸熟后,金黄似铜钱,在延安民俗中是富裕吉祥的象征。黄米磨面、细箩,用软米熬成滚米汤烫面,置热炕发酵。面发后,摊制成一个个中间有孔的小圆饼,入油锅炸至红褐色即可.

八. 广东省 清远 连山县 太保白果

产于连山太保镇,已有数百年的种植历史,现存百年以上树龄的就有30多棵,其中莲塘村的一棵“千年银杏王”要3人才能合抱。白果温脑益气,定喘咳、治尿频、止白浊,是广东人喜爱的健康食品。( 清远)

九. 云南省 丽江 宁蒗县 烧玉米

烧玉米,黄色的比白色的好吃,糊了也没关系,不影响口味,还有助消化,当然也可能有助于长癌。这种炭火直接烧出来的玉米到处都有,不加任何作料,绿色而古朴的食品,一块钱一大包,五毛钱一小包,越老的越香。在宁蒗县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买到。

十. 云南省 怒江 贡山县 云连

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明代兰茂《滇南本草》载:"滇连,一名云连……功效胜川黄连百倍"。"云连"因此得名。历来畅销内地和香港等地区。原植物根茎黄色,较少分枝;叶基生;株高15-30厘米;多歧聚伞花序;长骨突荚果,种子长圆形;花果期2-6月。商品呈弯曲的长条形,具"过桥杆",断面金黄色,味极苦。能泻火燥湿、解毒杀虫,治疗各种热毒及烧烫伤。含多种生物碱,其含量和抗菌消炎药效比川黄莲好。与四川的"雅连"并列为黄连中的珍品而享誉国内外,是历代医家非常喜爱的云南名药。主产于福贡、贡山及腾冲。腾冲云黄连又称为"光明连"。云南1955年收购22吨,1988年出口5吨,1996年产量约为4-6吨。云黄连市价比川黄连高2-3倍,用根茎繁殖,为家种或半家种,成本高,费工时,单产低(1亩仅产0.5-2千克)。
玉屏能带走的特产玉屏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