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有什么特产好吃 西乡县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26 10:33:38

一. 陕西省 汉中 西乡县 西乡菜豆腐

菜豆腐又称菜豆腐粥,制作历史悠久。是西乡的名小吃,原在西乡是招待宾客的佳肴。

现在以是大众化的食品。其制作的主要原料是黄豆,经过浸泡、打磨成浆,用细箩或纱布滤去豆渣,煮沸,然后加入浆水菜酸汤点清待形成豆腐时,再滤出豆腐压成块。该豆腐质地细嫩,色泽清白如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吃法上有酸甜之分,用所剩的酸浆水加入大米煮熟,快熟时加入所制豆腐,粥熟食之酸香可口,特别食酸味豆腐时,配以油煎辣椒,蒜泥等拌成的佐菜,食之后清香意爽,余味无穷。菜豆腐营养价值高,既经济又实惠,真是-山珍海味油腻腻,不如西乡的菜豆腐。

二. 广西 南宁 西乡塘区 南宁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朝著名诗人王维这首《相思》诗,妇孺皆知,诗中提到的“红豆”,在南国--广西各地均有分布。其实它包括红豆和相思豆两种。红豆是红豆树上结的种籽,颜色鲜红光亮,长1.5—2厘米,属豆科乔木类。相思豆又名鸳鸯豆、相思子,顶端红,底部黑、颜色鲜艳有光泽、大如黄豆。是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结的籽。广西各族青年男女都爱采撷红豆和相思豆作为表达友谊和爱情的信物。南宁人民公园正门登上镇宁炮台的阶梯两旁,就长着几棵高约丈余的红豆树,当它们结籽的时候,就有许多年青人到树下捡红豆、红豆散落在草丛里,石缝中,须耐心寻找方能发观,游客们到此游玩,可别忘了拾几颗红豆赠与自己亲爱的人。( 南宁)

三. 陕西省 汉中 西乡县 李老幺烧鸡

李老幺烧鸡

烧鸡的做法:(1)

鸡的选择与宰杀:选用半年以上,两年以内,1—1.5公斤的健康鸡,颈部宰杀放血,去毛,腹下开膛,取出内脏,切去两爪,洗净体内腔血污,清除口腔内污物。(2)

造型:把洗净的鸡放在案板上,腹部向上,一手按鸡,一手握刀切开肋骨,用秸秆撑起体腔,再用两腿插入刀口,两翅交叉插入口腔,使鸡形成一个两头尖的半圆型。然后,用清水漂洗挂起晾干水分。(3)

配料:用老汤,以每100只鸡为例,配上砂仁15克,豆蔻15克,丁香3克,草果30克,内桂90克,良姜90克,陈皮30克,白芷90克,食盐2~3公斤,硝石18克。(4)

油炸:鸡体沥干水分后,在表面

涂上一层糖稀或蜂蜜汁,配比是糖稀或蜂蜜:水=2:3。然后把鸡放在150~160℃的油中翻炸约半分钏,成为柿黄色时捞出,捞鸡时注意不要叉破鸡皮,用肉叉夹往鸡的颈部放在盘中凉透。(5)

煮制:把油炸的鸡一层一层放在锅里,用陈年老汤加紧上配料,淹过鸡体,用竹箅子夺盖锅上,先用旺火把鸡汤煮沸,然后于再小火慢慢焖煮,直到煮熟。一般嫩鸡煮2小时左右,两年以上的老鸡煮4~5小时,要根据鸡的年龄和大小适当掌握,掌握炎候对烧鸡的品质和风味有重要影响。(6)

出锅:煮好以后,由于烧鸡非常熟烂,要注意保证把鸡完整的捞出。捞鸡前要准备好勺,叉,筷及盛器用具,先撇去汤面上的浮油,然后一只手用叉夹、往鸡颈另一只手摊开双筷住鸡腹内的秸秆,两手配合把鸡迅速捞出,放在箅子上,保持鸡象完整。品质特点:烧鸡成品色泽浅红,微带嫩黄,造型完整,鸡皮不破裂,无绒毛,具有浓郁的来不得地滋味,咸淡适口熟烂离骨,口咬齐荐的为正品。西乡的烧鸡颇负盛名,其中以李老幺烧鸡最为出名。

四. 陕西省 汉中 西乡县 西乡樱桃

野樱桃在亚洲和欧洲各有两个大品种,互相没有任何联系,后来的其他樱桃都是培育出来的。在世界上主要在北半球分布,在国内主要产于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生于山坡阳处或沟边,常栽培,海拔300~600米。

陕西省西乡县有西北最大的樱桃基地-樱桃沟,每年4月下旬举办樱桃节。

五. 陕西省 汉中 西乡县 西乡松花蛋

西乡松花蛋产于陕南汉中市西乡县,是独具风味的传统名品,可称得上是我国松花变蛋的“状元”之一。西乡县松花蛋的特点是:蛋体离壳,易取易剥,以手摇之,有颤动感;剥去蛋壳,晶莹油润,呈透明的茶褐色,形似琥珀,具有弹性,表面满布美丽的晶状松枝花纹;蛋黄略带溏心,外圈墨晶,内呈橘红,油亮照人,层次分明;咸淡适宜,柔软细腻,滑润爽口,回味无穷。故当地有“离了松花蛋不成席”之说。旧《西乡县志》记载:“松花蛋又名皮蛋,加松枝灰制,若加竹叶、桃花灰亦可显出松花,以溏心最有名。行销秦都、汉口等地。售者裹以稻草,五枚一串,繁如连珠,携带甚便,商旅过县者无不购之”。这里古时交通不便,农家鸭蛋多供自食,禽蛋旺季,无法贮存,每于春、秋加工皮蛋,旺为淡存,终年享用。并作为商品远近畅销,久而久之形成汉中一大。

西乡松花蛋,历史悠久,据记载,源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秦姓商人将腌制皮蛋之法传人西乡后,最初有私人商号“天生法”、“天同心”和“兰芝轩”等作坊生产,制作。惟以“兰芝轩”制作的松花蛋,质优味佳,受人欢迎。旧《西乡县志》记载:“松花蛋又名皮蛋,加松枝灰制,若加竹叶、桃花灰亦可显出松花,以溏心最有名。行销秦都、汉口等地。售者裹以稻草,五枚一串,繁如连珠,携带甚便,商旅过县者无不购之”。

西乡松花变蛋,产于陕南西乡县是陕西独具风味的传统名品,可称得上我国松花变蛋的“状元”之一。西乡县松花蛋的特点是:蛋体离壳,易取易剥,以手摇之,有颤动感;剥去蛋壳,晶莹油润,呈透明的茶褐色,形似琥珀,具有弹性,表面满布美丽的晶状松枝花纹;蛋黄略带溏心,外圈墨晶,内呈橘红,油亮照人,层次分明;咸淡适宜,柔软细腻,滑润爽口,回味无穷。故当地有“离了松花蛋不成席”之说。

六. 广西 南宁 西乡塘区 皮革制品

南宁的皮革用品种类繁多,从手袋、行李箱,以及表带、腰带、皮鞋、皮袋和皮带等一应具全。既有世界各地进口的高级货品,也有价格相宜的本地产品,因此,来南宁旅游购买相应的皮件制品,实可谓种类齐全、品牌繁多,任您选购。南宁本地的箱包产品,首推精工包 的“博爱娜”品牌。( 南宁)

七. 陕西省 汉中 西乡县 西乡羊肉泡馍

西乡羊肉泡馍是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的特色小吃。西乡羊肉泡馍是西乡风味美馔。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

羊肉泡馍的烹饪技术要求很严格,其制作方法是:先将优质的羊肉洗切干净,煮时加葱、姜、花椒、八角、茴香、桂皮等佐料煮烂,汤汁备用。馍,是一种白面烤饼,吃时将其掰碎放入碗内,然后交厨师在碗里放一定量的熟肉、原汤,并配以葱末、白菜丝、料酒、粉丝、盐、味精等调料,制作而成。吃也是有讲究的,掰馍有掰,撕,掐,揉,搓等12种手法,大小如蜂头,掰好后要告诉伙计你的口味要求(口重---偏重、偏轻,干拌——汤较少,口汤——吃完馍碗底剩的汤刚好一口,水围城——汤较多)。泡馍端上吃的时候,讲究蚕食,忌使劲搅和,为的是从头到尾,口味始终如一。搭配糖蒜和辣酱,真正的吃家开始是不吃这些的,影响口味,吃到一半,感觉有些腻的时候,吃一颗糖蒜,挑一点辣酱拌在馍中(拌的量以一两口吃完为宜),然后用送的汤清清口,然后继续吃,这样才不影响口味。味道好的泡馍油很少,主要是汤的香味,吃着也不腻。

八. 陕西省 汉中 西乡县 西乡粉蒸肉

西乡粉蒸肉红白相间,嫩而不糜,米粉油润,肥而不腻,配以本地红薯,回味无穷。

九.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河西乡箐花村普米族传统文化

箐花村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西北面,全村334户,1595人,由5 个自然村组成。人均收入748元,人均有粮389公斤(2003年)。

村寨地处“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腹地的高寒山区,依山傍水,附近有罗古箐、大羊场等著名自然景区,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民居建筑中井干式木楞房占82%,保持了普米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村寨格局保持传统风貌。箐花村历史悠久,传统农牧业、服装服饰、饮食、民间歌舞、麻毛纺织工艺等保存情况良好,文化传承人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该区域传统村规民约与新的村规民约相结合,对村寨日常生产、生活,共同起着管理约束作用。

箐花普米族妇女服饰庄重艳丽,美观大方。穿麻布大襟衣,着毛线长裙,背披羊皮,胸前佩戴银链。各个年龄段的穿着有所不同,喜用宽大的红、绿、蓝、黄等各色彩带束腰,手戴镯圈和戒指,耳戴银环或玉坠,用五光十色的串珠作头饰和项链。包大头帕,喜用牦牛尾及丝线编入发辫中,盘于头顶,以发辫粗大为美。男子一般穿对襟麻布衣,着宽大长裤,披羊皮领褂,左衽像藏族穿戴。富有人家的男子穿氆氇和毛质大衣,膝下用布或毛毡裹腿,有的穿自制的半筒猪皮、牛皮鞋。

特色工艺主要有皮制品及毛制品。皮制品主要指羊皮披风,多用于探亲访友、婚丧年节时穿用,有装饰、御寒和作为姑娘嫁妆等功用。毛制品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后即形成毛料,根据不同需要分别制作氆氇、毡、帽、鞋等。

普米族信奉自然神灵,祭祀活动较频繁,主要有祭天地、祭龙潭、祭山神、祭铁三脚、祭祖先、祭中柱等。主要传统节日为吾时节,要举行打枪、射弩比赛。每逢节日、婚庆和重大祭祀活动,本村人及周边亲友聚集在一起,唱古歌、跳舞蹈“搓蹉”。

普米族民歌多为前人传下的传统曲目,即兴创作较少。在形式上比较自由,不受格律限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婚俗类主要有求亲歌、迎客调、接亲歌、拦门歌、果碟调、聚谈调、顶梁柱调等;情歌主要有“铁打链环扣一生”、“除非秤砣水面漂”等;祭祀类民歌主要有祭三脚调、拜龙调、祭中柱等;丧礼中主要演唱指路歌;传统古歌类主要有吉典、马鹿调、黎明调、巴扎贤赞等。曲调多用五声音阶,旋律与语调密切相关,朗诵性与歌唱性紧密结合,旋律质朴清新,优美流畅。部分民歌音域较宽,可达到或接近两个八度。节奏平稳匀称,长短交错,明快活跃。歌词一般为奇数,三、五、七、九个音节不等。

四弦是普米族民间乐器,也是四弦舞的主要伴奏乐器。曲目较多,除舞步的12调外,还有部分古老的曲目,如四弦母调、雀上树等。四弦弹奏不受性别和年龄限制,在普米族地区传承和保护情况良好。“搓蹉”舞流传广泛,群众基础好,是节庆场合的主要民间舞,用羊皮、木碗、木筷、夹板为伴奏,领舞者右手拍击羊皮,伴舞者左手持碗,右手用数双筷子敲击,夹板系在舞者腰间,左右撞胯时发出声响。

普米族无文字,民间文学为口头传承,村民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互相交流,或在晚上围坐火塘,听老人讲述或演唱,更多的则是在新房落成、求亲结婚、节日庆典、丧葬、祭祀等场合进行讲述演唱。近年,普米族流传较广的民间文学被翻译成汉文,收录于《兰坪民间文学选集》、《普米族故事集成》、《普米族歌谣集成》、《兰坪民间故事集成》、《兰坪歌谣集成》等出版物中。

花村是普米族聚居大村,历史悠久,传统农业、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传承较好,有一批传承人,并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

西乡十大特产排名深圳西乡这边有什么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