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有哪些特产零食 广东云浮市有什么特产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23 09:20:11

一. 广东省 云浮 云安县 云安蚕茧

云安蚕茧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云安蚕茧

云安县是广东省蚕桑生产重点县,种桑养蚕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培养,“云安蚕茧”的品质提升显著,具有感官好、上车茧率高、洁净度高、解舒率高等特点,其外观洁白,具自然光泽,且茧衣少,茧形匀称,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云安蚕茧”及产品丝棉被畅销韶关、广州、珠海、深圳、佛山和港澳地区,以及邻近的湖南省和江西省等地,在广东省内和周边地区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广东省云安县现辖行政区域

云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云安蚕茧产地范围的请示》,云县府报〔2013〕9号

广东省地方标准:《云安蚕茧》(草案)

二. 广东省 云浮 云城区 杨柳大冬瓜

云城区杨柳镇:“杨柳大冬瓜”。

三. 广东省 云浮 云城区 云浮云石

产地:中国广东云浮。 特点:云石传热快,光洁度高,色泽丰富,花纹优美,并且有耐酸碱,坚硬耐磨的特点。 用途:属大理岩之类,最适用镶家具或装饰建筑上面,如果在家具上使用,能提高其华贵、光洁、清爽与耐用的效果;镶贴建筑的墙面、柱面、地面,更增庄严、高雅、舒适、清洁的感觉。( 云浮)

四. 广东省 云浮 云安县 白石西瓜

白石西瓜

白石西瓜,产地在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县白石镇石底村。

口感清甜而广受市场青睐的广东云安白石西瓜,五月下旬正式上市。该瓜全部在黄泥地种植,西瓜体型较适中,瓜重每只普遍6到12公斤,是该县白石镇特色农业产品。

五.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三蛇龙虎凤大会

三蛇龙虎凤大会

新兴人食蛇,最早流行于民间,听闻蛇肉可以去除小孩晚上冒汗的毛病,并且可以美容小孩肌肤,其实蛇乃高胆白食物,吃之对肌肤增白无可厚非。后来由于疗效显著,加之广州、南海等地食蛇的菜或不断丰富,食蛇的风俗在新兴俏然兴起,首家经营蛇食餐的是现太平镇的凤凰水闸蛇餐馆。

最初的菜式是将蛇折骨撕肉,加之鸡肉丝、火腿丝、猪肉丝、冬菇、木耳等作为配料火文成蛇羹,专供顾客品尝。后来发展至“三蛇龙虎斗”、“三蛇龙虎凤大会”。这些菜式目前正流行于各大宾馆、酒楼、但以原凤凰水闸的蛇王旺经营的最好,其店址现已迁至冼河桥旁,原店址仍为旧称,但被他人经营,在冼河桥蛇餐馆一般用眼镜蛇、饭铲头、金脚带、过树榕这三种毒蛇汇于一起做蛇羹,其中加入果子狸的蛇羹叫“三蛇龙虎斗”,加入老猫的就称“三蛇龙虎凤大会”。

现在新兴人食蛇比起以前已有大发展了,除了蛇羹外,还有炒蛇丝、火文蛇肉、炒蛇皮、蛇汤、炖蛇盅、火局蛇木鹿、蒸蛇木鹿等,有近百个品种。如再配以各种猫、鸡、鲍参、翅肚、水鱼等山珍海味就可以做出千变万化的丰富蛇宴,在目前蛇餐馆有叹为观止的是现场劏三蛇配酒,席间司傅会将一条饭铲头(眼镜蛇),一条金环蛇、一条过树榕,抓过来给顾客看,然后左手握蛇头,一脚踩蛇尾,在蛇腹中按下,用小刀开一个小口轻轻挤出一粒如葡萄子般大小的蛇胆,放在白色的小碟里,接着把三颗碧绿晶莹,带着温热的蛇胆剪破,倒入一个盛着米酒的瓶子内拌匀,然后分给席上每人小半杯品尝。蛇胆酒甘凉,没有苦味,有驱风活络,活血行气,镇咳止喘的功效。

六.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六祖素斋之罗汉斋

六祖素斋之罗汉斋

主要原料:三茹、六耳、豆制品、面筋、瓜果。

主要制法:水发冬茹,水发木耳,用刀批成片,莲子切去两头。用竹捅去芯,枣泥做成圆球,发菜入开水汆一下,捞挤净水。锅内放入素汤,发菜烧一下捞入盘内晾凉,再将发菜缠绕在泥圆球码入碗内,浇上菜汤备用。锅置上,下花生油烧至温热,放入粟子略炸一下,捞入小盆内撒上白糖,精盐少许搅拌均匀上屉干蒸好后取出。油锅再烧七成热,下之面筋煨至面盘回软,汤汁将及时下火。腐竹放另一锅内,下入开烧15分钟取出,挤净水备用。

冬茹片,冬笋片,菜花入水汆烫后捞出控净水。炒锅烧热,下入芝麻油和姜末炒出香味,冲入素汤下放入冬茹片,冬笋片、面筋块、口蘑片、腐竹段、胡椒面,白糖调味,改用小火焖烧。枣泥球上屉略蒸,扣在盘的中间,将蒸好的粟子均匀迫不及待在碗的四周,将煮好的素菜用水淀粉勾浓汁,再均匀地盛在碗的四周。然后将扣枣泥的碗取下,浇上涂汁即成。特色是爽滑软料,多香融合。

七. 广东省 云浮 罗定 罗定稻米

罗定稻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罗定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盛产的大米以营养丰富、口感好、色香味俱全而著称,先后四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罗定是广东省种稻历史最早的地区之一,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广东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曾4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在刚刚结束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2012广东十大最具人气土”评选活动中,罗定有机米脱颖而出,成为十大最具人气土之一,目前罗定已拥有“亚灿米”、“聚龙米”等一批著名稻米品牌。在罗定稻米节的推动下,绿色健康的现代生态农业正在泷州大地蓬勃兴起,晶莹剔透、浓香扑鼻的罗定优质米已成为风行南粤的抢手货。

好山好水出好米,罗定稻米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稻米中成为倍受百姓青睐的最具人气的知名品牌稻米,主要是罗定有生产靓米的不可复制的六大优势:

优势一:罗定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罗定地处北纬22°,年平均日照1790.0小时,年平均气温22.1℃,一年四季干湿明显,最适宜种植水稻。

优势二:罗定有独特的盆地地形。罗定是广东最大的盆地,有独特的盆地性气候,太阳雨和雷阵雨多,昼夜温差大,受外围气候影响小,能更好地集聚大自然的能量,利于水稻等植物养分的积累和转化,生产的稻米营养丰富、品质好。

优势三:罗定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罗定是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市,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工业污染极少,是全省唯一没有灰霾天气的(县)市,境内水源、土壤、空气优质无污染。此外,罗定土壤富含钙、硅及多种微量元素,所出产的稻米晶莹剔透,品质上乘。

优势四:罗定有优质的灌溉水源。罗定有完善的水利灌溉网络,水利有效灌溉面积占全市耕地的83%。灌溉水稻所用的水源大部分都用水库水、山泉水,无重金属污染,罗定的水质水温偏低,水性呈弱碱性,能够较好地中和土壤的弱酸性,利于植物有机质保持,不流失。罗定主要水源金银河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国家一类标准,只有优质的水源才能培育优质的稻米。

优势五:罗定有悠久的种稻历史。罗定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碳化稻谷种子和青铜镰等文物,证明罗定有悠久的种稻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种植水稻经验。在不断的实践中,罗定人民十分重视开拓创新,不断探索良种良法,提升水稻的品质。目前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优势六:罗定有健全的农技网络。罗定市、镇、村都配有专门的农技机构和农技人员,拥有完善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农技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全程免费为农户提供选种、施肥、除虫等种植技术培训,指导农民开展科学种植,提高了农民现代农业意识及种植管理技术水平,从而保证了水稻的高产与优质。

广东省罗定市现辖行政区域

罗定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罗定稻米产地范围的请示》,罗府报〔2013〕44号

广东省地方标准:《罗定稻米》(草案)

八. 广东省 云浮 云安县 南盛沙糖桔

南盛沙糖桔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家认为,南盛镇是典型的山区镇,群山环抱,贡柑果在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下出落的形靓丽、肉脆化渣、清甜香蜜,是柑桔之中的上品,堪称“广东第一柑”,而南盛沙糖桔果实扁圆形,顶部有瘤状突起,蒂脐端凹陷,色泽橙黄,裹壁薄,易剥离。果形指数0.78,单果重62-86克,可食率71%,可含溶性固形物11%,每100毫升含全糖10.55克,果酸0.35克。果肉爽脆、汁多、化渣、味清甜,吃后沁心润喉,耐人寻味。该产品驰名中外,60-70年代,曾批量畅销东南来和港澳地区。沙糖桔树冠中等,根系发达,圆头型,枝细密、稍直产,发梢力强,叶片椭圆形,呈深绿色。 3月下旬开花,9月下旬始甜,10月下旬-11月上旬采收。在栽培技术上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广,有一定的抗逆性,是稳产丰产的柑桔品种之 一。一般种植3年可结果,5 年以后盛产期。单株产量有100—150斤,高产者达350-400斤,果实耐贮藏。“广东名桔”。据悉,南盛柑桔除销往上海、天津、哈尔滨和新疆等国内十六个省(市)及港澳地区外,还批量出口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俄罗斯等国家。资料显示,该镇“靠山吃山”的山区发展之路,确立了“建设成为全省镇级沙溏桔最大主产区”的目标,当地的柑桔种植被广东省政府确认为“一乡一品”项目,先后获“广东省首个柑桔专业镇”、“广东省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殊荣。二00六年,南盛牌贡柑、沙糖桔被评为广东省“消费者最信赖水果行业十大质量品牌”。

  晴朗冬日、柑桔飘香。广东省柑桔专业镇———云安县南盛镇,漫山遍野一片郁郁葱葱,金黄色的柑桔挂满了枝头,公路两旁随处可见一个个柑桔收购点,金灿灿的柑桔整车整车往外运,勤劳的南盛人又迎来了一个柑桔丰收年。伴随着丰收的喜悦,南盛镇正酝酿着发展镇域经济的新浪潮。

    南盛镇位于云安县南部、云雾山北麓,辖区面积136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人,以其盛产柑桔而享誉全省,被广东省评为一乡一品项目区、柑桔专业镇和旅游特色镇。目前,该镇已形成了以柑桔产业为主导的“三高”农业,全镇90%以上的农户种植柑桔,总面积达10.3万亩,2007年挂果面积7万多亩,产量8.5万多吨,实现产值达3.4亿元,人均单项产值近1万元,是名副其实的“柑桔之乡”。柑桔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全镇农民的富裕。现全镇的农户基本上都住上了“柑桔楼”,固定电话、有线电视等已普及,移动电话、电脑、各式现代家用电器等已进入农户家庭中,就算是小汽车全镇也有1000多辆,平均每30人就拥有1辆,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自80年代以来,该镇党委、政府致力优化做强柑桔产业,全力以赴把南盛柑桔产业规模做大、把南盛柑桔品牌打响,尤其是近两届党委、政府以“把南盛建设成为全省镇级最大的沙糖桔主产区”的战略眼光和气魄,坚持“规模化开发、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方针,着力从扩大规模和提高科技含量的角度促进柑桔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近年来,该镇立足于本地实际,围绕壮大镇域经济,不断提高柑桔的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在积极争取各级科技、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技术支持的基础上,建立了柑桔无病毒育苗基地。通过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示范区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大面积的应用“以螨治螨”、电子杀虫灯等生物防治技术,全面加快健康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从选种育苗、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无公害管理、保鲜技术推广等方面不断在做大做强柑桔产业。素有云浮市沙糖桔种植发源地之称的大枧村委会,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合理扶持及村级干部的密切配合,创建成为云安县南盛镇柑桔生态观光园、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柑桔种植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促其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全镇及周边柑桔基地采用及实施健康农业种植方法及配套新技术,实现柑桔按健康标准组织生产,安全指标达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促进了果农增收,农村变富,达到了消费者放心消费的良好局面。据统计,2007年,该村共种植柑桔达5200亩,投产面积达3600多亩,年产柑桔5500吨,创产值2400万元,单项人均收入2.3万元,成为云安县人均收入最高的一个村委会。

南盛沙糖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广东省云安县现辖行政区域内的缓坡地。

九.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天堂红烟

天堂红烟

新兴县天堂镇的土红烟叶,相传是在清朝乾隆初年,由一个贩卖罗定蜡丸的东安县人带来种子种下的。开始,他走江湖卖蜡丸来到天堂镇,见到天堂是个苦旱地区,适宜种植罗定县的红烟,春旱时,如果种不下水稻,就可种红烟。第二次他来的时候,一个袋装蜡丸,一个袋装红烟种,分给东面的八屯村、南面的第十村、西面的螂仔村等10多条村的群众试种,以后逐年增多。不久,卖蜡丸的东安人又来天堂,走时顺便带些烟叶回去卖。

一天,他在东安县城摆卖,被一个从广州来买东安花石名叫卢旺的福建人看见。卢旺发现烟叶与自己家乡福建的品种不同,烟味芬芳,便买了带回家乡作比较。怎知到广州时却被人高价买光。他见有利可图,便又到天堂收购烟叶,成批运往广州出售。

卢旺连续几年获利不少,后来他在广州开设一间"卢万安"烟丝店,名声大振。卢旺死后由他儿子接管经营。清光绪初年,又在天堂圩开设一间"卢万安"支店,番禺、南海、四邑等地商人也到天堂圩开设专门经营烟叶的商店,天堂种烟叶的人也跟着多起来。天堂红烟逐渐远销广州、香港,远近驰名。

十. 广东省 云浮 云城区 豉油膏

驰名省港澳的云浮豉油膏,是一种高级调味品;有二百多年悠久历史,传统工艺独特;取自大豆蛋白的精华,营养丰富;经过数小时高温煮制而成,绝对不加防腐剂,自然健康;适合各种菜肴的烹调之用,特别适用于制作豉油鸡、猪、鸡、鸭、鹅、牛腩、豆腐、蒸鱼、排骨等烹饪菜肴时使用。

豉油膏是广东省云浮县的一项。早在三十多年前便已驰名广州、香港、澳门以及云浮一带。豉油膏是以黄豆或黑豆作原料,经过蒸煮、发酵、萃取、入盐、蒸发、浓缩等工艺过程制成的,味道类似豉油(广东人有把酱油称为豉油的习惯)的膏状物。云浮生产豉油膏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其起源于本县西部托洞、镇安一带山区。由于其既有与豉油类司的色、香和味,又是一种膏状的半固体调味品,所以很适合当时交通较为困难的山区人民食用。后来,豉油膏逐渐传到了云城(今云浮县城)及县内河口、六都一带,早在解放前,云浮豉油膏的生产就颇为流行了。

云浮必买的十大特产云浮特产必买清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