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的特产茶叶有哪些 峨眉山特产茶叶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22 14:11:28

一. 四川省 乐山 峨眉山 峨眉兰花

峨眉山是兰科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已知的有47属220多种,占全国150属的三分之一,占全国1000种的十分之二。珍稀品种尤多,拥有中国特有种69种,峨眉山特有种48种,比邻近的秦岭、神农架、二郎山、金佛山等产兰地区多出三倍以上。既有分布于东南亚的种类;甚至有的种类是以峨眉山为界限的。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红门兰全球约有80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峨眉山虽然只有3种,但峨眉红门兰,竟为峨眉山独家所有。兰科植物中的兰花一属,全球约有50多种,列名上万,半数以上分布在我国,由于生境生态的不同,一般分为地性、附生、腐生三大类型。我国传统栽培的兰花,绝大部分属于地生类,原产我国,世界上通称“中国兰”,按季节分为春、夏、秋、冬四大类。峨眉山的兰花四季飘香。春兰,集中分布于伏虎寺、善觉寺、纯阳殿、神水阁、白云峡直到九十九倒拐一带。以“白花春剑素”等最为有名,位列世界珍品。三月开花,叶色深绿,花色如玉,独枝挺拔,异香袭人,多为日本以及东南一带国家引种。夏兰,品种较多,着花5至13朵,以缀有红紫色斑点的“嘉定朱砂”,花香如醇,经久不失,令人闻之陶然若醉,为世界瞩目。朱德老人生前爱此花。曾在山中石笋峰下采得,特为之赋词一阕,调寄《鹦鹉曲》:峨眉山上随缘住,石笋幽谷作仙父;松竹友朋常照映,同受雾云风雨。在空知遇来访寻,志愿随君前去。若得贡献作国香,不朽芳名留处处。老人逝世后,女儿朱敏遵照老人遗愿,不远数千里,从北京送归峨眉。秋兰,又名建兰,分布在仙峰寺、华严顶、弓背山等处的深谷之中,每年开花两次;第一次为7月下旬至8月下旬,每梗着花7至9朵;第二次为9月,着花3至7机。建兰中名品甚多,觉的有“大一白”、“铁杆素”等十多种,早已远渡重洋,遍播欧美等国。冬季开花的多为“墨兰”。花期一般在冬暮至早有春,所以又名“报春兰”。着花5至12朵,花瓣多现紫褐色条纹,觉的有“小墨”,“长汀墨”。以“四川墨兰”最负盛名。冬春之际开花的尚有附生型的虎头兰和红蝉兰等,分布在伏虎岭、玉女峰、白云峡等处,尤以着花较多,联珠成串的西藏虎头兰,附生在苍楠翠柏之上,独领风骚,散发着阵阵清香。早在公元8世纪初,唐代大历年间的太常博士乡贤仲子陵,曾读书于山中的大峨石旁,生活在兰花丛中,写出了他的名篇《幽兰赋》,以“不择地面长,不因人而芳”等名名,歌颂了兰花的高风雅节,在文坛传为佳话。到了公元15世纪,我国兰花栽培艺术的发展盛况空前,养兰成为社会时尚,山中僧人,每到春秋两季,在报国寺、伏虎寺、中峰寺、万年寺等处举办兰花展鉴或采供佛前,以荐馨香,以示虔诚。( 峨眉山)

二.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三. 四川省 乐山 峨眉山 仙芝足尖

仙芝足尖是采自四川乐山峨眉山高山区海拔一千五百米以上,终年云雾缭绕的黑包山茶场。仙芝竹尖于清明前开采,标准为鲜嫩独芽初展和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嫩匀,其特点是:扁平挺秀、形似竹尖、色泽谷 黄、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栗香浓厚持久、叶底均整、如雨后春笋、内质如灵芝之妙。

仙芝竹尖绿茗茶分以下等级:有机茶、龙行天下、明月清风、闲情雅趣、福禄寿禧五大等级。仙芝竹尖以其优秀的产品品质,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四川名牌产品,并荣获世界食品行业最高奖,“尤里卡金奖”,此茶自问世以来就被各级政府和领导作为馈赠国际友人的高级礼品。

四. 四川省 乐山市 峨眉山 峨眉雪芽

峨眉雪芽,唐时名“峨眉白芽”、“峨眉雪茗”。宋明以来,又有“雪香”、“清明香”等雅称。自古以来誉称峨眉名茶中的精品。早于公元7世纪中,即以中国十大名茶的显赫地位,著录于茶圣陆羽的《茶经》和李肇的《唐国史补》等古籍之中。

“峨眉雪芽”盛产于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处,常年云雾空蒙的赤城峰、白岩峰、玉女峰、天池峰、竞月峰下和万年寺一带。冬寒未解,新芽却披着朝霞晚翠破雪而出。宛如慧眼微合,虽小芽一叶,细细观之确有 得禅静之妙。春雨初霁,僧 人口念弥陀,净心采摘。必用姆指和食指之尖,轻掐其芽,否则嫩芽蔫而不鳝,其茶色味顿然而逊。以山在年轻女尼所采之茶尤称妙品,她们既有一颗妙善的慈悲心,又有飞针走线、巧绣陀花雨的佛性;玉手纤纤,禅心净净,虔诚诵偈,采供佛前,这是任何茶乡、茗山无法相比的。唐初李善在其《昭明文选选注》在写道:峨眉山,茶尤好,异于天下。唐代著名诗僧贾岛畅饮了“峨眉雪芽”之后,在《送朱休归剑南》诗中咏出了“新芽抽雪茗”的美誉。

公元1072年,苏东坡先生在杭州兼任首席试官,与众公大人阅卷于钱塘江口的望海楼,喜获润之夫人送去的“峨眉雪芽”,于是大家动起手来,从凤凰山上采来了桑柴,吸来了惠泉的甘露,亲煮而饮。沸水一沏,一层池状泡沫浮于水面,如雪初溶,一时茶香满楼。大家边饮边唱,直到夜静,方才依依而散。东坡先生在《试院煎茶》一诗中写道:深感遗憾的是我没有出自名窑的青花玉盏捧在手中,盛满香喷喷的“峨眉雪芽”,畅饮乡人的深情厚意。不过请放心,饮了“乡茶”我会写出好诗来的。

公元1174年,南宋著名诗人际陆游以成都文化教育参议官代理嘉州(仿乐山市)通判,与峨眉山的别峰大师结成忘年之交。1181年的阳春三月,大师听说陆游调任崇州,深感“相见时难别也难”,虽方外之交也不免离情依依,便差寺里小僧送去刚从中峰寺后白岩峰下采摘焙制而成的“峨眉雪芽”一合,以为道别之仪。陆游高兴之余请来了两位茶道名士,取了丁东井的清泉,品茗于万景楼下的林樾中,吟出了他的百首茶诗中的佳作。“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置风炉清樾下,他年奇事记三人。”

陆游是茶圣陆羽的后代,世居江南名茶之乡,是诗人中品茶的高手。“峨眉雪芽”一勺入口,竟惊叹叫绝:好极了,好极了!“不减红囊顾渚春”呀!“顾渚春”是江南一代名饮,产于浙江省长兴县顾渚山中。唐诗人陆龟蒙好饮此茶,便在山中劈了茶圃,所产之茶,自名“探春”。到了8世纪中叶,竟成专供朝迁饮用的南品。每到清明季节,以红锦为囊包装飞送进京,故名“红囊顾渚春”。陆游好饮此茶成为癖好。在其茶诗中评价尤高:“焚香细读斜川集,候火亲烹顾渚春。”

品饮了“峨眉雪芽”之后,却以“身是江南老桑”的茶道高级专家的身份,诗评其为“不减红囊顾渚春”,可见“峨眉雪芽”茶质之优,确是名冠茶族。

特别令人欣喜的是,峨眉雪芽的种杆面积已由历史上的千亩,发展致电现在的5万余亩,年产千吨,并以“来竹叶青”、“峨蕊”之名,畅销世界各地,多次获得世界金奖,登上了世界名茶的宝座。近年来,峨眉山西峰之下,又培育了茶族新秀“沫若香茗”。沫若既是人名,又是水名,更是茶名,三者璧合,实为难得。进入世界名茶行列,指日可待。如陆游老先生在天有灵,定会诗潮泉涌,赞不绝口的。( 峨眉山)

五. 四川省 乐山市 峨眉山 峨眉山卤鸭

峨眉山卤鸭色彩红润,肉嫩味鲜、香气诱人,微有火熏味,是下酒佳肴。烟熏鸭最大的特点在于,香而不燥,鸭肉咬在嘴里非常香,但不会觉得燥口。口味介于老腊肉和卤肉之间,很特别。

市区内多达百家卤鸭摊点,随处可见。其中尤以商业街的“曹鸭子”(金顶北路10号)最为有名。

六. 湖北省 恩施州 鹤峰县 南渡江的“美人鱼”

南渡江的“美人鱼”

南渡江是一条横穿在两座大山之间的河流,冬天的南渡江,水流不是很充沛,静静的蜿蜒向南。在南渡江上,有一座拱桥,连接着公路,每每都要从此路过。桥的两边,坐落着几户农家小屋,我要说的南渡江的“美人鱼”就是在这里发现的。

大家一定奇怪了,南渡江的“美人鱼”是人还是物?又或者是不是生长在南渡江里的怪兽?呵呵

,它们确实是生活在南渡江里的,但是它们不是怪兽,它们是南渡江的居民在南渡江里打起来的小鱼。但是,我为什么要叫它们“美人鱼”呢?那就是有来由的了。

南渡江的“美人鱼”长约10厘米左右,浑身黑黑的,身形细长,曲线优美,行动敏捷,要抓到它们可要费点功夫。你会说,这跟普通的鱼类也没有什么区别。哼哼,那我就告诉你,南渡江的“美人鱼”不是美在外表上,而是美在用“美人鱼”熬制的那锅香浓的鱼汤上,美在南渡江美丽的景色上。

南渡江桥的西侧有一家餐馆,就在路边,一下车进门,餐馆的主人就热情的招待我们。为我们沏茶倒水,安排我们落座。因为是常客,所以

,主人知道我们都要些什么,当然就是这道“美人鱼”汤啦。主人把我们安排好后,就到厨房里忙碌起来。我常常就是在这个等待的时间里,端着一杯茶在窗前欣赏南渡江的美丽景色。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以我常常想,南渡江的水应该朝着南边汇入更大的河流然后到达海平面,融入大海。南渡江的四周都是挺拔险峻的高山

,非常险要,架在公路上的桥,就像一只轻盈的燕子,越越欲展翅飞翔的样子。若是遇到夏天,我一定会忍不住下到桥下去

,掬一捧清澈的河水,瞧一瞧水里欢蹦的鱼儿,唱一唱土家人民欢快的歌儿。常常在我遐想之际,店主人就已经开始招呼我们入座了。每每这时大家都迫不及待的围在了热气腾腾的火炉旁边。

刚开始,我对这鱼儿是很不以为然的。心想一个简陋的农家小院能做出什么像样的美味佳肴?初见这锅鱼汤的时候,我都没有把它放在心上。黑黑的十几条鱼整齐的堆放在锅里,都头朝里的堆成圆圈。围绕着它们的就是一锅跟牛奶质地差不多,但是又比起牛奶来有点发黄的汤。我们一起的罗哥还没有上米饭的时候就对店主人说:“给我多添一个碗和勺子!”当时,我就感到奇怪,罗哥就对我说:“他们这里的鱼汤是很不错的。”这下,我开始仔细的端详起这锅鱼汤来,它的汤虽然没有很多大厨标榜的奶白色,但是,看上去却是那么的自然而成,感觉它就应该是这样的。鱼肉被熬得酥香软烂,好像把自己都溶解在汤里,这时的汤就显得是那么的厚实而稳重。我带着试试的心情用小勺舀了一勺汤送入嘴里,我立刻被它的味道所折服。这汤里有鱼的鲜香,一口汤汁入嘴,让人觉得柔滑而细腻,香气在唇齿之间流串,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和踏实。当你徐徐的把它吞进喉咙里时,嘴里又留下了一股子淡淡的苦味。这苦味让我觉得这汤更加的让人回味。之后,肯定不说大家都知道了,我也学着罗哥,刻意的另要了一只碗,因为我要把这汤喝个够。

酒饱饭足之后,大家又要启程了,我们坐上车,店主人也站在店门口为我们送行,她总是远远的站着,一直到我们的车转过一个弯再也看不见她。

人们常说,大隐隐于世。在很多人们忽略的地方,总是会带给人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真正美丽的东西不是只存在于灯红酒绿的地方,在这青山环绕的地方,也有这让人久久不能忘却的情怀。

南渡江的“美人鱼”你觉得美吗?如果你有时间,路过南渡江时,不妨也来品味她的美,相信我,你一定不会后悔的!

七.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茶叶

茶叶在市内化峒、地州曾有些群众种植,因加工技术落后,交通不便,销路不大,解放前夕人工茶园已濒临灭迹,仅有少量散生。1981年县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脱贫致富的新兴项目, 开始引种白毫茶和大叶青茶,直播试验300亩,获得成功,此后不断扩大。1988和1989年又在县城和同德、龙邦、地州等地建茶厂。市内茶叶品种有白毫茶、云大绿茶和红碎茶等3个产品, 其中红碎茶经自治区农牧渔业厅组织区茶科所、区外贸厅、区农垦系统、区土产公司等7个单位茶叶专家实地鉴定,具有浓度高,香气好等特点,内质总分达113分,比世界上最好的茶叶(肯尼亚茶) 的内质还多9分。产品销往区内外并供出口,已被正式列为全国30个优质茶基地和广西红碎茶出口基地之一。全市19个乡镇有17个乡镇种植,主产地为地州、同德、龙邦、安宁等乡。

八. 重庆市 綦江 万盛茶叶

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的万盛,适宜茶叶生长,是重庆市的茶叶生产基地和名优茶产地。全区现有茶园面积1200余亩,年产茶叶近1000吨。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种较多,有丛茶、川茶、云茶、福顶茶等27个系列。加工的茶叶品种有:绿茶(炒青、烘青)、茉莉花茶、红碎茶、乌龙茶等20余个品种。

在万盛区生产的众多茶叶品种中,尤以“景星碧绿”、“清明香”、“云雾毛峰”、“滴翠剑茗”、“菊花春”、“白花银针”……等名茶闻名。这些茶叶以其精美的装璜、可靠的品质、名茶的风格,深受游人的喜爱。其中“景星碧绿”以“成茶色泽翠绿光润,汤色碧绿,芽叶嫩绿,内质香气清香浓郁,滋味醇厚鲜爽,全芽整叶,条形紧秀,匀直显锋毫”而久负盛名,被载入《中国名茶志》一书中。名茶“滴翠剑茗”,自1997年创制以来,就以其独特的扁平外形和汤色绿亮、香气高纯、滋味鲜醇等特点,在各种名茶中独树一帜,并于当年在全国第二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获得二等奖,成为我区茶行业中一朵艳丽的奇葩。

2000年8月,在浙江杭州举行的“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上,“滴翠剑茗”又以其独特的品质博得各国茶叶专家的青睐--经韩国茶人联合会、第二届国际名茶评审组织委员会的中、日、韩及台湾省茶叶专家密码审评,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卫生指标合格,以“做工精湛、品质优异”的总结评语,荣获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清名香”、“云雾毛峰”等名茶,1990年被中国茶叶研究协会授予“陆羽杯”优质名茶称号;“菊花春”、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茉莉花茶等,连续多年被重庆市政府评为优质名茶

九.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十. 四川省 乐山 峨眉山 峨眉山峨蕊

峨蕊,四川名茶。产于四川省乐山市辖区的峨眉山市。绿茶类。品质特征为:条索细紧卷曲纤秀,茸毫成朵如蕊,色泽嫩绿,香气高洁,滋味醇爽,汤色清亮,叶底黄绿匀嫩。

峨眉山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也是我省名茶产地之一,茶园多分布在800—1200米的万年寺、清音阁、白龙洞等地,处于群山环抱之中,茶叶天赋品质极好。峨蕊是采摘清明前十天左右,一芽一叶初展的嫩茶精工细制而成。AuD

峨蕊具有条索紧细,白毫显露,形似花蕊的特点,故名峨蕊。峨眉山山腰间的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黑水寺一带是盛产峨蕊之处。这里群山环抱,终年云雾缭绕,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是茶树生长的理想之地。峨眉山附近的村民早有上山挖茶、采野茶的习惯。AuD

据《峨眉志》记载:“峨眉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今黑水寺后的绝顶处产一种茶,味初苦终甘,不减江南春采”。峨眉名茶,远在1000多年以前,已列为贡品。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中充分表达了对四川茶叶的热爱。其诗曰:“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未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收到李氏用红纸包封的清明前一、二天所采制的火前茶后,十分高兴,旋即烧水,把水煎到鱼眼程度,再用“刀圭”等泡茶用具,试尝四川新茶。白居易对饮茶颇有研究,十分喜爱饮茶,所以他要自称“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了。AuD

峨蕊在20世纪60年代被评为四川省名茶;20世纪80年代后多次荣获省级名茶称号。AuD

峨眉山有什么特产茶阿星带了堆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