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有什么特产好吃 揭阳市的特产去哪里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17 16:32:05

一.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豆酱鸡

风味特点

1.此菜为广州八大名鸡之一,八大名鸡指大同脆皮鸡。伴溪香液鸡、北园花雕鸡、广州文昌鸡、大三元茶香鸡、东江盐鸡、利口福口福鸡、南园豆酱鸡。
2.孔子《论语》曰:“不得其酱不食”,善于用酱,是厨艺的一个关键,“豆酱鸡”的酱料,选用普宁所产的豆瓣酱,并加芝麻酱、糖等,调匀而成,这种酱料味醇而辛香,用以烹制的鸡,皮色金黄,肉质嫩滑,鲜香浓烈,本是潮汕地区的传统鸡肴,现为广州南园酒家的招牌名菜,并在岭南及港澳地区广泛流传。

烹制方法

1.将鸡宰净,晾干,敲断颈骨,斩断鸡脚,脱出柱骨。将猪肥肉切成薄片,轻划数刀。
2.把豆酱中的豆瓣捞出压烂,与原酱汁一起调匀,再加芝麻酱、绍酒拌匀,遍涂于鸡身内外,让其腌约15分钟,再加姜、葱。香菜头于鸡腔内。
3.将砂锅洗净擦干,以竹箅垫底,上铺肥肉片,继放鸡和鸡脚,沿锅边注入二汤,加盖,用湿草纸贴封盖边,以减少泄气;然后将锅放在炭炉上,先用旺火烧沸,即转入小火(焖)约20分钟至熟。其间要使火候恰到好处,中途不能加水,以熟时锅内有原汁150克为度。
4.熟后取出,先剁去头、颈和翼,然后起骨肉。把骨砍成段,装在盘中,肉切块,装在骨上,拼摆成鸡形,取烧沸原汁加味精调匀淋上,以香菜叶伴边便成。

工艺关键

1.为粤菜常用技法,多数是将主料下味腌过,然后再,一般分瓦(即砂锅)和镬上两种,此菜使用瓦法,有特殊风味。
2.掌握好火候,用先猛后慢之法,其问要使火候恰到好处,中途不能加水,以熟时锅内有原汁150克为度。

二. 河南省 信阳市 固始 固始香米

固始香米--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固始县农业局

固始香米

固始县顺兴粮油有限责任公司

三. 广东省 揭阳 榕城区 蚝烙

将鲜蚝(牡蛎)、雪粉、大米粉、葱粒等混和,加水拌匀,在平底锅内以旺火煎烙,再淋上蛋浆,煎至两面呈金黄色。吃时撒上芫荽,蘸鱼露或辣椒酱,具有外脆内嫩,香酥鲜美的特点

四. 河南省 洛阳市 洛宁 中原烩面

小盆似的粗瓷大碗,肉香浓郁的汤水,粗厚筋软的拉面,一小撮嫩香的香菜,一筷头油炸辣椒,一搅,那个香啊……本来羊、牛肉是宁夏、内蒙的,拉面是陕西的,经洛宁人一融合并加以发挥,成了洛宁的名吃。许多洛阳、郑州、三门峡等外地人不远“百里”慕名而来,呼呼啦啦一碗下去,那叫得劲儿。

信息来源:县旅游局

五. 河南省 信阳市 固始 固始糍粑

糍粑为固始传统名吃,糍粑的制作过程是:以上等优质江米为原料,淘净蒸熟后,放进石臼内反复捶捣成泥状,趁热有擀仗擀薄,切成方块或长条状。糍粑可烤,可煮,可煎,可炸,尤其是春节期间,亲朋好友来访,最好的见面礼便是煮上一碗荷包蛋糍粑。若将糍粑包上各种馅料,油炸烤煎,风味更加独特鲜美。包馅的糍粑不宜久存,切成块状的糍粑久放干裂,可用清水泡之,勤换其水,可保存3个月以上。

六.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普宁蕉柑

普宁蕉柑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普宁蕉柑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蕉柑原产广东省普宁市,商品名“潮州柑”。是橙的天然杂交品种,蕉柑以其早结丰产、品质极佳、耐贮藏、易剥皮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是柑桔类果树中著名的优质品种。普宁蕉柑由于有优越生态条件,生产的果实更是艳红美观,汁多糖份高,被誉为“柑桔皇后”载誉国内外。

普宁蕉柑,广东省普宁市。由于生态条件优越,普宁蕉柑产品果大,外观端正,果色橙红鲜艳,肉质柔软化渣,无核,糖酸俱高,风味浓,品质极佳,且易剥皮,易分瓣,食用方便卫生的优良品种,被誉为“柑桔皇后”载誉国内外,深受消费者和农户的欢迎。

由于普宁地区有优越生态条件,土壤特别适合于蕉柑的生长,因此生产的果实更是艳红美观,汁多糖份高,被誉为“柑桔皇后”载誉国内外。

普宁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西缘,是闻名中国的水果之乡和重要的商埠。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土地肥沃,具有发展水果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焦柑栽培历史悠久,果农栽培经验丰富,在中国100个水果总产量最高县(市)中列32位,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蕉柑之乡”和“中国焦柑种植基地”。普宁产潮洲焦柑畅销中国国内市场和日本、欧美、东南亚和港、澳、台等多个国家、地区。

文化典故

普宁市有传统种植蕉柑习惯,栽培约有300多年历史。建国后普宁蕉柑生产也出现了几经周折和几次发展高峰期,建国初期普宁市蕉柑面积仅存1371亩,总产1491吨,经恢复发展至1955年面积达到41979亩,1957年总产达到21149吨,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高峰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恢复和发展,至1986年,全市蕉柑面积达到10万多亩,1994年总产超16万吨,1996年被命名为“中国蕉柑之乡”。

七.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西陇灯笼

西陇灯笼

西陇村民从明朝初年开始制作灯笼,以后几乎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熟悉这门技艺。灯笼的规格和款式多样,技艺独特,制作精美,产量多,有“日出千灯”之誉。产品销潮汕、兴梅、海陆丰,以至泰国、马来西亚等地。

西陇灯笼用细竹篾编制而成,在选竹上颇有考究,一般竹不能用,只有观音竹才能编制。编制灯笼工序复杂,先要取好各种规格,磨去青皮,削去咀口,使其滑润,然后定片、切片。定片切片要准确,竹片厚薄一样,切出的竹片在去掉内膜后,便是切篾条这道硬功夫了。每片竹片都要削成小如火柴枝,薄如纸片的16条均等篾条,功夫最好的每次可削两片竹片,用嘴咬出32条均等的篾条。篾条准备好后便进入编制了,编制灯笼头和收灯笼脚难度较大,技术性较高;而编灯笼身因事先有各种形状规格的木制模具可依样编成,故孩童也能学编。灯笼胚编出来后,接着便是糊丝纸、书写字画、上桐油了。

西陇灯笼规格形式多样,琳琅满目,多彩多姿。技艺娴熟的村民能闭目随意编制出各式灯笼。其规格最大的直径60厘米,最小的如小灯泡,可供小孩秋天放风筝时系在风筝尾巴上。傍晚风筝上天,点点红光,煞是好看。灯笼形状千姿百态,有方形、柱形、圆形、柿饼形、蜂箱形、圆桶形、葫芦形、橄榄形、花瓶形等等,加1画匠在灯笼壁上配上喜庆红字,画上龙、虎、马、牡丹花等各种图案,并在灯笼底部固定装置的凹木里点上烛火(今有的装上电灯泡),俗谓“灯笼肚内亮”,烛光透过丝纸层,玲珑剔透,红光莹莹。灯笼,旧时用于夜里走路照明。农村逢年过节,门前吊上灯笼,平添节日喜庆气氛。晚上小孩手执一支小灯笼,游街串巷,互相观赏,十分热闹。(作者:王史风时间:1988年12月)

八.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 沅江芦笋

沅江芦笋,又名“荻笋”,生长在南洞庭湖的滩涂湿地上。它天赐野成,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集天然野生和绿色有机等特点于一体,是大自然对人类美食的无私馈赠。

据史料记载,沅江芦笋的食用,从五代十国时期开始;自宋代起,不少文人墨客更留下了关于美味芦笋的美词佳句。

苏东坡观察刚出土的芦笋,在《惠崇春江晚景》中描述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王安石从食用芦笋中了解了芦笋的营养价值,有诗云“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

而在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的笔下:“荻笋鲥鱼方有味,恨无佳客共杯盘”,认为芦笋炖鲥鱼是不折不扣的美味。

千年过去,时光荏苒。

尽管现代中国各种美食竞显风流,沅江芦笋仍是洞庭人家一道不可替代的佳肴。洞庭人将芦笋凉拌、清炒、炖煮、下火锅、做熟食,或与鱼、肉、鸡、蛋配制成菜。芦笋清香脆嫩、润滑鲜美,只一口,就叫你能领略到洞庭湿地的别样风味。

“沅江芦笋天然野生,无需人工栽培。不仅风味独特,更重要的是绿色健康,营养价值高。”沅江市芦笋办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

芦笋食药同源,自古以来备受推崇。《神农本草》将芦笋列为“上品之上”,称“久服不仅能轻身,还有益气延年”的功效。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芦笋“瘿结热气,利小便”,具润肺、镇咳、祛痰、杀虫之功效,称其能“解诸内毒”。《中华医典》更是详述芦笋内含芦丁、维生素C,能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减少胆固醇吸收,可作为高血压、冠心病人的食疗方剂。

近两年,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专家对芦笋的药理进行研究,结果让人大吃一惊:芦笋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丰富的硒元素,具有较强的防癌、抗癌活性。芦笋中的组织蛋白能促使细胞正常生长,并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对所有癌症病人有一定疗效,可以作为各类癌症病人的辅助治疗食品。同时,芦笋还是很好的抗氧化食物,是营养、美容、减肥、抗衰老的保健佳品。

今天,清肺解毒的食物更显珍贵。最新研究显示,芦笋清热生津、清肺解毒的功效,对人们,恰好有着十分明显的调理作用。

也许,正因为芦笋的种种好处,慷慨的沅江人迫不及待将它推向全国。沅江芦笋相继走进长沙、广州、北京等地高档酒店,成为美食界的新宠。

九. 河南省 安阳市 内黄 内黄尖椒

内黄尖椒是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的。内黄县生产的尖椒以产量高、品质佳、色泽鲜、辣度高、椒形美享誉全国各地。

尖椒——内黄县种植尖椒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最初1992年由六村乡进行示范性种植,1993年面积扩大到2000亩,后逐步扩大到邻近的井店镇、亳城乡、后河镇等地, 1996年全县发展到2.2万亩,单产达241公斤,总产达到530.2万公斤。1996年在六村乡政府东边马白路两侧建立了内黄县尖椒批发市场,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投资1200万元,房屋900间。1998年县委、县政府把尖椒纳入农业发展规划,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抓。2000年面积迅速扩大,由上年的4.5万亩扩大到14.32万亩,总产达到2.5万吨,面积、总产分别比1996年增加12.12万亩和1.97万吨。2006年面积扩大到30万亩,全县各乡镇均有种植,但以六村、后河、马上、井店等乡镇最为集中。县农业部门积极搞好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通过建立高产攻关展示田、新品种示范区,大力推广尖椒栽培新技术,单产和总产逐步增加,经济效益逐年提高,成为全县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9年全县尖椒面积30万亩,总产8.1万吨。

十. 广东省 揭阳 榕城区 揭阳酱油

揭阳酱油,在潮汕是出名的调味佳品。它以工艺精湛、质量超群的风味独特而著称。

揭阳县的酱油生产有悠久的历史,三十年代,县城榕城镇有二十多家酱油作坊,其中要算“杨财合”一家最为闻名。因其生产的酱油鲜甜浓香,久藏不腐,特别是杨财合酱油精,更是誉贯潮汕,畅销东南亚各国的名牌货。它除精选优质大豆作原料外,还要经过十六道工序的严密操作过程才能制成。“杨财合”这个商号,最先是榕城商人杨丰经营的。在他去世后,“杨财合”商号一分为三,他的三个儿子各立“炉灶”,三家叫法不同,但都离不开“财合”二字,生产工艺也都继承其父衣钵,故酱油风味保持不变。解放后,榕城原二十余家酱油作坊合并组成揭阳酱油厂。饶有风趣的是,合并后很久一段时间,原座落在榕城韩祠路的“杨财合老铺”,已改为韩祠路酱油门市,同其它酱油门市一样,出售的都是同家酱油厂统一生产的酱油,可是,前来这个门市购买酱油的人比别的门市都多。现在揭阳酱油厂生产的酱油,仍然保持着揭阳酱油原来的独特风味,酱油产品有大众油、二级油、加料油、鲜味油、优等油、老抽、豉油精七种,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广东揭阳市特产广东揭阳市揭西特产有什么好吃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