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各地特产介绍作文 广西十大特产介绍作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17 01:41:34

一. 广西 桂林 平乐 玻璃扣

据桂林平乐县志记载,一九二一年,孙中山先生率部,沿水路从梧州至桂林,历时21天。船家厨子为了给孙中山先生吃好,做了很多船家菜给他吃,过了几天,船家厨子发现,孙中山先生特别喜欢吃“金花肉”。(“金花肉”的做法:将薄肥肉用白糖腌透,即透明状,沾拌面粉浆炸制而成。)。但,这菜易上火,船家厨子想:若将腌制肥肉包入清热的绿豆沙,这菜不就不会上火了吗?于是,便包入豆沙炸制成鸡蛋状。中山先生吃后,连连叫好,便问道:这是什么菜?厨子想这菜的主料为透明薄肥肉,即象透明的玻璃,便回答说:“此菜为玻璃扣也。”从此,船家玻璃扣一直流传到今天。平乐飞龙鱼餐厅(飞龙号)的玻璃扣,由黄良平亲自主理,经过多次改进,地方特色更为浓郁,深得食客们推崇和好评。该菜品曾获桂林市举办的中国烹饪王国游桂林开年仪式活动“优胜奖”,系桂江船家菜品之一。

平乐人到别人家里做客,总以吃上了“玻璃扣”而表示宴席的丰厚,也以做客自己吃上了“玻璃扣”,炫耀自己身份的高贵。如今“玻璃扣”不仅成为宴席上的佳肴,而且成了平乐的珍贵民间小吃。

原料

绿豆、白砂糖、肥肉、鸡蛋、面粉等。

做法

1.先煮豆沙。将绿豆一斤放进冷水锅,让水冒过绿豆,加适量纯碱,用猛火煮20分钟,趁热连水倒进筲箕,除去豆壳,再将绿豆倒进锅内,炒成豆沙状,放入适量自砂糖。注意切勿放其他的糖,不然就会影响脆口。

2.将绿豆和白砂糖融成豆沙,捏成直径约3厘米左右的圆柱形(大小以能进口为宜)备用。

3.接着就要把肥肉切好。把一块肥肉切成长宽各4厘米左右的肉片,再将肥肉从中间用刀划开一道刀口,放入碗里,拌上白砂糖腌上一两个小时,把肉片展开,将绿豆沙条卷入肉片内,初坯即成。

4.在大海碗或瓦钵中,装适量面粉,打一个鸡蛋,加白砂糖适量,掺进冰水,将面粉、鸡蛋、白砂糖用筷条捣成软硬适度的糊状。

5.最后把肥肉与绿豆沙做成卷条状的初坯,裹上一层鸡蛋面粉浆糊,再将它放在烧滚的油锅里炸,呈老黄色时即捞出,趁热放入盘中,端上餐桌,一股清香散发于席问,见之垂涎欲滴,食之甜香脆口,风味独具,妙不可言。

二. 广西 百色 田林 百色马

【主产区与分布】 中心产区位于广西百色地区的田林、隆林、那坡西林、凌云、乐业和百色等县。分布于广西河池地区的东兰、巴马、凤山、天峨、南丹等县,以及云南省文山的广南、富宁、马关等县。

【形成历史】

百色养马的历史,在文献和出土文物、房屋装饰和壁画中均有反映。据《田林县志》记载:“迎娶时用轿马、鼓锣、灯笼火。”民间有饮酒及食牛、马、犬等肉的习惯。《凌云县志》记载:“行之一事,殊感两难,有余之家,常用轿马,畜马一匹。”1972年,百色地区西林县普合村出土的西汉文物鎏金铜骑俑,清康熙时修建的粤东会馆,屋脊上的雕塑壁画绘制有许多马俑和骑士。以上史实和文物艺术均说明百色地区养马历史悠久。百色山区牧地广阔,牧草丰富,全年四分之一以上的时间,马匹在无棚舍条件下,放牧于高山峡谷之中,任其自由采食和繁殖,需要役用时,将马牵回圈养。使役时补饲玉米2-3kg,或糠麸4-5kg以及青草5-10kg。产区交通不便,历史上百色地至南宁和贵州兴义的往返货物均靠马匹运输。人民世世代代养马用马,对马的选育和饲养管理积累有丰富的经验。所以百色马是在产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下,经劳动人民精心培育而形成的。

三. 广西 桂林 平乐慈姑

慈姑秋种冬长,春节前后上市,广西各地均可种植,尤其以桂中地区的柳江县,桂东地区的八步区、平乐县,右江河谷的平果县、田东县、田阳县等地居多。通常情况下,慈姑在早稻收割后种植,实行慈姑与水稻轮作。近年来,广西又积极探索出慈姑套种栽培模式。

慈姑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消炎解毒、生津润肺、健胃止咳等作用,是人们喜爱的日常蔬菜品种之一,特别是桂东北城乡居民食用慈姑已成为一种习惯,是当地人们每年春节必备菜品。

四. 广西 来宾 金秀 黄笋

罗香黄笋、甜笋闻名县区内外。罗香乡素有种植黄笋、甜笋竹的传统,并早已闻名区内外。到目前已种植有黄笋竹林近1万亩、甜笋0.6亩。年生产黄笋达20万斤,甜笋10多万斤。仅两种竹笋收入22万元,人均达20元。黄笋制成酸笋、笋干远销柳州等城市,甜笋也远销县内外,甚至区内外。



无论黄笋、甜笋,在罗香的产量最多,品质也是较高的。平竹村委是全乡甜笋最多的村委。该村委的生甜笋主要销售县内外,制成的火烧笋销往区内外。每年的销路却很好。而罗香村委一带加工的酸笋更是闻名区内外,供不应求。近年,乡党委、政府大力提倡并号召农民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特别强调重种重管,抓低产林改造。因此对竹林生产和管理越来越重视,产量逐年增长,农民已尝到了种植笋竹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好处。

五. 广西 桂林 兴安 月柿

色泽金黄,肉甜味香,畅销澳、港和东南亚地区
( 桂林)

六. 广西 南宁 横县 横县桑葚

桑椹又名桑果,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是御用补品。因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污染的特点,所以桑椹又被称为“民间圣果”。它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维生素A原、B1、B2、PP及C、氨基酸、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胡萝卜素、矿物质钙、磷、铁、铜、锌等成分营养是苹果的5-6倍,是葡萄的4倍,具有多种功效,被医学界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研究表明,桑葚具有防止血管硬化;健脾胃、助消化;补充铁、锌、硒等微量元素;乌发美容;防癌抗癌;治疗贫血等功能和作用。桑葚除了鲜食之外,还可用米酒浸泡,也可用酿制葡萄酒的方法酿制桑葚酒,二者皆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横县现有专门采摘桑葚的果桑专用桑园300多亩,年产鲜果400吨,具有生态环保无污染、果大味甜的特点,既适合鲜食,更适合榨果汁和酿造桑葚酒,每年的3~4月份成熟,是成熟较早的时令鲜果。

信息来源:广西农业总汇

七. 广西 桂林 全州 石塘生姜

石塘生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味辣、皮薄、肉嫩、鲜脆”是全州石塘生姜的特点,作为“全州三辣”土品之一,以“五指姜”为上品的石塘生姜每年上市时都能热销一空,甚至远销湖北、广东、福建以及东南亚等国内外市场。

近年来,随着标准化生产新技术的引入,石塘生姜从产量到品质都有了提升,带动了全州全县的产业辐射。今年,全州县生姜种植面积2.85万亩,生姜产量12万吨,平均售价6000元/吨,产值达7.2亿元。“石塘镇种植效益得到提高,也辐射带动了安和、两河、凤凰等周边乡镇规模化种植石塘生姜。种生姜已经成为了当地农村经济的重要项目之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现辖行政区域。

《全州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石塘生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通知》全政发〔2016〕50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石塘生姜》(草案)

(当地种植户供图)

八. 广西 桂林 兴安 桂林白果

白果又名银杏,为广西桂林之一。白果性凉,营养丰富,夏天最宜食用。桂林地区的兴安县、灵川县,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宜于白果树的生长,所以兴安的白果既多又好,兴安县的“十里古银杏林”国内外闻名,拥有百年以上古银杏达2370株。全县银杏总面积达三万亩。 桂林是其集散地。在酒席上有美味的白果羹、白果鸽蛋、白果水鱼。白果还可以做药:可化痰、止咳、利尿、补肺、通经,白果炖老鸭专治尿频。白果糖水、白果甜粥更能止渴生津,消暑舒神。

桂林白果是一种收益极高的经济作物。其果实呈倒卵圆形,橙黄色,上宽下窄,每百公斤皮果出籽二十七公斤以上,核皮银白,果核特大,每公斤280—300粒,属特级果;核仁甜中带香、糯性强、营养丰富、品质极佳。七十年代被全国白果专家评为全国最优的十个白果品种之一,也是全国已选出评定的早结、丰产、优质、果大最优推广品种之一。

九. 广西 桂林 叠彩区 广西瑶锦

广西瑶锦出自瑶族妇女之手,为广西瑶族人民服装或其他用品上织绣而成的装饰品,常用于床毯、被面、腰带、头巾、背带芯、绑腿等方面。分为织锦与绣锦两种。由于绣锦全用手工,可随时随地操作,且花纹不受经纬线的限制,可得心应手绣制各种形象。

十. 广西 百色 田林 三月李

田林县现有三月李面积近4万亩,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其具有早熟、易栽培、适应性广的特点,清明节前就可上市,因其皮薄、肉厚、核小、酸甜可品,具有清热利尿、消化等功能,深受市民的欢迎。1998年,三月李被列为田林县开发项目之一,其产品远销广东、武汉、青岛、上海、云南、贵州、深圳等地。全县年产果4万吨以上。

信息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

广西的特产作文600字广西家乡特产作文300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