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滨有什么特产吗 淮滨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18 16:26:48

一. 河南省 郑州 巩义 西义兴卤肉

西义兴卤肉是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北山口镇的特色美食。西义兴卤肉是“河南省十大名吃”之一,肉香烂不腻,久负盛名。

西义兴聚百年卤制之经验,积传统美食之精髓,历经几代人不懈努力,在保留祖传秘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添加补养人体所需的名贵药料,研发出营养、美味、卫生、放心为宗旨的卤制技术,精心生产出各种优质卤肉制品。

西义兴肉食采用祖传秘方与精湛的制作技术,并不断创新,使肉食产品色泽鲜亮、品质细嫩、肥的不腻、瘦的绵香、营养丰富、多食不厌。西义兴肉食能够经得起历史的传承和市场的考验,不仅依靠祖传的绝秘配方,还坚持一整套严格的工艺流程,他们特别重视原料的选购,无论市场价格如何变化,总是挑选肥瘦均匀的鲜肉。

其工序为:

去脂——把肥肉、肥油剔掉,分割成一斤重左右的小块,用干净的深井水清洗。

烤烙——洗后烤烙,把肉皮上或猪蹄里的脏毛杂物烙净。

细洗——烤烙后再细致清洗。大肠、肚子的处理过程比较复杂,需先用白矾、食醋反复揉搓、清洗。干净后热氽去掉白膜,再清洗。

整形——把切割的肉块用细线捆扎。

卤制——捆扎好的肉块放入充满神奇配方的卤汤锅里卤制,炉火不能大不能小,火候不能长也不能短。

分类——出锅后进行分类销售和机械真空包装成箱。

二. 河南省 郑州 登封 嵩山首乌茶

嵩山首乌茶是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的。嵩山首乌茶是针对三高、脂肪肝和肥胖症研制的袋泡茶,含有制何首乌、山楂、菊花和木糖醇。有调节血脂血压,减肥、乌发养颜、抗衰老、滋肝养肾,改善睡眠的作用。

嵩山首乌茶来自武术之乡——河南少林寺。嵩山首乌茶的原料是野生嵩山何首乌、嵩山野生山楂、野菊花和木糖醇,其中的嵩山野生何首乌用小黑豆炮制成了制何首乌。因主要成分是嵩山野生何首乌,所以起名为嵩山首乌茶。

嵩山首乌茶精选生长期在50年以上的嵩山野生何首乌为原料,经去皮,荫干,用嵩山地区生长的小黑豆,严格按照传统的炮制方法,炮制成制何首乌,用低温冷冻法进行细胞破壁,纳米级超细粉碎、灭菌等工序精制而成。

嵩山首乌茶产品属于功能性食品,主要针对是目前发生率极高的高脂血症、脂肪肝、睡眠障碍、头发早白人群;同时,何首乌还具有美容养颜乌发之功效,是爱美女士不可多得首选产品。因为是养生食品,所以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这种养生保健食品得天地之精华,不加入任何工业化学原料,适宜企业老板,高级白领,中老年人,肥胖症,体弱多病者食用。送礼送健康,嵩山首乌茶是您馈赠亲朋好友、领导同事的最佳礼品。

三. 河南省 开封 祥符区 汴绸

汴绸因产于七朝古都汴梁而得名,始于明末清初,而今已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 明朝末年,山西洪洞县人景文洲到开封经商,于清朝初年创办了“景文洲绸店”由于善经营,讲信誉,产品质量好,行销地区日广,成为中原名产。清乾隆年间,生意极为兴隆。河南督抚以汴绸作贡品,上献朝廷。以后所产,不仅供应皇室,而且还作为礼品馈赠外国使者。景文洲绸店最盛时共有木织机99架,250多名工匠。主要产品有云幅、黑扎巾、丈二纱巾、手帕、包头、汴绸、汴绫等。远销云南、贵州、青海、新疆、西藏、兰州等地,并有少量远销国外。景文绸的特点是经久耐磨,美观大方,拉力性强,穿者时日愈久,光色越亮。汴绸规格,每匹宽2.35尺,长50尺,头数7200根,重40两。原材料来自柘城、商丘等地区的家蚕丝。其生产工艺过程是:---烙丝---牵经---上机子---关柱---下机子---皂炼---染色---上轴---晒干---成货 .

四. 河南省 商丘 夏邑 马头狗肉

马头镇位于夏邑西南、商丘东南。赵构称帝时,商丘叫做南京。他在南京(商丘)坐不稳,因离东京开封很近,常受着金兵侵袭的威胁,所以南迁临安。他带着人马,出南京(商丘)城奔东南方向而行,因怕被金兵发现,路上不敢放慢,直到马头镇才松了一口气。马头是个大集镇,赵构等人进了一家大店铺,命店家先将马喂上。他们洗过手脸入座,问店家:“这店里有什么好吃的?”店家赔笑道:“好吃的有,包您满意。”接着便将刚出锅的热狗肉端来献上,房间里顿时满是肉香。赵构等人抓起发烫的狗肉,边吹着热气,边大嘴吃起来。一堆狗肉吃完了,店家又端上一盆酸辣狗肉汤泡烙馍,几人又都盛上一碗,高兴地吃起来,个个吃得肚子圆圆的。事后店家才明白,原来几位吃狗肉喝肉汤的客人是康王赵构及其随从。从此马头狗肉名声远扬,常常引来四方食客。到马头来的外乡人,总是先把马头的狗肉作一品尝,不然就感觉有些不如意,因为这里在流传着一句“到马头别忘吃狗肉,不吃狗肉不算到马头”的说法。

马头狗肉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有安五脏、壮阴阳、益气力、暖腰膝、补血脉之功能。另外食狗血、狗心、狗肾、狗鞭等都有独特的滋补效果。马头狗肉,是选健壮活狗,经-剥皮、配以作料精心煮制而成。

五. 河南省 洛阳 新安 新安烫面角

传统风味小吃新安烫面角,创制于民国三年(1914),已有80多年历史。时有开封人任老大与本县人王金斗,于新安县火车站开设餐馆,出售“老任烫面角”。由于配方科学,制作讲究,所制烫面角软皮紧,晶莹欲滴,状如新月,色如琼玉,鲜香不腻,味美可口,时有“名扬陇海三千里,味压河洛第一家”的美誉。

任老大故世后,王金斗改字号为“老王烫面角”,其子王德法承袭父业,使这一风味小吃得以发展。1980年,王德法曾应邀赴郑州传艺。

至今,洛阳、郑州等地都有专营“新安县烫面角”餐馆。近年,新安“方记烫面角”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有创新,风味更佳,1986年以来,多次被评为“洛阳市名小吃”,并于1993年应邀参加北京迎“亚运”美食节,受到广泛赞誉。

其做法是:精选胛臀处的鲜猪肉,肥瘦适量,剁肉成末,加多种调料与原汁肉汤搅成馅;再用鲜开水把面烫好,擀成皮,包成状如新月的面饺,上笼清蒸10分钟即成。

制作工艺:若把烫面角做到角软皮紧,晶莹欲滴,状如新月,色如琼玉时,那就达到最高境界了!

选用材料:精白粉作皮,大葱、韭黄、白菜心、生姜、佐以白糖、料酒、小磨油、食盐、味精。

特色传说:创制于民国三年(1914),已有80多年历史。时有开封人任老大与本县人王金斗,于新安县火车站开设餐馆,出售“老任烫面角”。有“名扬陇海三千里,味压河洛第一家”的美誉。

六. 河南省 郑州 管城区 御饼

御饼即茯苓夹饼。相传是赵匡胤当皇帝那天,赐给文武大臣的点心,故而得名。其饼皮形状类似中药云茯苓,于是在民间便称为茯苓夹饼。其特点是甜软适口,香味浓郁。

七. 河南省 南阳 桐柏 桐桔梗

桐桔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桐桔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桔梗,主产于桐柏山,质地上乘,亦称桐桔梗。入药可祛痰排浓、除邪避湿瘟、补内漏及喉痹。原为野生,现已能人工种植。广交会上,桐桔梗被行家誉为“桐参”,外销日、美、东南亚各国。

桐桔梗茶色泽呈琥珀色,晶莹剔透,口感纯正。

八. 河南省 南阳 方城 黄石砚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石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石砚石质坚润,纹理细密,贮水不涸,具有石质如玉,其声如罄,其色多彩,发墨如脂的特点。明代马愈在《方城石》中称之为"石中上品"。其种类有青石、青紫石、墨石、凤眼石、红云石、纯紫石等6大类。石质中天然图案千姿百态,有何纹、玉带纹、眉纹等,倍受中外墨客之喜爱。方城县砚山铺的黄石砚既继承了古砚的传统风格,又采用现代化雕刻技术,推陈出新,创制出9大类别20多个砚种。图案有"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上百个品种,个个古朴典雅,形象逼真,汇古今砚雕技术为一体,融浮雕透雕工艺一炉,其造型优美,巧夺天工。

黄石砚是中国五大名砚之一,产于河南省方城县。早在汉代已有开发;唐宋时期声名日臻其盛,是历代书画家推崇和珍藏的文房四宝佳品。

黄石砚砚石采于方城县风景秀丽的黄石山,其山因有汉代张良祀奉其师黄石公的古迹,故以山命砚,取名黄石砚。它是一种天然的优质砚材,具有石质如玉、其声如罄、其色多彩、发墨如脂的特点。宋代书画家米芾在其《砚史》中论及全国26种砚石,以唐州方城石为第一,将其誉为“石理向日视之如玉莹、如鉴光、而著墨如澄泥而不滑。”北宋诗人、书画家黄庭坚得方城石砚爱不释手,视为至宝,亲登黄石山,并用“乃至此山自材美,物以致用当穷搜”这样的著名诗句赞誉之;明代马愈著《方城石》称其为“石中上品”。

黄石砚石材可分为六大类:青石、紫石、青子石、墨子石、玉黄石、凤眼石,各具其韵,异彩纷呈,其中以青石、紫石最为常见,而以石品纯净,无杂者为佳,如带有金银线、玉带或冰纹无病者为上品。而青紫石融合了青石、紫石两者特色为一身,很是难得,如色泽鲜润、层理分明、设计巧妙,则可谓极品。呈墨色的墨子石因其蕴藏较深极为难得,而像黄玉般带光晕的玉黄石和活灵活现、巧似凤眼的凤眼石更是难得。若工艺上乘、构思巧妙,就更加稀有珍贵了。

1990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启功先生对黄石砚作了很高的评价,并亲笔题写了“中国黄石砚”。同年,94岁高龄的薄杰先生也欣然动笔,赞誉黄石砚为“黄石玉砚”。

1993年10月,中国黄石砚荣获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金奖。

1994年10月,中国黄石砚荣获国家名砚及石材金奖。

2006年,经国家邮政总局批准,黄石砚邮票跻身“文房四宝”系列邮票,并在全国发行。中国黄石砚荣获国家名砚之后,即列入国家馈赠国际友人的礼品,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也已成为社会各界文化交流馈赠的工艺珍品。

九. 河南省 鹤壁 盘砚

又名天坛砚,产于河南济源。相传,天和地是盘古开辟出来的,很久很久以前,他在一个大鸡蛋里孕育成为了一个巨人,过了十八万年后,他踢破了蛋壳,出来后开天辟地,创造了日月星辰、花鸟草虫,万事万物。他出世时踢破的蛋壳,埋在了太行山下,慢慢变成了细腻光滑的石头,用这种石头制成了不渗水的砚台,就成了当世著名的“盘砚”。盘砚始制于唐朝开元年间,已有十二个世纪的历史。砚石产于市境内王屋山的盘谷寺周围。清乾隆皇帝作了《盘谷考证》以后,“盘谷砚”就闻名于世了。盘谷的砚台,石质细腻,坚而不脆,光滑润泽,琢成砚台后,发墨快细、湿润性强,不损毫端。

十. 河南省 洛阳 嵩县 阎庄花生

阎庄花生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阎庄镇的。嵩县阎庄花生粒大饱满、皮色鲜亮、饱果率高、整齐度好。

阎庄镇是豫西花生种植大镇,全乡花生种植面积15000亩,年产花生2226吨,从事花生收购、加工的企事业达100多家,花生畅销省内外,成为知名品牌。

内乡县特产礼品镇远最出名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