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特产盐鱼 福安哪里的水煮活鱼最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19 20:03:29

一.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晚熟荔枝

晚熟荔枝盛产于霞浦、宁德、福安等沿海县(市)。闽东晚熟荔枝4月初开花,7月下旬至8月初成熟,具有果肉厚而多汁,核小,味甜微酸的特点。( 宁德)

二.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福安弹涂氽面

冬令时节,正是跳跳鱼肉肥腥轻的时候,福安沿海的湾坞、溪尾、下白石一带,迎来了跳跳鱼丰收的季节。

跳跳鱼俗名弹涂鱼、跳弹鱼、泥猴,因其具有非凡的弹跳能力而得名。跳跳鱼是两栖鱼种,每当退潮时。它常依靠胸鳍肌柄爬行跳动于泥涂上以觅食,或爬到岩石、红树丛上捕食昆虫,或爬到石头上晒太阳。受惊时借尾柄弹力迅速跳入水中或钻洞穴居,以逃避敌害。

跳跳鱼常用竹筒或竹篓插放捕捉。鲁迅先生在脍炙人口的散文《故乡》里,写了闰土捉“海边跳鱼”的情景,文中描述的黑不留秋、随潮而跳的弹涂鱼,其貌不扬,却是海鲜中美味。舌尖上的弹涂鱼,肉质细腻鲜嫩、结实,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是理想的药膳。弹涂鱼属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的食品,特别是冬令时节,其肉肥腥轻,故又有“冬天跳鱼赛河鳗”的说法。因此,在闽、浙、粤等地的风俗中,晚辈常将此菜送给长者,视为寿菜。

弹涂鱼非常方便食用,剪开一个小口将内脏去除,剩下的部分都可以吃。几条小的弹涂鱼就能炖一大锅汤,汤汁白得像牛奶一样,味道也很新鲜。在砂锅里放点咸肉、水、葱姜蒜等,加些料酒,就可以炖成鱼煲,鲜甜可口。在没有弹涂鱼的时节,人们还会把弹涂鱼制成鱼干。制鱼干,也是门技术,传统“弹涂干”的制作方法,要用芦苇秆先将弹涂鱼串起来,再放到麦秆上烤,熏好后再晒干即可。不过,如果选用稻草制作,就少了麦秆的清香。

在福安下白石民间,弹涂鱼的更经典吃法是氽面,俗称“弹涂氽面”。当地线面以精面粉为原料,辅以精盐、薯粉(也可用米粉代替)、食油等手工拉制晾干后而成,具有煮时不糊,柔韧滑润等特点。“弹涂氽面”的“氽”,是沸水下料,水开即成的一种烹调方法。

取10来条“弹涂干”,放在清水里浸泡10到15分钟,最好是20到30摄氏度的温水。然后拨开去刺,加水烧开炖好。当然,清炖鲜弹涂鱼也可。将线面投入沸水锅中氽烫,待线面上浮后即可操起,盛入碗内。倾下早就炖好的弹涂鱼汤,放入切好的姜蒜、葱段,即成“弹涂氽面”。

在福安当地人眼里,弹涂与线面一青一白,相得益彰,象征着福寿绵长、平安如意之意。一碗弹涂线面,在高汤中不乱不糊,一筷拈起,带起弹涂高汤鲜美入味的线面,吃起来怎一个好字了得。(郑望林耀琳文/图)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三.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糯米棕子

糯米棕子

畲族群众喜食糯米棕子。除用竹叶包的竹叶粽外,还有毛竹笋壳、篓竹笋壳包扎的竹壳粽;用茅叶包扎成三角形或棒状的竿粽;用棕榈叶编成袋,装入糯米的棕叶粽。因粽子用不同包装物包扎,所以其味道也各具特点,尤以棕榈粽香味最佳。

四.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福安绿笋

福安绿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绿笋是我国南方优良竹种----绿竹的幼芽,因形似马蹄而笋肉洁白,故又称马蹄笋、白玉笋

绿笋产于夏季,质地脆嫩味道清爽,深受人们喜爱,它长于泥土中,是无污染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且富含粗纤维,可溶糖及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和维生素A、B、B2、磷、铁、钙等物质,具有生津消署,降脂降压,清除体内垃圾,增强消功能的作用,是夏季理想的保健食品,尤其在福安独特地理气候条件作用下,福安绿笋更以其可口美味而闻名海内外。( 福安)

五.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黑糯米饭

黑糯米饭

各地畲族皆过此节。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乌糯米饭祭祖,然后全家共餐,并以乌糯米饭馈赠亲友。三月三吃乌饭的来历,有一个流传较广的传说:英雄雷万兴(一说蓝天凤)被官家抓去,乡人为了让他在牢中吃上饭,便把米饭染黑,狱卒见米饭很脏且又像山蚂蚁,不敢抢食,这才保住了雷万兴的性命。他出狱后,于农历三月三日副食大家下山复分,胜利后又煮乌米饭庆贺。

后来每逢三月三,人们都要吃乌米饭。民间又传,吃了乌米饭,上山不怕山蚂蚁咬;又认为三月三是谷子的生日,吃染黑的米饭可使谷魂不认识,才乐意生长。

乌米饭是将乌稔树叶捣碎,泡水后滤去渣子,然后用其水汗浸米,再把米蒸熟即成。

另一版本:乌饭节的由来,相传是唐代时,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族人民-官府的压迫,被朝廷军队围困在山上,粮草断绝,身处绝境。将士们靠吃一种叫乌稔的植物上结的野果充饥,度过难关。最后,畲军突围成功,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此后的一个农历三月初三,雷万兴突然想吃这种野果,吩咐士兵上山采摘。但此时正值春季,乌稔树上只有刚长出的绿叶。士兵只好采了叶子回去和糯米一起蒸煮,没想到做好的饭香甜可口。雷万兴吃后很高兴,下令今后每年的三月初三都要蒸乌米饭。这种习俗流传至今,成为了畲族人民每年的一个重要节日,来缅怀英雄、祭祀先祖。

六.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福安土丁冻

福建风味小吃“土丁冻”,看似清水凝结成冻、味道寡淡的样子,吃起来却让人垂涎三尺。

沿海各地加工的“土丁冻”,在肉质上各有千秋。不过,不少美食家认为,闽东福安下白石沿海一带制作的更佳。

每年秋收后,大海退潮时,闽东下白石镇荷屿一带的乡民就开始忙碌了。他们挎起小鱼篓,持着短柄小木锄,巡逡于海边滩涂,低头专注地寻找“土丁”。“土丁”,俗称海丁、土笋,又名沙虫、海蚯蚓,是一种野生于沿海咸淡水交界滩涂上的环节软体蛆状动物。“土丁”与滩涂泥巴色泽相近,很难辨认。但此物喜欢猬集而居,又是生活在滩涂的表层,所以一旦找着,便是一大堆,可盈篓而归。

“土丁”刚挖出土时呈土褐色,用水洗、榨压干净后,则呈现灰白色。渔家人挖来鲜活的“土丁”后,先用海水漂洗,去掉表面污泥,捞出沥干,置于陶缸中,用双手反复揉搓挤压,除去其肠内泥沙黏物。又用粗竹篾筛反复摩擦,使之表皮蜕去,露出白嫩的细肉,洗净切成一寸长短,与适量清水一同倒入砂锅中煮沸,不断翻搅,使其体内丰富的胶质溶入汤中,再加入适当的食盐拌匀。因其具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所以熬得一锅黏黏糊糊、浓浓的汤汁,将汤汁盛出装在小碗中,放在阴凉通风处待自然冷却。

冷却8-12小时后,一碗一碗的汤汁就冻结凝成明若琼脂、状如琥珀的“土丁冻”了。上好的成品冻呈银灰色的半透明状,无任何杂质。食用时除了些许油、盐外,不加其他佐料,所以清淡蕴鲜、滑爽可口。

“土丁冻”一般吃的时候都要放些佐料,比如酱油、香醋、甜酱,或辅以芥末酱、沙茶辣、蒜泥等。下白石一带的“土丁”个小,肉有弹性,味道较咸些。因此吃的时候,只需在“土丁冻”上面浇一点酱油,抹开即可食用。目前,下白石有几家加工土笋冻的专业户,已颇具规模。制作时用特大鼎烧煮,制出的“土丁冻”成批批发给商家酒楼或小商贩。专业加工成的“土丁冻”是一朵朵晶莹剔透的圆扁体,仿佛是从水晶宫里打造出来一般。(郑望林耀琳)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七.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芦叶棕

芦叶(菅)棕,畲族特色食品。用芦叶包裹经黄碱水泡过数小时的糯米,煮熟悉而成。粽成矩形,约20厘米长,煮熟悉的芦叶粽为浅黄色,既有粘性又不含糊。要在是糯米中掺少许的豌豆或金甲豆、羊胡子豆之类的“豆粽”,更是芬香而不腻,既悦目又别有风味。

八.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福安苏阳梅

福安苏阳梅--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九.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福安水蜜桃

福安水蜜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福安水蜜桃是福建宁德福安的。

福安市位于闽东沿海,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南方桃品种最适宜栽培区之一。全市现有水蜜桃15000多亩,每个乡镇均有分布,其中以西部的穆云、穆阳、康厝、溪潭及南部的赛岐、溪柄等乡镇最为集中。

福建特产腌鱼福安特产美食图片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