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特产店有哪些 南安诗山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26 10:04:11

一. 福建省 泉州 南安 石亭绿茶

石亭绿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安石亭绿,又名石亭茶,系炒青石亭绿茶,以具有“三绿三香”的品质风格而著称。它外形紧结,身骨重实,色泽银灰带绿,汤色清澈碧绿,叶底明翠嫩绿,是为集“三绿”之美;滋味醇爽,香气浓郁,似兰花香,又似绿豆及杏仁等香气,誉为“三香”。

石亭绿产于福建南安丰州乡的九日山和莲花峰一带。“四序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这是唐代诗人韩偓咏九日山的诗句,确为这里自然气候的真实写照。这里地处闽南沿海,气候温和,罕见霜雪。同时受沿海季风的影响,阴晴相间,光照适当,土质肥沃疏松,给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据《泉州府志》所载,九日山,因“邑人以重九日登高于此”而得名。山高百米,东西北三峰环拱,山上存有摩崖石刻七十四方,都是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物。

莲花峰,古称莲花岩,因裂石八瓣、状似莲花而得名,“孤帆远影生云际,双刹高悬捧日来”。登莲花峰,前看,有金鸡断桥,锁尽东西溪水,碧波荡漾,水光映天;平视,清源、双阳两山列于东北,气象万千;远眺,东西双塔,阳光闪耀,威镇鲤城;近看,丛丛茶树郁郁葱葱,这里盛产着名茶石亭绿。

莲花峰上有一个石亭,又称不老亭,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相传,宋末延福寺僧人净业、胜因两人在莲花峰岩石间发现茶树,便加以精心培育,细加采制,制成的茶为僧家供佛之珍品。至石亭建成后,香客日多,游人渐增,茶叶成为招待和馈赠之佳品。

历史溯源 石亭茶

由于茶叶质量优异,又出自佛门,求茗者日众。石亭因茶而增荣,茶也因石亭而出名,石亭绿名声更盛。

这里有一处记述茶事的摩崖石刻,上写道:“嘉泰辛酉(1201)十有一月庚申,郡守倪思正甫遵令典祈风于昭惠庙,既事,登九日山憩怀古堂,回谒唐相姜公墓,至莲花岩斗茶而归。”可见九日山、莲花峰产的石亭绿名茶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到了清道光年间,莲花峰已从少数僧人种茶,发展到众多农民普遍种茶,并以莲花峰为中心,乌石山、西坑、石马山、法华山、五华山等数十座山间均发展了石亭茶的生产。

新鲜石亭绿茶和 石亭绿茶

陈旧石亭绿茶:新鲜石亭绿茶的外观色泽鲜绿、有光泽,闻有浓味茶香;泡出的茶汤色泽碧绿,有清香、兰花香、熟板栗香味等,滋味甘醇爽口,叶底鲜绿明亮。

陈旧石亭绿茶的外观色黄暗晦、无光泽,香气低沉,如对茶叶用口吹热气,湿润的地方叶色黄且干涩,闻有冷感;泡出的茶汤色泽深黄,味虽醇厚但不爽口,叶底陈黄欠明亮。

春茶、夏茶和秋茶:春茶外形芽叶硕壮饱满、色墨绿、润泽,条索紧结、厚重;泡出的茶汤味浓、甘醇爽口,香气浓,叶底柔软明亮。夏茶外形条索较粗松,色杂,叶芽木质分明;泡出的茶汤味涩,叶底质硬,叶脉显露,夹杂铜绿色叶子。

秋茶外形条索紧细、丝筋多、轻薄、色绿;泡出的茶汤色淡,汤味平和、微甜,香气淡,叶底质柔软,多铜色单片。

高山石亭绿茶和平地石亭绿茶:高山石亭绿茶外形条索厚重,色绿、富光泽;泡出的茶汤色泽绿亮,香气持久,滋味浓厚,叶底明亮,叶质柔软。

平地石亭绿茶外形条索细瘦、露筋、轻薄,色黄绿;泡出的茶汤色清淡,香气平淡,滋味醇和,叶质较硬,叶脉显露

石亭绿茶

南安市石亭绿茶研究会

8757651

二. 福建省 泉州 南安 英都麻糍

英都麻糍,南安英都麻糍是闽南著名小吃,主要由糯米加工而成,成品色泽鲜白、滑韧透明,食用时要蘸佐料,口味香甜,口感软韧、微冰。

制法

1、将糯米浸于水中24小时,淘洗干净,捞起,放入石磨,带水磨成米浆,灌入布袋,沥干水分取出。

2、把水烧沸,糯米团摘成粉剂子下锅,氽熟捞起。

3、在大瓷碗内抹上一层熟油(以防粘连),把煮熟的粉剂子倒入瓷碗中,用长竹片反复油搅,越有粘性、韧性越佳。在案板上抹些熟猪油,把糯米团倒在案板上,用手搓成长条,碾成薄片,切成4厘米左右的糯米小方块坯,排在竹匾内。

4、用小火炒熟芝麻,碾成芝麻粉;花生仁炒熟去膜,碾成花生粉;冰糖碾成冰糖粉,把上述三种材料放在一起搅拌均匀,盛于盘中。

5、吃时,将糯米坯放入盘中,使其沾上一层芝麻、花生、冰糖粉。

三. 江苏省 淮安市 淮阴 淮阴长豆角

淮阴长豆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淮阴长豆角是江苏淮安淮阴的。

豆角又名豇豆、长豇豆、带豆,属豆科属一年生蔬菜。豆角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营养价值高,口感好,是我国北方广泛栽培的大众化蔬菜之一,其普及程度在各类蔬菜中居第一位。豆角的适应性强,既可以露地栽培,也可以保护地种植,同时还可以周年生产,四季上市。

四. 江苏省 淮安市 洪泽 洪泽小鱼锅贴

“活鱼锅贴”,渔家称“小鱼锅塌”,是洪泽湖渔民在长期的湖上生活实践中,在众多的因湖而宜的饮食习惯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名肴。“小鱼锅塌”起源很早,久负盛名。据传,幼年时期的明太祖朱元璋,在灾荒年月逃难来到淮水边,在与逮鱼的、放牛的、砍草的、讨饭的穷孩子聚到一起时,就将各人所获的东西凑在一起,在锅里煮(没有渔具,用手逮来的)小鱼,锅边贴(讨来的杂面或湖中捋来经捣碎的蒿苗王子米面)饼,用这种快而省事的办法做饭填肚子。虽然做法简单原始,但吃起来却也脆香鲜嫩,后逐渐成为湖上渔民、沿湖农民的家常饭菜,称之为“小鱼锅塌”。朱元璋做皇帝后,吃腻了宫廷的宴席,特叫人把渔妇请进宫里,专为他做这种“小鱼锅塌”。从此以后,这种吃法官里称“三鲜(湖水甘甜、湖鱼鲜嫩、湖草种子清香)小鱼饼”,民间则叫“皇帝饼”或“朱家饭”。朱元璋逝世后,宫内逐渐失传,而民间则一直沿传下来。

正宗的湖上渔家“小鱼锅塌”,鱼是“小鱼”,通常体长一二寸,锅是铁锅,急火烧之容易快熟,面和得较稀,贴在锅边总要往下坠,就“塌”下来了,熟后上簿下厚,故叫“锅塌”。传统的做法是:用刚捕到的小鱼,洗净后去鳞剖腹,取出肠胆等内脏,随即用清澈的湖水烧煮。同时和上一些面糊,在锅的中部四周贴上一层簿饼,饼底平水,或入水半寸,火烧水沸、汤汁四溅,故熟后饼底边有一溜子沾有鱼汤。乍一揭去锅盖,面饼沾着鱼鲜,鱼儿带着饼香,鲜香美味扑面而来。"小鱼",鱼小,鱼鲜;"锅塌",饼脆、味香;"鱼汤",鲜美、爽口。用"锅塌"蘸上鱼汤食之,间品"小鱼"鲜香,顿感鱼香肉嫩,汤鲜饼脆,足令品尝者口津横流、举箸称赞。所有这些,只不过是湖上渔家的普通饭,不但省时省事,而且兼顾了"饭菜一锅熟"。现在,只要渔家的近亲好友到船上来,往往在早晚饭时常用此法待客,尤以临淮、半城、尚嘴、老子山、前码等一带湖上为常见。

现在,“小鱼锅塌”已被发源地的人们叫做“活鱼锅贴”了。叫“活鱼”,是为了迎合现时人们的饮食习惯“活则鲜”,“鲜”则引人就餐;鱼也不是“小鱼”,而是常用个体较大的鱼;锅也不是“铁锅”;面和后,也不是贴在锅上“塌”,而是摊于锅边,通体变簿而成“贴”。“小鱼锅塌”已演变成了“活鱼锅贴”。细揣思,也不无道理,这种演变适应了时代发展和饮食结构变化的需要。

近来年,“活鱼锅贴”又有新的发展。其做法已很少“一锅熟”了。普遍是将“锅贴”、“活鱼”分锅做。“锅贴”也不是贴在锅上,而是在锅边摊成“簿饼”。讲究的再在面里放上芝麻、罗卜丝,或改用玉米面、高梁面等做成不同品味的“锅贴”。有的吃前将“鱼汤”涂在“锅贴”上,也有的吃时用“锅贴蘸鱼汤”,这样食之既有原“韵”,又添新味。夹着香脆的“锅贴”,蘸上鲜浓的“鱼汤”,你就会感到有说不完道不尽的生活韵味。即使宴席已尽尾声,你的情趣会依然如初,即便你离家千里之遥,也会令你留连忘返。不过,你如果有闲情逸致,还是请您到洪泽湖中的鱼船上,或者洪泽湖岸边的渔民家,尝一尝真正“小鱼锅塌”的味道,那才是地道正宗“小鱼锅贴”呢!

五. 江西省 宜春 高安市 高安腐竹

高安腐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高安腐竹,江西省高安市,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高安县腐竹生产历史悠久,得益于该县优良的大豆原料和锦河特殊的水质条件,高安腐竹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多次荣誉国家、省市产品荣誉,产品销售20多个省市,并打入了国际市场,部分产品已销往美国、科威特等国家。

高安腐竹是以优质黄豆为原料,用传统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豆制品,主产.地江西省高安市,以产地而得其名。高安腐竹生产加工历史悠久,是腐竹品牌中的极品,产品外观油亮光泽,呈淡黄色,支条均匀,条内空心,口味纯正,甘淡而清香、无异味、韧性好、有嚼头吸水膨胀后不糊,在同类产品中,尤以久煮不糊而显其长。具有较丰富的营养价值,蛋白质高达50%,脂肪达30%。高安腐竹别具一格,风味独特,行销二十多个省市,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高安市生产的高安腐竹与其他地区生产的腐竹从感观、风味、理化指标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一是感观不同。高安腐竹外表油亮光泽,呈淡黄色(与黄豆色泽相吻合)、支条匀称、条内空心;而其他地方生产的腐竹缺少油亮光泽,色泽与黄豆本色有偏差,有的偏白、或偏黑,腐竹成型不均匀。二是风味不同。高安腐竹口味纯正,甘淡而清香,毋需加工煮熟即可闻到自然的豆香滋味,而其他地方生产的腐竹则缺乏这种感觉或不明显。用清水作浸泡试验,高安腐竹吸水膨胀后,腐竹变软又保持较好的韧性,水质清澈、不吐浆、不粘糊,而其他腐竹吸水后则出现吐浆现象,腐竹变形,水质混蚀。再经加工煮沸试验,高安腐竹的豆香味浓郁,久煮不糊,回锅回炉加热形状不变;而其他腐竹则香味不纯、久煮昀糊、有的回锅回炉后便变成糊状物。三是理化指标有区别。高安腐竹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一般要比其他腐竹高出5至10个百分点,对人体的营养性就显而易见。.

生产条件

地理环境

高安市地处江西省中部,锦河下游。位于东径115。00′12″至115Ο34′56″,北纬28。38′29″至28。38′29″之间,市内山川秀美,素有“农业大县”之称。高安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长达284天,年平均气温17.7℃,最冷月平均气温5.3℃,年平均降水量1560mm,境内最大的河流锦河,由西向东穿中而过,在境内流程近70公里,流经12个乡镇(街办),将整个区域分成南北两块。境内地形北高南低,中间舒缓平坦,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相间,习惯称为“四山一水三水田,二分道路和庄园”。地理的气候因素为大豆的生产和腐竹的加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原料基础

高安市全市耕地面积为101万亩,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适宜南方种植的多种作物生长,高安农民喜爱种植大豆,自古以来,大豆就成了主要的食物源之一。全市可适宜种植大豆的旱地及高岸水田就达到30万亩。据《高安县志》记载,20世纪上半叶的民国年间,高安大豆每年的播种、收获面积为3-5万亩之间。解放以后,历史最高年的播种面达到10.45万亩,平均亩产113公斤,总产为1.18万吨。大豆品种以种植当地的“六月爆”、“矮脚草”、“六月白”、“湘春2号”、“浙春2号”、“赣豆3号”“矮脚春”等优良品种为主。由于高安土壤以中性偏酸、弱酸性为主,土层较深,有机质丰富,雨量充沛,生产的大豆表皮光滑,色泽鲜明,品质优良。是加工腐竹、豆腐、豆豉等豆制品的上等原料,使用当地大豆加工腐竹,其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一般要比外地大豆高出3-5个百分点。.

水源条件

高安市水源发达,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均比较丰富。地面经流归属锦河、肖江、潦河、袁河四流域。其中锦河是最大的河流。全市地下水资源量在4亿立方米以上,水质良好。
锦河地下水水质偏软,非常适宜腐竹的生产加工。21世纪初,高安有18家腐竹生产加工企业,均分布在锦河沿线。这是因为:水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蛋白质含量和出品率。浸泡、磨浆是腐竹加工十分重要的工序,这两道工序都必须选用“软水”。首先是浸泡大豆过程中,使用“软水”或“硬水”差异十分明显,“软水”泡豆,豆浆中含蛋白质3.71%,豆腐得率45%;而硬水泡豆,豆浆中含蛋白质为2.49%,豆腐得率26.5%,其次是磨浆,一旦蛋白质含量过低,蛋白质胶粒间的碰撞机会减少,不易发生聚合,薄膜形成的机会就慢,甚至不能形成薄膜,就不能制成腐竹或降低其品质。所以,水质的软、硬是影响腐竹生产加工的重要因素。该市有的腐竹生产者曾尝试过“加工北移”,在松嫩平原(大豆产地)办厂,终因水资源不合无功而返。.

历史渊源

传说唐代有一位豆腐师傅从江西省抚州到高安县八景镇礼巷村,以制作豆腐谋生,在长年的加工实践中,他发现豆浆上面会结一层油皮,便用竹签将豆浆油皮串起来———这就是最初的腐竹雏形。据《中国江西地理标志产品指南》记载“锦河高邮对岸渡口是最早高安腐竹产地之一,吴国珍老人用平底锅烧稻草,日投黄豆十五斤,得腐竹十斤……”,又载“瑞州府排楼下由鞠炳坤等七位师傅办起了小型腐竹厂”。据高安史料记载,1919年高安生产腐竹,当时有名的店铺是兴隆腐竹坊。.

高安腐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江西省高安市《关于明确高安腐竹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建议》(高府[2005]38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高安市锦河沿线的筠阳街道办事处、瑞州街道办事处、田南镇、相城镇、灰埠镇、扬圩镇、龙潭镇、石脑镇、祥符镇、上湖镇、兰坊镇、大城镇等12个乡镇、街道办现辖行政区域。

六. 江苏省 淮安市 淮安区 淮安茶馓

淮安茶馓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淮安,茶馓属妇孺皆知的美食。淮安茶馓创于清朝后期,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因为当时茶馓做得最好的人姓岳,故又名“岳家茶馓”,又因为岳氏的家宅靠近淮安城鼓楼,所以也有人称其为“鼓楼茶馓”。
茶馓既可干吃,也可用水泡着吃。干吃时大多作佐酒小点,而用水泡着吃时,只需用开水冲泡数分钟,待其全部泡开以后,便可食用。茶馓泡来吃,柔韧香软,易消化,尤其适合产妇和体弱多病者食用。

七. 江苏省 淮安市 洪泽 平桥豆腐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经淮安平桥小憩,当地的大地主林百万为了讨好皇帝,特地把皇帝接到家里,用鲫鱼脑子加荤汤烩豆腐招待,乾隆皇帝吃了很满意,誉其为“天下第一菜”。从此,风味别具的平桥豆腐便扬名四方,二百多年来一直应市不衰。1984年接待美日华侨,1986年接待开发洪泽湖会议的十一个国家的代表,餐桌上皆有平桥豆腐。平桥豆腐受到了中外宾客的一致赞扬。1981年被评为淮安市十佳产品。1984年,北京人民大会堂特派两名厨师专程来平桥学习制作技艺。

平桥豆腐的烩制十分考究:先选择盐卤点浆的细嫩豆腐放在冷水锅里煮透,取出后略微压一压,去掉水分,再切成瓜子大小的薄薄碎片,然后浸放在清水中备用。烩制时,将鸡汤或肉汤放入锅内,佐以猪油、葱姜、鲫鱼脑、蟹黄等配料,煮沸后,将豆腐片、熟肉丁、虾米等放进汤内,再煮沸,加以适量豆粉和少许味精便可食用了。如放点小磨麻油、胡椒粉之类,其味道更加香美。

平桥豆腐经济实惠,美味可口,食而不腻,清素入肺。现在,如果你到平桥来,除了可以品尝上述一道佳肴外,还可品尝到厨师们新创制的平桥豆腐菜。

八. 江苏省 淮安市 金湖 涂沟甲鱼

涂沟甲鱼

一直以来,我不怎么敢吃甲鱼和龟,也说不上什么原因(大概是他们的头和蛇头比较像吧,我最惧怕蛇)。反正看见整个甲鱼端上来时,是不敢动筷子的,看见别人大块朵颐,我只有羡慕的份,但就是不敢逾越自己的心理防线,去尝一块清蒸甲鱼的。

有一次在涂沟“太明渔村”吃饭,当那盘香气宜人的红烧甲鱼被服务员端上桌时,一开始,我并不知道甲鱼还有这种做法。我不知道是什么,就吃了一块,感觉很鲜,肥而不腻,入口生香。正准备问服务员是什么菜时,同桌的人告诉我是甲鱼,而且是野生的甲鱼,所以才特别香。我还纳闷,我怎么就轻而易举地“下”筷子呢,心里怎么没有厌恶的感觉,反而有再去品尝一块的欲望。

饭后,我悄悄到厨房去问了厨师,红烧甲鱼的做法,厨师是个很和气的大师傅,他很详细地向我介绍了红烧甲鱼的做法和制作材料,主料:本地的野生甲鱼1只约1000克,猪肉250克,鸡肉250克,猪油50克,大蒜头10瓣,上汤2杯,胡椒,香油各少许,酱油,姜片,葱白各适量。红烧甲鱼的做法:一,将甲鱼头部用麻绳拴住吊起,用刀刺颈放血,砍去头、爪。然后入滚水中煮离壳,剥去甲壳和内脏,用手撕下裙边,将肉切成块。漂洗干净。二,选用五花猪肉刮洗干净,切成块,鸡肉亦切成块;将猪、鸡肉一起入开水中煮过捞出。锅内放猪油烧至六成熟,将姜(拍破)、葱白段放入炸出香味,放入鸡肉、猪肉炒匀,加甲鱼、盐、酱油、料酒、鲜汤在小火上煮熟。三,大蒜入笼蒸熟,锅内甲鱼煮熟时放入胡椒、大蒜将汁收浓,然后拈去姜、葱及肉块不用,将甲鱼捞入盘中,再将味精、香油和“太明渔村”特别制作的卤汁融合一起,浇在甲鱼上面即可。现在这道美味的“红烧甲鱼”菜肴已经随着“太明渔村”进军苏南、上海等地区,香飘大江南北,获得不少食客的青睐和赞赏。

涂沟地处湖区,三面环湖,水草肥美,盛产很多的野生水产品,螃蟹、鳝鱼、甲鱼等,其中甲鱼尤其著名。该镇已经注册了“涂沟甲鱼”和“双湖牌中华鳖”两个甲鱼品牌,“双湖牌中华鳖”已经获得省无公害水产品的认定。甲鱼学名叫中华鳖,属爬行冷血动物,生活于江河、湖沼、池塘、水库等水流平缓、鱼虾繁生的淡水水域,也常出没于大山溪中。在安静、清洁、阳光充足的水岸边活动较频繁,有时上岸但不能离水源太远。能在陆地上爬行、攀登,也能在水中自由游泳,喜晒太阳或乘凉风。

中华鳖是一种珍贵的、经济价值很高的水生动物。我国普遍把中华鳖作为食用上选的珍品,且用作食疗的滋补食品。食鳖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周代甚至更远。中华鳖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尤以裙边更是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据测定,100克鳖肉中蛋白质含量达16.5克。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A等多种营养成分。中华鳖又是珍贵的药材,其成分含动物胶、角蛋白、维生素D及碘等,具有滋阴清热、平肝益肾、破结软坚及消淤功能。鳖甲、头、肉、血、胆等都可人药。据《本草纲目》记载:鳖肉可治久痢、虚劳、脚气等病;鳖甲主治骨蒸劳热、阴虚风动、肝脾肿大和肝硬化等;鳖血外敷可治颜面神经麻痹、小儿疳积潮热,兑酒可治妇女血痨;鳖卵能治久泻久痢;鳖胆汁有治痔瘘等功效。鳖头干制入药称“鳖首”,可治脱肛、漏疮等……

我现在明白了,吃甲鱼有这么多的药效和益处,怪不得有很多的人喜欢吃甲鱼呢,不管它是清蒸的、红烧的还是甲鱼火锅呢!

九. 黑龙江省 牡丹江 宁安市 天蚕

天蚕是自然界中一个十分珍稀的物种,在世界范围内天蚕是可以巢制翠绿丝的野蚕,宁安是我国为数很少的天蚕产地之一,天蚕在光的照射下能闪烁出绿色的光彩,日本天皇、英国女王、法国贵族和一些国家富豪都渴望用天蚕丝在领带、领结上作为装饰,几根天蚕丝便能显示出华贵高雅之气度。

天蚕丝是无价之宝,被称之为赛过黄金的绿色软宝石。


用天蚕丝蝉翼纱仿制的西汉马王堆出土文物素纱禅衣

天蚕生长在靠近江河湖泽林子里的柞树上。这里的林地潮湿,野草茂盛,很适宜天蚕的生活环境。每年七八月,天蚕蛾把卵产在柞树枝干上,然后随风吹雨打,天蚕卵便落到树下草丛中,被泥土枯叶覆盖着,卵在这种环境的保护下越冬。第二年当柞树长出嫩绿的枝叶时,卵孵化出幼蚕爬到柞树上食柞叶,经过四十天左右的生长后作茧。天蚕生长过程中最怕干旱,一旦干旱就会发生寄生螺。幼蚕食了带有寄生螺卵的柞树叶后便会腐蚀烂掉。如果林地缺少草芥或密不透风,蚕卵落地不能被枯叶复盖上,便会在冬天被冻死。因此,天蚕对生活环境要求苛刻,否则将无法生存。

当今世界上产天蚕的国家寥寥无几。而我国只有黑龙江、吉林省少部分山间湖畔的柞林中有天蚕,宁安便是天蚕的繁殖基地。三十年前,宁安人发现镜泊湖畔的柞叶林中深浅绿色的椭圆形东西不知何物。经专家鉴别,此物就是天蚕。一九八二年,新华社《半月谈》刊发了黑龙江省何宗跃拍摄的天蚕照片,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每到麦收季节,宁安的男女老幼涌进湖畔的林子里采集天蚕。省内的有关部门也专程来宁安收购天蚕,加工制丝。

南安特产排行榜前十名南安特产有哪些可以送人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