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名特产 金华磐安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14 14:50:07

一. 湖北省 十堰市 丹江口 均州名晒烟

均州名晒烟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均州名晒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均州晒烟是湖北十堰市丹江口的。

均州名晒烟属于地方性淡色晒黄烟,采用绳索串晒架晾凋萎变黄、地晒干燥定色、白晒夜堆上汗、室外堆积发酵、分级打捆后二次发酵的传统调制方法。烟叶色泽鲜明纯正,烟味纯和,香气浓郁,油分足,弹性好,燃烧性强,有“吃不过的均州烟”之佳评(丹江口市志第118页)。 均州名晒烟是我国名晒烟的一种,属香料型烟叶,是配制混合型卷烟不可缺少的优质调料,产于丹江口市(古称均州)。据《丹江口市志》记载,明崇祯三年(1630年)前后,从美洲传入并种植成功,有“均州名烟”之称。清代被作为“贡品”敬献皇帝,民国年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由此名扬天下,具今有380多年的生产历史。均州名晒烟香型独特,似烤烟,可广泛应用于烤烟型、混合型、雪茄型等各类产品配方中,对于提高烟香丰富性、增加香气浓度和“减害降焦”具有积极的作用。1983年被确定为全国名晒烟生产基地,1984年“均州名晒烟”列入《全国名晾晒烟名录》。其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10°08'~111°34'、北纬32°14'~32°58'之间;产区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所辖的均县镇、习家店镇、蒿坪镇、石鼓镇4个镇,共46个行政村;总种植面积3.5万亩。丹江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均州晒烟品牌打造工作,成立了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此助推均州名晒烟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提升均州名晒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丹江口市均州晒烟历史悠久,从1630年(明崇祯3年)前后从美洲传入在古均州开始种植,至今已380多年。均州名晒烟品种主要有“毛把烟”、“露白水”、“葵扇把(又称光把烟)”、“柳叶尖”、“矮脚黄”、“鳖出头”、“金丝靠”、“香楼”、“兰花烟”等。1980年丹江口市被省政府确定为名晒烟生产基地,1983年又被确定为全国名晒烟生产基地,1984年“均州名晒烟”列入《全国名晾晒烟名录》。2013年,全市共种植均州名晒烟6714亩,收购烟叶14898.87担,实现晒烟税收285.32万元。

近年来,丹江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发展壮大,一直致力于武当蜜橘、均州晒烟、丹江口翘嘴鲌等丹江口特色产品品牌打造,成立农产品品牌创建领导小组,通过品牌强市的发展思路,明确特色品牌的发展方向,提高丹江口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传,在湖北丹江老均州城的土桥旁边有一个叫七里头的地方,这里有一块地名叫八亩地,自明朝崇祯三年以来,这块地每年都要种植均州名晒烟。在这块地的正中每一年能长出特殊的三株烟,这三株烟区别于所有的烟叶,因为当这三株烟在成熟期间的一段时间内,烟叶油润欲滴,随便从烟株上采摘其中任意的一片鲜烟叶卷起来就可能用火点着,抽之香气四溢。而这世上唯一的三株烟便被做为贡品敬献皇上的。这大概就是均州名晒烟的源渊吧。

地域范围

均州名晒烟产地范围为湖北省丹江口市所辖的均县镇、习家店镇、蒿坪镇、石鼓镇等4个镇、计46个行政村。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0°08'—111°34'、北纬32°14'—32°58'之间。均州名晒烟种植面积733公顷,年产量1000吨,产值0.18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观感官特征:生烟外观:茎叶角度较小,着叶28~34片,叶片较窄而厚,筋脉细,呈阔椭圆形;叶柄生毛,露浸不拖头;易退青变黄,水分含量少;颜色深黄,色度饱满,油分充足,组织细致,厚薄适中,成熟度好,填充力强,弹性好,香味充足。成品烟叶:香气浓郁,手揉叶呈麸片状,燃烧性好,燃烧后灰 呈洁白;吸味饱满,劲头足,刺激性小;含糖量适中,化学成分协调;烟气柔和、细腻,余味舒适纯净,浓劲比协调,配伍性好,工业可用性强。 2、内在品质指标: 烟叶安全性高,无残毒,无农药残留;烟叶中“高糖、适烟碱、富钾、蛋白质”是形成均州名晒烟的重要化学物质基础。蛋白质6%~8%,总糖12%~16%,总氮2.2%~2.8%,烟碱3%~3.8%,钾1.2%~1.7%,氯0.6%~1.2%。 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要求执行NY/T852烟草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农药使用符合《烟草农药使用推荐意见》(中国烟叶公司发布);质量要求按DB42/T225—2002《均县名晒烟》标准执行。

二. 浙江省 金华 磐安县 磐安香榧

磐安香榧是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的。磐安盛产香榧,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著名的中国香榧之乡。

磐安盛产香榧,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历史上的磐安县属东阳郡,公元5世纪《名医别录》记载:“彼生永昌、东阳诸郡。”公元10世纪宋丁度《集韵》记载:“榧,木名,有实,出东阳诸郡。”据磐安县万苍乡斐湖(古称榧坞)村保存的《榧坞种杏堂周氏宗谱》记载,当地在唐代已开始种榧树,唐高宗李治在位时,磐安香榧已是朝廷贡品。另外,我县境内有许多与“榧”有关的村庄和地名,如榧里、榧坞、板榧、榧树下、榧树岭等,均可觅得香榧生长的历史痕迹。至今,磐安县安文镇东川村黄连坞有600多棵的古香榧群落,其中最大的一棵香榧树树龄达1500年以上,被誉为“中国香榧王”。

磐安县2003年香榧种质资源调查中发现了17个自然种类,不但比诸暨、东阳多,而且香榧资源品质卓越。据统计,全县保存百年以上古榧树6100多棵,主要分布在玉山区域的万苍、尚湖、玉山、九和及安文、窈川等乡镇,其中尚湖镇岭干与板榧村、玉山镇黄里村、安文镇东川村分布最为集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香榧王”盛产不衰,最高年份产量达900多公斤,产值达2万余元。近几年来,我县大力发展香榧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安文、窈川、双溪、大盘、玉山区域为重点的香榧产业带。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民营企业的集约开发下,磐安县香榧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有光大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蜂儿土有限公司、大青谷农业有限公司等16家民营企业投资香榧产业,全县香榧种植面积达到5.63万亩,占全县经济林面积10.26万亩的54.9%;2012年榧蒲产量2000吨,总收入达1.4亿元,8.2万山区农村人口人均香榧收入1707元;2012年香榧干籽产量500吨,香榧产值2.1亿元。

同时,磐安县坚持走品牌战略,主打“蜂儿”香榧、“磐峰”香榧2个品牌,提升香榧产品附加值,“蜂儿”商标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和浙江省名牌林产品,连续三届被评为浙江省香榧产业十大推荐品牌、金华市名牌产品;“磐峰”商标被认定为中国著名商标。

三. 浙江省 金华 磐安县 磐安金樱子酒

磐安金樱子酒是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的。金樱子是一种野生的中草药材,金樱子经过发酵和蒸馏等特种工艺后,就成了金樱子酒。这种酒晶莹剔透,不含任何添加剂,并保持了金樱子原有的口感和有益成分,香气馥郁。该酒不但口感好,而且药用价值高。

提起磐安县的酒,人们总是会想起当地人酿的金樱子酒。尤其是在万苍乡,这里几家酒厂的金樱子酒都有着不错的口碑。万苍乡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乡村,这里地处云雾山系,一年四季树木葱郁、鸟语花香。村民世代以农耕为业,出产的茶叶和茭白在我省颇有名气,而有着“磐安小茅台”之称的金樱子酒则是当地农产品的一张名片。

金樱子,也叫刺梨、糖罐子、山石榴,在我国中南部各省都有分布,生吃起来会有一种酸甜的味道。它是一种药用价值非常广泛的植物,在宋代的《开宝本草》及明代的《本草纲目》都有过专门的记载,书上记载其具有“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治日久下痢,血崩带下,涩精遗泄”等功效。

金樱子经过发酵和蒸馏等特种工艺后,就成了金樱子酒。这种酒晶莹剔透,不含任何添加剂,并保持了金樱子原有的口感和有益成分,香气馥郁。该酒不但口感好,而且药用价值高。根据《本草纲目》中记载,金樱子“性酸涩、平、无毒;主治脾泻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久服,令人耐寒轻身,补血益精有奇效”。2006年,雅庄村的磐安县天波酒厂生产的金樱子酒在省农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08年又获得了金华市名牌产品称号。该保健酒这些年在上海、杭州等地的销量也越来越好。

据了解,磐安县的酒厂有三四家,金樱子酒是各家的拳头产品。磐安县天波酒业有限公司是当地第一家以生产销售金樱子酒为主的企业,至今已经有超过20年的创办历史,公司生产的金樱子酒多次获得省农业博览会金奖,是金华市名牌产品,企业也被评选为磐安县农业龙头企业。

四. 浙江省 金华 磐安县 磐安中药材

磐安中药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药材产业是磐安的传统优势产业。自宋代以来,磐安白术、元胡、玄参、白芍、玉竹就一直被世人所称道。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磐安成为“天然的中药材资源宝库”,199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命名为“中国药材之乡”。全县境内有药用植物1219种,著名“浙八味”中的白术、元胡、浙贝母、玄参、白芍五味道地药材盛产于此(俗称“磐五味”)。 中药材产业在磐安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百姓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几年,全县中药材年种植面积达8万亩以上(含木本药材),占全省总面积(34万亩)的23%,是全省最大的中药材主产区,白术、元胡、浙贝母、玄参、天麻的产量均占全国的20%以上。全县中药材产量1万余吨,产值达2亿元以上,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0%左右。

一、中药材生产基本情况

(一)生态环境得天独厚,野生药材资源丰富。磐安是国家环保总局首批命名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0.1%,大气环境质量始终处于国家一级标准,饮用水断面水质为I类,全县境内99%以上的河道水质都达到I类水标准。境内环境洁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对药材生长具有广泛的适宜性,亚热带季风气候,良好的土壤条件,加上复杂多样的小生境十分有利于各类药材的生长。据普查,全县境内有药用植物1219种,占全省的68%,动物药材42种。蕴藏量极为丰富的野生药材有葛根、前胡、山楂、覆盆子、金银花、野菊花、乌药、金樱子等40多种,珍稀名贵药用植物近百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银杏、南方红豆杉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有杜仲、黄连等4种,国家三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有天冬、猪苓、龙胆等6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有细茎石斛、大叶三七、八角莲、七叶一枝花、独花兰、三叶崖爬藤、斑叶兰、支柱蓼、金刚大等等。此外,境内还分布有野生元胡、野生玉竹等道地药材的种质资源。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为我县的中药材生产和产品开发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具有较高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大盘山因有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而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惟一以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二)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卓有成效,道地药材名扬四海。近年来,磐安县立足生态环境优势和药材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在省财政厅、省经贸委、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多个中药材示范基地,并组织实施了浙江省无公害白术、元胡标准化示范推广项目,建立了无公害白术、元胡标准化示范基地2万亩;2004年~2005年建立了玄参、浙贝母标准化示范基地1.5万亩,其中浙贝母标准化示范基地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项目和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二类项目,2005年5月,1万亩浙贝母标准化示范基地已通过省质监局、省农业厅的验收。中药材良种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全县建立了浙贝1号、浙胡1号、浙芍1号种苗基地3000多亩,提高了中药材良种覆盖率。此外,还先后建立了浙贝母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1000亩,无公害元胡基地3000亩,玄参GAP技术示范推广基地3000亩,无公害白术出口示范基地3000亩等等。基地建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全县乃至全省中药材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起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随着中药材GAP的实施,磐安洁净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道地药材引起许多企业的广泛关注,成为企业投资建立GAP基地的热土。金陵药业在大盘、安文、尚湖、九和等地建立了3000亩玄参GAP基地,兰溪三江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在新渥建立了1000亩浙贝母GAP基地,上海华宇医药集团与科信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了华信中药材有限公司,对中药材GAP基地的药材进行就地加工,形成中药材种植、加工一体化的规范化生产体系,生产优质中药材及其饮片。中国药材集团公司、杨子江药业、郑州长甲集团等有意来磐安建立GAP基地。此外,我县企业、经营户也积极参与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在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中,初步形成了“企业为主,部门服务”的运作机制。全县中药材GAP基地面积12000亩,有3038亩天麻获IMO有机证书,并有1000亩浙贝母、2000亩白术和500亩元胡获绿色药用植物及制剂产品证书。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加上县0对中药材产业化的扶持,药农的观念有所转变,药材生产逐渐由零星分散生产转向连片规模经营,涌现出了一批中药材种植大户。如大盘镇周志兴种植白术80亩,仁川镇羊昌财种植白术150亩、刘生根种植玄参135亩、羊东山种植玉竹120亩,新渥镇陈凤阳和深泽乡陈柏松在当地分别种植了40亩和30亩白芍等等。中药材生产逐渐走向基地化、业主化、规模化,出现了“满山开药花,遍地闻药香”的喜人景象。

基地建设推动了全县中药材生产的发展,提升了道地药材的产量和质量。磐安白术外形似蛙(俗称“蛙术”),断面菊花纹,味清香,为白术中的精品,常年种植面积1.8万亩,年产量3000多吨,约占全国总产的30%,有“全国白术,磐安四成”之说。磐安元胡外观黄亮,圆坚饱满,生物碱含量高,常年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1500吨,约占全国的30%。磐安玄参质坚性糯,皮细肉黑,枝条肥壮,而得名“乌元参”,长年供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大药厂作原料,常年种植面积8000多亩,年产量20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磐安白芍外形圆直,质地坚实,断面菊花心(又称菊花芍),味清香,久煮不糊,深受商家青睐。磐安浙贝母质地优良,粉性足,深受国内外客商的欢迎。近几年磐安浙贝母种植面积达8000多亩,产量800余吨,占全国产量的一半以上。全国80%以上的浙贝母商品通过磐安销售,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浙贝母集散中心。磐安玉竹条长、肉肥、柔润甘甜,常年种植面积3000多亩,年产量200吨,是全国重要玉竹出口生产基地。磐安天麻常年种植面积300多万穴,产量200吨,居全国之首,被誉为“天麻之都”。此外,桔梗、太子参、丹参、丹皮、吴茱萸、三棱、黄栀子等药材面积都很大。

(三)中药材科研工作不断深入,产后开发势头良好。磐安县中药材研究所与省中药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承担了多项国家、省级重点攻关项目。完成了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白术、元胡优质高产模式栽培技术研究》、“九五”攻关项目《白术规范化种植研究》和“十五”攻关项目《雷公藤规范化种植研究》,并通过国家级验收。近年来,实施了《富含功效成分的白术新品种选育》、《“浙八味”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玄参等三种“磐五味”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及示范推广》项目,广泛收集了“浙八味”种质资源,建立了“浙八味”种质资源圃,开展白术良种选育(包括遗传性状鉴定、诱变试验、组培试验等)、元胡良种选育、浙贝母航天育种、“磐五味”DNA测定等科研。《富含功效成分的白术新品种选育》项目通过验收,并培育了浙贝1号、浙胡1号、浙芍1号等道地药材良种,通过品种认定,成功引进了黄栀子、西红花、雷公藤、日本当归、金银花等药材新品种,推广了白术、元胡、浙贝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天麻有性繁殖技术等,为磐安中药材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药材的深加工已经起步,发展势头良好。全县获《药品生产许可证》的饮片企业3家,即大宇医药公司饮片厂、华信中药材有限公司、大晟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华信中药材有限公司于2005年11月通过GMP认证,是全省首家通过GMP认证的饮片生产企业。目前,磐安饮片企业生产的饮片品种400多个,年销售饮片1000多吨,销售额4000多万元。其中白术、浙贝母、天麻、玄参、元胡等本县大宗药材的饮片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大晟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的产品除中药饮片外,还有灵芝孢子粉胶囊等保健产品,其生产的中药饮片以出口为主。除饮片生产企业外,磐安药材市场经营户年加工销售的切片1000吨以上。一些有资金实力的中药材经营大户有意创办中药饮片企业,全县中药材深加工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依托磐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势,保健品系列开发进一步加强。健源皇野生植物制品有限公司开发了健保冲剂和健保胶囊,并已获卫生部健字号批准文号。一些农产品加工厂生产的保健食品有银杏茶、绞股蓝茶、速食桔梗、野菊花茶、草珊瑚茶等,药酒类产品有天麻酒、西红花酒、金樱子酒等。

(四)市场销售网络较为健全,磐安药材影响力不断扩大。磐安县先后创办了新渥中药材市场和磐安城。新渥中药材市场创办于1985年,占地面积10556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905平方米,交易棚架面积1550平方米,营业房53间;磐安城建于1997年,占地面积19950平方米,建筑面积15731平方米,总投资1540万元,营业房83间。市场的建设为药农提供了及时的产销信息和便捷的销售渠道,架起了磐安药材走向全国的桥梁,带动了药材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近年来,两个中药材市场年药材成交额达4亿元以上。全县有经工商部门登记的药材经营户400多家,临时购销户3000多户,并培育了大宇医药、外贸药业、华信中药材、盘山中药材、公平药材站等一批实力较强的药材购销龙头企业。同时,在省外还有180多户购销户,初步形成了一个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

为进一步做大药材市场,磐安县着手市场升级换代建设,并加大了外宣力度。2002年,经省工商局批准,磐安县将新渥药材市场更名为“浙江‘浙八味’市场”,市场建设项目已被省发改委列为2005年浙江省重点工程项目,市场总面积350亩,概算投资3亿多元,届时“浙八味”市场将成为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现代化中药材交易市场。2002年—2004年,磐安县成功举办了三届药交会。药交会规格高,来宾来客多,签约额大,影响力强,有效地拉动了磐安药材的市场需求,推动了市场的繁荣,成功地树立了磐安作为“中国药材之乡”的新形象,大大提高了我县中药材的知名度。2003年8月,由磐安中药协会申请的磐安白术、元胡、浙贝母、玄参、白芍、天麻、玉竹等品种获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2006年,磐安白术、元胡、浙贝母、玄参、杭白芍等五个药材证明商标已获得注册。磐安中药材已逐渐成为一个品牌。

五. 浙江省 金华 磐安县 生态龙井茶

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总面积1195.68平方公里,其中低中山面积968.40平方公里,占86%;耕地面积71.33平方公里,占面积的6%,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山峦起伏,山青水秀,常年云雾缭绕,一年四季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1445.80毫米,年均气温16.10℃,是一个典型的纯山区县。
生态龙井茶按传统工艺手工制作而成。成品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嫩绿光润,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杏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

六. 浙江省 金华 磐安县 磐安玄参

磐安玄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县玄参种植面积7000多亩,总产量近2000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磐安玄参质坚性糯,皮细肉黑,枝条肥壮而得名“乌元”,长年供南京金陵等大药厂。

七. 江西省 南昌 青山湖 江西名扇

江西名扇分黑白纸扇、油纸扇和绢扇,都是用本省出产的毛竹做扇骨。制作时要求每根扇骨都要削得细,磨得薄,长短一致,配色均匀,有的还要压出花纹,这样摇动时骨柔风清,美观适意。以黑纸扇为例,不仅要制扇骨,还要经过糊面、折面、上色、砂磨、整理等八十六道工序。它的扉面要用质地绵韧的纯桑皮纸做原料,两面还要涂刷几层柿漆。涂刷扇面的柿漆要用力搅拌,搅拌后提至二尺高,漆液下垂成丝而不断,颜色黑而透亮时,才能用。

经过这一系列精湛的工艺创作,使黑纸扇具有雨淋不透、日晒不翘、经久耐用的特点,既可止暑纳凉,又可遮阳蔽雨。由于黑纸扇具有这些优点,历年来都畅销国内外。

八. 浙江省 金华 磐安县 红葱烧腊肉

材料:原材料:腊肉200克、红葱头50克、红椒1只、生姜、葱各10克。

调味料:花生油30克、盐5克、味精10克、老抽王5克、湿面粉适量、麻油5克、清汤150克。

方法:

1、腊肉洗净切厚片,红葱去皮切块,红椒切片,姜切片,葱切段。

2、烧锅下油,放入姜、腊肉煸炒至出香味。

3、然后加入清汤、盐、味精、老抽王、红椒、葱段用小火烧熟入味时,用湿生粉打芡,淋入麻油入碟即可。

九. 浙江省 金华 磐安县 蜂儿香榧

“蜂儿”香榧在明清《浙江通志》《金华府志》《东阳县志》和新编《磐安县志》均有记载,据有史载已有八百多年。南宋著名诗人叶适歌讴磐安传统《蜂儿榧歌》诗如下:
古盛产于瑞山、玉山两乡,故《剡》志,载其名为玉山果,诗人苏东坡称赞曰:“彼美玉山果,餐为金盘实”。据专家考证,磐安香榧以悠久历史文化为浙江之最,蜂儿香榧纯天然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磐安传统,是馈赠之精品,欢迎选购蜂儿牌香榧。

十.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名水煎包

【原料】 精粉500克

【辅料】 猪肉250克,大葱125克,酵面200克,酱油50克,香油50克,食油100克,白菜700克,精盐、碱面、调料面、姜末、清水适量

【制法】①将面粉与酵面兑好加入温水和成面团,再碱水揉匀稍饧上案,揪成40个小块,逐个擀成小圆片。

②把肉剁碎,放人酱油、精盐煨起,再将切碎的姜、葱与调料面一起放人肉里拌好,然后再放上剁碎,压出水分的白菜及香油,拌匀成馅。

③用皮包上馅成大圆饺子,俗称扁食,似相公帽摆放在刷匀油的深底的鏊子上(专用鏊子),摆满为止,淋人食油50克,盖上盖煎5分钟,再倒入800克白面汤清水内兑入少许面粉搅成面汤,再盖住煎焖使之变成蒸气传热焖熟,再淋入50克食油,再盖住焖煎5分钟。底部呈焦黄色时,用铲将四周与鏊底分离,大翻鏊,离火即成。食用时用小铲铲人盘内即可。

【特点】 底色金黄,焦脆,馅浓香可口,色味俱佳

金华磐安县十大特产磐安特产排名前十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