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有一种特产酱菜 陕西酱菜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19 00:08:41

一. 山东省 临沂 沂南县 双堠酱菜

双堠酱菜有着数百年的腌制历史,为沂蒙山区著名的地方土和地方名吃。在保持传统特作工艺的基础上,双堠酱菜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努力开发新品种,现已有酱磨菇、酱杏仁、酱生菜、酱姜、酱黄瓜等主打品种20多个,推出的“双玉园”系列手提式礼品箱包装,经济实惠,美观大方,深受省内外客商和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双堠酱菜始终坚持以质量为生命,从酱的制作、原料的采购到配料酿制,层层把关,努力做到精品精制,精益求精,树立了双堠酱菜品牌的良好信誉和形象。

二. 陕西省 宝鸡 陇县 关中马

【主产区与分布】 陕西省关中渭河平原。宝鸡市数量最多,拢县柳林质量最佳。

【形成历史】

关中地区是农业基地。五十年代初,农业和运输也都需要体大、力强、速力快的新类型马,而当时当地的马体格小,挽力和速力不能满足要求,于是决定引用良种公马对当地马进行多品种复杂育成杂交,以期培育一个具有60-75kg正常挽力、步伐轻快、时速4.5-4.8km、体重500kg以上、体高152cm左右、外形结构好、体质干燥结实、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挽乘兼用型马。新马种的培育工作先从陕西省柳林滩种马场开始,又以此为中心,然后扩大到全产区。其育种过程如下:从1950年开始,先选用英顿(后改称布琼尼马)、卡拉巴依和苏高血等轻型品种公马与本地母马杂交,获得一批轻型二代改良马。0马各项体尺较本地马均有明显提高。但体尺指数较小,表现体躯高、狭而短、步伐轻快、挽力不足的特点。1958年开始,又选用大型阿尔登公马再对二代轻型改良马进行复杂杂交,以加重体型,提高挽力。二代轻型0母马与阿尔登公马相配所产生的三代或四代0马,在体尺、体型、外貌和役力等方面,基本上达到原定育种指标。在本品种形成中卡巴依马和阿尔登马起主要作用。1965年开始,选择达到育种体尺指标、理想型的0公、母马,以同质选配为主,异质选配为辅的选配方法,进行横交,严格选择,扩大理想群。为迅速提高马群质量,柳林滩种马场建立核心群,重点选用遗传性较稳定的横交公马66-6号,扩大繁殖,连续使用几年,结果使马群的体尺、体型结构、外貌特征趋于一致,具备了挽乘兼用马的特点。1970年起,全部母马转入自群繁育后,用不同血统的公马,以中亲选配为主,适当进行近亲选配,逐步巩固所获得的优良遗传性状,使群体达到基本一致。核心马群的自群繁殖已有三个世代以上,母马群近交系数多为3.38%。马群基本由保持本地马种12.5%的血液,含轻型品种马和重挽型品种马的血液分别为25.0%和62.5%所组成。现开始有计划地试行品系繁育。在培育过程中,优越的饲养管理条件也起了重要作用。产区主要采取舍饲饲养,饲养管理精细。饲草主要是谷草、麦糠、野青干草和少量麦秸,夏秋补加青苜蓿、野青草和禾草,冬季加喂青贮玉米秸和干苜蓿。各种草料搭配比例,随季节和生产条件而变。精料主要有大麦、豌豆、黑豆、玉米、麦麸等。幼驹出生一月后,除随母马同槽采食外,另设专槽单独补饲。一岁左右开始使役-,两岁正式使役。母马妊娠后,多不使役或只担负轻役。育种由行政、教学、、科研单位和种马场组成“关中马育种协作组”指导,制订育种方案;并以柳林滩种马场为核心,以农村为基础,不断扩大育种群。经过三十多年,不断选育提高改良马群。1982年10月由陕西省农业局组织“关中马品种鉴定小组”,对育种核心场----柳林滩种马场的关中马进行品种鉴定和验收,认为其合格率达97%,达到育种指标,确认为一个新品种,命名为“关中马”。

三. 陕西省 渭南 蒲城县 永信酱菜

永信酱菜

陕西蒲城永信食品有限公司地处陕西省蒲城县,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之故乡。地理条件独特,无工业污染,是酿造天然绿色食品之理想基地。

公司成立于二00七年元月,其前身为蒲城永信酿造厂,创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是一家专业从事酱腌菜和调味品的食品加工企业。公司占地面积五十余亩,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技术力量雄厚,具备现代化的生产加工设备和质量检测设备,年储存销售产品五千余吨。建厂十多年来,根据市场需求,凭借自身的研发能力,取众家之精华,先后推出“永信”牌和“延兴源”牌酱腌菜系列、特色调味酱系列、发酵性豆制品系列、精品礼盒系列五大类别,百余个品种,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主导产品“酱香八宝、香辣八宝、红油榨菜丝、海白菜、红油黄瓜、红油豆角、全形榨菜、糖蒜、五香豆鼓、花生酱、果仁酱、西瓜酱、海鲜酱”等产品风靡渭北市场,享誉三秦。产品曾荣获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质量达标放心产品”荣誉称号。特别是在二00六年,企业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在技术和设备上进行了大规模的革新和改造,被渭南市人民政府评为“渭南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被蒲城县人民政府评为“蒲城县重点保护企业”。

四. 陕西省 西安 碑林 陕西青茶

陕西绿茶统称"陕青",栽培历史悠久。主要产于陕西南部的紫阳、安康、岚皋、平利、西乡的十多个县区,这里是全国的主要茶叶产区之一。陕青是将刚摘下来的鲜嫩茶叶,经过刹青、揉捻、焙制分筛等工序精制而成。因此,茶叶柔嫩,含芳香油多,具有条索匀整,色泽绿润,水色清澈,饮入口中鲜爽香醇,回味甘纯。以紫阳宦姑毛尖、白家河园炒青、平利三里亚炒青、岗皋龙安寨烘青和西乡子午仙毫,因采制精细,风味特异而富有名气,尤其是紫阳的富硒茶因具有多种医药功效而称为名优佳品。

五. 陕西省 榆林 府谷县 孵酱菜

孵酱菜做孵酱菜要先制好酱汁。将滤过酱的酱渣(未滤的原豆豉磨碎更好)加盐、辣椒、花椒、小茴香、干姜等作料放水锅里熬成糊状稠汁,晾凉待用。将苤蓝(球茎甘蓝)削去硬皮,切大块,也可用蔓菁、白萝卜等,洗净晾去水分,层层加盐,放入瓮或坛之类的容器里,将晾凉的糊汁慢慢倒入容器,使汁液从菜块的空隙流下,将菜完全淹没在酱汁中,上面至少还应有一寸半以上的酱汁覆盖层。让其自然发酵酿造。一般一月以后就可取食。吃时切丝即可,如果调点醋、蒜末、香油则更好。因其像鸡孵蛋一样一次孵好多,故叫孵酱菜。也可以孵入黄瓜等。夏天还可孵入豆角、去瓤的生甜瓜、削去绿皮的西瓜皮等,但这些易使酱汁变味,要孵好就吃,不能久孵不取。酱菜瓮夏天极易生蛆,最好蒙上块纱布以防蝇。但是,如果你的酱菜瓮(坛)不会起蛆了,肯定是坏了,发臭不能吃了。要赶快搲出来重熬。

六. 江苏省 镇江市 润州区 恒顺酱菜

恒顺酱菜以新鲜果蔬为原料,通过挑选加工、渍盐、优质面酱浸渍、装杯、高温杀菌等制作而成。具有“色泽鲜艳,酱香浓郁,味甜且鲜,脆嫩爽口”之特色。 恒顺酱菜品种繁多,有乳黄瓜、萝卜头,宝塔菜、嫩芽姜、什锦菜、香菜芯、甜瓜、醋蒜、姜丝乳瓜、辣油香菜芯等,各具风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理想的佐餐小菜。 金山牌恒顺酱菜,早在30年代就曾多次获西湖博览会、江苏物产展览会、中华国货展览会一等奖、优等奖,1987年获国家银奖, 1988年获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七. 河南省 商丘市 睢阳区 大有丰酱菜

大有丰酱菜源于清末。由李大有字丰年者所首创,故名。

明朝末年,清兵南下,李大有五世祖由金陵名容(今江苏句容县)逃至安徽亳州,做染布生意,兼营酱菜。至李大有一代,商运通达,生意兴隆。清道光年间传至其孙,门市分“春阳斋”、“紫阳斋”、“大有丰”、“大有厚”四处经营。大有丰迁至归德府城,专营酱菜。之后,大有丰雇用师傅孟春发,吸取南北二州(亳州、济宁)之精粹,精心研制,制作出的酱菜独具一格,驰名中州。因此,民谣云:“南有紫阳斋,北有玉堂斋,中有大有丰,三家好酱菜。” “南有紫阳,北有玉堂,归德大有丰,酱菜美名扬。”解放后,大有丰收为国有,1953年,改为商丘县酱醋酿造厂,1956年改为商丘县酿造厂,使酱菜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品种多达四十余个,主要产品有酱瓜、酱笋、酱黄瓜、酱包瓜、酱八宝菜、五香大头菜、豆腐乳、西瓜酱豆、油辣酱豆等。

八.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平望酱菜

酱菜就粥喝,吃起来就应了“清粥小菜”这个词,清爽可口。夏秋的瓜果蔬菜腌制成酱菜,不仅冬季可以食用,而且能吃到来年春天,可谓既方便快捷又经济实惠。

吴江的平望酱菜因为品质好,口味佳,在国内负有盛名。比如蜜汁姜片,棕黄色的卤汁浸泡着片片嫩姜,夹起一片入口,甜脆鲜嫩的感觉溢满味蕾。

九. 陕西省 咸阳 渭城区 陕西萝卜饼

制作材料:精面粉650克,白糖350克,熟猪油250克,生猪板油丁50克,萝卜丝250克,红枣25克,芝麻15克。

特色:软嫩酥甜,是陕西大众化小吃食品。

制作方法:

1.红枣去核洗净,切成丝。盆内加芝麻(剁碎)、绵白糖、萝卜丝、生猪板油丁拌匀成馅。

2.盆内加300-325克面粉,倒入175克化开的熟猪油搓酥,分成5份,用湿布盖上静饧。

3.剩余的面粉倒入盆内,加熟猪油75克、适量温水和面搓硬,分成5份,用湿布盖上静饧。

4.两种面团分别搓成条,各摘成2块,水油面擀开,油酥面放在水油面内,反复纵横各叠3次,擀开将馅包在里边,拍成圆饼,上鏊烙烤即成。

制作要领:

1.两种面团要揉匀饧透;

2.烙制时火不宜太旺,以免焦煳。

十. 安徽省 宣城市 泾县 泾县酱菜

泾县酱菜是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的。泾县酱菜历史悠久,自古以来被人们青睐并被列为馈赠亲友和晏席上传统调味佳品,尤以香菜、生姜、大蒜、芝麻萝卜条闻名。

如今在泾县做酱菜的企业有很多。以“正兴隆”品牌为首,酱菜制作已成了泾县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占有一定市场的企业群体,虽然味道各不相同,市场份额有多有少,但他们都在沿袭泾县酱菜的传统手工工艺路子,有百年历史的泾县酱菜必将继续飘香。

1988年注册了“章渡”和“丁渡”牌商标,1999年注册了“正兴隆”牌商标,得到了消费者信赖。尤以“章渡酱菜”、“正兴隆酱菜”、“丁渡酱菜”闻名遐迩,泾县育才酱制品厂生产的酱菜系列产品,是安徽省名优,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产品以传统的工艺、独特的配方,不增加任何防腐剂精细加工而成,畅销省内外。

陕西渭南特产酱菜陕西汉中特产咸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