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土特产介绍图片 双鸭山有啥特产或玉石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19 06:11:29

一. 黑龙江省 双鸭山 集贤县 板子房西瓜

板子房西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板子房西瓜”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主产于黑龙江省集贤县。集贤县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西瓜种植传统。该县举办“中国集贤”板子房西瓜节,拓宽了国内市场销路,“板子房”西瓜远销北京、上海、广东、扬州、海南等150多个省市。

为促进西瓜产业的发展,集贤县组建了促进西瓜产业化发展办公室,2002年5月引导农民建立了西瓜协会,2006年8月帮助农民建立了五万平方米的集餐饮、住宿、洽谈、运输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西瓜交易批发市场,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前移到生产基地,帮助测土施肥、制定板子房西瓜标准,编写板子房西瓜种植技术规程,指导农民严格按照标准化种植西瓜,实行了“三级三员”管理模式,使以往种植西瓜分散单干、粗放型、没有规模性经营转变为“基地+协会+农户+市场”的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
为了解决西瓜种植科技含量低的问题,集贤县把提高质量、增加收益的支撑点放在依靠科技进步上。提出了“调优种植品种、调整种植方法、调准上市时间”的致富思路。积极推广种植“特大红宝”、“庆发9号”、“京欣系列”、无籽西瓜等耐储存、好保管的新品种,技术人员在学习外地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举办农民种植西瓜培训班,无偿为瓜农讲解西瓜种植新技术,适时开展互帮互助活动,提高了经济效益翻了两番。.

板子房西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黑龙江省集贤县人民0《关于划定“板子房西瓜”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请示》(集政呈[2006]3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黑龙江省集贤县福利镇、丰乐镇、太平镇、集贤镇、升昌镇、兴安乡、永安乡、腰屯乡、二九一农场、笔架山农场现辖行政区域。

二. 黑龙江省 双鸭山 尖山区 刺五加

生于山坡林中及路旁灌丛中;药圃常有栽培。分布于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根皮祛风湿、强筋骨,泡酒制五加皮酒(或制成五加皮散)。 根皮含挥发油、鞣质、棕桐酸、亚麻仁油酸、维生素A,B1。
刺五加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上品乃指无毒,久服可以轻身、延年益寿而无害。刺五加自古即被视为具有添精补髓及抗衰老作用的良药。商品名为五加参,原主产于黑龙江省山区,地方土名习称“老虎潦”,在日本则称为虾夷五加,而在前苏联又称为西伯利亚人参。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刺五加,以五叶交加者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五加治风湿,壮筋骨,其功良深,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又“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之说,对五加做了很高的赞誉。
《名医别录》认为五加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意志」等功效。
刺五加于《实用补养中药一书》中记载,属于补气药,具有补虚扶弱的功效,可来预防或治疗体质虚弱之症候,滋补强壮,延年益寿。

三. 黑龙江省 双鸭山 集贤县 酸菜鸭

配料:

土鸭半只约750克,泡萝卜250克,葱段、姜片、绍酒、盐、胡椒粉、花椒粒各适量。

操作:

1、土鸭去杂洗净,适当切块,放入开水锅中焯一下,洗净血沫;泡萝卜洗净,适当切块。

2、炒锅置旺火上,访友烧热后炒香葱姜、萝卜,加入鲜汤,放鸭块、绍酒、花椒粒,用旺火烧沸后,改用中小火,保持汤面微沸,炖约一个半小时。

3、待鸭炖烂后,捡出葱姜不用,加盐好咸淡即成。

注意:

选用土母鸭制作此菜,汤清味美,咸鲜带酸,鸭肉软糯鲜香。小家庭制作泡菜,常因来不及吃而泡得太酸,用这种酸萝卜制作此菜,比新鲜的泡萝卜味道更胜一筹。如果用微波炉制作,在放汤后,翻入微波炉容器中,先用高火10分钟,再用中火50分钟即可。

四. 黑龙江省 双鸭山 宝清 宝清大白板南瓜籽

宝清大白板南瓜籽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宝清大白板南瓜籽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大白板南瓜籽”是黑龙江省宝清县。白瓜籽是一种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并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宝清 图1 宝清大白板南瓜籽

.县地域辽阔,土质肥沃,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气候和地理条件特别适合白瓜籽的种植,产出的瓜籽色白、板大、皮薄、仁厚。 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白瓜有机食品基地之一,闻名遐迩的“中国宝清‘大白板’南瓜系列产品生产之乡”,获国际农业博览会驰名奖。2006年,“宝清大白板”被国家列为地理标志产品之一。产品远销至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宝清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白瓜籽集散地之一。.

保护范围

宝清大白板南瓜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黑龙江省宝清县 关于申报宝清红小豆宝清大白板南瓜籽挠力河毛葱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宝政函[2004]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黑龙江省宝清县所辖行政区域。.

五. 黑龙江省 双鸭山 宝山区 酱骨架

配料:

主料:猪脊骨

辅料:姜,葱白(京葱或者叫大葱),大料,花椒,桂皮,茴香,香叶,糖,老抽,醋,油,食盐。

操作:

1、锅内烧水,水开将脊骨下水焯,再开点少许醋,盖锅盖煮3分钟。将骨头取出。
2、锅内放底油少许,油需6成热放糖,然后不停的搅拌糖,糖颜色刚变黑冒烟需马上加入大量清水。
3、水下锅后可加入姜(去皮,取块然后拍,切记切片)、葱白(切段,拍)、大料、花椒、桂皮、茴香、香叶。水开后加入脊骨。然后在放入适量老抽、食盐。

4、水大开后5分钟关小火煮30分钟,关火焖5分钟。出锅盛盆。

六. 黑龙江省 双鸭山 岭东区 岭东榛蘑

榛蘑是白蘑科食用真菌。野生榛蘑是中国东北特有的山珍之一,是极少数不能人工培育的食用菌之一。
榛蘑味道鲜美,榛蘑炖小鸡是东北人招待贵客的不可缺少的传统佳肴。榛蘑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经常食用可加强肌体免疫力,益智开心,益气不饥,延年轻身等作用。
榛蘑呈伞形,淡土黄色,老后棕褐色。盖顶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鳞片,老熟后近光滑,盖的边缘有放射状排列的条纹。撕开菌盖可见蘑肉白色。菌柄细长,圆柱形,基部稍粗,柄多弯,高5-13厘米,有纵条纹,内部松软至空心。
榛蘑7-8月生长在针阔叶树的干基部、代根、倒木及埋在土中的枝条上。一般多生在浅山区的榛柴岗上,故而得名“榛蘑”。榛蘑不仅食用,还可药用。榛蘑可用来栽培名贵药材——天麻,即在人工栽培天麻中利用其共生关系,提高天麻的产量和质量。

七. 黑龙江省 双鸭山 宝山区 软炸鱼

配料:

净鱼肉150克,葱末、姜末各15克,绍酒10毫升,精盐2克,味精、香油各3克,老面肥50克,干面粉100克。

操作:

1、将鱼肉片成三成厚的大片,再切成二寸长、三分见方的条,放在碗里,加入葱末、姜末、绍酒、精盐、味精、香油,腌好;

2、取老面肥放在碗里,用水调开,加干面粉、清水适量搅成稠糊状,放在30摄氏度处发酵。待糊发起时,下入少量碱,再放入花生油搅匀;

3、炒锅内放入猪油,上微火烧至五成热,将腌好的鱼条逐条蘸上发面糊,下入油里的漏勺中翻炸,待鱼上的面糊遇热油胀起、呈金黄色时,捞出滴净油,去掉鱼条外部的糊渣不要,码于盘中即可上桌。

八. 黑龙江省 双鸭山 四方台区 红烧肘子

配料:

主料:肘子1000克。

辅料:

花生油2000克(实耗75克),酱油50克,料酒75克,盐1.5克,葱、姜、五香料少许,淀粉15克,糖10克,汤适量,青蒜少许。

特色:金红色,软烂鲜香。肘香飘荡,味美爽口。

操作:

1、选皮薄、毛孔细小的新鲜肘子,剔去骨头,修整成圆桃形状。

2、肘子皮朝上,放入五香料卤锅加热,煮至五成熟捞出。

3、将油锅烧热,把肘子皮朝下炸呈黄色,炸时不停地翻动,以防糊底。

4、炸好肘子捞出,放一碗内,加葱、姜,用卤汤对些水,浇入碗中,上屉蒸烂。

5、将蒸好的肘子扣入大盘内,汤沥在久中,加入料酒、味精,调一下色味,开始勾芡,撒上青蒜段,淋入明油,浇在肘子上即成。

九. 黑龙江省 双鸭山 友谊县 白蘑

白蘑

白蘑是伞菌中最珍贵的品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钾、钙、铁、磷等矿物质,其形状如伞,洁如玉盘、嫩如鲜笋。每年雨量充足的8-9月为盛产期。

白蘑食法很多,可以溜炒、做馅,涮火锅。也可以晾干,以备冬季食用。

十. 黑龙江省 双鸭山 尖山区 榆黄蘑

榆黄蘑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
形态特征:

榆黄蘑子实体多丛生或簇生,呈金黄色。菌盖喇叭状,光滑,宽2-10厘米,肉质,边缘内卷,菌肉白色。菌褶白色,延生,稍密,不等长。菌柄白色至淡黄色,偏生,长2-12厘米,粗0.5-1.5厘米,有细毛;多数子实体合生在一起,榆黄蘑色泽金黄,艳丽美观,惹人喜爱,外观恰似一朵美丽的鲜花。
营养成分:

榆黄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氨基酸含量尤为丰富,且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属高营养、低热量食品,长期食用,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含量的功能,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肥胖症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可入药,治虚弱萎症(肌萎)和痢疾等症。
榆黄蘑栽培要求:

榆黄蘑生长力强、出菇快、生长期短、产量高,既可段木栽培,也可袋料栽培,菌丝生活力强,可在榆树、杨树、桦树、椴树、水曲柳、槐树等阔叶树锯屑培养基上生长发育,也可在红松、沙松、鱼鳞松、杉、柏等锯屑培养基上生长发育,不过产量很低。还可在棉籽壳、废棉、玉米芯、花生壳、豆壳、麦秸、稻草、茶渣以及栽过草菇和蘑菇的废培养料上生长发育。其中,以棉籽壳、废棉和玉米芯栽培榆黄蘑的产量较高。菌丝生长发育温度范围为7-32℃,最适生长温度为23-27℃,45℃以上经2小时菌丝即死亡,但能忍耐零下38℃低温。子实体形成温度为10-28℃,最适生长温度为 15-25℃。pH5-7都能生长,以pH5-6.5最适宜。
食用方法:

可炒、可爆、可烧、可扒、可炖汤,其味道鲜美,口感滑嫩。可与精肉、腌菜、笋、火腿肉、肚片合炒,也可放入肉类中煲汤。

双鸭山必买十大特产双鸭山特产有哪几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