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地区土特产 巴中能带走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12 20:46:02

一.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南江黄羊

南江黄羊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江黄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江黄羊原产于四川省南江县,采用多品种杂交方法,培育成的肉用山羊新品种。

南江黄羊被毛黄色,毛短紧贴皮肤,颜面毛色黄黑,鼻梁两侧有一对称黄白色纹,从枕部沿背脊有一条由宽而窄至十字部后渐浅的黑色毛带。公、母羊有角者占61.5%,角向上、向后、向外呈“八”字形,无角者较少。头中等大小,前胸深广,背腰平直,四肢粗长,蹄质结实。体躯结构匀称,略呈圆桶形。

体格较大,生长发育快。6月龄公羊体重 27.40千克,母羊 21.82千克;周岁羊分别为37.61千克,30.53千克;成年羊分别为66.87千克,45.6千克。哺乳期日增重公羊176.17克,母羊161.33克;6月龄分别为139.56克,109.33克;周岁前分别为97.79克,77.78克。

性成熟早,繁殖力高。2月龄出现性行为,3月龄初次发情 4月龄可配种受孕。群体胎平均产羔率205.42%,双羔率 22.37%,多羔羊15.22%。高繁群胎平均产羔率216.67%,群体繁殖成活率90.18%。

出肉率高,肉质好。在放牧加补饲条件下,8月龄羊胴体重10.78千克,屠宰率47-63%1骨肉比1:3.48; 10月龄分别为11.38千克,47.70%,1:3.71; 12月龄分别14.97千克, 49.41,1:3.850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低。

南江黄羊杂交改良效果明显,在浙江、福建杂交一代羊6月龄体重比同龄本地山羊提高42.54% - 59.56。在武陵山区杂交一代羊,周岁体重比同龄本地山羊提高66.55%-113-56%. 在大巴山区杂交一代羊6、12月龄,成年体重比本地羊分别提高 60.90%,67.95%。

二. 四川省 巴中 通江县 通江香菇

通江香菇源于野生,自古以来称为香菌,民间采食作菜肴。段木香菇的起始年代已无从考证,木悄香菇始于1997年。

生产工艺:

第一年,耳树选择、砍树、剔枝、截段、人工接种、发菌管理、起架管理、采收加工;第二年,越冬管理、起架管理、采收加工;第三年,越冬管理、起架管理、采收加工。木屑香菇生产工艺:备料、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养菌、转色、上架(入畦)、出菇管理。

独特品质:

通江香菇是以优质树木作为栽培材料,因此产品明显优于比国内其它地方以棉籽壳、草料、甘蔗渣等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具有肉质嫩脆,味道鲜美,香气沁心,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是宴席和家庭烹调最佳配料之一。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延年益寿的佳品。元朝吴瑞的《日用本草》载:香菇可“益气不饥,治风破血”。清朝黄宫绣的《木草术经》曰:“香菇味甘、性平,能益气助食及理小便失禁。”民间把香菇用来辅助治疗痘疮、麻疹、解毒、治头晕、防感冒、降血压、治皮炎、身全衰弱、坏血病、佝偻、肝硬化等病症。就营养价值而论,据化验,100克干香菇中,含蛋白质13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54克,粗纤维7.8克,灰分4.9克,钙124毫克,磷415毫克,铁25.3毫克,以及维生素B1、B2、C等。在香菇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多达18种,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香菇就有7种;脂肪中含有大量的亚麻油酸,灰分中含有大量的钙、铁、锰 等造血物质。此外,还含有一般蔬菜所缺乏的维生素D原260克,可转化为维生素D,增强人体抵抗力,并帮助儿童的骨骼和牙齿生长。在香菇中含有的30多种酶,是纠正人体酶缺乏的独特食品。据日本研究,香菇治疗胆固醇动脉硬化、肝硬化和抗癌具有显著效果。因此引起国际上的重视。

2005年通江县栽培段木通江香菇菌种70万瓶,产菇(干品)700吨,产值2520万元;栽培木屑通江香菇680万袋,产菇(干品)680吨,产值2720万元;自1997年起至今通江香菇就销往日本,东南亚等国。

三. 四川省 巴中 通江县 通江天麻

通江天麻

通江天麻是通江县,种植历史悠久。通江县属典型的中低山丘县,70%的乡镇出产野生天麻,乡镇村民历来有种天麻的习惯和经验。通江天麻块茎呈长椭圆形,略扁,皱缩而弯曲。横切面为牙白色或黄棕色,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药用价值极高。自2011年8月,通江县规划实施《巴药发展行动计划》,通江县在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中,因地制宜,把通江天麻这一传统优势产业作为重点农业产业之一大力推广与发展,对麻农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与奖励,建立了以原始森林空山一带为中心的天麻种植示范带,经过数年的探索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由通江县科技局组织申报、实施的四川省早期科技创新资金项目《天麻仿野生栽培技术操作规程(SOP)研究及GAP基地建设》已正式投产。目前,全县共计栽培天麻15万窝,种植面积2万亩,年产干天麻达80吨,带领药农人均年增收2000元。通江天麻产业的发展,对秦巴贫困山区脱贫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 四川省 巴中 巴州区 眉毛酥

眉毛酥,酥点,特点:形如娥眉,酥纹清晰,绳边完整,味甜酥香。烹制法:炸。

川味眉毛酥的做法:2in

1、用油水面35克包上酥面15克,按扁,擀成牛舌条形,再裹成圆筒。2in

2、将圆筒横切成两节,刀口向下竖立在案板上按扁,再擀成直径7厘米的圆皮。2in

3、逐个包上洗沙馅成半圆形,抄两角,锁成绳边后放入猪油锅内,文火浸炸而成。2in

操作要领:擀酥时用力轻重一致;包馅时,酥纹一面向外;一直使用文火,边炸边淋油。2in

在四川餐饮行业中,此品常用于筵席之后,准备客人带走。2in

五.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慈姑枣泥饼

慈姑枣泥饼,炸点,特点:脆嫩爽口,味香甜。烹制法:炸。此饼确切的说法,应称为荸荠枣泥饼,因过去把荸荠误为慈姑,沿用至今,故名。

四川慈姑枣泥饼的做法:SHm

1、两粒蜜枣去核、剁茸,加入猪板化油揉匀。SHm

2、桃仁去皮炸酥斩成丁,加蜜桂花糖、猪化油少许、枣泥制成馅。SHm

3、慈姑洗干净去皮剁成丁,与干糯米粉(一半加水揉成团入锅煮熟)揉匀做成剂子。SHm

4、将剂子按扁,包入馅心,封口,再按扁成圆饼形,入猪油锅内炸熟即成。SHm

操作要领:馅心不宜太软;包馅封口要严;炸制的火候不宜大。可配各类甜羹食用。SHm

六. 四川省 巴中 酒罐酒

袋子装粮纯粮精酿,篓子盛放,这就是酒罐酒瓶、盒独具匠心的创意设计,加之其悠久的地窖储存和醇和典雅的袅袅余香,完美体现了中华酒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令不少同行叹为观止,被称为巴中市人民的“五粮液”。( 巴中)

七. 四川省 巴中市 南江县 南江黑木耳

南江黑木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黑木耳属于腐生性中温型真菌。菌丝在6~36℃之间均可生长,但以22~32℃最适宜;15~27℃都可分化出于实体,但以20~24℃最适宜,河南省卢氏县就是因为良好的天然环境造就了卢氏黑木耳为其地理保护产品。菌丝在含水量60%~70%的栽培料及段木中均可生长,子实体形成时要求耳木含水量达7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90%~95%。菌丝在黑暗中能正常生长,子实体生长期需250~1000 lx的光照强度。为好气性真菌,pH5~5.6最适宜。黑木耳栽培方法有段木栽培与塑料袋代料栽培等多种。

南江黑木耳

南江县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

11041162

黑木耳

八. 四川省 巴中 通江县 空山黄牛

空山黄牛
通江县农户具有2000多年养牛史,逐渐形成了适应性强、具有山地放牧耐粗特性、肉质细嫩、风味独特的地方黄牛良种——通江黄牛(又名空山黄牛)。1982年农业部委托全国肉牛繁育协作组进行实地调查后,将通江空山黄牛定名为通江牛,收入世界牛种名录。现在通江空山黄牛分布于通江、南江、巴中、平昌、万源、达州等四川东北部地区,存栏总数已达50多万头。 通江空山黄牛成年公牛体高128cm,体斜长 152cm,胸围182cm,管围20cm,体重478.7kg;成年母牛体高115cm,体余长143cm,胸围168cm,管围16cm,体重388.6kg。通江空山黄牛有五大特点:一是放牧性能好,在46度的坡地上能很好放牧,适合于山区农户养殖;二是抗逆性强,而粗饲,能适应比较恶劣的气候条件,寒冷冬季农户只需放牧加喂秸秆,适当补充食盐,牛就能保膘,夏秋只需放牧即能育肥;三是繁殖力强,母牛1.5岁性成熟,发情十分明显,一般可达三年两产,繁殖年限12年以上,犊牛成活率95%以上;四是育肥性能良好,阉牛放牧育肥日增重可达850g以上,使用精料育肥日增重在1.2kg以上,1.5—2岁可达400kg;五是肉质风味好,不论是炒、炖、烤、涮、蒸皆宜,香味浓郁,一直是巴山“灯影牛肉”及牛肉干的主要生产原料,深受人们喜爱。 为使通江空山黄牛这一地方黄牛良种得到合理、快速、健康发展,近年来通江县委、政府大抓养牛业的发展,积极鼓励农户养牛致富,到2004年全县已达年出栏肉牛8.05万头规模,养牛产值1.2亿元,占全县牧业总产值的15.4%。全县形成了牛的交易市场14个,年交易量6万头左右,县境内已建成3个民营牛肉加工企业,生产的“灯影牛肉”和牛肉干系列产品远销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每年牛肉类产品加工增值已达0.85亿元。

九. 四川省 巴中 恩阳区 恩阳葡萄

恩阳葡萄

恩阳葡萄是巴中市恩阳区传统特色产业,种植历史悠久,属天然绿色食品。口味纯正、无污染、营养丰富。可赠亲友,是酿酒及食用之佳品。恩阳葡萄粒大、皮厚、汁少、水多,皮肉易分离,味道酸甜可口,果肉外有层薄皮,皮外有薄霜。恩阳区光照充足,土壤气候条件特别适合恩阳葡萄生长,目前,恩阳全区种植面积近4万亩,有机葡萄基地20个,投产的优质葡萄品种采用现代设施栽培。

十. 四川省 巴中市 南江县 川核

川核

核桃又名胡桃,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核桃科,核桃属,在南江县分布四大类,即核桃、铁核桃、野核桃、核桃楸。广泛分布于海拔400—1800米地段,是耐干旱脊薄忌水渍高温理想的中山地区经济树种。南江县位于米仓山南麓,东与通江、南与巴中、西南与旺苍、北与陕西南郑相邻,北纬31°50’—32°45’,东经106°27’—107°10’之间,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幅员面积341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7%,海拔370—2508米,山脊陡峭狭长,沟谷切割强烈,荒山、荒地、坡耕地分布面积十分广阔,土壤以紫色土、黄壤、黄棕壤为主,气候湿润,土壤干燥,年均气温16.2℃,无霜期259天,年均积温5096℃,年均降雨量1161mm,年日照1570小时,相对湿度64—79%。适合核桃生长并能达到丰产、稳产、优质面积达2万公顷,是发展核桃的最理想区域。 南江引进核桃初起汉代至今长达一千余年历史,到七十年代已初具规模,并已驰名省内外,达到外销400—600吨的能力;目前已形成挂果80万株,约5万亩,产量150万公斤,产值750万元的核桃大县。

巴中最好的土特产是什么巴中特产一览表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