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特产小报三年级内容 家乡物产小报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12 10:17:12

一. 重庆市 巫山 张氏三糕

前来旅游大、小峡的人们,步入巫山县城,就会听到“碗碗糕、甑蒸糕、糯米年糕”的叫卖声。这“三糕”原是巫山古城驰名的小吃。由于出自张姓的独家手艺,被誉为“张氏三糕”。

张氏三糕由来已久。据传,明洪武年间,张氏从湖北迁入四川巫山,家境贫寒,经营糕点为生。那时,每逢腊月二十四日,长江巫峡两岸百姓,有过小年的习俗。群众把这天,视为灶神上天,向玉帝回禀全家一年善恶。家家户户于前一天夜晚,以五谷、盐茶,饴糖视灶,意在敷住灶神之口。张氏敬神虔诚,是夜,便在灶台上贴一张神婆画像,点燃香烛,把亲手做的最好糕点贡在画像面前,默送灶神归天,欢度小年,并用饴糖敷在灶神嘴上。张氏的虔诚,感动了灶神,回天宫后向玉帝美言了一番。玉帝听后,十分高兴。认为张氏虽穷,但心性善良,便叫王母拿出一盘各种类型的长寿糕,命灶神带回去送给张氏经营。

除夕的深夜,张氏按照习俗,焚香燃炮,举行迎灶回家的仪式后,合家围着火炉守岁。他边饮酒,边想着过年的寒酸和来年的生计,不觉昏昏沉沉醉入梦乡。忽见灶神从天空飘进家来,手提一篮黄红色的长寿糕。

“张氏三糕”代代相传,现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随着年轮的增长,也名扬神州。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地的爱国人士云集巫山,张氏三糕曾为他们喜爱的早点。当时,独家经营供不应求,便一分为三,各经营一种,更具特色。

二. 四川省 成都市 武侯区 三大炮

三大炮是著名的四川小吃,主要由糯米制成,由于在抛扔糯米团时,三大炮如“弹丸”一样,发出“当、当、当”的响声,故名“三大炮”。吃时配以“老鹰茶”,别有风味。

三大炮是糯米制作的一种间食,也是旧时“赶花会”时才有的一种“糍粑”的特殊售卖形式。因每份(盘)只有三坨,而且是现在热锅盆中抓出一大坨糍粑分为三小坨后,现分现用力摔向案板中央。

由于案板一边放有钢碟,因击打案板而震动时发出金属响声,只听见“砰砰砰”三声,三坨糍粑早已飞向对面斜靠的竹簸上滚入下面装满芝麻粉、黄豆粉的竹簸中,另一人将三坨糍粑捡入盘中(此时糍粑已自然地裹上了一层粉末),再浇上浓汁,送于食客手中。

用料:糯米1000克,红糖150克,芝麻50克,黄豆250克

制法:

1.将糯米洗净,浸泡12小时,再淘洗后,倒入蒸笼中,用大火蒸熟,中间洒1-2次水,再蒸后翻出倒在木桶内,掺开水适量,用盖盖上,待水分进入米内后,用木棒舂茸(或用绞拌机绞成茸),即成糍粑坯料

2.将红糖放入清水300克,熬开成糖汁。分别把芝麻、黄豆炒熟,磨成细粉

3.糍粑坯料分成10份,再把每份分成3坨,即用手分3次,连续甩向木盘,发出三响而弹入装有黄豆面的簸箕内,使每坨都均匀地裹上黄豆面,再淋上糖汁,撒上芝麻面即成。( 成都)

三. 安徽省 芜湖 三山区 芥菜圆子

芜湖有着浓浓的江南特色,饮食讲究、精致、清爽,凤凰美食街小吃夜市很有名。这个季节,清蒸刀鱼刚刚可以吃到,但芥菜圆子的流行也很迅速。

四.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茶山三华李

茶山三华李闻名省内外,是粤西最大的优质三华李生产基地之一,全镇种植面积已达4.2万亩,年产量近4万吨,产值超过1亿元,获得“中国三华李产业龙头县(市)”产业基地殊荣。

茶山镇位于信宜市西北部山区,是革命老区。周边南是该市洪冠镇、西是怀乡镇、朱砂镇、东北是贵子镇,总面积104平方公里。现辖11个村委会,177条自然村,295个经济合作社,人口约2.2万人。 距市区东镇46公里。东南与洪冠镇交界,南与怀乡镇接壤,西与旺沙镇相连,北与贵子镇毗邻。

信宜市茶山镇是“中国三华李产业龙头县(市)”产业基地之一、广东省有名的三华李之乡,茂名市著名的李花观赏圣地。全镇种植面积已达4.2万亩,年产量近4万吨,产值超过1亿元,是该镇群众主要的经济来源。近年选育出的大果三华李单果重50克以上,在2000年全市单株评选中荣获第一名。果品早熟早上市,碧红剔透,肉脆汁甜,风味独特。

每年四月份左右,是茶山三华李早熟果大量上市季节。到五月底,茶山三华李晚熟大果也会大量上市,产量更丰盛,品质更优美。

2006年,茶山镇成功地举办了信宜市首届李花节,以花为媒推介茶山、宣传茶山,提高茶山的知名度。以花为媒、以果引商,茶山三华李迅速走向全省乃至全国,生产的三华李远销武汉、福建、湖南、深圳、广州、湛江等地,并在全国近10个省市建立了销售网络。

五. 浙江省 湖州 长兴 品茗三绝

“茶是水神,水是茶体,器益茶功”,我们长兴县的紫笋茶金沙泉紫砂壶,早在唐代就是贡茶、贡水、名壶,到宋朝更有“紫瓯甲天下”的盛誉,堪称茶事“品茗三绝”。 紫笋茶产于我县水口乡顾渚村。这里垂嶂叠岭,大涧中流,太湖水蒸气直插谷底蒸腾而上,宜茶条件地造天设。唐代陆羽在这里写作《茶经》,唐代宗令为贡茶。每逢茶季,湖、常两州刺吏奉旨入境督造贡茶,役工万人,顾渚山立旗张幕,太湖里画舫遍布,盛况空前。龙袱包茶,银瓶盛水,每年分五批急程贡往长安。陆羽在《茶经》中写道:“紫者上,笋者上,野者上”,就是对紫笋茶的评价。如今紫笋茶是国家级名茶,获北京农博会金奖
金沙泉在顾渚山下,是通过国家级鉴定的含氡偏硅酸优质矿泉水,目前市场上有“大唐贡泉”、“金沙泉”、“金沙贡泉”等品牌的矿泉水出售。在唐代因“碧泉涌沙,灿若金星”而得名。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有诗赞道:“泉嫩黄金涌,芽茶紫璧截”。古之《品茗》一文中说:“金沙水泡紫笋茶得全功,外地水泡紫笋茶只半功”。用金沙水冲泡紫笋茶,色泽翠绿,兰香味甘,齿颊留爽,口感浓郁
紫砂壶,是长兴茶文化的又一珍品,享有茶具之首的美誉,多次在国内获奖。特别十次制成“世界第一巨壶”,其中一把放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大厅前,更增添了“长兴紫砂”的光彩。长兴的紫砂资源同陶都丁山同一矿脉,泥色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黑而不墨。经过原料研磨调配,采用堆、捏、塑的手法,或松竹梅、瓜果、走兽为基础造型,或秦鼎汉器、古玩、人物摹本。巨壶与孩童等高,小壶寸柄盈握,刻诗铭画,贵如珩璜,珍同拱璧,有所谓“觅得名人一壶,赛过无价之宝”的说法。( 长兴)

六. 广东省 汕尾 海丰县 家乡大三鲜

家乡大三鲜

吃海陆丰菜必吃大三仙,其实就是三种东西,上好猪脚、墨脯(大鱿鱼)和允。慢火细煲3个小时,猪脚胶质丰满弹牙,鸡肉嫩滑中又带少许墨脯的鲜味,三味混合,含“福禄寿”之意,好意头!

七. 湖北省 孝感市 应城市 长江三扒

应城长江埠地处水陆交通要冲,物阜民丰,商贾云集,历代名厨辈出,有“食在长江埠”的美誉。“长江三扒”更是闻名遐迩,经久不衰。

“长江三扒”即扒肉、扒鸡、扒鸭,是长江埠三道传统名菜,因其色、香、味、形俱佳而久负盛名,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相传,清朝光绪年间,长江埠有一家陈万顺餐馆,共兄弟四人,后由排行老四的陈发松一人经营,人们便习惯称为“四房馆”,在当地颇有名气。陈的长子陈子庭12岁从师于堂兄其蔡、其芬,刻苦学艺,对菜肴的“滚、烂、淡”细心摸索,火候掌握恰到好处,烹调技艺日益深湛,尤对地方传统菜颇有研究。他16岁独立经营“四房馆”,开始对传统菜品从选料、烧制、火候、佐料上不断研究,加以改进,尤其是在菜肴的“滚、烂、淡”上功夫,特别擅长“三扒”的烹制,他制作的扒肉、扒鸡、扒鸭醇香悠远,色泽鲜亮,质佳味美,轰动一时,成为烹制“长江三扒”的名家和传人。后经历代厨师的继承和发扬,使之愈做愈精,成为享誉楚天的美馔佳肴。

扒肉是“长江三扒”扛鼎之作。其制法:将猪膀肉切碗口大的整方块,皮朝下放炭火上经燎烤、刮洗干净后,皮呈金黄色,用刀从瘦肉上切划成斜方格块(不切伤肉皮)。随即将其肉皮朝下,置放在垫有猪骨头的砂锅里,注入清水500克,加入酱油、八角、米酒、香葱、生姜一起入砂锅盖紧,待煮至肉块上色后捞出,用清水冲洗一次,并将原汤过滤,复将肉入砂锅,加入冰糖,移至微火炖2小时左右,至肉酥香气溢出时,盛汤盘,淋汤汁,葱花、胡椒粉略撒便可上桌。此菜色如琥珀,形似夕阳,香美酥烂,肥而不腻。

扒鸡主料系选隔年黄雌鸡或阉鸡,此鸡肉鲜嫩腴美,营养性强。制法是用刀把宰杀洗净的整鸡拍平,装放在砂锅里,注入适量清水,同时加入酱油、绍酒、八角等,煮至鸡肉上色后捞出,用清水将鸡表面杂质冲洗掉,并将原汤过滤,复将整鸡装入砂锅内,加入冰糖,用微火慢炖约1小时左右,直炖至汤汁稠浓,鸡肉熟烂,连汤带鸡盛入盘中,用筷子将鸡排成平卧式,稍加点缀,撒上胡椒粉、葱花,即成色泽黄亮、肉质鲜嫩、咸甜适中、回味悠久的扒鸡。

扒鸭的制作比较讲究。制作出来的扒鸭,鸭呈整形,色泽红亮,软烂油滑,醇香浓郁,具有滋阴、清虚劳之热,养胃生津,益气补血之功效。其制法为将宰杀洗净的当年肥仔鸭(以雄者为佳)放入旺火沸水锅里略烫,用手捋去鸭外层表皮,把葱扎把、生姜拍松装入鸭肚中,用加有酱油、八角、米酒的冷水煮至鸭肉上色后捞出,用清水冲去鸭表面上的杂质,原汤过滤后,复将整鸭装入砂钵,加入切成小方块的猪板油、白冰糖,再用微火炖至一个半小时,至汤汁稠浓,鸭肉软烂后,起钵盛入汤盘,稍加点缀,略撒胡椒粉、葱花即成。

八. 广东省 江门 开平 家乡豆腐角

家乡豆腐角

采用本地豆腐为原料,精工制作,营养十分丰富,外形美观,似孔雀开屏,色艳味浓,回味幽长。

九. 山东省 德州 武城县 三回头汤包

三回头汤包采用各地名吃之长,包子皮用死面制作,需要经过三次贴水,三次贴面,使面皮筋韧光滑,不漏汤,不掉衣,还需反复摔打,直至面团发白发亮,达到“色白筋柔”的标准;以水活陷,使包子内部充满汤汁,肉馅再经冰箱冷冻,冻陷遇热化为汁水,这正是灌汤包汤汁丰盈、口感浓郁的奥秘所在。三回头灌汤包馅料内还特加入各种名贵中药材,使其具有理气化痰、健胃消食、温肾散寒、强腰壮阳之功效,常食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为了保证此包的信誉和产权,该品名“三回头”灌汤包已于一九九七年向国家工商局申请注册了商标专利权。

十.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苗家三色饭

苗家三色饭:

海南中部山区苗族人民的传统小吃。具有节日性,在“三月三”(黎、苗族人民传统喜庆节日)期间普遍制作和食用五指山市,旅游山庄制作有售。极具苗族风味色彩。黄、黑、红3种天然颜色相映成趣,有药味甘香,饭团甜滑,形态美观。

家乡特产手抄报内容简短家乡特产我推荐手抄报三年级模板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