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特产排行榜前十名有哪些 沧州四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13 02:05:47

一. 河北省 沧州 肃宁县 沧州冬枣

冬枣是一种晚熟鲜食果品,单果重25克左右,果皮赭红光亮,皮薄肉脆,细嫩多汁,甘甜清香,营养丰富,品质极佳,可食率达93.81%,经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分析,冬枣含有天然冬氨酸,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总含量0.985mg/100mg,是苹果维生素C含量的70倍,梨的100倍。此外,冬枣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维生素A、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防癌之功效,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有“百果王”之称。冬枣是沧州名贵,国外无栽培记载,现已销往北京、天津、深圳、香港等地,并打入欧美市场,成为当地的畅销货。

二. 河北省 沧州 青县 河北冬菜

明朝弘治年间青县就有冬菜加工,清朝康熙年间生产。民国《青县志》记载“冬菜,白菜切为方块,在燥湿之间,以盐蒜拌之,封储磁瓦罐中。闽粤商舶运销暹罗(xianluo,今泰国)、大阪(日本)等处”。1931年,冬菜作为直隶省独具风味的食品小菜,参加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商品博览会获得了“优质奖”。1975年,青县外贸公司恢复建立冬菜厂。“小放牛”牌冬菜被冠名为“河北冬菜”,作为河北省出口创汇的传统产品,远销海外。冬菜是烹调汤羹的调料,又可做佐食的小菜。冬菜具有解腥调腻、增加食欲和清瘴解瘟的作用。冬菜在腌制过程中不用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却冬不冻、夏不腐,属绿色食品。据科研部门测定,冬菜含有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份,长期食用具有抗癌变、抗衰老之特殊功效。青县外贸食品有限公司所属冬菜厂作为国内最大规模的冬菜出口企业之一。

三. 河北省 沧州 东光县 沧州涮羊肉

涮羊肉又称“羊肉火锅”,始于清初。在18世纪,康熙、乾隆二帝举办几次规模宏大的“千叟宴”,其中就有羊肉火锅。后流传至市肆,由清真馆经营。《旧都百话》云:“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须于羊肉馆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

据说直到光绪年间,北京“东来顺”羊肉馆的老掌柜买通了太监,从宫中偷出了“涮羊肉”的佐料配方,才使这道美食传至民间,得以在都市名菜馆中出售,为普通百姓享用。

四. 河北省 沧州 肃宁县 肃宁裘皮

肃宁裘皮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肃宁县隶属河北省沧州市,位于华北平原腹地,面积525平方公里,辖6镇3乡,253个行政村,人口33万。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大城市的中心,交通便利。裘皮业是肃宁特色主导产业,先后被国家标准未确定为“国家级标准化特种动物养殖示范区”,被中国皮革协会命名为“中国裘皮基地”,被河北省政府认定为“省级裘皮服装加工出口基地”。2005年10月,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正式授予“中国裘皮之都”称号,围绕丰富“裘皮之都”内涵,肃宁全力打造并正初步形成全国的裘皮原料交易中心、裘皮产品生产中心、裘皮服装贸易中心、裘皮产品研发中心、裘皮产业信息中心和裘皮产品质检中心。

肃宁县皮毛业历史悠久,始于明末清初,是驰名中外的皮毛之乡。皮毛业主要分布在尚村镇,尚村镇规模硝染、制裘企业有35家,加工实力雄厚,硝鞣、染色、印花均居国内外先进水平。每年都承接养殖场及服装生产企业大量的鞣制硝染业务。熟皮、半成品褥子、毛领、毛条远销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

肃宁裘皮

河北省肃宁县现辖行政区域

《肃宁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肃宁裘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肃政函〔2014〕7号

华斯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NY01~3-2014《肃宁裘皮》

五. 河北省 沧州 沧县 兴济白草辫

“兴济白”草辫主产于沧州兴济镇,系以当地产小麦莛为原料,手工编织的辫形工艺品。柔韧适中,不折不断,结实耐用,被誉为“兴济鹅白,不染自美”。为加工草帽、礼帽、童帽、旅游帽、果篮、花篮、菜篮、首饰盒、沙发垫、门垫、壁挂等日用品与工艺美术品的最佳半成品原料。产地从17世纪即开始生产,至19世纪初出口。

六. 河北省 沧州 青县 沧州金丝小枣

沧州金丝小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又名“西河红枣”。果实长圆形,果皮棕红色,果肉青黄,掰开能拉出缕缕晶莹的糖丝,由此得名“金丝小枣”。小枣皮薄、肉厚、核小、质细、味甜。含糖量高达67%,核肉比1∶5.6。同时,还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钙、磷、 铁以及多种维生素。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高70多倍,是老弱病者的滋补佳品。

产妇和食用红糖煮小枣,或用小枣熬成小米粥、糯米粥,可以大大加快身体的康复。 它与枣花蜜一样,可以对婴儿进行人工哺乳,既能助婴儿发育,又可杀菌护齿,对于便秘、眼角膜炎和角膜溃疡也有很好的疗效。同时,还具有舒肝健脾、清心润肺、补血养颜、调中益气等方面的功能。

鲜枣生吃,甜脆爽口;晒干生吃,嫩肉温醇,香甜如蜜,风味殊佳;用白酒浸泡后 做成醉枣,也颇有风味,可消痰祛火。经过各种加工,还可以制成美味可口的传统甜、粘食品,枣粽子、枣粘糕、枣切糕、枣花糕、龙卷糕、枣锅糕、油炸糕,以及 日常吃的腊八糕、腊八粥等,都是人们喜餐之食。

七. 河北省 沧州 南皮县 南皮窝头

宫廷贡品南皮窝头历史悠久。据记载,清末,慈禧太后在一次如见军机大臣张之万时,问及农村百姓常吃什么饭,张之万答“窝头”。雅性所致,慈禧想尝尝窝头的滋味,张之万即派人回老家南皮,精工细做,蒸好两锅窝头,驰送京城,贡呈太后品尝。慈禧用后大悦,遂将南皮窝头定为“御膳食品”。从此。南皮窝头名声远扬,成为地方名吃。

南皮窝头制作讲究,需上乘小米50%,精选黄豆40%,栗子10%用石磨推,然后用箩除杂去皮。选料精细制做时,加入花椒、大料、茴香籽等为原料的五香粉,冷水和匀,做成窝头,放入蒸笼,旺火蒸20分钟即可出屉。其色泽嫩黄,清香扑鼻。少暄宜人,香甜可口。

八. 河北省 沧州 河间 河间驴肉火烧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肉质红嫩、口感劲道,比牛肉的纤维要细,口感更好,没有猪肉的肥腻,也没有羊肉的膻味,所以说驴肉是走兽肉的上品的确不为过。

河间市地处广阔的华北平原中部。古代曾为河间国,汉代封河间王,是为诸侯,后又设府,地处京南交通要道,明代以后,为通往南方各地的“御路”,相传道路的宽度为“十八弓”。成为南北通衢大路,俗称京南第一府。因此,南北风味的各种饮食文化均在这里有所发展,尤其是清末时期,宫内太监,多出于河间一带,清朝没落,宫中烹饪高手御膳房太监回到家乡,流于民间,靠手艺吃饭。因此有话流传说:“要吃饭,河间转”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 自从最后两只龙在夏朝被人吃了一条、死了一条以后,就只有屠龙术流传下来了,而驴则在千百年间,繁衍生息,让人吃也吃不完。堪称第一人间至味。驴肉的美味,古人早已受用。宋朝学士宋祁路过洛阳,在友人处盘桓数日,诗酒唱和之余,大食驴肉,最后竟吃红了眼,竟将代步的驴也杀来食之。 据有河间独特风味的“大火烧夹驴肉”。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传说是: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前来到河间,一书生“杀驴煮秫”招待李隆基,他吃后连说:好吃好吃;清代乾隆下江南,从河间路过,错过住处在民间吃饭,主人只好把剩饼拿来夹上驴肉放在大锅里煲热,乾隆吃后连连称赞美味可口。经过数代流传才形成这样一种形状(还有一种是圆形的)和风味。河间有句俗语叫:“常赶集还怕看不见卖大火烧的”,这也就是说大火烧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大家对这种食品的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因保护耕畜,驴不能随便杀了,只好掺上猪肉。又独创出用驴油与淀粉加上各种药材熬制成的焖子,文革时期,又因割资本主义尾巴。河间这一独特的饮食文化,就全部停了下来。 改革开放以后,各村镇尤其是河间米各庄一带的经济比较开放。火烧驴肉就又活跃了起来,其烹制技术有了更高的发展,从面料的配制,面饼的成型及火候,驴肉的老汤熬制,甚至驴肉的切工等都有更深更细的研究,即便是简单的一道焖子的做法,就集聚了新老一辈多少年的经验与手艺,成为非河间莫有的不外秘传。其代表就是万贯驴肉火烧老店了,经过多年的改良,发展,万贯驴肉火烧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两个自主品牌“百年万贯”和”功夫驴“的正规化公司。把“大火烧夹驴肉”这一传统食品发扬光大,很快的推向了长江以北各地,并且深得各地美食家的好评。

特色

在驴肉的各种吃饭中,数驴肉火烧最为常见,而在驴肉火烧中,数河间的驴肉火烧为上品。河间府在古代就是水草丰美之地,出产的驴肉也格外鲜美。河北附近正宗驴肉火烧店的驴肉都来自于河间,加上店老板祖传的烹制手艺,煮出来的驴肉色泽红润、鲜嫩可口。

制作

火烧是死面火烧,揉好面后,拉成长条,涂上油,再合上两折,放到平底锅里烙,温度不能太高。等火烧基本熟透后,把它放到平底锅下的炉灶中,炉灶是特制的,边上可以放得住火烧。这样,火烧接触更高的温度,却不接触明火。不多久,火烧外面就会有一层酥脆的外皮,咬到嘴里十分得香脆。选择的驴肉大有讲究,也要看个人爱好。没经验的客人经常是要最纯的肉,而驴肉中最有滋味的是有肥肉的肉,驴肉中极少有肥肉,而肥肉也不象猪肉那样油腻,而是更鲜美、更容易进作料。 把刚烙好的火烧取出来,再由顾客指点要哪块肉,上秤秤好,在专门的菜墩上切成薄片。如果顾客要求,还可以放入青辣椒,切到驴肉里。再加入香焖,香焖是用烹制驴肉的汤加驴油和淀粉,调制而成,和驴肉的味道相同,可作料的味道却浓了好多。驴肉火烧好不好吃,关键在香焖而不在肉。然后麻利地划开火烧的一边,把肉、香焖塞到火烧里边。一个香喷喷的驴肉火烧便大功告成。

营养价值

驴肉火烧一定要趁热吃,因为要想驴肉火烧香里面必须加点肥的,只有热火烧才能把肥肉烤化,让香味渗透到肉里、火烧上。趁热把酥脆的火烧咬到嘴里,里边渗出的是鲜美的驴肉香气。放到嘴里咀嚼,驴肉的鲜嫩、火烧的香脆。人间美味也就不过于此了。

九. 河北省 沧州 青县 青青牌蔬菜

青县有“清晨青县大棚菜,中午津京盘中餐”之誉。1998年青县人民政府注册蔬菜品牌,确定为青青牌及商标图案。同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1999年青青牌蔬菜万箱蔬菜进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青青牌蔬菜于1999~2008年在北方农产品交易会上,7次获得省名优产品称号;2000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2001年获名牌产品;2002年,成为进京基地企业;2007年获得河北省著名商标称号。

十. 河北省 沧州 任丘 罗圈烧饼

罗圈烧饼

罗圈烧饼:是任丘独有的传统风味小吃,制作工艺考究。先将上等白面和好,半发酵,制作时把面放在案板上加一点碱揉熟,用擀面杖轧成厚1—2厘米、宽18—20厘米的长条形面片,上面垫上油、盐、五香粉(过去有的放花椒粉、茴香籽),然后再把面片对折成9至10厘米宽的长条,用刀剁成9—10厘米长、5厘米宽的小长方块,尔后把两个小长方块重叠起来,用刀背沿长的方向在中间压一下,双手捏住长方形面块向反方向扭7—8圈,再纵向压扁,最后用手团制成中间1—2毫米、边缘2—3厘米、高约3—4厘米、直径10—12厘米大小的圆形苣罗状,放进吊炉中烘烤5分钟左右,烤成焦黄色即可。趁热吃外焦内软,香脆可口,是早点的理想主食。

烤制罗圈烧饼燃料很讲究,必须用木柴,以果木树尤其是枣木为最好。

河北沧州十大特产有哪些河北省沧州特产简短介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