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区去哪买当地特产 湖州特产到哪里去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11 06:21:32

一. 浙江省 湖州 安吉 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吉白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名称:安吉白茶

产品产地:浙江省湖州安吉

产品特性:外形细秀,形如凤羽,色如玉霜,光亮油润,内质香气鲜爽馥郁,独具甘草味,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叶底自然张开,叶肉玉白,叶脉翠绿。

产品成分:白毫银针菁华、儿茶素、白茶酮、天然植物复方精油等成份。

产品功效:降血脂、降血压、抗疲劳、防衰老,润肠通便,调理肠胃、去腹胀、醒酒、通气的功效。

产品简介:茶中之王——安吉白茶是茶中的珍稀茗品,全国独一无二。白茶外形细秀,形如凤羽,色如玉霜,光亮油润,内质香气鲜爽馥郁,独具甘草味,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叶底自然张开,叶肉玉白,叶脉翠绿。 白茶氨基酸含量高于普通茶一倍,富含人体所需的13种氨基酸。白茶文化传播(杭州)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白茶文化的传播工作,让更多的人能享受白茶的无限魅力、独特清香,让安吉白茶传遍全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产品历史: 科技人员刘益民采集此白茶王单株,研究出扦插法,更使其成为“安吉白茶”得以繁衍的关健所在。`在海拔800多米、云雾缭绕的北天目山脉安吉大溪山发现了濒临绝世的一棵珍稀茶树--白茶,农林科技人员经过十多年精心繁育试验,终于使这棵已逾百年树龄的野生树种焕发新的生机,培育出一代极品名茶--安吉白茶。1998年,安吉白茶被浙江省政府认定为“浙江省农业名牌产品”;1999年5月,安吉白茶获浙江省名茶评比第一名;6月在第三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会上被授予特等奖;7月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获金奖;9月在第四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名牌产品;2000年10月和2001年7月再获中国-国际茶叶 博览会国际名茶金奖。

产品典故:白茶来历:历经千年的白茶王,洁守一身于白茶谷-九龙峡之巅。好呼吸高山浓雾之精气,吸岩崖渗发之净水,纯一身玉,蕴含一身珍宝,奉献于世人。其树冠直径已达2.8米以上。

相传,当年白娘子为救夫性命,去南册仙境盗仙草,却在回途中不慎将其掉入白茶谷中,着地生成现在的“白茶王”。2001年4月由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农业厅主办,安吉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01中国-安吉白茶节”在安吉隆重举行,安吉县被中国名特之乡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白茶之乡”。

二. 浙江省 湖州 安吉 安吉毛竹

浙江省安吉县自古就被称为“竹乡”,这主要来源于该地区毛竹的产量及质量。全县毛竹面积100万亩,年采伐商品竹2000万根以上,竹业产值达4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全县有竹制品加工厂1600多家,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故有“世界毛竹看中国,中国毛竹看安吉”之说。竹林面积98万亩,其中毛竹面积77万亩,小竹林21万亩,毛竹蓄积量1.35亿株,居全国之冠,年产商品毛竹1800万支以上.

浙江省安吉县是中国著名的毛竹之乡,居全国十大“竹子之乡”之首。竹类经济是安吉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近几年,围绕竹类资源开发做文章,实施贸工农和外向型竹业经济发展战略,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在毛竹深加工上进行大胆探索,深度开发,形成了竹凉席、竹胶板、竹座垫、竹工艺品、竹文体用品五大系列70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国内外。副产品有药用鲜竹沥、竹根雕、根须制品、毛料、老丝、扫把、柄竹、白竹、竹炭及钓鱼竿等。乐安林农掌握了不少科学育竹知识,如垦覆要全覆,砍杂要彻底,打除草剂要均匀,砍竹要分清竹龄等等。特别是挖春笋这个环节,过去只是凭经验乱挖一通,现在他们知道要按母竹和春笋11.3的比例留住春笋。此外,根据不同地域特点可以分别营造毛竹丰产林和笋竹两用林等。这些先进技术在该县推广后,不但竹子长得又粗又壮,而且每亩立竹量由过去的不足100根增加到现在160根,增幅超过了60%。

浙江省安吉县在天目山南侧的大片山区,盛产著名天目笋干、笋尖、笋脯等,竹笋被称为“天下第一素食”,是安吉,竹笋制品是全县的传统拳头产品,水煮笋产量居全国之首,还生产直接食用的成品笋。全县年加工各类笋制品能力在3万吨以上,其中1.2万吨出口日本。此外,年产量在3000吨左右,是江、浙、沪地区宾馆、饭店以及寻常百姓人家餐桌上的佳肴。目前,全县有各类竹笋加工企业和竹制品加工企业1200多家,99年全县竹业产值突破17亿元。

三. 浙江省 湖州 长兴 果脯蜜饯

好运来果脯蜜饯是湖州的特色小吃。原料以糖渍糖制后,经过干燥,成品表面不粘不燥,有透明感,无糖霜析出。

四. 浙江省 湖州 长兴 芽麦塌饼

芽麦塌饼是湖州的一道小吃。湖州含山还有一种农家自制的芽麦塌饼,颇具特色。清明期间,含山村附近,几乎家家都做芽麦塌饼。芽麦塌饼由糯米粉、芽麦粉,棉线头草(或白婆子草)揉合而成。人们将小麦发芽、晒干,到清明碾成麦粉,为芽麦粉。棉线头草(或白婆子草)田头路边都有,也有人家在房前屋后种植一些,以方便采摘。

做芽麦塌饼要先将棉线头草焯一下并捣烂、然后掺入米粉揉匀。揉和糯米粉讲究用开水烫,如不用开水烫,粉就捏不拢。棉线头草的掺入可增加粘性和颜色,揉出的粉团颜色是浅绿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米粉和好后,还要加入关键的一样东西,即芽麦粉。放芽麦粉是一件技术活,多了,米粉就变软,没法成型;少了,塌饼就没有那种特殊的甜味和香味。等粉团软硬合适了,将粉团揪成团子胚子,再放入豆沙馅,做成一个个扁扁塌饼。接着在大铁锅里放少许菜油,把塌饼一个个贴在锅里。等到饼子呈焦黄色时,就用预先泡好的糖水,漫漫地淋在塌饼的周围。再在塌饼上面撒上少许芝麻。煎制芽麦塌饼时须用文火,直到饼铲起来有拉丝,塌饼就可以出锅了。

扁圆形的芽麦塌饼又甜又软又糯,青色的皮面上有一层黄色的菜油,色香味俱佳,为清明时分绝佳的时令食品。

五. 浙江省 湖州 长兴 太湖银鱼

太湖银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银鱼是太湖著名。因此,银鱼亦称脍残鱼或王余鱼。清康熙年间,与梅鲚鱼白虾并称为太湖三宝。银鱼形似玉簪,细嫩透明,柔若无骨,色泽似银,春秋时期太湖已盛产银鱼。品种有大银鱼、雷氏银鱼、太湖短吻银鱼和寡齿短吻银鱼等。银鱼肉质肥嫩鲜美,营养丰富。银鱼炒蛋、银鱼丸子、芙蓉银鱼和银鱼馄饨等是太湖名菜名点。

亦称冰鱼(icefish)或玻璃鱼(glassfish)。

银鱼科(Salangidae)银鱼属(Salanx)多种半透明鱼类的统称。见於东亚咸水和淡水中,在中国被誉为美味。体细长,似鲑,无鳞或具细鳞,很少长於15公分(6吋)。口大,牙大而尖利。掠食鱼。

银鱼是淡水鱼,长约七至十厘米,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因而得名。产于长江口的体形略长,俗称“面丈鱼”、“面条鱼”。太湖银鱼,历史悠久,据《太湖备考》记载,吴越春秋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太湖银鱼有四个品种: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大银鱼和雷氏银鱼。产量以大银鱼和太湖短吻银鱼为高。

异名

王余(《尔雅》郭璞注),蛤残鱼(《尔雅翼》),银条鱼(《日用本草》),面条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大银鱼(《鱼类分类学》)。

来源

为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银鱼科动物银鱼的全体。

动物形态

银鱼,体细长,近圆简形,后段略侧扁,体长约12厘米。头部极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长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颌等长;前上颌骨、上颌骨、下颁骨和口盖上都生有一排细齿,下颌骨前部具犬齿1对。下颌前端没有联合前骨,但具一肉质突起。背鳍Ⅱ11~13,略在体后3/4处。胸鳍8~9,肌肉基不显着。臀鳍Ⅲ23~28,与背鳍相对;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行大鳞,一般为18~21个。背鳍和尾鳍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鳍。体柔软无鳞,全身透明,死后体呈乳白色。体侧各有一排黑点,腹面自胸部起经腹部至臀鳍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点,沿臀鳍基左右分开,后端合而为一,直达尾基。此外,在尾鳍、胸鳍第一鳍条上也散布小黑点。

生存环境与分布

可以生活于近海的淡水鱼,具有海洋至江河洄游的习性。分布山东至浙江沿海地区,尤以鄱阳湖,长江口崇明等地为多。我国的太湖盛产银鱼。少数种类分布到朝鲜、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库页岛地区。

化学成分

可食部100克含:水分89克,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物1.4克,灰分1.0克;钙258毫克,磷102毫克,铁0.5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2毫克。

性味

《日用本草》:"味甘,平,无毒。"

归经

功用主治

补虚,健胃,益肺,利水。

①《日用本草》:"宽中健胃,合生姜作羹佳。"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利水,润肺,止咳。"

③《医林纂要》:"补肺清金,滋阴,补虚劳。"

④《随息居饮食谱》:"养胃阴,和经脉。"

相关传说

从前,水晶宫龙王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银果,女的叫银花。一日,龙王派他们俩到人间查看生物生长情况。在人间,他们看到人们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十分羡慕。以后,它俩的感情日益深厚,于是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相敬相爱的自由生活,再也不愿回水晶宫了。后来,龙王知道了着这件事,认为银果、银花违犯令条,罪不能容,便派水兵水将,将他们捉拿回宫问罪,并传旨将银果、银花打出水晶宫,永为全身透明的小鱼。从此,银果,银花只能在浅水处游动。他们感情深厚,银花在人间有身孕了,肚子日渐大起来,游动也很缓慢。银果随着银花总不远游,并为银花寻找食物。不料这又被龙王知道了,龙王顿时大怒,即刻传旨,不许出生。银果、银花一听,悲痛万分,相互流泪不止。银果说:“这不是让我们断子绝孙吗?”银花接着说:“我们已是夫妻,怎能没有儿女,我决意破肚而死。这样能保全后代繁衍下去。”说罢,银花便游向碎石,破腹产卵而死。银果一见银花死去,他安置好卵子,也很快死去了。这是一段神话故事,不足为信。但银鱼的生命只有一年,确为事实。渔民们捕获的银鱼,不论大小,都是当年的鱼。

银鱼营养分析

银鱼属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对高脂血症患者食之亦宜。中医上认为其味甘性平,善补脾胃,且可宜肺、利水,可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虚劳诸疾。

六. 浙江省 湖州 长兴 栝楼

栝楼

吊瓜是俗名,其学名为栝楼,为长兴独有既可食用,又可入药,其籽炒制后味香适口,是“天然、野生、绿色”的保健食品。属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其根、籽、皮皆是重要的中药材。吊瓜籽粒大肉多,含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可炒熟食用,是食用瓜籽中的上品。吊瓜适应性强(我国大部分地方均可栽培)能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且一次种下多年收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七. 浙江省 湖州 德清 湖羊

湖羊

湖羊是稀有的羔羊地方良种。

德清中、东部气候湿润、青草丰茂。湖羊喜食的桑叶、水草、蚕沙等饲料十分丰富。据记载,在南宋时,湖羊从蒙古传入,后来饲养湖羊成为农民的传统副业,家家都有圈养的习惯。

小湖羊皮,是将刚产下但未过母羊乳的细羔宰杀,然后剥制而成的羔皮。它是胎毛裘皮,毛色洁白、光润,富有丝一般的光泽,皮板薄而轻柔,毛稀而粗短,抖动时毛卷而不立,花纹似行云流水,扑而不散,美观悦目,手感舒适,在世界羔皮中独树一帜。小湖羊皮被广泛地用于制作翻毛大哀、镶边外衣、春秋时装、童装、帽子、披肩等,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小湖羊皮是我国重要,也是我国传统出口产品。但湖羊饲养范围仅限于杭嘉湖一带,该地区为湖羊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绝无仅有的饲养地区。而湖州地区饲养最多,质量最好的,故有“湖羊”之称。1923年,小湖羊皮首次出口,在国际裘皮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被称为“东方的软宝石”,成为世界四大名贵羔皮之一。

八. 辽宁省 营口市 西市区 辽宁绒山羊

辽宁绒山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辽宁绒山羊原名盖县绒山羊,是辽宁的珍贵山羊品种。其产绒性可与世界著名的“普列顿”山羊相比美,被誉为我国的“国宝”主要产于辽宁有盖县、复县、岫岩、庄河等县。绒山羊体质健壮,适应性强,以常年放牧为主。绒山羊惯于产春羔,一般小雪前配种,第二年皮旺,谷雨间产羔。山羊绒主要生长在寒冷的冬天,绒毛的成分为角质蛋白,是极为珍贵的纺织原料,山羊绒制品轻薄精巧,鲜艳保暖,坚固耐磨,松紧自如,市场上很受欢迎。

产地与分布:辽宁绒山羊主产于辽东半岛。盖州市是全国“辽宁绒山羊”育种、繁殖基地。盖州绒山羊即为“辽宁绒山羊”。“辽宁绒山羊”是我国著名的绒山羊优质品种,是经各级畜牧专家、科技人员、农牧民精心选育而成的地方优良品种。

外貌特征:辽宁绒山羊皮毛洁白,体质健壮,结构匀称,头较小、额顶有长毛,颌下有髯,公、母羊都有角,公羊角粗大,向两侧螺旋式伸展;母羊角向后上方呈捻曲伸出,颈宽厚,颈肩结合良好,背腰平直,肢蹄结实,短瘦尾,尾尖上翘。绒毛白色,毛绒混生,绒无髓、密而长,自然绒长5.5cm以上。绒细14-18UM。净绒率70%,毛为无髓毛,有髓毛及两型毛三种,有丝光、长而稀、无弯曲。 辽宁绒山羊体大,产绒量高,适应性强、耐粗饲料,遗传性能稳定,绒毛细度适中, 改良各地土种山羊效果显著。

品种性能:辽宁绒山羊的初情期为4-6月龄,8月龄即可进行第一次配种。适宜繁殖年龄,公羊为2周岁-6周岁,母羊为1周岁-7周岁。每年5月份开始发情,9月份-11月份为发情旺季。发情周期平均为20天,发情持续时间1天- 2天,妊娠期142天-153天。成年母羊产羔率110%-120%。断奶羔羊成活率95%以上。 辽宁绒山羊产绒量是国内外最高的品种,因其绒毛具有洁白、细、软、暖等优点,所以有“软黄金”之称,被誉为国宝。二岁以上成年公羊体重40kg,产绒量750g成年母羊体重33kg,产绒量500g。母羊产羔率110%以上,屠宰率50%。

饲养方式:放养、舍养。冬季补料,北方冬季需用暖棚。山地为灌木丛和山甸草丛草场,以禾木科、豆科、菊科植物为主。平原以玉米、高梁、大豆、花生、苹果、山楂等叶茎为主。

辽宁绒山羊产于辽宁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3′-125°46′,北纬38°43′-43°26′,辽宁省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与山东省隔海相望。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浩瀚的渤海和黄海。主产区包括大连市的旅顺口区、金州区、庄河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长海县、大连经济开发区;营口市的鲅鱼圈区、老边区、盖州市、大石桥市;鞍山市的岫岩县、海城市、台安县;辽阳市的文圣区、宏伟区、弓长岭区、太子河区、辽阳县、灯塔市;丹东市的振安区、凤城市、宽甸县、东港市;本溪市的平山区、溪湖区、明山区、南芬区、本溪县、桓仁县、本溪开发区;抚顺市的东洲区、望花区、清原县、抚顺县、新宾县、抚顺经济开发区;铁岭市的清河区、铁岭市经济开发区、调兵山市、开原市、铁岭县、西丰县、昌图县等8个市的44个县(市、区)407个乡镇。饲养量1000万只,产绒量2500吨。

九. 浙江省 湖州 德清 清明团子

清明团子

清明团子是用雀麦草汁和入糯米,一起舂合,使糯米浸入草汁成泥,变为碧翠色。以此用来包入豆沙或枣泥,再用芦叶垫底入笼,蒸熟即成。

十. 浙江省 湖州 南浔 湖州太湖鹅

湖州太湖鹅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湖州作为我国优良地方良种太湖鹅原产地之一,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据《湖州府志》禽之属中记载在公元前350年左右就有养殖,同期的《武康刘志》也有关于太湖鹅用作夜间防盗的记载。可见早在1600年前太湖鹅已经融入湖州人民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太湖鹅也成为了当地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更是人们礼尚往来的佳品,具明嘉靖《湖州县志》记载,明朝时湖州人已有将鹅翎列为贡赋历史。此外由于湖州太湖鹅的优雅的外形也吸引了当地很多文人志士喜爱。史料记载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于东晋永和四年末至永和七年初(348—351)任吴兴太守(今湖州市),特别喜爱书法和白鹅,有“羲之爱鹅”说法,并且被后人传为佳话。正因湖州太湖鹅独到的人文历史,太湖鹅的饲养规模也逐步扩大,并成为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

湖州太湖鹅在本地饲养具有1600多年的历史,湖州府志有记载,书法大家王羲之任湖州太守,一个“鹅”字令湖州太湖鹅家喻户晓。湖州建旺禽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建良介绍,湖州太湖鹅在南浔养殖可追溯到1500年前的沈家,当时养鹅主要作用是夜里户警报讯。“目前合作社湖州太湖鹅养殖农户有1600户、饲养湖州太湖鹅数量已达1万羽。由合作社实行‘五统一’,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技术、统一防疫、统一回收。”

太湖鹅原产于长江三角洲的太湖地区。产区城市集中,人口稠密,经济繁荣,历来是我国的高产农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5℃左右,雨水充沛,年降水量为1200毫米。全区河流纵横,湖泊棋布,水草丰茂,盛产稻麦,素称“鱼米之乡”。养鹅业早就是该区的一种副业。

太湖鹅体态高昂,体质细致紧凑,全身羽毛紧贴。肉瘤圆而光滑,无皱褶。颈细长呈弓形,无咽袋。从外表看,公母差异不大,公鹅体型较高大雄伟,常昂首挺胸展翅行走,叫声宏亮,喜追逐啄人;母鹅性情温驯,叫声较低,肉瘤较公鹅小,喙较短。全身羽毛洁白,偶在眼梢、头顶、腰背部有少量灰褐色斑点;喙、胫、蹼均橘红色,喙端色较淡,爪白色;眼睑淡黄色,虹彩灰蓝色。雏鹅全身乳黄色,喙、胫、蹼橘黄色。

据了解,太湖鹅已有1600多年的饲养历史,是湖州市仅有的2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之一。为保护性开发太湖鹅畜禽遗传资源,建旺禽业合作社与浙江大学合作建立博士后工作分站,积极开展资源保护、遗传育种、繁育推广和开发利用工作。在饲养过程中,根据对太湖鹅活体保种效果影响较大的群体规模、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留种方式、0制度与世代间隔等因素,进行统一规划和保种。目前,该合作社建立太湖鹅保种核心家系50个,拥有核心保种群3000多羽,选育生产群2万多羽。

2013年11月19日,南浔区善琏镇湖州建旺禽业合作社饲养的湖州太湖鹅荣获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成为湖州市首个由农业部认定的国家地理标志畜禽类农产品。

地域范围

湖州太湖鹅产地为湖州市域全境。包括:吴兴和南浔2个市辖区和德清、长兴、安吉3个县,共34个镇和5个乡。位于东经119度14分至120度29分、北纬30度22分至31度11分之间,东西长126公里,南北宽90公里范围内。2011年保护区饲养规模105万羽,产量约3675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体型外貌 体态高昂,体质细致紧凑,全身羽毛紧贴。肉瘤圆而光滑,无皱褶。颈细长呈弓形,无咽袋。从外表看,公母差异不大,公鹅体型较高大雄伟,常昂首挺胸展翅行走,叫声宏亮,喜追逐啄人;母鹅性情温驯,叫声较低,肉瘤较公鹅小,喙较短。全身羽毛洁白,偶在眼梢、头顶、腰背部有少量灰褐色斑点;喙、胫、蹼均橘红色,喙端色较淡,爪白色;眼睑淡黄色,肉瘤淡姜黄色。雏鹅全身乳黄色,喙、胫、蹼橘黄色。 (2)胴体感官特征: 湖州太湖鹅品质优异,风格独特。湖州太湖鹅屠宰后,胴体美观。 整个胴体均称、光净,肌肉丰满,腹部小而不下垂,皮肤紧凑,有弹性、光泽,呈肉白色,喙、蹠、蹼部呈橘红色。分割胴体,肌肉光泽,色泽鲜艳,脂肪分布均匀,呈淡黄色。 (3)湖州太湖鹅与其他地域太湖鹅生产性能指标比较

湖州土特产哪里买最正宗最便宜湖州特产哪里买最正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