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土特产超市电话 日喀则特产及纪念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11 07:13:30

一. 西藏 日喀则 亚东县 亚东鲑鱼

亚东鲑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亚东鲑鱼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亚东县的。亚东鲑鱼鱼体肥满,脂肪多,肉厚,味道鲜美,故当地群众最嗜吃此鱼。亚东鲑鱼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亚东鲑鱼为亚东鱼,是西藏自治区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属鲑形目鲑科鱼类,俗称亚东鲑(或河鲑、山溪高尾鲑),据记载,它是由英国人1866年自欧洲带到喜马拉雅山南侧的。这种鱼身有彩色斑点,当地人们亲切的称其为“花点鱼”。上世纪60年代初经专家鉴定,命名为“亚东鲑鱼”,目前我国仅在亚东县亚东河有分布。亚东鲑鱼营养丰富,肉质鲜美,且无肌间刺,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人工养殖的亚东鲑鱼是一种优质水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亚东鲑鱼是亚东鱼,西藏自治区二级保护动物,属鲑科鱼类。亚东鲑鱼其身有彩色斑点,亚东人称“花点鱼”。体形小,平均不足20厘米;一般重量达0.1—0.25公斤,最重则达0.75公斤。背部绿褐色,从背至腹颜色渐淡,腹部几乎呈白色,头、背、鳍均有黑色斑点,鳍上另有红色和绿色花点,色彩艳丽动人。以水生昆虫和甲壳动物为食。生活在水流湍急,底质多为石头的洄水处。

亚东鲑鱼在中国仅分布于海拔3000米左右的西藏亚东河二十公里的范围内。非常稀少,因此非常珍贵。而亚东鲑鱼之所以稀少,是因为它的生长环境非常的特别。亚东县内的卓姆河水,发源于北部7000多米的绰莫拉利峰附近的雪山下,到了亚东县城下司马镇,山峰逐渐减矮,气温变暖,上游的雪融水和林涧溪流汇合之后,河水湍急,虽寒凉但终年不结冰,河底石头清澈可见,回水处多,树叶、草籽、羊粪冲入河内,随水漂流。这些都给鲑鱼造成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但是由于生长于雪山融水的冰凉刺骨中,亚东鲑鱼养足三年方可入食。一般重量达0.1—0.75公斤,四年才长到一斤。由于食物新鲜,鲑鱼长得肥满肉细,含脂肪多,肉厚,味道鲜美。亚东鲑鱼最好的吃法是清炖,味鲜色白,香气悠长绵厚,如果再辅以亚东的蘑菇,保证神仙都流口水。

亚东鲑鱼不但肉质细嫩鲜美,营养更是丰富。其蕴涵着含量极高的EPA(血管清道夫)与DHA(脑黄金)。亚东鲑鱼中的EPA是血管的“清道夫”,可以疏导清理心脏血管,能够抑制坏脂蛋白在血管内壁上的附着沉积,迅速有效地清除血管壁上多余的脂肪,从而降低胆固醇,改善高血压,预防心肌梗塞、动脉硬化等疾病。

2013年,西藏亚东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申报的“亚东鲑鱼”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亚东县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西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麓,是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在西藏境内,北与康马、白朗、岗巴相邻。东西最大宽度45km,南北最大长度为123km。县城驻地下司马镇海拔2900m,总面积为4212平方公里,以农业、牧业为主,经济较为发达,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距日喀则市300km、拉萨市580km。 亚东鲑鱼保护范围:亚东县的上亚东乡、下亚东乡、下司马镇3个乡镇8个行政村的水域。地理坐标为东经88°46′00"—89°10′00",北纬27°13′00″—27°41′00"。

二. 西藏 日喀则 康马县 油拌人参果

油拌人参果

原料:

人参果二两,酥油一两五钱,白糖或红塘一两。

制作方法:人参果在水中煮熟后捞出,用溶化的酥油拌合,加上白糖或捣碎的红塘即可。这道菜是素菜,做的时候火侯不宜过旺。

三. 西藏 日喀则 江孜县 旱獭皮

西藏—旱獭皮,细软而富有光泽,中等制裘原料,适于制作裘皮服装、帽子。

出口等级:甲级——锋毛齐全。毛足绒厚,色泽光润,皮板细致,颈部上有小旋毛,伤残不超过2处,每处面积不超过1.5cm2。

乙级——毛绒稍空疏,头尾毛绒稀薄上部有一二小旋毛或伤残不过4处,每处面积不超过2cm2。

丙级——毛绒俱短,有旋毛,皮板次劣;或毛色不匀,呈现花斑或伤残聚集一处,其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1/5。

四. 西藏 日喀则 南木林县 藏族吹肝

藏族吹肝

吹肺、吹肝又叫腌猪肺、猪肝,是藏族独特的腌肉制品之一。

制法:

1、吹肺用新鲜猪肺从喉头吹气,边吹边用手拍打猪肺,使之扩张,再将适量的食盐、草果粉、辣椒面和蒜泥用温开水调成乳状,用汤匙从喉头灌入肺内,边灌、边抖、边吹气,边拍打,约需重复5-6次方能灌满。

2、用麻线扎紧喉管,挂在火塘高处干燥,2-3月后即可食用。

3、吹肝将鲜猪肝上的胆管割开口,除留1个大的外,其余的全部用线扎紧,从大胆管口用人工吹气,边吹边用手拍打,边灌入佐料。取一部分佐料和酒拌匀,灌入肝内,其余的佐料涂抹在肝上。肝叶之间用竹片或玉米芯撑开,挂阴凉通风处晾干。经1-1个半月左右,腌制即成。

4、吹肝经洗净、煮熟、切成薄片,加上芫荽、芝麻油(或熟菜油)、酱油、醋、葱花和姜末等佐料,常被用作凉拌吃。

特点:味香鲜,食而不腻,凉爽开胃,是极好的凉菜。随食随取,可保存约1年之久。

五. 西藏 日喀则 谢通门县 牛古沟陶器

仁钦则乡牛古沟陶器是谢通门县唯一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谢通门县的特色民族手工业产品。

六. 西藏 日喀则 亚东县 帕里牦牛

帕里牦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帕里牦牛是西藏日喀则亚东县的。

产地(或分布):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

数量:1996年存栏4087头。

主要特征:以黑色为主,深灰、黄褐、花斑也常见,还有少数为纯白个体。头宽额平,角间距大,有的达50厘米。颈粗短,鬐甲高而宽厚,前胸深,背腰平直,尻部欠丰,四肢强健较短。母牛初配年龄为3.5岁,一般利用14年。公牛初配年龄4.5岁,一般利用到13岁左右。大多数两年一胎。屠宰率为52%,日产奶量为1.6千克(8月份)。平均产绒为0.6千克,年产酥油平均为12.5~15千克/头。

帕里牦牛

西藏亚东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14492450

牦牛(活动物)

七. 西藏 日喀则 康马县 油拌面

油拌面

原料:

白面一斤,红塘一两,奶渣二两酥油五两。

制作方法:把面和好,和的稍微干硬一些为好,做成大小均匀的小疙瘩,放入水中煮熟捞出。奶渣中放进一点。微咸的冷开水浸泡。把红塘捣碎成颗粒状。加微火把酥油熔化成液态,煮好的面疙瘩、奶渣、红塘同时加入溶化酥油中进行搅拌,在微火上煨至面块呈微红时立即下锅。

八. 西藏 日喀则 拉孜县 拉孜藏刀

拉孜藏刀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拉孜藏刀是西藏日喀则拉孜县的。

拉孜藏刀

拉孜县藏刀民间交流协会

12331368

九. 西藏 日喀则 定日县 虫草鸡块

虫草鸡块

原料:冬虫夏草15根,鸡胸肉4两、鸡蛋1个、豆粉1钱4克、生姜1钱、胡椒2钱、葱1钱、水搅豆粉2钱、盐3克、酥油6两。

做法:先把虫草蒸熟。鸡胸肉切成块状,鸡肉表面上涂上搅和好了的蛋清豆粉,然后在熔化成液体的酥油中炸熟。再用微火化好酥油后加上盐、生姜、胡椒、葱、炸鸡块、蒸虫草、水搅豆粉。煨上片刻即可端上菜碟中。

十. 西藏 日喀则 聂拉木县 佛手参

【草药名】:佛手参 【内容介绍】:佛手参 (《东北药植志》) 【异名】手掌参、掌参(《宁夏中草药手册》),手儿参(《陕西中草药 佛手参1

》),旺拉(藏名)。 【来源】为兰科植物手参和粗脉手参的块茎。 【植物形态】 ① 手参,又名:阴阳草。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块茎4~6裂,肥厚似手掌,通常2枚,初生时白色,后呈黄白色。茎直立,基部具淡褐色叶鞘。茎生叶4~7,长圆状披针形,基部抱茎,先端渐尖。 穗状花序顶生,长6~15厘米;花多数,粉红色或淡红紫色,苞片椭圆状披针形,外花被片长圆状卵形,中央花被片内凹,侧花被片下弯,内花被片2,广卵形,偏斜;唇瓣长宽相等,菱形,三浅裂,裂片近于卵形而钝,中央裂 佛手参2

片较长;距通常呈镰状弯曲,细长,长1.3~1.8厘米;子房甚扭曲,长约8毫米。蒴果长圆形,无柄,长约10毫米;种子小。花期6~7月。果期7~8月。生于林间草地、河谷及灌丛间。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等地。 ② 粗脉手参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块根肥厚,通常4~6掌裂,形如手掌,初生时白色,后变黄色,顶部生须根。茎直立,具叶5~7片。叶互生,长圆形或披针形,基部成鞘抱茎,向上逐渐变小,最上部叶近鳞片状,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穗状花序顶生,花密集,紫红色,唇瓣三角状或近菱形,先端3裂, 佛手参3

距短于子房。蒴果,长圆形,先端尖。生于高山草地或林缘潮湿肥沃处。分布西藏等地。 【采集】春、秋采挖。去净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或用开水烫过再晒干。 【药材】干燥块茎形如手掌,指状分裂,通常4~6裂不等,稍扁,长2.5~3.5厘米,径2~2.5厘米,表面皱缩,淡黄色,有时茎痕周围有1褐色环。 佛手参4

质坚硬;断面白色,胶质。气特异,味淡。产东北及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北等地。同科植物长苞凹舌兰的块茎在陕、甘、宁、青地区亦同等入药。与手参的主要区别是:叶椭圆形或卵圆形,宽3厘米以上;苞片远比花长;花黄绿色,唇瓣2~3裂,距短囊状。 【性味】甘,平。 ①《宁夏中草药手册》:甘微苦,微 佛手参5

寒。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甘,平。 ③《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性微温,味甘,无毒。 【归经】《四川常用中草药》:入肺、脾、胃经。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O.3~1两;研末或制成糖浆或浸酒。 【宜忌】《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外感忌服。 【选方】 ① 治病后身体虚弱:手掌参三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② 治咳嗽气喘:手掌参二两,百合、大枣各四两。水煎。饭前服,每次半茶杯。(《陕西中草药》) ③ 治久泻失血,白带:手掌参三钱,水煎服;或研末服,每次八分,每天服两次。(《宁夏中草药手册》) ④ 治跌打损伤:手掌参三钱,水煎服或泡酒内服。(《宁夏中草药册》 佛手参6

) ⑤ 治肝炎:佛手参、黄精、粉苞苣各适量,制成糖浆。每次服10~15毫升,每天三次,小儿酌减。(《全展选编·传染病》)。 ⑥ 治布鲁氏菌病:佛手参、苦参、地丁等量。每日二次,每次三钱,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⑦ 治血虚乳汁缺少:手掌参配黄芪、当归、漏芦、玉竹。水煎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宜忌】《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外感忌服。

植物形态

① 手参,又名:阴阳草。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块茎4~6裂,肥厚似手掌,通常2枚,初生时白色,后呈黄白色。茎直立,基部具淡褐色叶鞘。茎生叶4~7,长圆状披针形,基部抱茎,先端渐尖。穗状花序顶生,长6~15厘米;花多数,粉红色或淡红紫色,苞片椭圆状披针形,外花被片长圆状卵形,中央花被片内凹,侧花被片下弯,内花被片2,广卵形,偏斜;唇瓣长宽相等,菱形,三浅裂,裂片近于卵形而钝,中央裂片较长;距通常呈镰状弯曲,细长,长1.3~1.8厘米;子房甚扭曲,长约8毫 佛手参7

米。蒴果长圆形,无柄,长约10毫米;种子小。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于林间草地、河谷及灌丛间。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等地。 ② 粗脉手参 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块根肥厚,通常4~6掌裂,形如手掌,初生时白色,后变黄色,顶部生须根。茎直立,具叶5~7片。叶互生,长圆形或披针形,基部成鞘抱茎,向上逐渐变小,最上部叶近鳞片状,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穗状花序顶生,花密集,紫红色,唇瓣三角状或近菱形,先端3裂,距短于子房。蒴果,长圆形,先端尖。 生于高山草地或林缘潮湿肥沃处。分布西藏等地。

药材

干燥块茎形如手掌,指状分裂,通常4~6裂不等,稍扁,长2.5~3.5厘米,径2~2.5厘米,表面皱缩,淡黄色,有时茎痕周围有1褐色环。 质坚硬;断面白色,胶质。 气特异,味淡。 产东北及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北等地。 同科植物长苞凹舌兰的块茎在陕、甘、宁、青地区亦同等入药。 与手参的主要区别是:叶椭圆形或卵圆形,宽3厘米以上;苞片远比花长;花黄绿色,唇瓣2~3裂,距短囊状。

功用主治

补益气血,生津止渴。治肺虚咳喘,虚劳消瘦,神经衰弱,久泻, 佛手参药

失血,带下,乳少,慢性肝炎。 ①《东北药植志》:制成粘液,用于中毒和泻下;泡酒为强壮、强精剂。 ②《山西中药志》:收敛止血,解毒。治久泻失血,淋病,带下。 ③《黑龙江民间中药》:泡酒治阴痿。 ④《中国药植图鉴》:消瘀。治跌打损伤,积血不行。 ⑤《四川常用中草药》:补血益气,生津止渴。治肺虚咳喘,虚痨羸瘦,缺乳汁。 ⑥《西藏常用中草药》:治慢性肝炎。 ⑦《陕西中草药》:滋补强壮,补脾润肺,安神镇惊,益气止痛。治身体虚弱,神经衰弱,劳伤,咳嗽,气喘。

日喀则特产哪里买日喀则土特产采购网官网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