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特产是什么水果 河南焦作的特产是什么水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09 19:49:42

一. 河南省 焦作市 温县 董府丸子

董府丸子:董府丸子源于1920年20世纪初,已有数百年文化历史的董府丸子早在抗日战争年间就已名扬怀府。2003年董府丸子被评为焦作名小吃,地方特色小吃称号,并纳入“焦作名吃览胜”一书。

二. 河南省 焦作市 博爱 博爱八月黄

博爱八月黄是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的。博爱八月黄是栽培历史悠久的传统优良柿子品种。果实近扁方圆形,皮桔红色,果粉较多,果肉橙黄色,肉质细密,脆甜,无核,品质上。该品种高产,稳产,树体健旺,寿命长,柿果宜鲜食,也宜加工,最宜制饼。

博爱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东与焦作市、武陟县、修武县接壤,西至丹河与沁阳市相连,北与山西省晋城市毗邻,南抵沁河与温县隔河相望。博爱县自然资源丰富,风光秀丽,气候适中,素有“金博爱”和“太行山下小江南”的美誉。

"博爱八月黄"柿子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焦作市所辖的博爱县、修武县及沁阳市等诸县(市)区,为栽培历史悠久的传统优良品种。全市现有"博爱八月黄"柿子26.4万株,年产柿子900余万公斤,年加工柿子65.3万公斤。

博爱八月黄树姿开张,树冠圆头形,叶椭圆形,新梢棕褐色,果实中等大小,平均单果重140克,近扁方圆形,皮桔红色,果粉较多,果梗短粗,果蒂大。果肉橙黄色,肉质细密,脆甜、汁中少、无核、品质上等。10月下旬成熟。博爱八月黄高产,稳产,树体健旺、寿命长。柿果鲜食、也易加工,最宜制饼,加工成的柿饼、肉多、霜白、霜多、味正甘甜,品质优。

三. 甘肃省 天水 清水县 清水水果

清水水果

清水是著名水果之乡,所产梨、桃、苹果、核桃久负盛名,境内种植苹果16万亩,年产果7000万公斤,主要品种有国光、红星、富士等,为驰名中外的花牛苹果重点产区。种植核桃4万亩,年产量300万公斤,曾荣获“97甘肃省首届林产品展销会金奖”。

四. 河南省 焦作市 孟州市 孟州炒面

孟州炒面是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的特色小吃。孟州炒面干干爽爽,呈焦黄色,拌有嫩白的豆芽、粉嫩的肉丝、碧绿的葱段,佐以青椒或红椒,菜的青鲜和面的焦香溶为一体,色彩丰富,油而不腻,口感筋道,满嘴生香。

孟州的炒面很有特色,不象博爱的一样先是将面用油炸成一佗佗备用,吃时加菜用水焖开;也不是象焦作的炒面一样先将面蒸熟备用,吃时再炒;更不象南方一些城市先将挂面煮软再炒。孟州的炒面现炒现吃,先将二细的生面条(千万不能用挂面)放在炒锅里,然后一点一点用油淋在锅的周围,让油慢慢地渗到面条里,在暴火上不停地掂锅使面在锅里旋转,将面煎的焦黄,然后再轻巧地一掂,让面条在空中来个180度大翻身,再煎黄另一面。整套动作节奏鲜明,特别是那凌空一掂的动作,简直象玩杂技,不得不佩服大师傅们精湛的厨艺。然后再炒肉、菜,将煎好的面盖在肉菜上,淋入加了鸡精、味精、酱油等作料的高汤,立即盖上锅盖子焖。这面炒的好坏可全看加入水的量与焖的时间的长短。大师傅们总能恰到好处地将面条焖得不软不硬,脆里带绵,汤也刚好全部被面吸收(我去年在修武下乡搞1的一年,苦练了炒面绝技,开始不是汤少就是面侬,后来终于掌握住了)。一盘成功炒制的炒面,炒面干干爽爽,呈焦黄色,拌有嫩白的豆芽、粉嫩的肉丝、碧绿的葱段,佐以青椒或红椒,菜的青鲜和面的焦香溶为一体,色彩丰富,油而不腻,口感筋道,满嘴生香。然后再配一小碗海米紫菜蛋花汤,汤里面飘浮着虾米香菜紫菜,再加几片西红柿配色,鲜美异常。

五. 河南省 焦作市 马村区 咸鱼蒸茄子

原料: 咸鱼200克,茄子300克,油、味精、姜片、辣油。 制作方法:咸鱼浸泡、切成小块,茄子去皮(最好选肉质厚实的青圆茄),茄子切长条,过油,连同咸鱼块放入碗中,加油、味精、辣油、蒜、姜片,隔水蒸10分钟即可。

六. 河南省 焦作市 修武县 海蟾宫松花蛋

海蟾宫松花蛋,是修武县五里源乡的传统。传说道士刘海蟾,于五里源村北马坊泉,令群鸭取松花蛋酬谢仙女(后人在泉畔筑宫),海蟾宫松花蛋由此得名,其历史悠久。特点是"长存不坏,打开呈固体状,红清黑黄,蛋清透明,并有一朵朵状若松针、晶莹秀丽的松花图案,柔软适中,香气袭人,食之余香绕口。兼有滋肾阴、状元气。祛病去火之功能,为上乘补品。在河南乃至全国享有盛誉。元末以后,历代皇家都视其为皇宫御宴之美味。

海蟾宫松花蛋问世于宋大定二十五(公元1185年)年,距今已有800年历史。当地群众根据石灰可以烧熟鸡蛋的道理,反复实践,终于摸索出制作海蟾宫松花蛋的妙方。每100个鸭蛋,用柏枝、竹叶少许,茴香一钱半,花椒五钱,茶叶一钱半,放在六市斤水中煮沸,将水倒入放有碱面、食盐、生石灰的溶器内,加入四两草木灰和成硬泥,均匀地包蛋上,然后装缸密封,百日即成。

海蟾宫松花蛋之所以能在同类产品中独具一格,享誉全国,除了其精细的加工方法外,马坊泉畔的鸭子长期生活在未受污染的水中,多食"活石头"(灯似瑚珊似的水虫遗骸,状若小石子)和鱼、虾等活食,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七. 河南省 焦作市 博爱 博爱浆面条

博爱这个地方小吃还算比较多,如果严格推敲起来,应该是舶来品比较多。因此在博爱的流行小吃一般是短命鬼,印象中很多小吃就像饭店里的白酒,仨俩月就要换一种面容。生命力比较强的大概有这么一些:米皮,据说西安是正宗;烩面,好像郑州的比这里的还要有名气;刀削面,当然是人家山西了;米线,自然是云南的天下……

数来数去,如果说多少有点博爱特色的小吃可能是浆面条了。

浆面条的做法很简单,用做豆腐时挤出的豆汤当老汤在锅里熬,汤烧开后将面条下到锅里,煮熟捞出,放到碗里加配料,配料则是水煮花生、黄豆,凉调芹菜,芝麻炒焦后轧成的的碎末,香油等等,不放酱油、醋等佐料。这样做出的浆面条面色很白,白中有青,青中有红,红中有黄,味道酸中有香,香中有脆,如果放些辣椒油一类的佐料,十分可口。吃法更是简单,一双筷子即可,是博爱的一道名吃。

过去的时候,浆面条只是一般人家里的副餐,不是每天都可以享受得到的,因为那时豆腐做得少,因而浆面条的主要原料酸豆浆就少。何况,还要有花生、黄豆之类东西。即使这样,那时候的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浆面条只是一种小吃,根本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但是,又因为好吃,营养丰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吃有了深刻的变化,野味和稀罕成了首选的目标,况且浆面条可口、便宜、实惠,一大碗才卖1块多钱,一碗就能吃个差不多,这是浆面条进入市场的主要动力,这样浆面条才“犹抱琵琶半遮面”,逐渐在市场上露出峥嵘。

不过最开始,也仅仅是在路边的地摊上能够吃到浆面条。浆面条进入大饭店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是一进入大饭店,它就有不可收拾的欲望,逐渐占领了餐桌上的一席之地,倒是成了一种餐桌上的主食,这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饮食是一种文化,像川、豫、粤大菜,满汉全席,无不充满着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的内涵,博爱没有典型的大菜,浆面条的出现总算是弥补了一下饮食上的缺憾。

那么,浆面条是否也包含着什么深刻的文化内涵呢?现在实在是差无考证,浆面条的历史和传说几乎是一个空白。但是,对博爱很有名的传说或者说是揶揄倒是博爱人的精明,或者说是博爱人最抠门,这和浆面条实在是套不上近乎。浆面条不想粤菜等等那么明显,也许这是小吃的一个重要特征?说不清。

不管怎么说,无论是坐在路边吃一碗浆面条,还是在五星级饭店点一碗浆面条,都是很可意的事情,因为喝上一口面汤,酸溜溜、香喷喷的,这种享受谁说不是一种文化呢?

八. 四川省 成都市 邛崃市 水果

临济镇位于邛崃市西南边陲,地处名山、蒲江、邛崃三市之交界处,下辖8个村,67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19.75平方公里,总人口10036人,种有各类优质水果100多万株,年生产优质柑桔1000万斤,各类优质水果400万斤,茶叶1000担。 主要水果品种有:脐橙、柑桔、特罗科血橙、乔柑、寿柑、布朗李系列品种、早熟梨、油桃、枇杷等二十多个优质水果品种是远近闻名的水果茶叶之乡。( 邛崃)

九. 河南省 焦作市 博爱 博爱纸扇

博爱县制扇业大致始于明末清初的清化三街,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抗战前,以三街为中心,发展纸扇作坊30多家,年产纸扇80多万把,销往山西、陕西、河北、天津等地。清化纸扇最早的产品叫老鸹扇,就是在一根棍上钉几根竹蔑,然后裱糊上纸,漆成黑色,画上花鸟图案,再用桐油或生漆封涂而成,因形似老鸹翅膀,所以叫老鸹扇。后从杭州等地引进了制作折叠纸扇技术,开始大量生产折叠纸扇。日军侵占博爱后,博爱县制扇业衰败。

解放后,清化纸扇产量逐渐恢复,1950年产量达到25万把以上,1957年产量突破100万把,1958年达到110万把,销往全国各地。1965年后,因从湖南进货的竹箍采购困难,清化纸扇生产停滞,后转移到侯山村,用当地的竹子作扇箍,并派人到外地学习技术,改进制扇工艺,使博爱制扇业得以传承下来,侯山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制扇专业村,有纸扇加工专业户60多家,主要产品有工艺扇、礼品扇、广告扇等,远销韩国、新加坡、比利时等国家,产量逐渐提高,声誉越来越好。

2008年,清化扇艺制作技艺被列入焦作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清化传统竹扇制作技艺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 河南省 焦作市 解放区 闹汤驴肉

闹汤驴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中原一绝,焦作,来焦作不可错过的美食。驴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以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而且味甘、性温,可补血益气、滋阴壮阳、安神去烦,特别是对于女性,还有着护肤去斑之功效。

怀府闹汤驴肉最早起源于沁阳城内一条很不出名的小巷,相传在明清时期就已出名,至清末达到鼎盛。传说,该胡同内一董姓人家将自家种完地后闲下来的一头驴杀掉,精心制成小车驴肉上街出售,没想到立时兜售一空,从此就干起了卖驴肉的营生。久而久之,驴肉越做越香,卖驴肉的户也越来越多,相继出现了胡、靳、王、徐等各家。因沁阳古为怀庆府治,商业发达,商贾云集,每天都有各州县的客商云集这里批肉贩往各地。从此,怀府驴肉远近闻名,这条小巷也因此得名“杀驴胡同”,一直流传至今,名声越传越广。

《本草纲目》上载:驴肉性温,具有补气养血、养精壮阳、滋阴补肾和利肺等多种功能,尤其在止烦、安神、清脑上有独到效果。怀庆地也有民谚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是食草动物,饲养上不用任何激素和添加剂,怀府驴肉在制作过程中也从不用任何化学剂,当属纯绿色食品。这也是怀府驴肉享誉大江南北的又一重要因素吧。来到云台此菜不可不偿。

河南焦作水果特产是什么焦作特产十大排名最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