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土特产谷物粉 无糖食品五谷杂粮粉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09 11:05:23

一. 甘肃省 酒泉 敦煌 羊肉粉汤

羊肉粉汤是敦煌传统小吃。选用敦煌本地饲养的膘肥体壮羯羊,宰好洗净切成大块,然后清水下锅。待快熟时,打净血沫,放人少许精盐,肉熟后捞出,剃骨,后将剃骨回锅,温火熬煮成汤。食用时,先将骨汤兑水,放人适量生姜。胡椒,花椒,桂皮,玉果,辣椒、精盐,萝卜片。大蒜等香料煮沸,再将熟肉切成薄片与切成块的凉粉盛人碗中,舀入沸汤,上面撒上香菜末、韭菜和葱、辣椒末等。观之红黄绿白,香味扑鼻,食之香辣爽口,肥而不腻。有滋补、发热、祛寒之效。( 敦煌)

二. 福建省 福州 福清 农家地瓜粉

地瓜粉也叫番薯粉,它是由蕃薯淀粉等所制成的粉末,一般地瓜粉呈颗粒状,有粗粒和细粒两种,通常家中购买以粗粒地瓜粉为佳。

地瓜粉与太白粉一样,融于水中后加热会呈现粘稠状,而地瓜粉的粘度较太白粉更高,因此,在中菜勾芡时较少使用地瓜粉,因为粘度较粘控制。

地瓜粉应用于中式点心制作较多。地瓜粉同样也可以用于油炸,在腌好的排骨上沾上粗粒地瓜粉油炸后,地瓜粉可呈现酥脆的口感,同时颗粒状的表皮也可以带来视觉上的效果。

地瓜粉是制作厦门海蛎煎福州蛋燕龙岩芋饺等地方名菜的最佳原料。

三. 广西 南宁 良庆区 八仙粉

八仙粉相传是清宫食谱之一,因其配有山珍、海味、时鲜八味以上,味道相异相辅,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故而得名。八仙粉以味道鲜美、柔韧爽滑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

南宁八仙粉,以味道鲜美、柔韧爽滑受到人们的喜爱。相传它是根据清宫食谱配有山珍、海味、时鲜等八味以上的调料,味道相异相辅,就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样能将米粉的滋味调到最佳,故而得名。八仙粉以味道鲜美、柔韧爽滑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把米浆蒸熟后切成条形,拌以调制好的叉烧、肉末、葱花、炸花生、酱料、香油等即可食用。

特点:

香、酸、脆、甜、咸适度,食而不腻。

制作方法:

1.选用带有韧性的新鲜切粉,煮粉前先在热锅里盛入大半碗猪骨熬成的上汤;

2.汤沸后放入鱼饺、肉片、熟鹌鹑蛋、香菇、黄花菜、鱿鱼、鸡肉丝、瘦猪肉片、鱼片、新鲜嫩蔬菜等各两三件,猛火煮沸片刻,再倒入200克切粉;

3.待锅中汤水再沸后加少许香葱、香油、盐、味精等调味,即可装碗食用。

四. 浙江省 金华 永康 “方岩”牌方岩绿毫茶

    “方岩居中,游遍浙东”。方岩绿毫茶产于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浙江省永康市方岩山山脉,海拔800米,山峰绿翠,雨量充沛,长年云雾缭绕,具有较多的漫射光和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大寒山坡上,雾露滋培,茶芽肥壮,氨基酸含量特别高。    “方岩绿毫”选用高山无公害良种茶树嫩芽为原料,经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外形呈兰花形,色泽翠绿披毫、汤色清沏明亮、滋味醇厚鲜爽、香气清高持久、叶底嫩绿成朵。    名山出名茶。远在南宋就有“东陈炳坑出仙茶”的记载。方岩绿毫茶品质独具一格,多次在省、市名茶评比中获奖,一九九九年,在浙江省第十三届名茶中评比中被评为一类名茶。( 永康)

五. 广西 北海 银海区 纯海马粉胶囊

纯海马粉胶囊

本产品精选北部湾克氏海马、斑海马、青环海蛇、环纹海蛇、刁海蛇、尖海龙活体去其内脏后为原料,采用传统中医药生晒、焙干的干燥方法,通过纯物理微粉碎加工技术精制而成的纯天然海马粉胶囊、海蛇粉胶囊、海龙粉胶囊,完全保留了各自原生物所有的生物活性成份和生理效能,为滋补壮身的新型海洋名贵滋养佳品。

六. 广西 北海 银海区 牛腩粉

北海的米粉品种很多,比较出名的有“大眼三”的“猪脚粉”、“牛腩弟”的“牛腩粉”、“越南妈”的牛肉粉等等。其中用沙虫(海蚯蚓)和猪大腿骨熬汤制成的牛腩粉,味道更甜香。

七. 湖南省 怀化 辰溪 湘西粉糍粑

在湘西,尤其是在湘西辰溪一带农村,有这样一个风俗,八月十五那天,不管是结了婚的还是未曾结婚的男人,都要去给岳父或未来的岳父送上一份礼(当地人叫送篮)。礼物中,除了烟糖酒肉之类,还有一样礼物不可少,那就是粉糍粑。少了,对方就会不高兴,甚至让你吃闭门羹。有一个后生送礼那天买了一百个包子替代粉糍粑,结果,被未婚妻堵在门外不让进屋,后来,后生只好返回家去,从邻居那里买了一百个粉糍粑再给送去,未来的岳父一家这才去掉满脸的不快,敞开了大门。

粉糍粑,既是湘西人八月十五送礼必备的礼物,也是湘西一味独特的吃食,其味道,是其它食物无可比拟的。并且,许多远离故土在外工作的游子,中秋节那几天,粉糍粑都会进入他们的梦乡。

粉糍粑虽然好吃,让人过齿不忘,但做起来却颇费工夫。首先,你得把蒿菜找来。这些蒿菜树都长在湘西山坡的高坎上或刺蓬里,要想得到它们,就得不怕从高坎上摔下来,不怕刺剐破了衣服和手脚,甚至还要不怕被黄蜂蜇。蒿菜找回来后,剔去蒿梗,蒿叶择净用水洗过,然后倒进锅里用水煮,一直煮到蒿叶烂了,发黑了,再同糯米粉一起拿去碓房舂。舂的时候一个人还不行,要两个人,一个人舂碓,一个蹲在碓坎边上,手拿一根茶杵,舂一下,翻动一下,舂一下,翻动一下,直到舂好为止。但对“好”的掌握,这又要看个人的经验和耐性。舂的技术越高,舂的时间越长,粉糍粑就越劲道,越软和,越好吃,所以轮到老年人去舂,他们就显得极有耐性,一下一下,总比青年人要多舂那么几个时辰。从碓房回来,还有一道手脚,这也是做粉糍粑整个过程中最嗦的一道工序。具体做法是,先用刀将舂好的糍泥砍成几大块,在面案上用力揉软,再撕成一小坨一小坨,搓几下两只手掌重重一压,成了一块厚厚的皮子,然后交给旁边打下手的,舀一勺碎芝麻和红砂糖搀和成的馅放在里面,包好,再在外面抹一点香油,用桐叶包了,然后送到灶上锅里去,大火煮上一两个小时,直到满屋子都飘出粉糍粑浓浓的香味,这时候,你就可以揭开锅盖,抓起一个往嘴里送了。

煮熟的粉糍粑,剥开桐叶,只见有小孩的拳头那么大,黑亮黑亮的,咬一口,满嘴生香,并且又甜又软和,吃一回,保准您想吃二回。吃上三回,您就忘不了湘西啦。

八. 浙江省 金华 永康 永康五指岩生姜

永康五指岩生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五指岩生姜盛产于永康市中山乡一带,因五指岩而得名,故称“五指姜”。宋代文献已有记载。    

五指姜的来历在当地流传很多。其中一个民间传说是,《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因端午节吓死许仙,去昆仑山盗仙草。盗得仙草后,鹤鹿两童子紧追不舍,白娘子筋疲力尽,慌忙中撞上了五指岩,白娘子从山顶滚到山下,仙草抛在山坡上,醒来时,满地都长满了仙草,白娘子就挖了其中一块匆匆赶回杭州,救活了许仙,这仙草后来就在五指岩下繁殖,成了名闻遐迩的五指姜。    

五指姜不管食用还是药用均属佳品,民间流传“日食三钱五指姜,到老不用开药方”的民谣。    

五指岩生姜栽培在海拔1000余米的中山乡五指岩山,方圆五十里无污染,施农家肥,不喷农药,是纯自然无污染绿色食品。五指岩山云雾缭绕,土壤肥沃,五指岩生姜风味独特。该姜肉质茎单株重0.75-1.00kg,外型美观,表皮光滑洁白带鹅黄色。嫩芽粗壮,呈浅紫红色,肉质细嫩,汁多渣少。香味浓郁、较辣、品质佳、宜鲜食或制成腌渍品、姜片、姜茶、姜汁等,乃烹饪调味之佳品。据《本草纲目》记载,生姜兼具健脾开胃,驱寒、祛湿、发汗等保健功效。五指岩生姜切片煮、切丝炒,味均极佳,尤其“五指岩生姜土鸡”为江南名菜。    

五指姜名闻遐迩,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港、澳、日本等地。( 永康)

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特征:永康五指岩生姜姜块呈扇型,姜球丰满,排球紧凑,外形美观。多为单层,少数二至三层,单株重约0.5~1千克。嫩姜表皮淡黄白色,鳞片鲜红色;成姜收获时浅黄色,鳞片深红色,后鳞片退色干缩,表皮转至土黄色。姜香浓郁、幼嫩时纤维素较少,辣味淡;老熟后纤维素增加,辣味浓,折断姜块可见少量“白雾”(挥发油)。宜鲜食或制成腌渍品、姜片、姜茶、姜汁等。2、内在特征:永康五指岩生姜:水分85%~93%,脂肪含量0.75%~0.82%,氨基酸总量0.58%~0.64%,每百克永康五指岩生姜含蛋白质0.68%~0.75%克、含钾3390~3700毫克、含钙108~118毫克。3、安全要求:在生产、贮运、销售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农业行业标准的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并做好生产、销售等相关记录。

永康五指岩生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的地理坐标为北纬28°45′31″~29°06′19″和东经119°53′38″~120°20′40″之间,包括永康市辖区16个镇(街道、区)710个行政村。北至唐先镇安坑村,东至西溪镇后岗头村,南至前仓镇大坞村,西至花街镇陈弄坑村。现有五指岩生姜种植面积400公顷,年产量7200余吨,保护区域面积876平方公里。

九. 浙江省 金华 永康 永康肉麦饼

肉麦饼是一种馅饼,外地称“永康食果”。永康农家在丰收喜庆季节向有制作肉麦饼作为佐餐的传统。相传北宋兵部侍郎胡则就很喜欢吃肉麦饼,回到故里,总要吃上几只。至今永康旅外人士能做肉麦饼者,兴致来时同样要做点肉麦饼尝鲜;旅外人士回故里,家乡亲人也喜欢烤几个肉麦饼供亲人品尝。永康肉麦饼以制作简便,配料讲究,做工考究,价廉物美,别具风味而闻名。烤肉麦饼的锅大多采用浅而平的烤盘,这样烤熟的肉麦饼饼体饱满、皮黄带软,食之满口香脆。因价廉物美,经济实惠甚得人们所喜爱,凡是到过永康的人,总不免要品尝几个

( 永康)

十. 浙江省 金华 永康 香榧

产品名称:香榧

产品产地:浙江东阳

产品特性:壳薄、肉满、味美、香脆

产品历史:香榧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果实成熟历时17至18个月之久,素有“千年榧树三代果”之称,为干果中之珍品

产品简介:果实成熟历时17至18个月之久,素有“千年榧树三代果”之称,为干果中之珍品。

产品功能:化痰、止咳、润肺、通便、驱虫、强身都有奇特疗效
永康特产炒米磨成粉永康特产面条糊糊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