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土特产焦馍生产厂家 河南特产五谷杂粮焦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25 13:53:16

一. 河南省 洛阳 嵩县 “双脊”

黄河鲤鱼,其背色浅褐,腹色银白,胸尾鳍透明;鱼背宽厚,体型丰满,俗称 “双脊”;骨刺细少,肉肥厚,质细嫩,腥气小,味鲜美,腮不苦,肉汤呈乳白 色并有粘性,久置不易变质。明代被列为“贡品”。( 濮阳)

二. 河南省 郑州 新郑 柠檬嫩牛肉

做法:牛上脑肉切薄片,下入沸水烫熟,迅速放入冰水中浸泡2分钟,捞起沥干水份备用。柠檬半个榨汁,半个切小块备用。黄瓜、洋葱、胡萝卜切细丝,西红柿切小块备用。将熟牛肉片与各种蔬菜丝、柠檬块、西红柿块混合,加入柠檬汁、盐、蘑菇精、香油搅拌均匀即可。

三. 河南省 平顶山市 汝州 汝石

汝石又称梅花玉。产自汝州和汝阳县交界地带,堪称中外玉办之奇葩史典《水经注》载:“紫逻南十里,有玉床,阔二 百丈,其玉慎密,散见梅 花,日宝”。“直隶汝州 三宝“汝玉、汝瓷、汝贴 ”。汉帝刘秀避难此地赞 此玉为“国宝”。

梅花玉质地细腻,坚硬,(莫氏7-7.5°)其底 色如墨,上呈赤、橙、黄绿、青、兰、紫诸色构成天然梅花图案。梅花丛中隐虫、鸟、蝶、兽,呼之欲出。万物生灵,无所不有。经地质单位测试,梅花玉属高档工艺用材,玉中含有铁、锌、钠、镁、钙等十余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功效相当于麦饭石功力的二倍,长期使用具有防癌、防痔、益寿延年之神效。

四. 河南省 郑州 新密 密县寒羊

密县寒羊是国内绵羊优质品种之一。其毛在纺织工业史上久负盛誉。据《河南出口商品志》记载:在历史上河南羊毛集散为郑州、淮阳、密县三个地方,所产皮毛驰名国内,远销国外。 密县寒羊具有耐粗饲,易管理,抗病力强,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繁殖力强,肉用性能好等优点,密县寒羊毛细毛率高达97.21%,净毛率为52.52%。密县寒羊因毛细而洁白,质量居全国第一位。民国期间,就有寒羊毛通过上海、天津等港口远销国外。 近几年来,政府非常重视对密县寒羊的改良和推广工作。1985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在《密县推广改良羊》的报道中说:"改良前,全县养羊23318只,年产毛量1.19万公斤,每只平均单产0.51公斤;1983年,全县养羊5.82万只,其中密县改良羊5.57万只,占95.7%,年产毛量31万公斤,每只平均单产5.6公斤,比改良前提高9倍,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羊毛制品出口苏联、日本和英国。

五. 河南省 郑州市 新密 密玉

河南省新密市是中国著名的密玉产地。密玉在国际上被称为“河南翠”﹐在中国﹐与新疆和田玉﹑辽宁岫玉﹑南阳独山玉并称四大名玉。按色泽不同分绿﹑红﹑白﹑黑四种﹐以深绿为佳。密玉在古时即被开发利用﹐多用来制作烟嘴﹑手镯等小件。助泉寺玉矿一九六0年曾经发现过一块高一点二八米﹑重一点三五吨的大玉﹐由上海玉雕工人雕刻为“中国登山健儿登上珠穆朗玛峰”工艺品﹐受到中国领导人称赞﹐现被列为国宝﹐保存于上海博物馆。几十年来﹐密玉多用于生产小型玉器和首饰﹐尤其是绿色密玉生产的饰物或艺术品﹐深受中外人士喜爱。

六. 河南省 郑州市 新郑 绵枣

中州土特名产,新郑市特有果品,俗名地枣、粘枣,属百合科,为多年生草本,地下有磷茎、叶片线性、从生于地面,象韭菜。7—8月间叶丛中生出直立的花梗,花梗顶端开出粉红色小花。每年4月,绵枣发芽长叶后,农民遍山找寻,将磷茎挖出,洗净泥土,经过多次蒸煮,糖液自出,甜味沁人心脾,如加点红糖,则更甜美。绵枣属热性补品,营养价值高,其性粘。绵枣风味独特,能补养身体,久储不坏。

七. 河南省 开封市 金明区 河南斗鸡

【品种类型及原产地】

属观赏型鸡种。产于河南省开封、郑州、洛阳等县(市)。

1主要特性特征体型分为4种:粗糙疏松型、细致型、紧凑型、细致紧凑型。头半棱形,冠型以豆冠为主。喙短粗,呈半弓形。羽色以青、红、白三色为主色,三色羽之间相互0形成青、红、紫、皂、白、花等色。河南斗鸡骨骼比一般鸡种发达,最突出的是脑壳骨厚,是普通鸡的二倍厚。胸骨长,腿裆较宽。

2保种方式原产地建立保种场保护,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于2001年引种进行异地保护。

【生产性能】

1成年体重与产肉性能成年鸡体重:公鸡平均3500克,母鸡2000~3000克。180日龄半净膛屠宰率:公鸡为82.9%,母鸡为84.1%;全净膛屠宰率:公鸡为77.9%,母鸡为76.6%。

2繁殖性能平均开产日龄240天,年产蛋数82~121个,蛋重50~60克,蛋壳以褐色、浅褐色为多。当公、母鸡配种比例为1:6时,受精蛋孵化率为85%左右。

【开发利用情况】

河南斗鸡在我国斗鸡品种中数量最多,且体大肉多、肉质鲜美,是河南省的地方良种。利用斗鸡改良肉鸡在国外已有成功的经验,特别是日本已有较多的报道。我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河南省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利用河南斗鸡和艾维茵杂交,结果表明其杂交一代生长速度较快,饲料报酬高,产肉性能良,特别是胸腿肌率高,肉味鲜美,达到了我国优质肉鸡的各项指标要求。今后应进一步开展肉质改良方面的研究,以加强河南斗鸡的开发和利用,探索优质肉鸡育种的新方法。

信息来源: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八. 河南省 济源 济源山楂

山楂又名红果,果实为酸中有甜,能起到帮助消化,增进食欲之功效,并对多种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故有被人们称为一种中药。既可生吃,亦可加工成山楂片,山楂糕,山楂饮料,山楂浆等等,深受人们喜欢。济源被称为“红果之乡”,山楂种植面积很广,其中如玉阳等地家家户户,漫山遍野都种上了山楂,每年都吸引各地客户来济源收购山楂,其加工品也远销海内外。

九. 河南省 南阳 西峡 西峡黄酒

西峡黄酒是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的。西峡县石龙堰黄酒,以其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而闻名于世,又经乔氏宗亲一代一代的传承,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1994年以前,石龙堰黄酒多是小作坊式生产,主要是家人及亲朋饮用。1995年,石龙堰黄酒传承人乔永峰对老品牌进行研究开发,且进行小批量加工。2008年,在五里桥镇扶持“一村一品”时,经镇、村研究决定,石龙堰黄酒厂又在本镇北堂村上营组租赁河滩荒地9亩建厂,开始进行批量生产销售。

西峡县汇洋饮品有限公司,原名石龙堰乔氏黄酒厂,成立于1995年,位于县城滨河大道北段东侧,占地6003平方米;现有员工50余人,其中大专以上16人,技术人员9人,业务人员24人,财会人员5人。

公司以当地大米、红小米为原料,研制生产黄酒系列。目前,已研发生产老黄酒、新型黄酒酒娘2个系列、10多个品种,年产量880余吨。2001年8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核,颁发了“石龙堰” 商标注册证,核定其黄酒、酒(饮料)、酒精饮料、果酒商品使用;2010年9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核,颁发了了“别公堰”商标注册证,核定其黄酒、米酒、酒(饮料)果酒商品使用。2011年7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核,颁发了“老君洞”商标注册证,核定其黄酒、米酒、酒(饮料)果酒商品使用。

西峡县石龙堰黄酒,以其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而闻名于世,又经乔氏宗亲一代一代的传承,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995年,石龙堰黄酒传承人乔永峰(石龙堰黄酒被西峡县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名录,乔永峰被确立为传承人;公司正在继续申报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传承人资格)对老品牌研究开发,且进行小批量加工。2008年,在五里桥镇政府的支持下,石龙堰黄酒厂又租赁河滩荒地9亩建厂,开始进行批量生产销售。2011年7月,在西峡县石龙堰乔氏黄酒厂的基础上,注册成立了西峡县汇洋饮品有限公司。

十. 河南省 洛阳 孟津 洛阳铲

洛阳邙山一带虽然古墓分布稠密,但对盗墓者来说,也并非唾手可得。由于年代久远,加之长期的雨水冲刷及平耕土地,除个别大墓保留有封土堆外,绝大多数在地面上已难看到任何痕迹,盲目的挖掘不仅效率低,而且往往会一无所获。若要找到古墓的准确位置,就必须在现代耕土或挠土层下找到墓道或墓口。最初盗墓贼是用厚实锐利的铁锨在地上挖出方形洞穴,以锨头带出来的土来找墓,这种方法很费力,铁锨经常带不上来土,也不能探得很深。到20世纪20年代,随着墓中古物价格高涨,盗掘之风愈刮愈烈。利益驱使之下,洛阳盗墓者挖掘古墓的技巧也越来越精,洛阳铲就是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的。

据传1923年前后,马坡村村民李鸭子到孟津赶集,他看到商家在搭帐子固定四角时,用一种铲子戳洞扎杆,这种工具既锋利又能把土带出来,受此启发,他将之加以改进后,打造出用来盗墓的铲子,由于这种铲子首先在洛阳地区使用,人们遂称之为“洛阳铲”。

洛阳铲为半圆形的铲子,由铲头、铁把、蜡杆、绳子等组成。随着盗墓经验的积累,一些盗墓贼逐渐掌握了辨别土色土质的能力,他们利用洛阳铲插入土层带上来的泥土,对土壤结构、颜色和包含物进行简单分析判断后,就可确定地下有无古墓。洛阳铲制作工艺复杂,制造一把小铲只能手工打制,整个过程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20道工序。随着时代发展,新铲在旧铲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铲头后部接的木杆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平时拆、装和携带都十分方便。

洛阳铲发明后不久,就引起了考古学家的兴趣和重视,著名的考古学家卫聚贤在1928年编写的《中国考古学》一书中,开始将洛阳铲在考古界进行推广。考古工作者使用的洛阳铲,被称为探铲。中国著名的殷墟、偃师商城等一座座古城址的发掘中,洛阳铲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洛阳铲已成为考古工作者的利器,学会使用洛阳铲来辨别土质,是每一名考古工作者需要掌握的基本功,洛阳铲已成为了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

神奇的洛阳铲还是建筑业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为工人准确地打出各种尺寸的探孔,再灌注水泥和钢筋,形成坚固的灌注桩,支撑着各种各样的建筑以及公路、铁路的路基。洛阳铲一个著名的记录是:洛阳探工用洛阳铲为宜洛煤矿成功地打过百米深孔。当然,洛阳铲也不是万能的,一般的砖、瓦可以穿过,但遇到石块就无法穿过了,因此,洛阳铲比较适合土层深厚的平原地区。

“洛阳铲”是考古工作中用来探测地下古墓位置,基建中用来探测地层的一种轻便的探测工具。其构造有二种:一种为下端只具有一个瓦状的铲头,弧度约成半圆,直径7厘米左右,铲头长10—20厘米,铲的后端稍厚,前端为半月形铲刃;铲肩上有铁柄,上端有筒状铲裤,可安装木把,总长近三米;木把上可刻上尺寸,随时检查探测深度。另一种铲的上部与第一种基本相同,只是把铲刃前端改进成合抱形式,称为套铲。“洛阳铲”操作方便,少伤地层,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具有从地下含出“原本”的功能。由于“洛阳铲”是在洛阳创造的,又首先被洛阳地区采用,因而得名。

河南特产老家味道焦馍河南特产面皮生产厂家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