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特产核桃图片 新疆最便宜的核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02 00:33:21

一. 陕西省 西安 蓝田 蓝田核桃

蓝田核桃生产历史悠久。为了提商核桃产量和品质,先后引进了河北露仁核桃、新疆薄皮核桃等品种,经过精心栽培管理,选育了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北仓湾803,并通过省级评定。经过20多年的大面积推广,全县核桃栽植面积达6万亩,年产量2.8万吨。其中发展北仓湾803优质核桃2万亩,年产量35万公斤,远销全国各地。

二. 西藏 山南 加查县 加查核桃

加查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加查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加查核桃

加查县盛产核桃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遍植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七、八人合抱之千年大树比比皆是,景观别致。品种主要有酥油核桃、麻雀核桃、铁核桃等10余种,以其皮薄、个大、肉嫩、肉满、肉质香醇甜润而誉满高原,是历代0-和达官显贵的贡品。目前我县共有核桃400余亩7000多株,年产核桃200余吨,年产值120万元。据测定加查核桃含油率64-80%,粗蛋白11.3-17.1%,既可食用,又可补脑健身,是优良干果和重要的中药材,同时核桃木材质细腻坚实,纹理美观,是军工和高级家具用材,根深叶茂寿命长,又是绿化山区、庭院和道路的好树种。

加查核桃主要分布在沿江四个乡(镇)63个村,海拔3100-3300米之间较集中,于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开花,九月中旬成熟。当地群众对每一种核桃都有独特的名字:按核桃仁质量高低,麻达嘎意为含油量高,吉达嘎意为皮薄、易碎,“多达嘎”指皮厚坚硬。按质量高低,外部形态又分为三个等级;其一、“歇达”(也称沙达、麻达、贡嘎)核果具有含油量高、味香、脆甜的特点。果实卵圆形成长圆形,可取余仁。此类型分布最广。其二、“曲达”核果皮厚,表皮较麻刻,有涩味,内隔膜较发达,可取丰仁。其三、个小皮厚,缝合线平或呈耳形,多有麻刻,果顶丰或长,内隔膜极发达,取仁困难,成熟晚。

加查水、土、光、热资源充足,发展核桃条件优越,具备发展潜力,市场广阔。加查核桃就其现有的规模和产量,供需矛盾突出,经常出现脱销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需要,大规模发展核桃是产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因此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在县“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栽培优质核桃5000亩的宏伟计划,着力发展核桃包装,加工等产业,增加附加值,按现在标准,该规划建设完成后,全县核桃将达到5400亩10.7万株,年产量达到8000吨,产值达到9600万元。加查人民将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诚招四方来客,共图开发,打出加查知名品牌。

三. 云南省 保山 昌宁 昌宁泡核桃

昌宁不仅是茶叶种植的人间天堂,而且还是泡核桃生长的理想王国,泡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可上溯到元末明初。全县13个乡镇都适宜种植泡核桃,境内泡核桃种植的活化石——仙岳核桃王,据林业部门的科技人员测算,树龄在700年以上,这三棵古朴苍老的核桃树,每棵每年还能结果2000个以上,它们是昌宁细香核桃最古老的代表。昌宁细香核桃下树早、皮薄、色泽鲜亮、肉质饱满而深受消费者欢迎。

1991年,昌宁细香核桃被国家外经贸部评为“全国出口创汇优质产品”;1998年,国家林业部将昌宁列为全国经济林名特优商品林基地县;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2005年昌宁泡核桃种植面积已达40.18万亩,居云南省第三位;产量达5108吨,居全省第二位,产品远销广东、江苏、浙江、上海、香港等国内市场和马来西亚、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产值达7000多万元。泡核桃产业已成为昌宁最具发展优势的新兴产业。

四. 山东省 临沂 费县 费县核桃

费县核桃是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的。费县核桃主要品种有元丰、香玲、丰辉、鲁光等。其共同特点是:个大,皮薄,出仁率高,表面有美观朴雅的褐色大花纹。

核桃属于木本油料果树、耐脊薄,耐干旱,适宜在青石山区生长,费县以芍药山乡为主的南部青石山区立地条件尤其适宜其发展生产,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现在还存有明清时期的核桃树。群众有着栽植核桃的传统和丰富经验。目前,已发展到4万余亩,300万株的规模,其主要品种有元丰、香玲、丰辉、鲁光等。其共同特点是:个大,皮薄,出仁率高,表面有美观朴雅的褐色大花纹。

核桃营养丰富,据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分析,核桃100g可食用部分含总糖2.55g、蛋白质16.51g、脂肪68.70g,含磷319.9mg、钾377.6mg、钙101.4mg、铁2.38mg、锌2.70mg,并含有17种氨基酸。核仁的氨基酸总量高于大豆和花生,核仁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一斤核桃仁的营养约可抵上0.5公斤鸡蛋和2.3公斤牛肉及4.7公斤牛奶的营养。中国药典记载,核桃仁温肺、定喘、补肾、固精,用于虚寒、喘嗽、膝酸软、遗精、阳痿;核桃仁有健脑及利于长寿的功能。《本草纲目》中记有核桃能“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二焦,温肺肠”,被人们称为进补的三大干果(核桃、红枣、龙眼)之一。

核桃被称为木本油料树种。核桃仁出油率约65%,核桃仁油(25C)比重0.9235,折光率1.475、碘值161.7、酸值5.1、皂化值194.5、非皂化物0.5%。核桃油脂中的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烯酸为主,其总量大于90%,其中对人体有益的亚油酸约占70%以上。因此,核桃油是一种高级食用油。

芍药山核桃树的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细微,伸缩性小,抗击力强,不翘不裂,不受虫蛀,光泽美观,可用来制作高级胶合板和军需品。它的树皮、叶和果实青皮等可提取鞣酸和烤胶。树根可制褐色颜料。外果皮可以烧灰取碱,磷酸钾含量占60%以上,为化工、医药、轻工原料。树叶煮水加肥皂液可作防治虫害的农药,果壳还可烘制供防毒用的活性炭。

芍药山核桃树是一种较粗放管理的乔木果树,抗旱耐涝,产量稳定。20多年的树一般可年产50公斤左右,为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名干果。

目前,费县以芍药山为核心,大力发展核桃生产,形成了包括马庄、探沂、新庄、费城等乡镇在内的青石山区10万亩核桃生产基地。

五. 河南省 安阳市 林州 东岗核桃

东岗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东岗核桃是河南安阳林州东岗镇的。

东岗镇位于林州市东北部,独特的山地气候条件使这里的核桃、花椒久负盛名。

东岗核桃

林州市东岗镇农业服务中心

13395733

加工过的核桃

六. 甘肃省 陇南 康县 康县核桃

核桃在康县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核桃产业几乎是康县人人受益的拳头产业。近年来,康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核桃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抓,坚持“南茶北桑,整县核桃”的总体布局,通过建基地、扩规模、活机制、强服务、兴科技、抓管理、重加工、增效益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核桃栽培面积达24.35万亩,占全县经济林总面积的24.1%,其中盛果期面积6.5万亩,约120万株,年产核桃干果330.7万公斤,年加工核桃仁80万公斤,产值3066万元,居全省之首,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4.2%。产业覆盖了全县28个乡镇,以中北部20个乡镇最集中,受益人口16.28万人,人均核桃专项收入169元,主产区达到215元,分别占人均纯收入的14.5%和20.5%。主要分布在该县牛头山以北的中北部地区,是全国重点核桃基地县之一。核桃产品以含油量高,风味独特,无污染而享誉国内外,产品远销津、沪、冀等大城市,并出口韩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国。1997年,被甘肃省命名为全省林果支柱产业“十强县”,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基地县”, 2004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优特经济林——核桃之乡”。

七. 山西省 临汾 古县 古县核桃

古县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古县核桃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建国后,古县核桃发展很快,早在一九五八年被国务院授予“干果之乡”的称号,改革开放以来,古县核桃得到迅猛发展,一九八六年列入山西省“星火计划”,一九九三年国务院确立古县为“高产优质高效核桃示范基地县”,一九九四年八月全省在古县召开了“推广先进技术建设核桃优质高产示范园基地”现场会,同时被林业部授予“全国经济林发展先进县”,跨入了全国核桃生产的先进行列。历届县委、政府结合古县实际,制定并实施了“巩固更新老树,管理提高中龄树,高接换优小树,新栽发展良种”的24字方针,使全县核桃生产迈上了“科学化管理,集约化经营,标准化栽培,产业化发展”的轨道,把核桃生产作为高优农业的拳头产业,实现农民均衡致富、长远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大打核桃翻身仗,核桃遍及全县十个乡镇,形成了老、中、幼三大核桃生产区域。核桃产量和栽植面积逐年增加,截止目前,全县核桃达320株,折合21万亩,其中挂果树85万株,年产量300万公斤,年收入24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到328元,占年人均纯收入的25%,核桃仁年出口创汇80万美元。人均核桃面积、株数、产量、收入四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核桃生产已成为我县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临汾)

核桃之乡古县抓住本土产业优势并大力实施核桃富民战略,人均产量居全国第10位,连续15年人均面积、株数、产量、收入在全省夺得四个第一,被林业部授予“全国经济林发展先进县”称号,成为我省最大的核桃生产基地。

古县位于山西的南部,东与安泽接壤,西和洪洞相邻,古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天下第一牡丹”的三合牡丹、树龄已逾千年的四大树王、战国名相蔺相如墓、隋唐时期罗成阵亡之地淤泥河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近年来,古县立足核桃传统产业的优势,把核桃发展作为全县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和四大兴县目标之一,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集中连片、规模生产、龙头带动、品牌增值”为原则,重点抓好基地规模发展、产品加工增值和销售网络建设三个关键环节。为提高科技含量、鼓励农民种植核桃,该县全面实行了以营养隔离带为重点的综合管理措施。组织科技人员每年对全县的所有核桃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在政策支持上,实行核桃苗木直补政策,由以前的每株1元提高到1.2元,大大增强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在栽植模式上,采取专业队栽植的方式。按照“春季看工程,夏季看成活,秋季看保存,秋后总兑现”的办法实行报账制管理,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90%以上。龙头企业带动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古县核桃是开发保健食品和营养的上等原料。该县古岳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引领一方生产的龙头企业,在核桃就地转化升值上大做文章,他们在省食品所的帮助下,生产出的“古岳牌”琥珀核桃仁等系列产品,不仅为果农找到一条销路,更成为市场供不应求的-货,他们已在深圳、石家庄、太原等大中城市建立了长期销售网点,同时每年出口量占到60%以上,在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很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全县核桃栽植面积达到23万亩,755万株,初步实现了农民“人均百株核桃树”的目标,年产量达375万公斤,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800元。10大优质万亩核桃基地也已经建成。

地域范围

古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东北部霍山脚下,太岳山的中南段,东依安泽,西与洪洞,南连浮山、尧都,北界霍州、沁源。古县核桃的地域范围包括县辖岳阳、北平、古阳、旧县等7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8′-112°10′,北纬36°02′-36°36′。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55.6公里,海拔高程在590-2346.8米左右。

八. 新疆 阿克苏 温宿县 阿克苏核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克苏核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范围

主要分布在温宿县、阿克苏市、拜城县、乌什县、沙雅县、库车县、阿瓦提县、新和县等地。

特定品质

阿克苏的核桃在我国那可是大名鼎鼎,它们有个儿大、壳薄、含油量高的特点,尤其是这里形如香梨的大个儿核桃、含油量大的油核桃,以及一捏就破的露仁纸皮核桃。核桃是阿克苏的主要经济作物,阿克苏有着“核桃之乡”的美誉。俗话说“桃三杏四梨五年,要吃核桃得九年”,核桃树从栽种到结果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但是如今阿克苏的核桃通过技术改良后,在下种后的隔年就能收获又大又香的特色核桃。阿克苏的核桃不但销往国内,而且大量远销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除了鲜食外,这里的核桃还被加工成核桃油、食品、糖果、饮料等深加工产品,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给当地人带来丰厚的效益。

九. 青海省 黄南 尖扎县 尖扎核桃

尖扎核桃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的。尖扎县万亩核桃基本分布在坎布拉镇──康杨镇──马克唐镇──昂拉乡川水三镇一乡。

尖扎县地处黄河沿岸,海拔相对较低,光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有着悠久的果品生产历史,素有“瓜果之乡”“高原小江南”的美誉。

近年来,尖扎县立足县域特点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度假农业、有机农业,加快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先后投资524.75万元,在沿黄三镇一乡全力推进万亩核桃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共栽植核桃一万一千多亩,万亩核桃基地初步形成。

自2006年以来,尖扎县开始实施百里万亩核桃园项目,通过政府引导、财政扶持、群众积极参与,累计从陕西果树研究所引进香玲系列核桃优良品种51万株,栽植11435亩,成活率在96%以上。目前,2006年栽植的3000亩核桃已进入初果期挂果收益,平均每株产果2.5公斤,亩产100公斤,每亩40株,每公斤按市场价40元计算,每亩收益可达4000-5000元,进入盛果期后,每株可产果11公斤,每亩产量440公斤,每亩产值预计达17600元。

十.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昌化小核桃

昌化山核桃产于杭州临安昌化地区,产量高,品质佳,香脆可口,营养价值很高,有补血、补气和化痰等功能,还能治腰疼。
新疆十大特产核桃新疆特产核桃无公害的核桃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