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出什么特产 咸阳哪里能买到真正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18 18:11:17

一. 陕西省 咸阳 杨凌 枣卤沫糊

红豆熬汤,放红枣汁,调入面糊,煮熟热食。味美色佳,有滋补功效。

二. 陕西省 咸阳 杨凌 杨凌蘸水面

杨凌多面馆,去杨凌者,主人皆要请其吃面,是唯面独尊的一元化饮食格局,只有统一到唯面独尊的饮食一元化,才有后续的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百面争鸣之局面。今次又到了杨凌,原本是与CCTV做《麦子问题》的节目,麦子是要磨面的,吃面就是吃麦子,故将面吃透了亦有必要,从面到麦子则是一种细致入微的品味罢。

杨凌过去不叫杨凌,叫杨陵,是隋炀帝的寝陵,关中产麦武功县所辖,建杨凌农业示范区之际更名杨凌。也是中国传说中的后稷教给人们种植庄稼的地方;稍早,是杨虎城和于佑任建国民西北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现在已经更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含院校七所,欲发展一个现代农业科学城,绿色硅谷。然地名的更迭及世事的沧桑,关中人吃面的口味未曾更变,面是越吃越长,长到1.5-3米,也越吃越宽,宽到3-5厘米,这样的面在杨凌就叫做蘸水面。

蘸水面讲究个一青二白,青则可以是菠菜、苜蓿、豌豆苗等等,总之是要有那水草一般招摇的青绿于水,面是拉出来的,宽3-5厘米,长1.5-3米,厚2-3毫米,白白的盘绕于青绿之中。四个人进面馆,要了三斤面,若干炒菜,一瓶伊力老窖,先喝了酒,吃尽菜,面就上来了。陕人点菜请客,多为凉菜,少不得凤翔腊驴肉,武功普集烧鸡,西乡牛肉干,老童家腊牛肉,三原白封肉,宝鸡葵花鸡等,可以不上一个热菜,冬天亦吃得鼻尖冒汗,而我却若满腹凝霜。于是,热面条浩浩荡荡上来了,之所以使用浩荡二字,实因面条是盛在小脸盆里端上来的,在陕西这里当然就叫面盆,是装面的面盆而非洗面的面盆,在赣南则真的是叫的面盆,洗脸就叫洗面呢。面条端上来,热汽腾腾,菜青面白,又波清雾白,各人面前就上了一只大碗,碗中就有汤,西红柿、蛋花、姜、蒜、红辣椒、口蘑、玉兰片、海参、干贝等,微酸,略辣,就从大面盆里夹出宽厚且长的面条,泡在汤中,然后夹着面条一口一口地咬吃。面是强筋面,咬在口里,滑润,富弹性,是有张力的一种,像咬着三秦大地的月光。吃若干口面,就得吃一口面汤里青菜,这样就又清爽上阵了。

住在杨凌若干天,方理解吃蘸水面的妙处,其实是图个清爽。独吃一根面,几束青菜,碗中可叫汤也可以叫稍子,与油泼面的意境正好相反,那油泼面是糊面、重油、巨辣,全盘傲视川人的姿态,陕人说:川人是辣在嘴上,陕人是辣在心里。意思是四川人吃辣椒,只是叫得响,而陕西人是吃得响。人真是各有各的可爱罢,如川人吃面,曰担担面,令人有箩担之想,然细碗一握,面细如丝,恰是陕人吃面的另一极端。然又有一发现,杨凌人吃面,也包括西安人吃面,皆大盆使之,其状非鲁智生不可比,然人且瘦,杨凌是一座瘦城,看上去西安也是一座瘦城,比之肥城北京,已经是俊秀若江南了,也许是城小一些的原因。

吃罢杨凌蘸水面,访西北农林大学古农史家樊志民先生,获知:西亚考古,小麦有史8千至1万年,中国考古,甘肃小麦已有五千年,武功则有3千8百年。多数农史学家认定小麦由西亚传入,先西北而黄淮地区种植,古时小麦不叫小麦,叫“来”,是繁写的那个“来”,大麦且叫“麰”。巨获益,坦坦然饱腹而归。

三. 陕西省 咸阳 彬县 彬县荞麦凉粉

彬县荞麦凉粉

彬县地方风味特色小吃。用荞麦加水制作而成。家庭制作其主要工序有:①脱皮。先将荞麦脱皮、簸净,筛掉细面留下糁子。②酥糁。用饭碗按14碗荞麦糁,拌入微量水潮湿15分钟,使其变软。③搓揉。把潮湿后的荞麦糁反复搓揉,拌匀后搁置9小时左右。④做熟。准备七脸盘水,倒入锅内烧开,加入适量碱面,将沉淀好的荞麦糁倒入锅内加热一小时后,出锅到脸盘中晾凉,即成凉粉。⑤凉调。将晾好的凉粉用凉粉专用搂子搂成丝,加入盐、醋、蒜末、味精、辣椒油、酱油等调料即成清凉爽口的风味小吃。凉粉也可切成条状食用,冬季还可以用平底锅热炒食用,平时可晾晒凉粉干。凉粉干可以凉调,也可以热炒、做汤。食后清凉爽口,增进食欲,醒脑提神,同时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的功效。2003年4月,彬县城关镇东关村一组农民纪银虎制作的荞麦凉粉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

四. 陕西省 咸阳 三原 泡泡油糕

泡泡油糕是陕西三原县很有名气的汉族传统小吃,其渊源可上溯至唐代韦巨源的烧尾宴名点“见风消”油洁饼。馅是用白糖、黄桂、玫瑰、桃仁、熟面拌成的;面是用开水、大油烫熟的富强粉。西安饭庄和五一饭店的泡泡油糕,已上了“中华名小吃”的金榜。

泡泡油糕是烫面包入黄桂白糖馅经油炸而成,因起糕面有隆起的松泡,故名。泡泡油糕据传原为皇宫点心,“安史之乱”时,有一位善制此糕的御厨流落到今西安以北的三原县。为了谋生,便做起制售泡泡油糕的生意,工艺从此传入民间,成为三原县一带世代相传的美味。清朝年间,一些掌握了制作油糕技术的三原县人,到西安制售为生,使泡泡油糕传至西安,并由此名扬遐迩。

小吃特点色泽乳白、表皮膨松,如轻纱制就、蝉翼捏成。

一、制作方法

材料:面粉1000克,熟猪肉250克,白糖350克,黄桂酱、玫瑰酱、核桃仁、熟面粉各适量。

1、取清水放入锅内烧沸,加入猪油,将面粉倒大锅内,用小火将油面搓拌成熟面团,出坤放在案上,晾凉,再加凉开水反复揉搓成软面团,即成烫面。

2、白砂糖、黄桂酱、核桃仁、熟面粉等制成黄桂白糖馅。

3、将烫面揪成面剂,用手拍成片,放大黄桂白糖馅,制成糕坯。

4、经炸后,糕面出现薄如蝉翼、白如霜雪的一层泡,犹如繁花盛开,似乎见风即消,入口即化,松软绵润,芬芳醇香。

二、制作要求:

泡泡油糕是用水烫面、大油、黄桂、白糖馅等原料制成,制作方法独特精制。泡泡油糕色泽乳白,表皮蓬松,犹如轻纱织就,蝉翼作成,可谓巧夺天工。它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它的制作方法有着独到之处。

平时人们吃的油条油饼蓬松发虚主要是因为钒碱和面粉的配比恰当,放入热油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膨胀所致。而泡泡油糕既不放钒也不施碱,只是利用大油和水烫面,同样蓬松涨发。它要求糕饼师一定要具有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大油、水、面的比例一定要恰倒好处,对油温的要求也很严格,当油糕投入到一定温度的油锅内,内部水蒸气大量形成,气体急剧上升的同时,蛋白质性变而展开,淀粉膨胀焦化,气泡逐渐形成,并在高温环境中固定下来,要求出锅的油糕不落架。

三、注意事项

1、油糕是吃之前才用最快速度油炸上桌的,如果凉了,好看的泡泡纱会瘪掉,糖馅也会变硬严重影响口感。

2、吃泡油糕,不可性急。性急者,咬一口便咽,易烫前心。糖馅溢流顺胳膊到肘部,扬肘用舌0之,手中油糕的糖馅则又滴下,烫痛后心。

五. 陕西省 咸阳 渭城区 咸阳花馍

咸阳花馍:用面团捏塑人物、花鸟、鱼虫,蒸熟后调涂色素。春节用状如猪、羊的花馍做献贡、祭祀神灵。元宵节用状似十二生肖的花馍,互赠亲友,俗称“牛犊”,入夜,点燃面灯上贡。端午节做艾叶馍。乞巧节做面制的笔墨纸砚,刀尺剪针等。祝寿做寿桃,丧葬做献糕。庙会做面花馍献祭。孩子弥月、过岁做花饼。妇女手法细腻精巧,配以鲜艳花色,千姿百态,生活气息浓郁。


六. 陕西省 咸阳 杨凌 菜疙瘩

菜疙瘩的作法和菠菜面相似,将新鲜的绿色蔬菜菜叶切碎后加入适量面粉一起和面,和的稍微软一些(比粘稠状稍硬即可),可加入少许盐,然后将面平铺的蒸笼上蒸,大约蒸10-1分钟即可,用小刀或铲子划成小块,蘸调料汁吃。

做调料汁可以在碗里加上:盐、味精、酱油、香油、醋、五香粉、油泼辣子、蒜末、葱末等其他佐料,然后用热菜泼到碗里。

说起来这个菜疙瘩本是穷人家的菜,据说是在当年“糠菜半年粮”的艰辛日子里,-无奈而“创造”出来的。大致就是把很多种野菜搅和到一起,揉成菜疙瘩,故成名。这年头吃野菜成了时尚,也讲究个菜型,自然不会再揉成一疙瘩看不出是啥东西,都是用精选的野菜调出来,口感肯定比揉成团子要好很多。

菜疙瘩的做法

1.菠菜洗干净,沥干水分,切碎

2.将面粉放入切碎的菠菜中,在加入少量的冷水,揉成面团,面团比较硬些。面粉与蔬菜的比例可自己调节,只要面粉能把菜揉成面团就行,煮的时候也散不开

3.将揉好的面团饧一会,是为了面团能筋道些

4.用一小勺挖一小块团,放入开水锅中,勺子挖出的面块大约与鹌鹑蛋一般大,形状各异,很随意

5.一块块的小菜疙瘩放入锅中煮2-3分钟

6.煮熟捞出,浇上自己喜欢的卤汁,我感觉还是搭配油泼辣子、醋调料好吃

七. 陕西省 咸阳 乾县 水柿

一、水柿基本特性

水柿子属于晚熟品种,具有果大、个头均匀、果皮光滑、肉质松脆、汁多味甜,含糖量高等特点,制成的柿饼质细,味甜,透明,霜厚,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二、全市柿子生产情况

2007年我市柿子种植面为20.15万亩,产量8.7万吨。其中水柿子种植面积约为1.06万亩,产量6000吨。主要分布于彬县、乾县、永寿等县。

八. 陕西省 咸阳 长武县 晋枣

品种来源:主产于陕西、甘肃交界的彬县、长武、宁县、泾川、正宁、庆阳等地。



果实性状:果实大,长卵形或近圆柱形,平均果重21.6克,大小不整齐。果肩宽,平圆披斜,不很平整。梗洼广浅,环洼大、较浅。果顶渐细,平圆,顶洼中广、浅或中等深。果柄较细。果面不平,富光泽。果皮薄,赭红色。果肉厚,白绿色或乳白色,质地致密酥脆,汁液较多,甜味浓,含可溶性固形物30.2%~32%,最高达35%,含糖量26.9%,可食率97.8%,鲜食品质极上。干枣含糖量68.7%~78.4%,制干率30%~40%,制干品质上等。果核中等大,少数核内含有种子。在产地,4月中下旬萌芽,5月底始花,l0月初完熟采收,果实生育期ll0天左右。



栽培习性:树体高大,干性强,枝量多,树冠呈圆柱形,百年生的大树,树高9~15米,冠径6~8米。树势强健,树冠紧凑,寿命长。结果龄期早,一般栽后三年开始结果,七八年进入盛果期,株产25~40千克,最高株产可达150千克。适应性强,抗寒抗风,较耐盐碱,不耐瘠薄。百年以上的老树仍能正常结果。在肥水不足时,常表现大小年。花期忌干热风和阴雨低温天气。果实成熟期遇雨易裂果浆烂。该品种果实大,皮薄,肉厚,核小,味甜,适宜鲜食和制干作蜜枣。



栽培技术要点:栽种应以枣粮间作为主。幼树整形以主干疏层形和开心形为主,用刻芽、摘心、冬疏二次枝、重截等修剪方法,促萌发枝,尽早形成树形。夏季修剪注重摘心和疏枝,防止枝叶过密,影响坐果,降低产量。加强肥水管理。

九. 陕西省 咸阳 旬邑县 荏油

荏油又称紫苏油,旬邑有两千多年的荏油种植历史,特别是马栏镇及子午岭高海拔无污染林缘地区生产的有机荏籽,榨取的精油,富含а-亚麻酸高达60%以上。长期以来出口韩国、日本和欧盟国家,获得国际最严格的英皇质量标准认证,被认为不含农残、不含重金属的天然植物脑黄金。

荏自古就作为中草药发挥着作用。从荏籽中提取的荏油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含量约60%),远高于其它植物油,α-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是脑和神经活动所必需的脂肪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需由食物供给。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荏油具有降低血脂,减少心脑血管疾病;营养大脑,促进发育,增强智力,提高记忆力;调节免疫,延缓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症;有助视网膜的生长发育,改善视力;预防及抑制肿瘤形成,防癌效果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和保健食品等领域。

信息来源:旬邑县文物旅游局

十. 陕西省 咸阳 彬县 陕西晋枣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秦国(今陕西一带)和晋国(今山西和河北南部一带)是相邻的两个强国。它们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但是有时为了各自的利益,两国国王又常常互相利用,甚至彼此通婚,结成亲家。晋国国王晋献公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秦穆公。结婚时,晋王以本国--枣树,作为女儿的嫁妆陪送到秦国。从此,晋国的枣树在秦国的彬县生根、发芽、结果。

晋枣色泽殷红,个大核小,皮薄肉厚,香脆干甜。最大的晋枣比鸡蛋还大,重达一两。它不仅是美味可口的果品,还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滋补品。鲜枣含糖量20.6%,干枣含糖量达70%多,含多种维生素14%,可食部分占果实的80-90%。
咸阳的土特产一览表咸阳可以带走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