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各地特产 山西临汾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07 13:01:53

一. 山西省 临汾 蒲县 蒲县土豆

蒲县土豆

蒲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气侯、地理和土壤条件,坚持把马铃薯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通过“选品种、建基地、推科技、促流通、助销售”等有力措施,使该产业成为集科研、推广、生产、加工、储藏、销售为一体的强势产业。目前,全县共种植马铃薯5万亩,平均亩产1500公斤,亩均纯收入1100元。其中推广脱毒马铃薯3万亩,品种以克新1号和费乌瑞它为主,涉及9个乡镇的44个村委,平均亩产2000公斤,亩均纯收入1800余元。

二. 山西省 临汾 霍州 霍州苹果

霍州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果区东倚霍山,南北狭长,紧依霍山怀抱。地理优势独特,北纬37度,海拔高(900—1100m),日照长3000小时以上。年降雨量适中500cm左右,昼夜温差大7—10℃,气候凉爽,水资源丰富。灌溉水出自太岳山中,富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元素。果区远离污染源是生产红富士苹果的最佳区域。全果区种植面积五万余亩,以晚熟红富士为主,果实色泽鲜艳华丽夺目、果质细腻津露宜人、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7— 18%,含糖量14%以上,含酸量0.2%以下,硬度7—8kg/cm2。并有部分密脆、嘎啦、松本锦、红将军、富士王等早熟品种,年产商品果十万吨以上。

地域范围

霍州市康益达苹果专业合作社位于霍州市境内霍山脚下,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2′-113°27′,北纬35°01′-36°23′之间,总面积768平方公里,其中苹果的产地面积3603公顷,年总产量12万多吨,主要分布在108国道大运线三教乡、陶唐峪乡、李曹镇两乡一镇丘陵山区100多个行政村。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霍州苹果果实大而整齐,平均单果重350-400克,形正,着色好,脆硬适度,果肉乳黄色,细脆多汁,香甜可口,果味纯正。2.内在品质指标:成熟期在中秋、国庆前后,为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老少皆宜,长期食用可健脾、舒胃、美容养颜、延年益寿。营养成分规定如下:果形指数1.05,总膳食纤维≥1.0g/100g,可溶性固形物≥14.0g/100g,水分≥75g/100g,维生素c≥1.2mg/100g, 钾≥80mg/100g。3.安全要求:大气、灌溉水、地面水、产品执行标准。

三. 山西省 临汾 侯马 侯马黄姜

侯马黄姜

侯马中药材。其中“甘草”、“地黄”、“黄姜”有名,“茵陈”曾载入李时珍《本草纲目》。

侯马黄姜,根茎类圆柱形,常具不规则分枝,分枝长短不一,直径1.5-3cm。表面褐色,粗糙,有明显纵皱纹和白色圆点状根痕。质较硬,粉质,断面桔黄色。味苦。

四. 山西省 临汾 襄汾 赵康辣椒

赵康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赵康辣椒是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赵康镇的。赵康镇位于山西省襄汾县南端,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辣椒集散地。赵康镇“晋绿三樱椒专业合作社”已成功注册“晋乡红”、“晋绿”等辣椒品牌,精包装产品已打入国内市场。连续几届辣椒节的成功举办,使赵康辣椒响誉全国。赵康辣椒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赵康镇位于山西省襄汾县西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围绕县委、县政府农业“绿色3+1”发展战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断做大做强无公害三樱椒产业,全面培育一村一品,三樱椒已成为赵康镇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北辣椒第一镇,乃至华北地区最大的辣椒集散地。

连续10多年来,襄汾县赵康镇各届领导始终将辣椒产业,列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项目常抓不懈。该镇所辖的30个行政村,总计耕地8.2万亩,其中辣椒种植面积发展到近4万亩。为了做大做强辣椒产业,打造华北辣椒第一镇,该镇建有大型“赵康辣椒市场”;同时,通过村、镇辣椒协会及经纪人的运作,在湖南、河南、陕西、四川、江苏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辟了稳定的辣椒销售渠道。目前,赵康已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辣椒集散地,辣椒除在国内畅销外,还销往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

目前,赵康镇“晋绿三樱椒专业合作社”已成功注册“晋乡红”、“晋绿”等辣椒品牌,精包装产品已打入国内市场。连续几届辣椒节的成功举办,使赵康辣椒响誉全国。2011年,赵康镇三樱椒种植面积达到38800亩,每公斤售价近20元,仅辣椒种植一项,可直接为农民增收近1.8亿元,实现了辣椒产业的效益最大化。

2013年,襄汾县晋绿三樱椒专业合作社申报的“赵康辣椒”通过专家评审,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连续10多年来,襄汾县赵康镇各届领导始终将辣椒产业,列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项目常抓不懈。该镇所辖的30个行政村,总计耕地8.2万亩,其中辣椒种植面积发展到近4万亩。为了做大做强辣椒产业,打造华北辣椒第一镇,该镇建有大型“赵康辣椒市场”;同时,通过村、镇辣椒协会及经纪人的运作,在湖南、河南、陕西、四川、江苏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辟了稳定的辣椒销售渠道。目前,赵康已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辣椒集散地,辣椒除在国内畅销外,还销往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今年,全镇仅辣椒一项,将为当地椒农增收上亿元。这项产业还带动了当地包装、运输、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

襄汾县晋绿三樱椒专业合作社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襄汾县位于山西省临汾盆地南部,总面积1034平方公里,境内东有塔尔山、西有吕梁山南麓的姑射山、中间汾河自北向南贯穿,是一个既有山川河流、又有丘陵平原的地形多样性县。赵康辣椒栽植区域位于襄汾县县域西南部,地理坐标北纬35°41′05″-35°50′16″,东经111°10′40″-111°23′17″之间,涉及5个乡镇70个行政村,其中涉及赵康镇的杨威、赵雄等26个村,南贾镇的大柴、阜宁等8个村,西贾乡的西彭、万东毛等10个村,永固乡的家村、南董等12个村,汾城镇的高庄、三公等14个村。总面积670公顷,年生产总量298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赵康辣椒以三樱椒为主栽品种。三樱椒又名朝天椒天鹰椒、望天椒。一是形美,植株生长紧簇,辣椒大小均匀,果皮油亮,色泽深红。二是味浓,辣中有香,香中有甜,综合品质极好,属椒中佳品,生熟食用都可,味美无比。2.内在品质:赵康辣椒营养价值很高,堪称“蔬菜之冠”。据分析,它富含钙、磷、铁、维生素B1、B2、辣椒素等成分,品质优良。其中辣椒素约0.72g/kg、维生素B1约0.34mg/100g、维生素B2约0.76mg/100g、铁约4.08mg/100g、钙约139mg/100g、磷约340mg/100g。符合深加工和直接食用要求。3.安全要求:赵康辣椒生产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辣椒》的安全指标,在包装,标识上须符合农业部《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进入市场的必须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其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瓦楞纸箱按GB6543的规定执行, 塑料袋按GB4456和GB588—89的规定执行,塑料箱按GB8868—88《蔬菜塑料周转箱》执行。

五. 山西省 临汾 古县 古县核桃

古县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古县核桃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建国后,古县核桃发展很快,早在一九五八年被国务院授予“干果之乡”的称号,改革开放以来,古县核桃得到迅猛发展,一九八六年列入山西省“星火计划”,一九九三年国务院确立古县为“高产优质高效核桃示范基地县”,一九九四年八月全省在古县召开了“推广先进技术建设核桃优质高产示范园基地”现场会,同时被林业部授予“全国经济林发展先进县”,跨入了全国核桃生产的先进行列。历届县委、政府结合古县实际,制定并实施了“巩固更新老树,管理提高中龄树,高接换优小树,新栽发展良种”的24字方针,使全县核桃生产迈上了“科学化管理,集约化经营,标准化栽培,产业化发展”的轨道,把核桃生产作为高优农业的拳头产业,实现农民均衡致富、长远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大打核桃翻身仗,核桃遍及全县十个乡镇,形成了老、中、幼三大核桃生产区域。核桃产量和栽植面积逐年增加,截止目前,全县核桃达320株,折合21万亩,其中挂果树85万株,年产量300万公斤,年收入24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到328元,占年人均纯收入的25%,核桃仁年出口创汇80万美元。人均核桃面积、株数、产量、收入四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核桃生产已成为我县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临汾)

核桃之乡古县抓住本土产业优势并大力实施核桃富民战略,人均产量居全国第10位,连续15年人均面积、株数、产量、收入在全省夺得四个第一,被林业部授予“全国经济林发展先进县”称号,成为我省最大的核桃生产基地。

古县位于山西的南部,东与安泽接壤,西和洪洞相邻,古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天下第一牡丹”的三合牡丹、树龄已逾千年的四大树王、战国名相蔺相如墓、隋唐时期罗成阵亡之地淤泥河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近年来,古县立足核桃传统产业的优势,把核桃发展作为全县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和四大兴县目标之一,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集中连片、规模生产、龙头带动、品牌增值”为原则,重点抓好基地规模发展、产品加工增值和销售网络建设三个关键环节。为提高科技含量、鼓励农民种植核桃,该县全面实行了以营养隔离带为重点的综合管理措施。组织科技人员每年对全县的所有核桃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在政策支持上,实行核桃苗木直补政策,由以前的每株1元提高到1.2元,大大增强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在栽植模式上,采取专业队栽植的方式。按照“春季看工程,夏季看成活,秋季看保存,秋后总兑现”的办法实行报账制管理,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90%以上。龙头企业带动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古县核桃是开发保健食品和营养的上等原料。该县古岳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引领一方生产的龙头企业,在核桃就地转化升值上大做文章,他们在省食品所的帮助下,生产出的“古岳牌”琥珀核桃仁等系列产品,不仅为果农找到一条销路,更成为市场供不应求的-货,他们已在深圳、石家庄、太原等大中城市建立了长期销售网点,同时每年出口量占到60%以上,在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很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全县核桃栽植面积达到23万亩,755万株,初步实现了农民“人均百株核桃树”的目标,年产量达375万公斤,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800元。10大优质万亩核桃基地也已经建成。

地域范围

古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东北部霍山脚下,太岳山的中南段,东依安泽,西与洪洞,南连浮山、尧都,北界霍州、沁源。古县核桃的地域范围包括县辖岳阳、北平、古阳、旧县等7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8′-112°10′,北纬36°02′-36°36′。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55.6公里,海拔高程在590-2346.8米左右。

六. 山西省 临汾 永和 永和红枣

永和红枣以核小、皮薄、肉厚、天然无虫、无公害、无污染而久负盛名,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证书和奖章,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枣乡”称号,是全国无虫红枣第一县。

永和县是雨养农业县。全县境内尤其是沿黄河四乡80公里的几十个河湾,昼夜温差大,避风向阳的沙质土壤里生长出的红枣,无虫、无污染,被誉为“全国无虫红枣第一县”。县委、县政府根据人少地多,土地贫瘠,不宜发展粮食生产的实际,确定了“人均百株枣,户种十亩草”的主导产业发展思路。先后建成了一批红枣基地,涌现出尉家洼村、李家山村、白家腰村等几十个人均千斤枣的专业村和任福喜等一批红枣状元户。

如今的永和,漫山红枣红似锦,遍地新苗绿如茵。县委书记王醒安告诉记者,全县红枣栽植区域由原来的沿黄4乡发展到全县7个乡镇,已建成4个万亩红枣基地,8个千亩红枣精品园,红枣树总量达到850万株,每年所产的1500万公斤红枣都销售一空,仅此一项可为沿黄主产区农民人均增收1600元,红枣已成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永和红枣,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证书和奖章,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枣乡”称号,是全国无虫红枣第一县。1997年10月,在山西省首届干果经济林产品评奖展销会上,永和木枣被评为“山西十大名枣”。2007年10月,永和县被省农业厅确定为特色农产品(红枣)生产基地县。同年12月,永和县乾坤湾有机红枣被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专业委员会认定为2007年度有机转换产品。

七. 山西省 临汾 霍州 霍州年馍

霍州年馍是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的。霍州馍,人们又誉为霍州面塑。霍州面塑历史悠久,远近闻名。不仅可食用,而且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花样繁多,形象逼真,做工细腻,栩栩如生。霍州馍又称无碱蒸馍。

霍州年馍一种山西省的汉族民俗工艺品,亦可食用。花馍可以说是山西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它体现出了山西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是具有北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品之一。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霍州位于山西南部的太岳山区,主要以种植小麦为主,馒头也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要食品之一。在人们眼里,馒头外形不过是一个圆圆的,可以饱餐的食物。可是在山西霍州,人们在馒头上下起了功夫。馒头被赋予生命,成为人们寄予希望和祝福的美好事物。

馒头在山西俗称“馍馍”。逢年过节,霍州人会丰富馍馍的造型,并赋予其寓意,过年做的这种便是年馍了。霍州花馍,当地人称之为“羊羔儿馍”,古时的“羊”即是“祥”,有着“吉祥”的寓意。走访时,正值春节前夕,比起其他地方的花馍 ,霍州又是以年馍最为出名。

霍州年馍又称无碱蒸馍。风味独特、花样繁多、造型逼真,因其选料考究与工艺独特,可在常温下放置3个多月不变质。年馍发面不打碱,揉面时间长,随揉随掺干面,蒸成后松散有层,水浸不酸。年馍选用纯天然无污染的自家小麦面粉,用传统酵母发面,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面团经过多次揉和,一边揉一边掺干面,纯手工精制而成,所以色泽白嫩。做成馍样后,要放在热炕上,盖上被褥腾发,达到发虚光润,再放在笼内蒸熟,一般要蒸半个小时以上。

八. 山西省 临汾 大宁县 大宁灵芝

大宁灵芝

灵芝又称灵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根据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灵芝有紫、赤、青、黄、白、黑六种,性味甘平。灵芝原产于亚洲东部,中国古代认为灵芝具有长生不老、起死回生的功效,视为仙草。

灵芝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灵芝一般生长在湿度高且光线昏暗的山林中,主要生长在腐树或是其树木的根部。灵芝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张衡《西京赋》:“浸石菌于重涯,濯灵芝以朱柯”之中。

九. 山西省 临汾 襄汾 邓庄造纸

邓庄造纸:历史悠久,远销海外。

十. 山西省 临汾 永和 永和条枣

永和条枣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永和条枣,山西省永和县。永和县位于北温带,为红枣适生区,其特殊的环境条件,形成了永和红枣个大、皮薄、核小、味甜、无虫、无污染、无公害等特殊的品质,颇受消费者的欢迎。2011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山西省永和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临汾市西北隅,吕梁山南端,紧依黄河,总面积1219平方公里,气候温和、日照充足、空气纯净、昼夜温差大、高温干燥期长。土壤方面,该县地处晋陕峡谷的黄河中游东岸,有深厚的黄土母质与沙壤土结构。-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和中国最适宜生长红枣产地之一,拥有2000多年红枣栽植历史。-永和县的特殊环境条件,形成了永和红枣个大、皮薄、核小、味甜、无虫、无污染、无公害等特殊的品质,颇受消费者的欢迎。-因此,早在公元7-10世纪时(唐代)就贵为贡品。-

产品荣誉

20世纪60年代-总理曾给永和县签发嘉奖令,鼓励发展红枣。1993年永和县被国务院农业综合开发办、林业部确定为名优品“红枣示范基地县”,1996年获国家A-绿色食品证书,红枣已成为永和县地方和主导产业,其中主产优质条枣以其核小、皮薄、肉厚、甘甜、无虫等特点,1997年永和条枣被评为“山西省十大名枣”,2000年荣获“全国农产品博览会”金奖。2008年以后,每年经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检测合格并颁发证书。-

生产情况

永和县拥有二千多年红枣栽植历史,2005年永和有机枣有限公司公司建立了6180亩15万株的乾坤湾枣园,经三年转换期, 图2 永和条枣种植基地

-按照国家有机标准种植、生产和管理,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永和红枣产业也得到了不断发展,通过深加工后的各类红枣休闲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永和县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山区“331”特色农业工程的战略部署,立足县情实际,发挥比较优势,顺应民意要求,聚全民之心,举全县之力,强力推进红枣富民产业。据统计,截至2007年年底,全县红枣栽植面积已达到30万亩,900万株。其中。南庄乡160万株,5.7万亩;打石腰182万株,6.5万亩;阁底乡200万株,7.2万亩;交口乡100万株,3.6万亩;芝河镇40万株,1.5万亩;坡头乡8.5万株,0.3万亩;桑壁镇10万株,0.4万亩。农民人均150余株,主要分布在城西沿黄四乡镇,从树龄结构上看10年生以下的幼树600万株,10—80年生的大树为300万株,年红枣产量可达到3000万斤。全县农民纯收入的70%的份额来源于红枣产业。永和红枣主栽品种为永和条枣,该品种占到栽植面积的70%以上,其次有木枣、灰枣、团枣、骏枣、梨枣、晋枣等四十多个品种,这些众多的红枣品种大都适宜在永和生长,而且品质也才都比较好。据21世纪初统计,永和县有红枣的户数达8400多户,占到全县总户数的75%以上,兼业户150余户,全县从事枣产业的人数达12924人,其中,从事种植业的人数达12600人,从事加工流通行业的人数300余人,永和近五分之一的人在从事红枣产业的发展。-

永和条枣

地域范围

永和条枣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山西省永和县县内,涉及打石腰、南庄、阁底3个乡31个行政村,北到南庄乡的前北头村,西到打石腰乡河浍里村,东至芝河镇,南至阁底乡佛堂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0 o20′—110 o40′北纬36 o30′—36 o55′。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条枣果实较大,顶部稍细,呈长柱形,核小肉厚,单果重18—20克。成熟鲜枣皮为深红色,有光泽,果肉拉开可见糖丝,丝长不易断,有糖香味。永和条枣所含有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钙元素、钾元素、镁元素、铁元素、磷元素等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普通产品。

山西省临汾市十大特产有哪些山西临汾特产前十名排行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