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的美食特产都有些什么 揭阳特产小吃可携带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04 14:11:26

一.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流沙花猪

流沙花猪

二.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白马菜刀

白马菜刀

白马菜刀,系郑老山字号生产,为本县历史较早的名牌产品,畅销香港地区及东南亚各国。

白马郑老山菜刀的特点是:刀页口薄跟厚,背宽堂空,夹钢,淬火面积占刀面三分之二以上,钢呈咀口正中,刀口显钢不少于二分之一,硬度达到HP65—70,刀口锋利,能吹断头发、剃胡须,砍截硬物不缺口,刀形呈长方状,刀把牢固,美观大方。

清代中叶郑鸿章先生从大埔茶阳流落到普宁白马圩落户。最初以建烘炉维修旧铁器为生,后精选优质钢材煅造菜刀,为讲求质量,起初日产仅1—2支,用户争着待购。清代后期至民国初期,本县华侨常常购“郑老山”字号菜刀往侨居国,作为赠送亲友礼品,因而白马郑老山菜刀在东南亚等国家名声大扬。后郑鸿章先生将“白马郑老山”字号菜刀制作技艺授于子孙,传承至今。

1954年,郑老山第三代孙郑明贤等九名铁匠组建白马铁业组,后更名白马铁器社、白马利器社、白马农械厂、流沙机械厂,该厂占地面积800平方米。曾生产多种利器产品,年产值最高约100万元,工人人数100多人。现在白马郑老山菜刀及利器产品,为半机械化生产,质量精益求精,产品供不应求。(作者:郑炳城时间:1988年12月)

三. 广东省 揭阳 揭西县 揭阳粽

以糯米为主,常用香菇丝、虾米、花生、肥肉或腊肠、绿豆、莲子等作配料,用竹叶包裹、咸草捆扎成六角球状,放进锅内煮(或蒸)熟,食时淋上甜酱油,口感香软柔润;又有咸甜双拼粽球,甘甜香咸,别有风味

四. 新疆 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县 新疆都塔尔

是维吾尔民间唯一的指弹弦乐器,木制琴声,瓢形,琴杆长,有大小两种。大的柄上用丝弦缠17个品位,小的有14个品位,都张二弦,按四度琴关系定弦,适合男女弹奏。演奏时或拨或挑,或挑或扫,右手五指并用,缺一不可。这种乐器音色柔美,可用于独奏,也可与手鼓、笛一起为歌舞伴奏,因其音量小,多用于家庭宴乐,很少在盛大场合出现。

五.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包烧

包烧,是西双版纳傣族特殊的一种烹饪食品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加工食品不用锅具,以天然绿叶——芭蕉叶或木冬叶(竹芋科植物)为烹饪工具,将欲烹饪的食物用鲜叶包裹,以火塘的炭火为热源,将食品烧熟。包烧这种方法,可加工小菜、水鲜、肉食
可包烧的蔬菜有野磨菇、野芋杆、南瓜尖、菜豆甜笋等。每包欲烧蔬菜的原料,需250~300克,加配青椒、鲜姜、蒜、芫荽。主料配料洗净,切碎,加适量食盐、味精拌匀,用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在火塘的炭火之下,使其慢慢变熟。包烧的蔬菜,味鲜纯、香中略带辣味(不喜食辣味者,可不加青椒),颇开胃,具有浓郁的乡野风味
包烧水鲜,可取鲜鱼鲜、鲜鳝鱼鲜虾作主要原料,重200克、300克均可。配料选取用适量烧热的青辣椒末或糊辣椒粉、蒜末、姜末、芫荽、苤菜。将欲包烧的水鲜收拾干净,配料切细,加入适量食盐、味精拌匀后,填入鱼和鳝鱼腹腔(鲜虾只需与配料拌匀),也可用配料包住主料,用鲜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内的炭火之下,至包内水鲜烧熟。包烧水鲜,菜包白绿相间,味鲜、香,水鲜原味浓醇
包烧肉类,可用禽肉、蓄肉、兽肉、为主料,用量一般为200克至300克。以青辣椒、姜、蒜、芫荽、苤菜为配料。肉料洗净剁细,配料洗净切末,加适量精盐、味精,将主配料调合均匀,用芭蕉叶或叶包成长15公分,宽10公分的肉包,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的炭火之下烧熟。包烧肉类,由于有叶片包裹,营养物质不易散失,菜色褐红夹绿,味鲜、醇、香、辣,营养丰富。( 西双版纳)

六. 广东省 揭阳 榕城区 揭阳果汁

把米浆放平底锅上,煎熟成片,切成角形,和入米浆煮熟。食时在热果汁上披上卤肉、卤蛋、卤豆干等,淋上卤汁。具有润滑爽口的特点

七. 广东省 揭阳 揭东区 坪上绿茶

玉湖坪上、新亨五房是盛产绿茶(炒茶)之乡。该处所产绿茶醇香耐沏,特有的风味,驰名海内外,出口东南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泰国建交之时,应泰国政府要求,供应坪上、五房绿茶。

坪上茶丛矮而多枝,芽微红,部分小的称米碎茶,茶汤淡黄似花生油,醇甘爽口。五房茶丛偏高枝疏,叶片大而芽带青,茶汤浓而微苦,回甘力强。

坪上绿茶溶脂助消化,“老炒茶”具有消痰化淤、治气管炎之功效。

八. 广东省 揭阳 榕城区 蚝烙

将鲜蚝(牡蛎)、雪粉、大米粉、葱粒等混和,加水拌匀,在平底锅内以旺火煎烙,再淋上蛋浆,煎至两面呈金黄色。吃时撒上芫荽,蘸鱼露或辣椒酱,具有外脆内嫩,香酥鲜美的特点

九.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十. 广东省 揭阳 揭东区 钱岗蚝

揭东水产鲜品钱岗蚝,素来以其鲜甜可口,肥嫩细腻驰名海内外。它产自榕江出海口,也就是地都镇钱岗村前西自“狮象把海口”,东至浔洄山脚之间,这段长近15海里。

钱岗蚝是近江牡蛎一种,其大者长可至几十公分,故称“脚递蚝”。钱岗蚝不但肥嫩鲜甜,而且甜而不腻,是酒席上的佳肴,馈赠的珍品,不但可作菜、调味,而且可制罐头、蚝油、蚝豉。它还有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所载:“蚝,卤以软坚,化痰、小瘰疬、结核、瘕疝、涩以手脱,能治遗精、崩带、止嗽、敛汗。”辞海也载:“蚝,性微寒,味咸,功能壮阳、固涩,化痰软坚,主治头昏、盗汗、遗精、崩漏、带下及瘰疬等症。”可见蚝的药用价值功效不小。

广东揭阳有什么好吃的特产揭阳十大特产是什么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