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特产鸭脖 巢湖的特产麻鸭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0-26 17:38:02

一. 安徽省 合肥 巢湖市 散兵镇假山石

散兵镇假山石

二. 安徽省 合肥 巢湖市 巢湖鸭

巢湖鸭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中型蛋肉兼用型品种。主产于安徽省中部,巢湖市居巢区、庐江、肥西、肥东、舒城、无为、和县、含山等地。

外貌特征:体型中等,体躯长方形,匀称紧凑,颈细长,前躯中等宽深,后躯发育良好,两腿结实有力。喙黄绿色或黄褐色,喙边淡黄色,喙豆黑色。虹彩赭色。公鸭的喙黄绿色,虹彩褐色,头和颈上部羽色墨绿,有光泽,前胸和背腰部羽毛褐色,缀有黑色条斑,腹部黑色,胫、蹼橘红色,趾黑色。母鸭全身羽毛浅褐色,缀黑色细花纹(称浅麻细花),眼上方有白色或浅黄色的眉纹,翼部有蓝绿色镜羽,胫、蹼橘红色或橘黄色,趾黑色。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49克;70日龄1500克;90日龄2000克;成年公鸭2500克,母鸭2000克。成年公母鸭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4.10%,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3.00%。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鸭平均开产日龄150天。平均年产蛋180枚,平均蛋重70克。平均蛋形指数1.42。蛋壳白色、青色,其中白色占87%。公母鸭配种比例:早春1:25,清明后1:33。平均种蛋受精率90%,平均受精蛋孵化率92%。公鸭利用年限1年,母鸭2-3年。

三. 安徽省 合肥 巢湖市 滨炯一品玉带糕

是巢湖之滨炯炀镇传统名细糕点,近三百多年历史,传说乾隆皇帝品尝此糕后赞赏道:“玉带者,一品也”。故得名。一品玉带糕用料考究,工艺独特,需经三十多道工序作业。采用桃仁、青梅、桂花、麻油、糯米粉等精制而成,四边呈白色,中间现红、绿、黄诸色,形如白玉中镶嵌翡翠宝石,与一品大员所佩戴的玉带十分相似,故而得名。因其色泽油润,美味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春节时或遇喜庆馈赠亲友,一品玉带糕更倍受青睐。

四. 安徽省 合肥 巢湖市 樱桃脯

原料:

樱桃、白糖。

制作:

(1)选料:选用八成熟、表面光洁、新鲜饱满、香味浓郁的樱桃为原料,剔除病虫害及腐烂变质果、干巴裂口果、畸形果和过熟、过青、过小、机械损伤严重的不合格果实。

(2)预处理:将选好的原料清洗干净,人工去掉果核和果柄,去核时应保护肉的完整,不使其破碎,然后立即放入2%食盐水溶液中浸泡护色,或将去核 后的樱桃在沸水中热烫4~5分钟,然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沥去水分。

(3)糖渍:每2千克樱桃加入40%的砂糖,进行腌渍,即一层果实撒一层糖,最上面用砂糖把果面盖住,糖渍24小时。然后把糖液滤出,加入果重20%的砂糖,在锅中煮沸溶化后,倒入樱桃果实中,继续糖渍24小时。

(4)糖煮、再糖渍:将糖渍的樱桃捞出,把滤出的糖液加砂糖(约400克左右)调整糖液浓度为6 5%,煮沸后放入樱桃,继续煮沸加入浓度为65%的冷糖液200克,使锅中糖液淹没果实,再次煮沸时,加入白砂糖200-300克,待糖溶化沸腾5—10分钟后,将樱桃连同糖液一起倒入缸内,糖渍 24-48小时。

(5)干燥:将糖渍后的樱桃捞出,沥去多余糖液后,均匀地摆放在竹屉,在阳光下晒1—2天即可干燥,晒制时经常用清洁的湿布抹擦,轻揉果实,以免黏连,有利于干燥。

特点:

制成的樱桃呈金黄色,果形完整,细腻柔软,表面比粘手,酸甜适口,有原果风味。

五. 安徽省 合肥 巢湖市 林头花生酥

含山县传统名点。采用传统的炒熟花生、白糖、米稀配方掺合在一起,经人工锤打后制作而成。香甜可口,酥而不沾牙,每年春节前批量上市,价廉物美。供不应求
联系电话:0565-4350002( 巢湖)

六. 安徽省 合肥 巢湖市 关东老鹅汤

东关老鹅汤

又叫含山三改塘老鹅汤。将成鹅宰杀切成块娘煮成汤。除加人盐、生姜、黄酒等调料外,还另有一些特殊配料,属于秘方。其汤红润清亮,肉烂而不碎,汤油而不腻,味道极为鲜美。含山东关老鹅汤为→鹅→盘汤,配以鹅杂、鹅血等制成的炒菜为→精美的鹅。

七. 安徽省 合肥 巢湖市 黄麓葡萄

黄麓葡萄生产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种植规模稳步扩大, 向无公害、绿色、有机方向生产发展,现有优质葡萄园5500余亩,果农1000多户,主要种植巨峰、紫玉、马奶、美人指等12种国内外优质葡萄品种,年产量220万斤,创收达1300多万元。

八. 安徽省 合肥 巢湖市 炯炀滩梨

主产于居巢炯炀镇六家滩,因地得名。炯炀滩梨适宜栽植平坦地带,有较强的适应性、抗疫性和丰产度。滩梨果形端正匀称,果皮较薄,黄绿色,果肉色白细脆,汁多味甜,风味独特。目前主要为房前屋后梨树受益,面积100亩左右, 年产商品量2000多公斤。

九. 安徽省 合肥 巢湖市 巢湖大米

巢湖大米,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安徽省富硒香生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光明槐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鸭脖是哪个地方的特产鸭脖是哪里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