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茶叶特产 景德镇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0-26 10:25:51

一. 江西省 景德镇 乐平 葛桂园牌葛粉

葛又名黄斤、鹿藿、鸡奇,也叫野葛或者野扁葛,为豆科植物葛藤属。

中国最早的医药名著《神农本草经》对葛的食疗作用就有记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葛根清热解毒、解酒止渴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更是发现葛根具有多种保健作用。由于葛根丰富的营养及保健功能,自古就和人参齐名,被誉为“南葛北参”,国家卫生部也将葛根列为药食两用植物,非典时期我国卫生部颁发的防治处方中就有葛根。

葛粉即葛根淀粉,是我省的传统特色食品。乐平市优葛食品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葛桂园”牌葛粉是选用优质鲜葛根,结合传统工艺和现代先进技术,经过清洗、粉碎、浆渣分离、除砂、蛋白分离、脱水、气流烘干等十几道工序精心制成,从工艺上确保了产品质量;自2007年优葛食品就在我市率先建立了优质葛根种植示范基地;优葛食品还积极推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强化对一线生产员工的技术培训和食品卫生知识,并加强了检验员和各级管理人员的食品质量管理知识的学习,且定期进行考核,从制度上确保了产品质量。

乐平市优葛食品有限公司于2011年被评为景德镇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2年成为江西省质量安全技术协会会员单位,先后参加了第七届泛珠三角区合作与发展暨经贸洽谈会,第七、第八届江西名优农产品(上海)展示展销会,产品广受消费者好评。

乐平市优葛食品有限公司的宗旨是——传承中华几千年葛文化和品质,奉献给社会更多更好的天然食品!

二. 江西省 景德镇 乐平 涌山灰包蛋

灰包蛋产于涌山镇杨潭村,有着几十年的制作历史,主要制作方法是:用荞麦杆子、芝麻杆子等灰,以及在灰里配些石灰、食盐调剂,搅拌成泥状后,再将新鲜蛋用配置好的灰包好。然后放置15—20天就可蒸熟食用,这种蛋的适用范围很广,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都可以加工。

灰包蛋味道鲜嫩、色彩光亮,并且有去火、降血糖等功能,很受当地人的喜爱。

三. 江西省 景德镇 乐平 乐平莲藕

乐平莲藕是一种营养成分、口味等均佳的蔬菜( 乐平)

四.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茶叶

茶叶在市内化峒、地州曾有些群众种植,因加工技术落后,交通不便,销路不大,解放前夕人工茶园已濒临灭迹,仅有少量散生。1981年县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脱贫致富的新兴项目, 开始引种白毫茶和大叶青茶,直播试验300亩,获得成功,此后不断扩大。1988和1989年又在县城和同德、龙邦、地州等地建茶厂。市内茶叶品种有白毫茶、云大绿茶和红碎茶等3个产品, 其中红碎茶经自治区农牧渔业厅组织区茶科所、区外贸厅、区农垦系统、区土产公司等7个单位茶叶专家实地鉴定,具有浓度高,香气好等特点,内质总分达113分,比世界上最好的茶叶(肯尼亚茶) 的内质还多9分。产品销往区内外并供出口,已被正式列为全国30个优质茶基地和广西红碎茶出口基地之一。全市19个乡镇有17个乡镇种植,主产地为地州、同德、龙邦、安宁等乡。

五. 江西省 景德镇 乐平 乐平桃酥

乐平桃酥以其用料讲究,制作精良、酥松可口、营养丰富等特点,先后荣获省优、部优和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银奖等8项桂冠,被海内外食品专家誉为“中国桃酥王”。

六. 江西省 景德镇 浮梁县 浮梁茶

浮梁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浮梁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浮梁是个大地方,老妪能解的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一句: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近年来按照“产地商标统一,证明商标凸显,产品商标各异,公共资源共享”的原则,浮梁县以“千年品牌、百年金奖”为核心理念来整合推介宣传“浮梁茶”,形成了以“浮梁茶”证明商标为主品牌,以各家企业产品商标为特色,-运行的品牌建设模式。主要是通过以整合品牌为抓手,协会牵头,企业参与,共同塑造“浮梁茶”金字品牌;通过评比、申报、获奖获证,参加国内外茶事活动,着力推介“浮梁茶”;浮梁县1997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茶之乡”,2005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县”称号,2007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国设单位。在品牌宣传推介方面,浮梁县主动出去,积极运作。一是整合“浮梁茶”品牌,推进“浮梁茶”品牌升级。在2007年基础上完善规范了浮梁茶展示厅,抓好南昌等大中城市浮梁茶的窗口建设,2007年浮梁茶被评为“江西名牌农产品”,2009年被江西省工商局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二是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树立“浮梁茶”品牌形象,在“浮梁茶”宣传中,围绕“千年品牌,百年金奖”和“江西浮梁,千年茶都”,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扩大了“浮梁茶”知名度;三是对户巨型“浮梁茶”广告牌及灯箱广告进行了全面更新,面积达175平方米,同时在要道口新增了100m2的巨型广告牌;四是积极对外推介“浮梁茶文化”,彰显“浮梁茶”文化特色,先后多次参加了省内外茶事活动,主要有:2007年5月份的“江西省首届茶博会”、11月的“中国•南昌首届农博会”;2008年10月的中国(南昌)绿色食品博览会以及2009年12月的“中国(北京)国际地理标识产品展览会”等。“浮梁茶”获绿博会金奖和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年度金奖。2009年被评为“华东十大名茶”,特别是2009年在“江西省食品暨‘四个一’”展洽展示活动”中浮梁茶代表江西的一片茶亮相精品展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省茶叶联合会的组织下参加了2009年5月7日—9日在西安的茶叶博览会;协助主办了“第六届.景德镇浮梁茶文化旅游节”;五是6月10日—12日成功承办了江西省茶叶协会一届五次理事会议,以会高位推介浮梁茶,会上浮梁茶产业发展举措得到了高度赞扬,;六是直接使用“浮梁茶”商标的茶企由2007年的5家增加到2008年11家。企业套印“浮梁茶”标识及包装意识不断增强,全县套印包装57236套,“浮梁茶”手提袋37000只,企业用产品有效地宣传推介浮梁茶,共同打造“浮梁茶”核心品牌的氛围越来越浓;七是按照省农业厅整合品牌的布局,浮梁茶以整体入驻南昌茶叶市场,130多平米的浮梁茶专营店于4月份开业,目前企业产品均已对接,并成立了南昌浮梁茶茶业公司,整体推介浮梁茶的氛围已形成。浮梁茶市场知名度日益提升,市场进一步拓展,合力进一步形成。

地域范围

“浮梁茶”地理坐标为东经117°01′00″~117°42′00″,北纬29°09′00″~29°56′00″。具体地域是浮梁县属以下产茶乡镇:瑶里镇、鹅湖镇、庄湾乡、王港乡、湘湖镇、西湖乡、勒功乡、江村乡、经公桥镇、峙滩乡、兴田乡、蛟潭镇、黄坛乡等13个乡镇。地域的保护规模为:550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浮梁茶具有:外形紧、细、圆、直;色泽干湿翠绿,湿显金黄,香气板粟、兰花之香,溢味醇爽,回厚,叶底明亮等特色。 1、感官特征: 浮梁茶各级别感官品质指标,见下表(略) 2、内在品质指标: 浮梁茶各级别理化指标,见下表(略) 3、安全要求:卫生指标应符合NY5017—2001第4、5条规定;取样按GB/T8302—2002规定执行;水分按GB/T8304—2002规定执行;总灰分按GB/T8306—2002规定执行;水浸出物按GB/T8305—2002规定执行;粗纤维按GB/T8310—2002规定执行;铅、铜、六六六、DDT等卫生指标按NT1017—2001第5.2条规定执行;定量包装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43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执行。浮梁茶水浸出物含量高,茶多酚,氨基酸等有效成分高于其它茶,除饮用还有较大的药用和餐用价值,有浮梁茶“三味入药”之称。

七. 江西省 景德镇 乐平 乐平谷酒

乐平谷酒旧称“乐平烧酒”,历来畅销长江中下游沿江省市。乐平谷酒用稻谷酿造,具有入口柔和、回味温馨、久储不淡、越陈越香等优点,适当饮用,有通畅血脉、升阳益气之功效。1993 年,高档乐平谷酒“南酒”在香港参加国际名酒评比,荣获国际金奖。

八. 安徽省 滁州 来安 复兴茶叶

复兴茶叶出产于来安县舜山镇复兴茶场,该茶场始建于是1964年,位于来安县城北10公里处,紧邻白鹭岛国际旅游度假区和来安县新农村示范点林桥苗木生态园。背靠恋子山水库的复兴茶场,集山水之灵气,境内树木环绕,空气清新,交通便捷,生态环境优越,“览白鹭美景,品复兴绿茶”说的就是这里。复兴茶场结合来安县白鹭岛生态旅游开发,研发生产的“复兴白鹭岛”牌系列绿茶,具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耐泡等特色。品种有复兴云尖、复兴银针、复兴嫩芽、复兴兰花、复兴毛峰、白鹭雪芽、烘青等高中档名优绿茶。因其具有浓郁的地方产品特色和文化内涵在皖东地区深受消费者和旅游人士青睐。

九. 江西省 景德镇 乐平 高桥饴糖

在市场上饴糖有很多种,但高桥饴糖尤有特点。它色泽红润,甜而不腻。主要制作方法有浸泡、蒸料、作坯、熬糖四个过程。首先把大米放入缺内加水浸泡1.5~2小时,并反复搓洗,然后捞起用清水洗净,涤去水。然后将泡过的大米用大火蒸煮70~100分钟,米熟透后把米取出,倒入清水缸内浸泡,让其充分吸水,约10~15分钟,饭粒开始膨胀取出,重新猛蒸1.5~2小时,将米饭取出,倒入木桶内扒散。待稍微冷却后,将预先制好的麦芽浆(大麦或小麦置于28~30℃的室温下催芽,芽长1.5~2厘米时粉碎成浆)均匀地硒在米饭上,反复搅拌均匀.当米饭还未完全冷却时,快速入缸密封发酵.12小时后,发酵基本完全,把65公斤沸水倒入坯料中反复搅动,使其冲发坯料,再密封1~2小时,坯料自动浮上水面即可。最后把发酵后的坯料过滤取汁,除去浮渣入锅熬制。熬制时前、中期大火猛熬、后期文火慢熬,并且边熬边搅拌。当汁液变稠,呈黄色时用瓢勺舀在模具中,迅速灭火,即成。

大米饴糖具有润肺、滋补、化食等功效。

十. 江西省 景德镇 乐平 乐平地瓜

乐平地瓜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景德镇的土特产有哪些景德镇的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