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白云区有哪些特产 苏州特产十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0-26 20:51:42

一. 广东省 广州 白云区 广州鸡仔饼

广州名饼鸡仔饼,原名“小凤饼”,据说是清咸丰年间广州西关姓伍的富家有一名叫小凤的女工所创制,其成为名饼却在半个世纪之后,广州河南成珠茶楼因中秋月饼滞销,制饼师傅急中生智,把制月饼的原料按小凤饼的方法制作,并大胆地用搓烂的月饼和猪肉、菜心混合为馅料,再调以南乳、蒜茸、胡椒粉、五香粉和盐,制作出甜中带咸、甘香酥脆的新品种“成珠小凤饼”来,因其异味香脆而受到顾客青睐。小凤饼形状像雏鸡,故又称鸡仔饼。其后,又进一步改进,务求精制巧作,并改进包装,罐装或盒装,远销东南亚。

饮誉中外,并备受广州人欢迎的鸡仔饼,其创制完全出于偶然,是歪打正着。可见人类饮食文化的发展,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任何偶然的饮食文化现象中,都包含着饮食文化发展的某些必然趋向,岭南饮食也如此。把月饼料做成了鸡仔饼,在这偶发事件中体现的是饮食文化的发展以人们的创新精神为内在动力的必然性。

二. 贵州省 贵阳 白云区 柿子包

&nsp;原 料:胡萝卜500克,糯米粉400克,粘米粉100克,吉士粉、白糖、猪油、可可粉等适量。 调 料:莲蓉馅。 制作方法:蒸。将胡萝卜洗净蒸 ,挤掉水沓成茸泥,加入糯米粉、粘米粉、吉士粉、白糖、猪油和匀揉成果蔬面团;揪一小砣加入可可粉,揉成咖啡色面团待用。然后将胡萝卜面团下剂,包入莲蓉馅心,捏成柿子形,用专用木梳压出4条纹路。将咖啡色的面团捏成柿饼蒂蘸水按上,入笼蒸熟即成 风味特色:形似柿子,色泽桔黄,软糯甜香。 技术要领:用料比例要适当,可可粉不要用多。( 贵阳)

三. 贵州省 贵阳 白云区 烤臭豆腐

贵阳街头有许多这样的小摊子,下面是炭火盆上面架着一个铁丝网子,上面是抹了油烤得两面发黄、吱吱冒油的臭豆腐,放到辣椒面调料碗里一蘸,又香又辣又臭又麻,十分过瘾!

四. 江苏省 苏州 虎丘 苏州水红菱

又名雁来红。产于江苏苏州。壳薄,肉嫩,多汁,鲜甜。生吃可以清暑泄热,除烦止恼;熟食开胃健脾,益气利尿。

五. 贵州省 贵阳 白云区 少数民族工艺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全省有48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各自不同的民族特征,文化艺术。贵州民族民间手工艺品丰富且各具特色,生动地再现了贵州少数民族浓郁的民族文化,是社会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贵阳)

六. 江苏省 连云港市 连云区 烹虾段

烹虾段的虾营养丰富,且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中含有丰富的镁,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虾肉还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

烹虾段原料:对虾500克、大葱5克、姜5克、大蒜5克、料酒25克、醋10克、酱油15克、盐3克、白砂糖3克、植物油80克、淀粉(豌豆) 30克、香油5克、味精2克。

烹虾段做法:

1.将对虾从眼处剪起,剪去虾枪、须、小爪、尾尖,背上剪口,除去头部沙包,挑去沙线,改成四段,放盆内,加精盐2克、淀粉抓匀。

2.将料酒,醋,酱油,精盐,味精,高汤,白糖,葱姜丝,蒜片,兑成调味汁。

3.旺火坐炒勺,放油,烧至七成热,将虾段下勺,小火炸熟后捞出,旺火将油再烧至八成热,将虾段下勺,重油再急炸一次,使虾外酥脆,捞出沥油。

4.原勺留底油,上火,将虾回勺,迅速烹入兑好的调味汁,快速颠翻均匀,淋麻油出勺装入平盘。

烹虾段口感 :杏红色,味鲜咸,外酥脆内鲜嫩。

七. 广东省 广州 白云区 柑橙

柑橙是广州名果之一,在广州广为栽培。早在五世纪南朝时期,广州已有很多的橘柚园。今天美国的花旗蜜橘,据说就是广州甜橙当年由欧洲间接引种去的。



柑橙是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春末、夏、秋开白色花,果扁圆,红或橙黄色,味甜酸。盛产我国,有4000栽培历史。



广州地区柑橙类主要的优良品种有:暗柳橙、蕉柑、柑、大红柑、四会柑、蜜柑、年橘、新会甜橙等。



广州人称:高身橙,光身橘,扁身柑,形象地说明了橙、橘、柑的外形。其中,白云区罗岗镇生产的罗岗暗柳甜橙最负盛名,它皮薄而紧,浓甜化渣,汁液丰盈,还隐约透出一股特有的幽香。罗岗暗柳橙的特点是果实多呈“日”字形,果的底部有个天然生成的暗圈儿。

八. 江苏省 苏州 吴中 苏州光福桂花

产于江苏苏州。首先是制备梅浆,要将夏季黄熟的梅子清洗干净,加入20%食盐,放入缸内腌渍30天左右后,捞出梅子,用木棒(可用打浆机)打烂成糊状,滤去梅核,再把糊状的青梅肉置日光下曝晒7-10日,使其呈黄褐色,这样梅浆就制成了。腌渍青梅时的汁液经过滤后叫作梅露,可用以加工清水桂花。其次梅浆要保持新鲜:采摘桂花后的当天即用梅浆法处理,便不会失香失色。可以将桂花装在竹萝里,用清水浸透后即捞出,滤去水分,加30%梅浆一起倒入缸内,搅匀,放置一夜,使桂花浆梅浆全部吸入。第二天捞出桂花沥去渗出的水分,再加入相当原桂花重量30%梅浆和15%的食盐,充分搅拌。待装满一缸后,在顶层撒上食盐,立即用竹片压牢,可长期贮存仍保持桂花的天然色、香、味。可长期贮存,随食随取,香味犹存。

九. 内蒙古 包头 白云矿区 柿子铜壶

铜壶形状扁圆,如同柿子,故称柿子铜壶。是蒙古族、汉族人民生活的必备品。同治年间开设的铜铺有大成玉,其后有福玉成,郭铜铺、许铜铺、丁铜铺、吴铜铺、郭铜铺等。

柿子铜壶特点:柿子铜壶外形美观,闪闪发光,久用水无异昧。

十. 广东省 广州 白云区 粤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粤绣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粤绣又称“广绣”,粤绣与湘绣、苏绣、蜀绣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粤绣分为绒绣、线绣和金银线绣三种。品种包括戏服、厅堂装饰、联帐、采眉、挂屏和各种 日用绣品。其针步均匀,纹理分明,处处见针,针针整齐。无论何种绣品,在图案和色彩上都具有构图饱满,图案均齐对称,装饰性强;色彩对比强烈,富丽堂皇,鲜艳夺目,富有江南 四季如春,繁花似锦的地方特色。

1915年至1923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英国伦敦赛会和中国的江南赛会上粤绣作品《孔雀图》、《狮》等都分别得奖。

粤绣也称"广绣"。它是出产于广东省广州、潮州、汕头、中山、番禺、顺德一带刺绣品的总称。据史料记载,唐代的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广东南海县一位名叫卢媚娘的少女曾在一块一尺左右的绢面上绣出七卷《法华经》,粤绣从此名扬天下。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广州港的繁荣促进了粤绣工艺的飞速发展,粤绣品开始输出国外。明代(公元1368~1644年),广州的刺绣艺人已经能够娴熟地运用各色丝绒线刺绣,并创造性地使用动物的尾羽缠绒作线,使绣品更加自然生动。到清代的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第一个粤绣行业组织"粤绣行"在广州成立,当时从事刺绣的艺人众多,粤绣在工艺和针法上都得以不断发展完善。1915年后,粤绣作品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等国际赛会上多次获得大奖。

发展

粤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各民族民间艺术的影响,在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绣品主要取材于龙凤、花鸟等,图案构图饱满、均齐对称,色彩对比强烈、富丽堂皇。在针法上具有"针步均匀、纹理分明、处处见针、针针整齐"的特点。在种类上粤绣可分为绒绣、线绣、金银线绣三类,品种包括戏服、厅堂装饰、联帐、采眉、挂屏和各种日用绣品等。

江苏省苏州十大特产苏州的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