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特产什么好 湖北潜江特产能带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04 22:06:40

一. 湖北省 潜江 潜江传统制酱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潜江传统制酱

潜江制酱的发端,尚无法确考,仅在1990年出版的《潜江县志》(卷十六)记载:“清道光末年潜江城关关厢门有吴长茂酱园以老子号面市,以酱芥菜、酱火腿、酱牛肉、花椒腐乳远近闻名”。历经一百多年沧桑,成就了今湖北尝香思食品有限公司。

尝香思酱品分为发酵性和非发酵性两大系列,共有38个品种,以香辣牛肉酱为代表,集中反映了其酱品生产的工艺特征:一是原料选自于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和优质畜牧品养殖基地;二是采用优秀的传统酿造方法生产出既是独立的产品,又是配方辅料的发酵性品种,以秘制工艺合成“酱母”,繁衍出风味别致的非发酵性酱品;三是以熬制、泡制、腌制多种方式,经30多道工序制成色、香、味、型俱全的系列产品。

尝香思酱品工艺秉承了中国制酱工艺的优秀传统和历史文化内涵,对于研究中国酱文化的历史演变、传统制酱的科学价值,以及丰富现代的美食文化,助推农业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 湖北省 潜江 螺蛳

“三月螺蛳四月蚌”,这是潜江的民谚,意为三四月正是潜江盛产螺蛳蚌的好时节。江汉平原人吃螺蛳不像外地人那样将其囫囵地炒个半熟不熟,滋滋地吮吸入口,而是先把螺蛳用开清水“濯”过,再用断了半截的纺花锭子或者是一根竹签剔出螺蛳肉,按天(门〕潜(江〕沔(阳〕“三蒸”之一的方法食用。新近又有一种食用方法,即有蚌、腊肉、豆渣粑的所谓“三味火锅”,出人意外地在全市各餐馆遍地开花。

三. 湖北省 潜江 潜江龙虾

潜江龙虾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潜江龙虾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潜江龙虾原名克氏螯虾,俗称小龙虾,原产于北美洲,二战期间,小龙虾从日本传入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传入潜江。从2000年开始,潜江市成功探索发明“虾稻连作”模式,开展稻田养虾,后又发展为“虾稻共作”模式。小龙虾在潜江得到了人工繁殖,养殖面积和产量快速增加,带动了潜江龙虾餐饮和加工业的大发展,潜江市现有以“潜江油焖大虾”为特色的潜江龙虾餐饮店1000余家,建立了熊口华山园、浩口莱克园、后湖宝龙园三个密集型水产品加工企业群。潜江龙虾产业已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殖、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于一体的产业化新格局,潜江龙虾产业综合产值达20亿元。享有“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的美誉。

2010年5月,湖北潜江市被评定为“中国小龙虾之乡”。 2010年6月18日,湖北省农业厅、潜江市政府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第二届中国湖北(潜江)龙虾节将于7月7日至8日在潜江市举办。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1·阿不都热西提向潜江授“中国小龙虾之乡”匾牌;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陈柏槐向潜江授“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匾牌。

潜江市小龙虾的养殖规模、加工能力、出口创汇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今年5月,潜江市被评定为“中国小龙虾之乡”。

世界小龙虾-,中国小龙虾看湖北,湖北小龙虾看潜江。

地域范围

潜江龙虾产于湖北省潜江市辖区内的积玉口镇、高石碑镇、王场镇、广华办事处、周矶办事处、杨市办事处、总口管理区、渔洋镇、老新镇、熊口镇、龙湾镇、张金镇、浩口镇、运粮湖管理区、西大垸管理区、园林办事处、竹根滩镇、后湖管理区等18个镇(处、区),总面积1.47万公顷。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北依汉水,南临长江,地理坐标为东径112°31′至112°59′、北纬30°09′至30°35′,东抵仙桃市、南交监利县,西和荆州、荆门接壤,北临汉水与天门相望。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部感官特征:潜江龙虾尾肥体壮,鳃丝洁白,无异味,腹部清洁透明;两只前螯粗大,色泽明亮,外壳一般呈淡青色或淡红色,性成熟个体呈红褐色,无附着物。 2、内在品质指标:可食比率≧25%,虾尾肉占虾体重≧15%,虾肉中蛋白质含量占鲜重比率≧17%,脂肪含量占鲜重比率≧0.25%,氨基酸总量占蛋白质比率≧76%。 3、安全要求:执行《无公害食品淡水虾》(NY5189-2005)标准

四. 湖北省 潜江 抓炒鱼条

“抓炒鱼条”是湖北潜江的地方名菜,它的具体做法是:先将鱼肉切成一寸二分长的鱼条,挂上蛋清糊,在油锅里炸成半成品,然后再一把一把地抓起来,放进盛有糖汁的锅里,加上所需佐料,反复翻炒而成。此菜内嫩外酥,形如银条,很是诱人。

这道菜式的形成,与清朝官场吃喝之风的盛行有很大的关系。相传在清朝康熙年间,潜江上任来了一名酷爱吃鱼的县官,此人来到盛产名鱼的江汉流域,真是得偿平生所愿,整天费尽心思,变着花样做鱼吃,倒给他创造出了抓炒鱼条的技法。这一天正恰逢这县官做寿,他请来了满座宾客,然后故作神秘地令书童上菜。众人只见书童端上来一个上面覆盖着红缎的盒盆,却不知里面装的是什么新奇玩意。正在纳闷之际,县官放下了酒杯,笑着说道:“今日承蒙诸位抬举,本官无甚答谢,略备微薪,望乞诸君笑纳。说完,掀开红缎,众人抬目一看,里面却是一堆堆白生生的小’银条’,大家无不惊讶,怎么县官大人今日忽发慈悲,给大家赏银呢?再等到"银条"发到面前,仔细一看,原来那白得晃眼的"银条",却是一道道裹着糖霜的鱼条,众人不禁哄堂大笑,都觉得这位父母官在吃上的功夫真是巧绝妙绝。大家尝了几根后,发觉入口酥嫩,其味也甚佳,禁不住好奇地问道:"此菜何名?"县官随口答道,"抓炒鱼条"。从此这道菜式就流传了开来。

五. 湖北省 潜江 福寿饼

福寿饼--这是一道湖北潜江市借粮湖边的祖传小吃,它的奶名叫"袄巴坨子",学名呢,呵呵,就叫它"福寿饼"。

为什么叫"福寿饼"呢?因为啊,它的正面印的字不是“福”就是“寿”。做法是这样的:将“借粮湖”边靠湖水滋润长大的晚稻米的碎米磨成粉状,将这碎米粉子倒入一锅凉水中,比例可以按照1:3水象煮稀饭一样,要点是,水开后要不停地抄动,直至9分干成具有粘性的糊状。备好"福寿饼"的模子(是手工做的,木制,刻有“福”或“寿”)、各种自己爱吃的馅。取一团熟的碎米粉,包进各种馅,撮圆放进模子,轻轻按平,然后反扣模子,呵呵!半成品就出来拉!将锅放一点油(防粘),烧热,摆好它们,两面炕成金黄色就OK拉!

现在,你也可以叫它“黄金饼”罗,吃了有助你财源广进的呢!

六. 湖北省 潜江 潜江传统酿酒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潜江传统酿酒

传统酿酒技艺,是指潜江市以湖北园林青酒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传统酿造酒和配制酒工艺。园林青酒业从民间槽坊起步发展至今,已有百年以上历史,吸纳了深藏于民间的多种酿造技能,凭借本土自然环境、气候、水质等众多优势,生产出品质优良的清香型原酒,并以原酒为基汁,结合中国传统名贵药材的功效,配制成具有保健功能的露酒和保健酒系列。

园林青系列酒的生产工艺,以低温制曲工艺、地缸发酵工艺、名贵药材的提炼工艺以及露酒、保健酒的配伍工艺为显著特征,生产出的原酒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协调、余味爽净;露酒的品质色泽金黄微带翠绿,药香酒香和谐细腻,醇厚甜绵,柔和爽口,加之显著的养身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亲睐。

园林青原酒是湖北清香型酒类的代表,其露酒、保健酒汲取了代传的工艺精华与众家之长形成了自身的品牌特色。二十世纪末曾三次蝉联国家金质奖。中国文坛泰斗曹禺先生亲笔题词“万里故乡酒,美哉园林青”。

七. 湖北省 潜江 潜江锅奎

锅奎是面食,以白面在鏊锅中考成。潜江锅奎品种很多,葱锅奎,砍锅奎,鸭子锅奎,冲担锅奎,油炸锅奎,猪油锅奎等等。最有名气的是猪油锅奎。其次是冲担锅奎,主产在竹根滩。因其形状与当地农民挑柴草用的两头带铁扦的冲担一样,故名。与其他锅奎要在鏊锅中烤制不同,它是一种特制的烤炉中烤成的。出炉后,又香又脆,能保持旬日,因此还可充当干粮。砍锅奎是潜江最早的锅奎,最正宗的锅奎,其他锅奎皆由它派生而出。它的本名就是锅奎,前面未有任何限制词,加“砍”(还有人加“白”〕是人们为了以此区别于其他锅奎。它不要任何佐料,面粉本色

,好的砍锅奎(或白锅奎〕是“肉”少且泡,“皮”厚且焦。潜江人常爱把砍锅奎的两皮掰开,夹入一根油条混吃,并视此为最好的早点。

八. 湖北省 潜江 园林青酒

产地:中国湖北潜江。

历史:潜江古属"江陵府",即古城荆州,东汉建安年间已有用泉水酿酒的记载,唐、宋历代又有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集中当地大小旧酒坊建立潜江县地方国营酒厂,1983年更名为园林青酒厂。

品种:酒度分39%(V/V)、30%(V/V)和21%(V/V)几种。

工艺:以高梁为原料,采用传统地缸发酵、清蒸清烧的清香型白酒为酒基,选用当归、砂仁、丁香、檀香、竹叶等十余味名贵中药调配而成。

特点:酒液清黄透明,酒香芬芳,药香舒愉,醇和绵柔,香味谐调。

功效:适于佐餐,兼具润肝脾,补气,健胃功效。奖项:园林青酒在中国第四届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

九. 湖北省 潜江 焌米茶、火烧粑

焌米茶、火烧粑是潜江夏天最具特色的风味主食。焌米茶的制作方法是把大米放在锅里用小火炒,一直炒到金黄色为止,然后盛起来,要吃的时候取少量用冷水煮,跟煮粥似的,只是煮焌米茶的水要多放一些,等米煮到开花了就可以吃了。焌米茶一般凉后食用。大米在炒制过程中能量被大量消耗,所以,焌米茶是一种热量极低的食品,既能消暑解渴,又不会增加身体的能量,具有非常好的减肥功效。焌米茶虽然爽口,但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来说,却不耐饥,因此产生了焌米茶和火烧粑搭配的吃法。火烧粑的制作方法是把面粉和好发酵,放点糖,然后将发酵好的面团揉成小碗大的坨,表面撒点芝麻,贴在锅里用桔梗作燃料烧烤,十几分钟就熟了。火烧粑外壳焦黄,内瓤雪白有弹性,和焌米茶一起食用,既能消暑又能充饥。

潜江必买的十大特产潜江特产有哪些可带走吃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