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麻滋果特产 秦皇岛必备十大食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0-24 04:53:25

一. 河北省 秦皇岛 海港区 秦皇岛海参

属棘皮动物,种类甚多,威海的海参属于刺参。我国可供食用的海参有20多种,刺参为上品,而北戴河的刺参品味尤佳。海参体近圆柱形,两端钝圆,腹面平坦且管足密集,背面有突棘,多为灰黑色或黄褐色,成参体长20-40厘米。北戴河沿海岩礁众多,海藻茂密,海底腐植碎屑丰富,因此所产海参个体肥大,突棘粗大,肉质肥厚,鲜嫩可口。

海参味道鲜美,食而不腻,是海中八珍之一,数百年来,一直是宴席上的珍品。海参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糖类丰富,不含胆固醇,是理想的滋补佳品。

二. 河北省 秦皇岛 青龙满族自治县 “龙富”牌红富士苹果

“龙富”牌红富士苹果

“龙富”牌红富士苹果,被认定为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

三. 山东省 济宁 曲阜 烧秦皇鱼骨

【烧秦皇鱼骨】孔府传统名菜。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倍受其害,所以孔家后代对此事怀恨不忘。以后在孔府菜肴0现了用鳜鱼烧鱼骨的菜,起名曰“烧秦皇鱼骨”,是取其谐音:“鱼骨”指“余骨”之意。此菜为孔府宴席上的传统名菜。

制法:选用新鲜鳜鱼的中段,去脊骨片成两扇,在鱼身划三四刀;鱼骨(发好)切长条,夹在鱼的刀口内。把鱼放热油锅中炸过,另起勺加葱姜末炸香,加酱油、清汤,放入鱼段烧(火+靠)至熟即成。此菜还是“八仙过海闹罗汉”一菜中的一种。

四. 河北省 秦皇岛 海港区 小洋梨

小洋梨:个小无核,口感酥脆,甜而不腻,是当地野生果树中的独特品种。( 秦皇岛)

五. 河北省 秦皇岛 昌黎 昌黎葡萄酒

昌黎葡萄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昌黎是中国干红葡萄酒的诞生地,是中国干红葡萄酒酿造业的摇篮。

素有“花果之乡”美誉的昌黎盛产葡萄。昌黎地域环境独特,与红酒之都波尔多同处北纬40度葡萄黄金生长带附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非常适宜酿酒葡萄的生长,其栽培历史可追溯到明朝中期。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兴饮品的崭露头角,昌黎适时建成河北省第一个葡萄等果露酒酿造企业。1983年,昌黎葡萄酒厂研制出获得全国酒类大赛金奖的“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1988年,中国第一个干红葡萄酒专营企业——华夏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在碣石山麓诞生,从而使昌黎干红葡萄酒驰骋国际市场。

自20世纪9O年代中期,昌黎抓住有利时机,适时成立了葡萄酒业管理局和行业协会,大力发展干红葡萄酒产业。率先在国内建成最大规模的酿酒葡萄基地,种植赤霞珠等优质酿酒葡萄5万亩;广泛招商吸引投资,先后有世界五百强企业奥地利施华洛奇公司、贵州茅台酒厂、大连万达集团等20多家国内外大企业、大财团加盟干红城建设,建成葡萄酒酿造企业31家,葡萄年加工能力10万吨。目前已形成了葡萄栽培、葡萄酒酿造、酒瓶厂、橡木桶厂、瓶塞生产及包装、彩印、葡萄酒学校、葡萄酒研发中心等系列产业化格局,培育了长城、茅台、朗格斯、地王、越千年、万达、丘比特等一批干红葡萄酒知名品牌,并拥有真正的庄园酒和国内首创的家庭酒堡;2005年,全县干红酒产业创产值12亿元,实现利税2.7亿元。昌黎干红葡萄酒占据国内市场份额已达30%,出口量居全国第一。

2OOO年8月,昌黎被命名为“中国干红葡萄酒之乡”、“中国酿酒葡萄之乡”和“中国干红葡萄酒城”;2002年,昌黎葡萄酒成为中国第一个葡萄酒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同时,昌黎干红葡萄酒酿造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带动了干红葡萄酒文化游的兴起。以“赏葡园风光、历酒窖隧道、观欧式酒庄”为主题的干红葡萄酒文化游享誉国内外,年接待游客15万人。华夏庄园、朗格斯酒庄、十里葡萄长廊已成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景点。

一年一度的中国秦皇岛昌黎国际葡萄酒节,是推介和打造昌黎葡萄酒产业的一个平台,已在秦皇岛、成都等大中城市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今后,我们将继续借势造势、异地办节,不断扩大“昌黎——中国干红葡萄酒城”、“昌黎葡萄酒——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昌黎,作为新兴的葡萄酒城,在国内外葡萄酒酿造业的影响力正与日俱增。

六. 河北省 秦皇岛 卢龙县 卢龙甘薯

卢龙是全国甘薯主产区之一,素有“薯县”、“粉乡”之称,常年种植面积34万亩以上,总产达6.5亿公斤,可加工淀粉1亿多公斤。止前已开发出乳酸、柠檬酸钠等为主要产品的化工系列产品和以淀粉、粉丝为主的“一奇”牌系列产品。

卢龙县属于河北省的秦皇岛市辖县,坐落在整个省的东北部。这个有着一百多年甘薯栽植历史典型的农业县,已经将甘薯作为了全县首要的我农业作物,并一直以来都享有“中国甘薯之乡”的美誉。

作为有名的“中国甘薯之乡”,卢龙县按照“巩固传统优势,培育新兴优势,延长产业链条,拓展发展空间”的思路,坚持围绕资源上项目,广泛对外招商引资,光友薯业、鑫马腾祥等一批规模较大的加工企业相继安家落户。到目前,甘薯加工骨干企业达到42家,薯制品增加到精制淀粉、粉丝、薯香酥等10多个品种,年产量达6万吨以上。

甘薯栽植在卢龙县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由于土壤、气候等条件适宜尤其是产业化经营的拉动,甘薯已成为全县第一大主栽作物。2002年,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1996年,卢龙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甘薯之乡”,1997年又被河北省评为“发展特色产业先进县”。1998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首批农业产业化建设示范县,并被列为全省22个重点产业化项目之一;同年10月中央电视台对卢龙甘薯产业化情况做了专门报道。围绕甘薯产业化基地建设,我们不断引进优新品种,大力推广小拱棚(地膜)覆盖、无毒化栽培等先进实用增产技术,引导农民猛攻单产增总产。2002年,全县甘薯总产6.5亿公斤以上。龙头加工企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02年,全县甘薯加工企业已达49家,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卢龙县生产的“一奇”牌薯制品屡获殊荣,连续6次被评为“河北省优质农产品”,1999年被评为“‘99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传统名牌产品”。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加。目前薯类制品已在全国20多个省区进行销售并出口到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甘薯产业已成为该县立县富民的主导产业。全县农民来自甘薯产业的人均纯收入已占全县农民当年人均纯收入40%左右。

卢龙县还着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名牌产品。2004年6月,“卢龙粉丝”原产地域保护通过专家评审,2005年8月,《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卢龙粉丝》国家强制性标准通过审查,成为第一个甘薯粉丝的国家标准,18家企业投资近2000万元,按照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完善了软硬件设施。光友薯业、十八里食品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基本达到市场准入要求。积极引导和扶持17家企业注册各类薯制品商标26个,争创市场名牌。2006年9月,“光友粉丝”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中国名牌,被省消协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十八里”粉丝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其产品被评为省第七届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君颐”粉丝在中国廊坊第九届和第十届农产品展销会上连续被评为名优农产品。“十八里”“老疙瘩”“君颐”等品牌薯制品覆盖了东北、华北市场。

七. 河北省 秦皇岛 海港区 干贝

"干贝":采用深海区的野生蚌,生剥后加盐水煮,然后在背阳之处风干,装入密封容器内使之干缩成型,半年之后方可食用。干贝便于储存,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 秦皇岛)

干贝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核黄素和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蛋白质 干贝

[1]含量高达61.8%,为鸡肉、牛肉、鲜对虾的3倍。矿物质的含量远在鱼翅、燕窝之上。干贝含丰富的谷氨酸钠,味道极鲜。与新鲜扇贝相比,腥味大减。干贝具有滋阴补肾、和胃调中功能,能治疗头晕目眩、咽干口渴、虚痨咳血、脾胃虚弱等症,常食有助于降血压、降胆固醇、补益健身。据记载,干贝还具有抗癌、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等功效。

干贝的营养价值非常的高,它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首先干贝含有大量丰富多样的氨基酸,如氨基乙酸、丙氨酸和谷氨酸,同时它也含有丰富的核酸,例如次黄苷酸;氨基酸的副产品,例如牛黄磷酸;各种各样的矿物质,例如钙和锌。不愧为能和鲍鱼海参媲美的优质食材。 适合人群:一般人都能食用。儿童、痛风病患者不宜食用。 适用量:涨发品每次50~100克。

八. 河北省 秦皇岛 山海关区 长城饽椤饼

相传明朝将领戚继光率领以浙江人为主力的"戚家军"镇守山海关,北方粗粮较多,戌边士兵生活艰苦,因此有人利用每年五月长城沿线饽椤叶鲜嫩时机,制成饽椤饼,粗粮细做,改善生活。据说这种食品已经传到日本。成品为一张秦皇岛市山区常见的饽椤树叶,内裹淀粉作皮,三鲜为馅的饼,饼皮隐约透明。味道三鲜和饽椤叶散发沁人的清香,是纯粹的民俗食品。

长城饽椤饼是河北山海关区汉族传统面食之一,是山海关人人都爱吃的小吃。相传明朝将领戚继光率领以浙江人为主力的"戚家军"镇守山海关,北方粗粮较多,戍边士兵生活艰苦,因此有人利用每年五月长城沿线饽椤叶鲜嫩时机,制成饽椤饼,粗粮细做,改善生活。据说这种食品已经传到日本。

九. 河北省 秦皇岛 海港区 大海蟹

螃蟹 :是海滨主要海产品。种类较多,尤以梭子蟹为佳,其特点是形体较大,身形扁长,为浅青色。当地又称其为"大海蟹"。春季,母蟹较肥;秋季,特别是深秋,海蟹体大肉肥,最重可达一市斤左右。

海蟹的蛋白质含量高,是老少皆宜的风味佳品。其加工和食用方法多种多样,通常情况下,将其用清水蒸熟,即可食用。熟蟹不宜长时间存放;以一天为宜,若再食用,只需热蒸,再稍加醋、蒜末、姜末提味,则更适口。北戴河旅游开放以来,品食海蟹的中外游人,已形成系列谱系:油烟蟹块、烤蟹盖、渤海全蟹、清蒸海蟹等。

十. 河北省 秦皇岛 山海关区 煎饼合子

成品规格划一,外观整齐,颜色亮黄,外皮酥脆,馅心鲜香,是我市久已有之的传统小吃,各种原料均产于本市,地方特色浓郁。

秦皇岛特产及名吃秦皇岛特产零食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