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冬季有什么特产 巴彦淖尔冬天吃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01 15:41:19

一. 内蒙古 巴彦淖尔 乌拉特中旗 红胡萝卜

红胡萝卜

来源:中华网责任编辑: 张梦发布时间:2006-4-10 8:18:16 1638人次浏览




内蒙古巴市乌拉特后旗青山镇,引进日本“夏时五寸人参红胡萝卜”种植。因为这里的气候、土壤条件特别适于红胡萝卜生长,又全部施用农家肥,所以这里盛产的红胡萝卜以外型颜色美观、甜脆可口、营养丰富无污染而享誉海内外。种植规模也逐年扩大, 现有20万公斤胡萝卜急待出售,欢迎国内外客商前来洽谈。


二. 内蒙古 巴彦淖尔 乌拉特前旗 佘太翠

内蒙古—佘太翠,产于中国内蒙古地轴渣尔泰山之中(内蒙古阴山山脉的最高峰位于乌拉特前旗大佘太太附近)海拔最高为1851米;经权威机构检测形成于18亿年~24亿年前,是中国最古老的玉石。由中国地质界、珠宝界知名专家确定的硬玉中的瑰宝。在玉石家族中,佘太翠年岁古老、硬度高、颜色丰富、质地致密、色泽亮丽、单块体积大,令专家、学者、业内人士惊叹不已,中国地质博物馆已将“佘太翠”样品作为国宝馆藏,还有专家认为“和氏壁”可能出自“佘太翠”。“佘太翠”是中国仅有的露天玉矿,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发现的最具使用价值的玉石。

文化:佘太君,名赛花,封号太历史上确有其人。佘太君,原不姓“佘”而姓“折”,杨家将门英烈佘太君的丈夫和几个儿子、女儿杨八姐都战死沙场。她为了儿孙们出征不再夭折。将自己认为不吉利的“折”姓,毅然改为“佘”,意在子孙福禄有余。佘赛花,生于后唐清泰年间(934)年。曾祖父曾任后唐麟洲(今陕西神木县北十里)刺史,隶属李克用部。祖父折从远公元(930)年后唐明宗皇授他府洲(今陕西府谷县)刺史。其父折德5任团练使(现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大佘太)建立折王城抗击契丹的进犯。佘太君的父亲叫佘德扆,五代云中(今山西大同)人。世出官宦之家,后汉任府州团练使,世居府州地区,历抵外侵,为将门豪族,世称“佘家军”。佘太君受家庭的熏陶,文韬武略,深名大义。喜欢骑马射箭,舞剑抡刀,她使的一手绝活叫“走线铜锤”,在关键时候如流星绕飞防不胜防。后晋天福二年即公元973年,杨佘两家结为军事联盟。在共同抗辽、保卫家乡的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家的老家都是北路人,同为十家令公之一,门当户对,因此佘德扆将女儿自幼许给杨业为妻。

佘太君和杨业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共同的战事经历和志向,在感情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年秋天,契丹派兵五万侵犯府州。时佘徳扆病卧在床,佘太君向父亲请战后,一方面借辽军使者下战书相威胁之际,将计就计,拖延交战时间;一方面急派人前往火山王杨信那里求援,辽兵在佘杨两支抗辽雄军的夹攻下大败。这次战斗大获全胜,佘太君受到父亲佘德扆和杨家父子的赞扬。战毕,杨业与佘太君更是互为尊重,爱慕中两人相约以武相会,跨双骑,持刀枪,在府州城南的野外打将起来,你来我往,枪来刀去,都想胜对方,但又怕伤害了对方。战了无数个回合,杨业想,我身为男子总不能让妻子把我打败,于是卖个破绽,佯装败逃,佘太君紧追不舍,当追至七星庙前,杨业瞅准时机,使出了杨家的看家本领“回马枪”,一枪挑定佘太君的战袍将妻子挑下马背。佘太君落马也不示弱,抛出了走线铜锤,将杨业缠住拉下马来,两人双双落马,互相担心对方是否受伤,杨业要起佘太君的战袍查看腰部是否受伤,但见腰中有一块碧绿的玉佩,杨业问此为何物?佘太君说乃是关外玉山所得,府上工匠费时多日雕琢而成,不知其名,杨业为了讨未婚妻的欢喜,随口说就叫“佘太翠”吧。后来成亲时,佘太君将自己佩戴多年的“佘太翠”赠与于夫君,以期望夫君忠贞于自己,并护佑夫君征战吉祥。后人在其激战地点发现玉矿,为了纪念佘太君,遂为此地出土的玉定名为“佘太翠”。自此,佘太翠被赋予:坚强、忠贞、热情、美丽、成功、吉祥的象征。

鉴别:

1、颜色:玉石行家对颜色非常重视。颜色不仅是评价玉石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而且也是划分玉石种类的主要依据。佘太翠的颜色虽不是各种玉石中的佼佼者,但它特有的丰富的颜色同样倍受珍视。

佘太翠的颜色与国内外其它地区的硬玉相比,色调较多,自成系列。佘太翠玉有白色、青色、翠色等三种基本色调,还有一些过渡色,如青白色、灰白色、豆绿色、墨绿色、等等.业内人传说佘太翠中的白玉有赛和田白玉之说.翠玉有逊翡翠之谈.是极为珍贵的中高档玉石。

2、硬度:硬度是鉴定佘太翠的重要标志之一。矿物的硬度是矿物抵抗其它物体侵入的一种力学性质。通常硬度有两种:(1)相对硬度,或称摩氏硬度,是一种刻划硬度。(2)绝对硬度,亦叫压入硬度。是根据矿物表面上能够承受的重量来测 定。佘太翠的摩氏硬度为6.9~7.2之间,不同品种略有区别。一般来说白玉硬度稍大于翠玉。 珠宝业中一般把硬度作为划分宝石和玉石的一个重要标志。宝石硬度一般在摩氏7.3度以上,玉石硬度一般在摩氏4~7.2度, 佘太翠硬度大,抛光性好,便于保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3、密度:密度是玉石单位体积的重量。佘太翠的体重经用小体重样测定,为2.65~2.85。不同品种略有差别,白玉为2.85,青白玉为2.65,翠玉为2.7。

4、透明度:透明度是玉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这主要与玉石对光的吸收强弱有关,矿物学上一般分为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体、非透明4种.佘太翠属于微透明体,在一般进取度下,能透过光,但看不清透过物像。

5、光泽:光泽是玉石对光反射的能力。佘太翠光泽属玻璃光泽。这种光泽不强也是不弱,即没有强光的晶灵感,也没有弱光的蜡质感,柔润细腻,油光可鉴。

三. 内蒙古 巴彦淖尔 乌拉特后旗 黑瓜子

仁含蛋白质 、脂肪、维生素、淀粉等营养成份,是制作各种糕点、月饼、油茶面等食品常用的上等辅料。通辽地区产的小片“顶心白”,子仁肥胖饱满;巴盟产的大片黑边红心瓜子,仁大、含油份高。

黑瓜子可以加工成五香、玫瑰、奶油等多种味道瓜子,是人们十分喜爱的小食品。黑瓜子可润肠、清肺、止渴、降压、和中,提神补脑。如生食还可以化痰涤垢,浓煎服用,能治久咳不止症。因此黑瓜子是一种健身强体的食品。

主要产地:通辽、巴盟、赤峰市、兴安盟、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等地。

四.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巴彦 巴彦猪肉

巴彦猪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巴彦县是全省农业大县,具有多年生猪养殖传统,巴彦猪肉名扬全国,并成为全省第一个注册“巴彦猪肉”地理标志的县份。

地域范围

产地范围:巴彦猪肉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所在的具体地理位置是将巴彦县境内3135.2平方公里区域划定为巴彦猪肉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保护范围。保护区面积为31.33万公顷,2007年商品猪量为200万头。

产地地理位置:巴彦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偏南,地处松嫩平原、松花江中游北岸,具体范围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45′53″-127°42′16″,北纬45°54′28″-46°40′18″。南与宾县隔江相望,西濒漂河与呼兰为邻,北依泥河与绥化、庆安交界,东临黄泥河及骆驼砬子山与木兰毗连。县境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72.4公里,边界周长338公里,县城距哈市98公里。

产地地址:全县辖18个乡镇,巴彦猪肉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在巴彦县内的18个行政乡镇,即巴彦镇、松花江乡、富江乡、巴彦港镇、西集镇、丰乐乡、兴隆镇、红光乡、万发镇、德祥乡、天增镇、山后乡、黑山镇、龙泉镇、华山乡、龙庙镇、洼兴镇、镇东乡。其中小城镇10个(两个建制镇)、16个村(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村)、1351个自然屯、4个国有林场,2个国有原种场、1个国有种畜场。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1、土地资源特征。土壤共有9个土类,19个亚类,32个土属,计62个土壤类型。9个土类是暗棕壤、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泛滥土、沼泽土、泥炭土、水稻土和沙土。全县幅员面积3135.2平方公里,总土地面积31.33万公顷,耕地面积22.67万公顷,耕地中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肥力较高的土壤约占90%以上。腐殖质层厚度达20-7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3.72%,含氮0.168%,含磷0.99%,含钾1.80%,PH值6.7,呈中性。全县地势东高西低、北岗南平、中部多丘陵,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62%,地理形状为楔形,海拔最高为564.3米,最低海拔110米。

(2)水文情况:水资源。巴彦县有较大河流14条,河道总长475.7公里。全县地下水资源存储量6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供给量为3.97亿立方米,允许开采量为2.224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5.73亿立方米,人均水量为869立方米,亩均水量212立方米。包括水系、水源和水质情况及影响因子。

(3)气候情况:巴彦县地处中高纬度,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湿润多雨;冬季盛行西北风,干燥严寒。年平均气温为3.1℃,最高气温曾出现过37.9℃,最低气温达-42.5℃,年≥10℃活动积温为2658.4℃,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82.2毫米,年平均日照为2669.4小时。5-9月份作物生长期日照为1252小时,占全年总日照的46.9%,历年平均初霜期为9月21日,历年平均无霜期为131天。全年结冻期为145天左右。包括季风、温度、湿度、日照和降水等特殊气候因子。

(4)人文历史情况:巴彦县人类生活的历史。巴彦县自公元前211年秦朝时就是岁百之地,是由岁族与百族融合成的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以渔猎为主,辅以农业。

巴彦县建治以前,森林茂密,水草丰盛,土质肥美,是一片待垦的处女地。因为封禁(清以东北为自己“龙兴”之脉封禁东北三省),只有少数旗兵屯田和少数汉人零散住在各地开荒种地,张网捕捞鱼,过着日出而起,日暮而归的农家生活。1859年,清咸丰九年东北开禁,土地放垦后,关内的大

量汉民流入本地,人多之后。清同治元年(1862年)于呼兰城以东建呼兰厅治理巴彦苏苏等地,管理赋课刑名及旗民交涉等事宜。光绪三十年(1904年)呼兰厅分两处,呼兰一处,升呼兰厅为呼兰府(移到呼兰城),原呼兰厅改巴彦州,民国2年(1913年),巴彦州改巴彦县。

生猪发展历史:据民国六年《巴彦县志》记载:“巴彦汉晋时期为夫余之地”。据张向凌《建议学点黑龙江省历史》所述:夫余约建国于公元前三世纪即战国末期。《后汉书•夫余传》记载:“国有君王,皆以六畜名官,有马加、牛加、猪加、狗加、大使者、大使、使者。”可见,巴彦县养猪业由来以久,清代咸丰年间(1860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在此处设立开垦行局,进行土地的大量放垦,养殖的猪以当地的猪为主。据《东省丛刊》记载,民国2年(1913年)巴彦县“卖却之家畜惟牛与猪,牛每年卖千头至千五百头,猪五千至六千口,牛先送往呼兰市场,由呼兰便驱往哈尔滨,猪则送往哈尔滨,鸡鸭无运至他处出卖,卵用汽船远销黑龙江省岸”。

新中国以来推动生猪发展水平:进入50年代,引进长白猪与本地猪杂交,生产出优质杂交猪,瘦肉率明显提高,到80年代随着引进猪种的增多,开始繁殖二元杂交猪,猪的质量明显提高,到二十世纪末,巴彦县通过引进的杜洛克、英系长白、比系长白、大约克夏当地猪等三元、四元杂交,生产出高瘦肉率的优质种猪。全猪的瘦肉率都在70%以上,同时巴彦县聘请省内畜牧专家,结合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的实际在实践中创造了庄氏养殖法,该法得到了美国养殖专家的充分肯定,据美国养殖专家说美国每头母猪平均年产仔率为22头,我县洼兴种猪场每头母猪年产仔成活率达到24头。比美国高出9.1%。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美国生猪专家称赞说:“巴彦县生猪养殖的品质和技术成熟程度在国际上都是一流的”。

文化底蕴:一是饲料优势。由于独特的地形特征,生猪饲料产地因地形西向,下午西斜时,向西的斜面迎接西边来的斜射光线呈对农作物来说就是直射光,光照充足,光合作用更好,使农作物质量更加好,由于饲料的优势决定了巴彦猪肉产地生产的猪肉有自己独特的品质。二是杂交品种优势。巴彦县通过引进的杜洛克、英系长白、比系长白、大约克夏当地猪等三元、四

元杂交,生产出高瘦肉率的优质种猪。全猪的瘦肉率都在70%以上。三是典型养殖模式优势。巴彦县聘请省内畜牧专家,结合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的实际在实践中创造了庄氏养殖法,此法得到了美国养殖专家的充分肯定。美国生猪专家称赞说:“巴彦县生猪养殖的品质和技术成熟程度在国际上都是一流的”。四是人文环境优势。由于巴彦县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发展,全县对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用规章制度控制基地的环境质量,对污染企业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对农田进行整理,全县基地环境状况总体较好,环境质量基本趋于平稳,基本上无污染。轻度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和噪声四个方面。大气总悬浮微粒日平均值280微克/立方米。大气二氧化碳日平均值28微克/立方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5%,地表水水质达标率70%,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7分贝,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5分贝。四是科技管理优势。巴彦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制定猪肉产品检验标准,卫生指标、营养指标、农药残留指标、重金属指标都优先与国家无公害标准。从检验报告看,全县猪肉的卫生指标、重金属指标、感官指标、兽药残留都好与无公害猪肉标准,无公害猪肉标准中不涉及的营养指标、有益金属元素指标均是很高的,体现了猪肉产品的营养特性。巴彦猪肉进行了无公害认证,体现了巴彦猪肉的安全性。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巴彦猪肉产地选择在巴彦县境内是因为巴彦县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亚洲东北黑土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合农产品的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同时巴彦县生猪有独特的生猪品质,为巴彦猪肉的发展奠定了质量优势。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巴彦猪肉选择三四元九交猪进行加工生产是有其独特的质量优势的,巴彦猪肉以三四元杂交生猪为原料,三四元杂交生猪来源于巴彦县特有的东北白猪为第一代母本或父本与长白、杜洛克、大约克夏等猪进行杂交,生产第二代杂交猪,再用杂交猪进行三、四代繁殖,进行优势生猪养殖,以优质的生猪为原料进行科学屠宰加工,生产具有巴彦地方特点的巴彦猪肉。

(3)生产过程管理特殊使用规定:巴彦生猪质量要求:一是生猪养殖用

巴彦县当地绿色食品玉米、大豆为主料,生产全价饲料进行养殖,不饲喂任何动物粪便发酵饲料;二是使用国家规定的兽药进行疾病控制和治疗,不使用国家禁用的兽药;三是养殖场远离居民和交通要道,防止污染;四是实行分圈式独立养殖庄氏养殖法和徐氏防治法;五是以喂粮食饲料养殖为主,生猪主要是三元、四元杂交猪,生长期小于12个月。

(4)产品收获、屠宰及产后处理的规定:巴彦猪肉实行专用车辆单独运输,封闭式快乐屠宰法,科学排酸,冷冻处理单独存放处理。并在进行严格的出厂质量检验后出售,同时对产品进行售后服务,实行产品召回制度。

(5)生产记录要求:巴彦生猪按养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专业化养殖;对生猪养殖中使用的兽药、添加剂等投入品及时进行全程记录;及时进行饲养检查;实行巴彦猪肉市场准入、质量科技服务等制度,以巴彦猪肉产品检验标准进行检验;生猪按养殖场进行统一的编码和单独屠宰,产品按不同的养殖场进行单独存放,进行特定的编码,便于售后质量跟踪服务。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巴彦猪肉品质好、色泽鲜艳、肉体有弹性、瘦肉率高、表皮光润。

(2)内在品质指标:猪肉瘦肉中脂肪含量3%以下,适量食用不会发胖;亚油酸含量9%以上,猪肉口感香而不腻,嫩而不滑;猪肉蛋白质含量大于20%,猪肉中氨基酸大于15%,营养丰富;还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铁、钙、锌等微量元素,每百克含钙大于2毫克、含锌大于2毫克。

(3)安全要求:按巴彦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制定的生猪养殖标准进行无公害化生猪养殖,在加工、运输中不被污染保持其安全。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巴彦猪肉包装以纸塑为主,分为5kg、10kg、20kg等包装,主要是在包装表面印有农产品地理标志“巴彦猪肉”等字样,并加有防伪标志,巴彦猪肉主要是冷冻贮藏、专用设备运输,防止运输路途中污染和变质。

五. 内蒙古 巴彦淖尔 五原县 酸粥

酸粥

酸粥是酸饭的一种,其实酸饭中的酸焖饭和山药酸稀粥也有独特风味。炎夏酷暑,中午歇起来,劳动走时,冷酸米汤泡焖饭来上两碗,一下午在“赤热炎炎似火烧的”

的田野里劳动,既不渴又不饿。对劳动人来说,大家的宴林佳肴数不清,但有什么能比得上这家乡饭可口?酸粥有助消化的功能。过春节,家家户户吃好的,有时油腻吃得多了,肚子难受,不思饮食,但只要吃上几顿酸粥,管保你胃口大开。

据推测,酸粥可能有防癌作用。酸粥,科学家们没吃过,对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食物不消一顿。酸米在淹制过程中能产生一种菌,据说青霉素、链霉素的菌种可从变了质的蔬菜、粮食和动物的皮肉里提取出来。准格尔人说“酸粥吃两碗,消食不用保和丸”

六. 内蒙古 巴彦淖尔 临河区 猪肉烩酸菜

俗话说“亲不过的姑舅,香不过的猪肉”。据说猪肉烩酸菜流在河套地区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堪称河套一绝。许许多多的磴口人在猪肉烩酸菜的滋润中成长。

每年10月,河套人家,无论城乡,都要腌酸白菜(青麻叶、平头白、卷心白均可),将白菜放入瓮中,瓮的大小以菜的多少而定,同时放一层菜,撒一层盐,不加水,然后用适当重量的石头压10~15天即可食用。所腌酸菜色泽黄中透绿,富含水份,可吃到来年五、六月份新菜上市。在贫苦年代,酸菜烩土豆可顶半年付食。猪肉烩酸菜就糜米捞饭是最上乘的饭菜。

河套人曾有言道:“有钱没钱,杀猪过年。”到了天寒地冻时,河套地区家家户户都要杀猪,杀猪就要吃猪肉烩酸菜。最有特色的是猪槽头肉烩酸菜。在农村,杀猪是一件大事,左邻右舍都要帮忙,一大锅喷香诱人的槽头肉烩酸菜赛过所有美味佳肴。此菜的做法也很讲究。新鲜的猪肉切成又大又厚的片儿,在锅里翻炒至油出肉黄时,加入葱蒜盐及花椒、大料、酱油,待肉入味后加清水慢火炖上,肉七成熟时,放入土豆块,再用切碎淘净攥干的酸菜封顶,加开水至淹过菜为好。盖上锅盖焖至1个小时,便可出锅享用。当然还可根据个人爱好和家庭条件等情况,再添加豆腐、粉条等辅料。

地道的河套农家烩酸菜吃起来松软可口,酸中带香,肉多而无膻味、肉软烂绵香、肥而不腻;酸菜滑嫩爽口,汤少而不干硬,既是待客的佳肴,也是上好的家常便饭。吃肥肉时如果再佐以几瓣大蒜,味道更是鲜美,还可降低脂肪中的胆固醇。饭饱之际,再喝一碗热腾腾的开水泡酸菜汤,“真是美到了姥姥家了!”

猪肉烩酸菜,因各人的手法不同,味道也各有所异。河套地区不乏名厨,因而使民间的猪肉烩酸菜,远播区内外,北京、上海、兰州等大城市都有河套猪肉烩酸菜的招牌迎风飘扬,而且生意红火。

信息来源:临河区人民政府

七.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巴彦 巴彦玉米

巴彦玉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巴彦县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亚洲东北黑土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合玉米的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日照等优势,巴彦县的黑土地中所含有的玉米生长的元素比例均衡,天然降雨适中,促进了巴彦玉米独特品质的形成。

外在感官特征:玉米粒比较大,饱满,呈黄色,无杂色,扁圆型,椭圆直径为5-12mm,表面光滑。

内在品质指标:“巴彦玉米”脂肪含量3.5%以上,淀粉含量69%以上,氨基酸总量大于10%,其中谷氨酸含量大于2%,是非转基因玉米。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还含有丰富的碘、硒、铁、钙、锌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每百克含钙大于8毫克、含锌大于1.5毫克。巴彦玉米按无公害农产品检验农药残留指标中有四项未检出,说明巴彦县玉米是安全的。

地域范围

产地范围:巴彦玉米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所在的具体地理位置是将巴彦县境内3135.2平方公里区域划定为巴彦玉米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保护范围。境内耕地22.67万公顷划定为巴彦玉米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范围。2007年播种面积为10万公顷。

产地位置:巴彦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偏南,地处松嫩平原、松花江中游北岸,具体范围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45′53″-127°42′16″,北纬45°54′28″-46°40′18″。南与宾县隔江相望,西濒漂河与呼兰为邻,北依泥河与绥化、庆安交界,东临黄泥河及骆驼砬子山与木兰毗连。县境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72.4公里,边界周长338公里,县城距哈市98公里。

产地地址:全县辖18个乡镇,巴彦玉米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在巴彦县内的18个行政乡镇,即巴彦镇、松花江乡、富江乡、巴彦港镇、西集镇、丰乐乡、兴隆镇、红光乡、万发镇、德祥乡、天增镇、山后乡、黑山镇、龙泉镇、华山乡、龙庙镇、洼兴镇、镇东乡。其中小城镇10个(两个建制镇)、116个村(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村)、1351个自然屯、4个国有林场,2个国有原种场、1个国有种畜场。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土壤共有9个土类,19个亚类,32个土属。9个土类是暗棕壤、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泛滥土、沼泽土、泥炭土、水稻土和沙土。全县幅员面积3135.2平方公里,总土地面积31.33万公顷,耕地面积22.67万公顷,耕地中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肥力较高的土壤约占90%以上。腐殖质层厚度达20-7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3.72%,含氮0.168%,含磷0.99%,含钾1.80%,pH值6.7,呈中性。全县地势东高西低、北岗南平、中部多丘陵,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62%,地理形状为楔形,海拔最高为564.3米,最低海拔110米。

(2)水文情况:巴彦县有较大河流14条,河道总长475.7公里。全县地下水资源存储量6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供给量为3.97亿立方米,允许开采量为2.224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5.73亿立方米,人均水量为869立方米,亩均水量212立方米。包括水系、水源和水质情况及影响因子。

(3)气候情况:巴彦县地处中高纬度,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湿润多雨;冬季盛行西北风,干燥严寒。年平均气温为3.1℃,最高气温曾出现过37.9℃,最低气温达-42.5℃,年≥10℃活动积温为2658.4℃,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82.2毫米,年平均日照为2669.4小时。5-9月份作物生长期日照为1252小时,占全年总日照的46.9%,历年平均初霜期为9月21日,历年平均无霜期为131天。全年结冻期为145天左右。包括季风、温度、湿度、日照和降水等特殊气候因子。

(4)人文历史情况:巴彦县人类生活的历史。巴彦县自公元前211年秦朝时就是岁百之地,是由岁族与百族融合而成的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以渔猎为主,辅以农业。

巴彦县建治以前,森林茂密,水草丰盛,土质肥美,是一片待垦的处女地。因为封禁(清朝以东北为自己“龙兴”之脉封禁不开垦),只有少数旗兵屯田和少数汉人零散住在各地开荒种地,张网捕捞鱼,过着日出而起,日暮而归的农家生活。1859年,清咸丰九年东北开禁,土地放垦后,关内的大

量汉民流入本地,人多之后。清同治元年(1862年)于呼兰城以东建呼兰厅治理巴彦苏苏等地,管理赋课刑名及旗民交涉等事宜。光绪三十年(1904年)

呼兰厅分两处,呼兰一处,升呼兰厅为呼兰府(移到呼兰城),原呼兰厅改巴彦州,民国2年(1913年),巴彦州改巴彦县。

巴彦玉米形成的历史。巴彦县农业生产的历史很久。据《巴彦土壤志》记载,“巴彦苏苏,周秦之际为肃慎居住的地方,以后为夫余、勿吉,辽金时代为女真部落居住,在少凌河出土的铧子证明金代已有农业种植。清朝放禁后,随着移民迁入,播种面积日益增加,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巴彦苏苏大面积开荒。”据《巴彦志》记载巴彦农作物以大豆、谷子、小麦、高梁、玉米、大麦等为主。

巴彦县玉米栽培大豆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种植面积、产量、商品量历来居全省前列。

人文推动因素:巴彦县有自己的当家品种,是用巴彦县当地的牛尾黄与高产品种杂交而成的丰产高淀粉高营养品种。巴彦是非转基因玉米基地和绿色食品玉米原料基地,认证绿色食品玉米基地为50万亩(25万吨),巴彦县也是国家无公害玉米基地县,认证无公害玉米64万亩(32万吨)。

独特的文化底蕴:巴彦县是国家玉米生产示范县,每年示范20万亩。198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巴彦县被国家和黑龙江省确定为商品粮基地县。

巴彦玉米文化底蕴深厚,品种质量创新力度大,清朝放禁初期以牛尾黄、火包米为主,后发展为巴彦单1-7号当家品种。玉米在巴彦县成为主要的农作物,是巴彦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巴彦玉米产地选择在巴彦县境内是因为巴彦县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亚洲东北黑土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合玉米的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日照等优势,巴彦县的黑土地中所含有的玉米生长的元素比例均衡,天然降雨适中,促进了巴彦玉米独特品质的形成。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巴彦玉米以高淀粉专用型为主,品种以巴彦

县当家品种巴单系列为主,以标准化生产保持其优良品质。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巴彦玉米生

产者执行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对生产中使用的农药、肥料进行严格质量规范,杜绝有毒有害投入品及物品的使用,确保玉米生产安全,同时在生产中我们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对农户的农产品投入品使用进行规范。结合无公害大豆生产和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我县对全县农业生产基地的环境、投入品使用、市场准入、质量科技服务等各项工作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规范,制定巴彦玉米质量标准,并严格执行。

(4)产品收获、屠宰、捕捞及产后处理的规定:巴彦玉米分品种进行单独收割,并分品种进行贮存、加工、销售。对销售的玉米进行备案,实行追溯制。

(5)生产记录要求:巴彦玉米在生产中对投入品使用进行登记管理,对农户进行统一的编码,对其出售的玉米按编码进行质量追溯。加工企业收购实行登记式管理,按农户编码进行存贮加工。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玉米粒比较大,饱满,呈黄色,无杂色,扁圆型,椭圆直径为5-12mm,表面光滑。

(2)内在品质指标:“巴彦玉米”脂肪含量3.5%以上,淀粉含量69%以上,氨基酸总量大于10%,其中谷氨酸含量大于2%,是非转基因玉米。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还含有丰富的碘、硒、铁、钙、锌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每百克含钙大于8毫克、含锌大于1.5毫克。巴彦玉米按无公害农产品检验农药残留指标中有四项未检出,说明巴彦县玉米是安全的。

(3)安全要求:巴彦玉米实行无公害化生产,进行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巴彦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协制定高于国家绿色食品玉米的质量标准,并强制执行。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巴彦玉米分为1kg、2kg、5kg、20kg、90kg的塑袋等包装。进行分级分品种单独仓储,专用工具运输。在包装物外标记有农产品地理标志“巴彦玉米”字样,并加有防伪标记。

八. 内蒙古 巴彦淖尔 临河区 焖面

焖面

焖面是巴彦淖尔盟的百姓最喜欢吃的面食之一,据说,这一面食也是始自于此。顾名思义,焖面的名字道出了它的做法,可一个简单的“焖”字是无论如何也表达不出它的特色的。焖面这种做法其初衷是因为在这里居住的人们生活的艰苦,焖面充当了主食和菜肴“合二为一”的角色,这样,既省去了做饭的时间,又节省了菜肴的用料。

九. 内蒙古 巴彦淖尔 乌拉特中旗 酥鸡

酥鸡

将白条鸡去头爪、切成小块,加佐料与粉面搅拌均匀,放在油锅里炸熟后捞出,再放在碗或盘里上笼蒸软即成,特点是皮酥肉软,色香味俱全。

巴彦淖尔特产哪里买最好的巴彦淖尔市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