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荫城树家头村文化特产 长治荫城藏龙村文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0-24 05:52:48

一. 山西省 长治 壶关县 壶关党参

壶关党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近日,从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传来消息,我省壶关县的“壶关党参”,通过原产地证明商标的初审。

壶关县种植历史达千年的中药材党参—“壶关党参”地理商标历史三年即将注册成功。地理商标主要用于证明该商品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壶关党参”产于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据记载,壶关县党参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汉唐,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特别是太行山大峡谷中的紫团山党参为参中极品,一直是历朝皇室的御用贡品,宋朝大词人苏轼,曾些诗《紫团参寄王定国》对紫团参称颂备至。

据记载,壶关县党参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汉唐,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特别是太行大峡谷中的紫团山党参为参中极品,一直是历朝皇室的御用贡品。

近年来,由于没有品牌,无法形成规模合力和品质优势,壶关党参的种植和市场一直在小范围发展、未能形成气候。为使紫团山党参重获新生,2008年,由壶关县中药材协会作为申请人,向国家商标局提出原产地证明商标的申请。期间,经过六次资料补充,终于通过初审。

目前,壶关党参的种植已覆盖该县大部分乡镇,种植面积达到了600余亩。“壶关党参”证明商标成功注册后,将大大提高“壶关党参”的知名度,使这一古老的药材品种焕发新的生机。

二. 河北省 承德 隆化民俗文化 一百家子拨御面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百家子拨御面技艺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隆化县城北三十公里处有座古镇---张三营镇,清代,因这里只有百十户村民而被称为“一百家子”。张三营镇群山环抱,景色秀丽,以盛产“一百家子白荞面”而驰名中外,白荞面可制作多种别具风味的食品,其中属“拨面”最为上乘。据考证,乾隆二十七年重阳节(1763年),乾隆皇帝赴木兰围场狩猎驻跸张三营行宫,在品尝当地拨面师姜家兄弟的拨面后,龙心大悦,喻赞此面“洁白如玉,赛雪欺霜”,并御封为“一百家子拨御面”。

三百多年来,拨御面虽经十几代人的传承,但至今仍保持原始的风味和独特的技艺。拨御面的制作方法十分考究,和面时,用滚开水烫四分之一(冬天烫三分之一),然后用手蘸冷水按挤,将面揉成一团。醒十分钟以上,再把面放在拨板上,用擀面杖将面擀成八寸到一尺宽,不超过一厘米厚的长方形面饼,然后双手平持特制拨刀,利用手腕、手臂、手指的巧妙配合,按照快、准、匀、细的要求,拨成三棱型的面条,再按照客人的不同喜好和要求制卤调味。

拨御面风味独特,工序传统,拨技精湛,工艺考究,高级拨面师可将面拨到“细如针,白如雪”的程度,堪称中国民间手工技艺一绝。拨御面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大量蛋白质,且含糖量极低,长期食用有助于医治噎食、风眼、化积、止汗、糖尿病、高血压、小肠疝气等多种疾病,对心脑血管硬化患者恢复健康具有意想不到的食疗保健价值。

目前,人们不愿意再学习这项工序复杂、经济效益不高的传统手工工艺,就连它的发祥地张三营镇也少有人问津,在世的拨面老艺人也廖廖无几,使得它面临失传的境地。

三. 山西省 长治 长治县 长治山楂饼

山楂饼是长治市的著名,已有20多年的生产历史,产品畅销到国内外市场。长治山楂饼,是以当地优质山楂为主要原料,经过选料、清洗、蒸熟、打浆、成型、烘干、包装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产品为圆形薄片,色泽鲜艳,厚薄均匀,质酥适度。含糖量为85%,还原糖含量为9%,总酸为1.5%,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和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食后有生津开胃、助消化、降血压血脂等功效。 责编:208( 长治)

四. 山西省 长治 平顺县 长治馅饼

"馅饼"也叫"菜合的"、"小鏊饼",高平、陵川民间称之为"里圪抓",是晋东南城乡百姓过节待客的佳品,也是家庭改善生活的美馔。究竟馅饼是何年何月落户长治地区,据民间传说,蒙古族侵占中原后,留守在潞州的蒙古士兵常吃荞麦面为皮、牛羊肉为馅、用干烙、水煎制成的馅饼,后发现潞州人用白面制作的葱花烙饼香脆好 吃,于是改用白面做皮、豆油煎制而成的馅饼,软嫩可口,鲜美异常。从时间推测,馅饼在长治落户已有700余年历史。700余年来"馅饼"在长治一带历经改革成为形如小铜锣,两面金黄色,透亮馅可见,面皮如纸薄,肉似珍珠丁,蔬菜翡翠亮,吃时蘸蒜汁,油润可口香, 久食不厌烦,食后永难忘。传说潞安府知府惠征的女儿玉兰(慈禧)少年在府衙住时,也喜欢吃潞安府街头小贩做的"馅饼"。后来进宫当了娘娘,尽管山珍海味吃不尽,但她晚年还让御膳房把"潞安馅饼"列入她的必食之品。可见馅饼不仅是老百姓的美 食,而且还是宫廷里的珍馐。馅饼是用一种生铁鏊烙制而成的。有趣的是这种小鏊,有三足鼎立支着鏊盘,鏊盘顶凸周渠股圈,上有盖,有把,操作方便。如置于独眼高火上,火离鏊凸部高约8厘米,离鏊股不足5厘米,烙制成形的馅饼中间薄, 周边厚,中间皮脆,馅少,周部馅多面软,而且鏊光不糊饼面,所以,烙出的馅饼两面金黄色,形如小铜锣。

新中国成立后,集市、地摊卖馅饼的不下数十家,惟受人青睐的是长治市英雄街杨老六、杨九明兄弟俩制作的好吃。改革开放后,华东小区的汪来香女士,在父辈的传授下,结合历史的做法,在配料上加以改进。优质面、四季水、煮粉条要剁碎,臀尖肉、韭菜配、撒香料、拌入味,皮儿薄、馅儿肥、色泽黄、软而脆,百姓食客们称之为"馅饼王"。壶关县北关闫建国烙制的"素馅饼"也备受群众欢迎。他们的馅饼都被长治市名吃研究会评为"上党名吃 "。汪来香的馅饼还荣获中国·太原国际面食节金奖。

五. 山西省 长治 襄垣 长治黑圪条

黑圪条是用红面包住白面或白面包住红面,或混合搅拌和成的面团用手工擀制成大片,再切成8寸长,韭叶宽,或裙带宽的条,下锅煮熟的一种面食,是长治地区流传的一种黑色面条。因煮熟的面条黑红色,故得名“黑圪条”。黑圪条主要原料是高粱面,做时再掺些白面和豆面更好。

高粱,在我国栽培至少也有5000年的历史了。古籍载,高粱的别名叫"蜀秫"、"蜀黍" 、"芦禾祭"、"荻粱"、"乌禾"、"木稷"等。《广雅》里说:"乌禾,塞北最多,农家 种之,以备他谷不熟为粮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蜀秫,北地种之……栽培历史已有四千九百年。"《农正全书》中说:"北方不宜麦禾者,乃种此,尤宜下地立秋后五日,虽水潦一丈深,而不坏之。"《潞安府志》549页记载:"粱,惟长子、屯留宜 "。由于地理条件的适宜,长治地区的高粱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磷、钙、 核黄素等营养成分较多。高粱脱皮去壳磨碾成粉俗称红面,再经过蒸、煮、烫可制作花样繁多的面食食品,如握溜溜、握片片、煮鱼鱼、蒸蝌蚪,剔拨股,包皮拨的及红面蒸饺等农家食品和风味小吃。"红面黑圪条"是长治的特色品种。这种面条,浇上腌制的芥叶或野菜酸菜、豆芽、豆腐、粉条制作的卤子,别有纯朴香味。"黑圪条"相传起源在清代光绪年间,那时泽州地区常闹灾荒,老百姓为了活命,只好将高粱米碾成面粉扌各捞成糊糊浇上浆水菜喝。泽州凤台一家姓赵的人家,娶了一房儿媳,五天后要到厨房做饭,婆婆让她做糊糊饭喝。她在扌各捞高粱面时,一不小心,把豆面打了进去,她只好将错就错地继续扌各捞,结果成了稠糊状。新媳妇怕受公婆的气,就偷偷抓了两把白面放进糊面里,揉搓成硬面团,用擀杖擀成大片,切成裙带宽的条下入开水锅里煮熟,连汤带水捞到碗里,浇上浆水菜端给公婆吃,公婆用筷子一搅见是黑面条,就问她是怎么回事 ?新媳妇只好如实说了。公婆吃着韧滑利口,酸香开胃的面条, 边吃边说:"这黑圪条怪好吃哪"。从此,"黑圪条"的吃法在上党一带民间就传开了。而且小摊贩也把黑圪条搬到市场销售,受到食客的赞扬。

六. 山西省 长治 潞城 熬脑大葱

熬脑大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熬脑大葱,山西省潞城市,因原产于该市合室乡熬脑村而得名。产地为该市云崖山一带的合室乡、店上镇、翟店镇、黄牛蹄乡等4个乡镇50多个自然村。该地气候独特,环境优良,污染很少,有着悠久的大葱种植历史。所产大葱具有身量粗长、齐整水嫩、色白质鲜、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2011年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熬脑大葱的正宗产地主要集中在山西省潞城市云崖山一带,那里气候独特,环境优良,污染很少,有着悠久的大葱种植历史。熬脑大葱,具有辣香浓郁、久吃不腻、身量粗长、齐整水嫩、色白质鲜、营养丰富的特点,是葱中的上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产地环境

潞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东北边缘,位于东经112°59′36″-113°25′40″,北纬36°14′00″-36°29′30″之间,海拔高度616-1316米。境内平原、丘陵、山区分别占总面积的15.6%、62.8%和21.6%。东部多为山区,中部多为平川,西部多为丘陵。最高点大禹垴海拔1316.1米,最低点辛安河谷海拔616米。境内河流均属海河流域。可分为常流河和季节性河两类;浊漳南源与浊漳河成为常流河,其它为季节河。境内还有大南河、百里滩河、漫流河等十多条主要支流。潞城属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均气温9.5℃。年均降雨量503.7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434.9小时,年无霜期176天。发展高效立体农业条件优越,为大葱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熬脑大葱

地域范围

熬脑大葱产于山西省长治潞城市西北方向的合室乡熬脑村,海拔1437米。该地域东界平顺县,西南与长治市郊区接壤,西北与襄垣县为邻,东北与黎城县隔河相望,是长治地区通往河北、河南、山东的枢纽地带。该大葱生产种植基地延伸至周围合室乡、店上镇、翟店镇、黄牛蹄乡等4个乡镇50多个自然村(东经113°00′——113°17′,北纬36°15′——36°28′),种植大葱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为9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熬脑大葱有肥大的假茎和嫩叶,品质脆嫩多汁,假茎坚挺如木,一般株高1.2米,白长0.35米,径粗0.035米,单株重0.4千克以上,有特殊的辛辣味。 2、独特内含成分熬脑大葱的营养成份比较全面,尤以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大葱的葱白中蛋白质(g/100g)1.7g-2.1g,碳水化合物(g/100g)5.2g-8.9g,钾(mg/100g)144mg-241mg, 钙(mg/100g)29mg-66.7mg,均高于普通产品均值。营养丰富,有挥发性的芳香物质,蒜素含量很高, 具有强大的杀菌能力,用它作药用,可以预防治疗十几种病,如杀灭痢杆菌,治疗心血管病等。大葱还是消毒物质的无尽源泉。假若致病微生物与食物、水、大葱一同进入人体的口腔、消化道、呼吸道系统,则在数分钟内就能受到它的制约而无法为害。具有调味和医疗功能,还含有特殊的辛辣味,去腥解毒作用很强,帮助消化,有明显的食疗保健作用。葱白作汤治伤寒寒热、中风耳目浮肿、能出汗;葱汗即葱涕,功同葱白,取汁入酒少许,滴鼻中治衄血不止;葱须疗饱食、房劳、血渗大肠、便血、肠痔;葱花治心脾痛;种实明目,补中气不足。 3、安全要求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NY5001-2007。

七. 山西省 长治 黎城县 黎侯虎

黎侯虎

山西长治在春秋时为古黎国,那个时候毒虫狼豹很多,经常给老百姓造成伤害,尤其是儿童。传说有一位仙人看到这种情况,便送给当地百姓一只神虎,从此百害皆无。于是,就留下了用布老虎镇邪的习俗。年幼孩子的睡床边,放一只布老虎,可以使孩子不受惊吓,睡得安稳。孩子过满月时,姥姥送虎帽,姑姑送虎鞋,用红布做面料,前脸制成一幅粗犷的虎头图案。虎耳高竖,以金、黄、黑、白等色线勾出“王”字额、虎眼、虎牙、虎须,栩栩如生,是民间避邪之物,镇宅之宝,借喻保佑婴儿健康成长。宋朝时,长治的八义瓷窑还烧制出了虎枕,现为国家一级文物。1998年,黎城县城关镇谷驼村农家妇女高秋英做的布老虎被邮票专家选中,定名为黎侯虎,遂被制成邮票在全国发行,从此黎侯虎风糜全国,黎侯之名也就变得家喻户晓。一枚小小的邮票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都以能得到一只布老虎为荣。这一现象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特别是黎城县妇联从中看到了商机:当地妇女有剪纸、缝纫的传统,如果将她们发动组织起来,形成批量推向市场,布老虎不是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品牌吗?县妇联抓住黎城手工艺品基地已初具规模的特点,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组建了黎城县手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0黎城县委、县政府也把以黎侯虎为龙头的手工刺绣产品作为了全县的一个产业,作出了具体的发展规划。

“黎侯虎”的走俏,使高秋英成为风云人物,自生肖邮票图案发行后,她缝制的“黎侯虎”达到了2600余只,年均300余只。高秋英性情开朗,乐于助人。在黎城县大力发展民间工艺的这几年,她毫不保守,积极配合县妇联工作,毫无保留地向人们传授各种技艺。在她的带动下,高秋英所在的谷驼村有320多名妇女缝制起了“黎侯虎”,仅此一项就为本村增加收入150万元,全村人均2100元;同时,黎城县也形成了以“黎侯虎”为主,与当地民间刺绣、鞋垫、虎头鞋、虎头帽、香包、绣球、草编、剪纸艺术等汇集为一体的民间工艺品生产基地。“黎侯虎”作为一个品牌已经走向全国,畅销上海、北京、珠海等10多个大中城市,在全国许多商场也设了专柜,产品供不应求。

八. 山西省 长治 屯留县 上党连翘

上党连翘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上党连翘是山西长治屯留县的。

连翘是中国临床常用传统中药之一,又名黄花条、连壳、青翘、落翘、黄奇丹等。

西省以上党所产连翘最著,其色泽鲜亮,无酶坏和腐烂现象。入药,味苦平,性微寒。入中药有清热、解毒、排脓、散肿的功效,主治风热表症、痈疽等多种疾病。

上党连翘

屯留县民康中药材专业技术协会

11619830

连翘(中药材)

九. 河北省 保定 莲池区民俗文化 保定槐茂酱菜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槐茂酱菜制作技艺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保定槐茂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中路1431号,是保定市槐茂酱菜厂改制的规范性股份制公司,为河北省中档一型企业。“槐茂”商标多次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2006年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槐茂品牌作为老字号始于1671年(清康熙十年),当年由北京金鱼胡同迁来保定的赵氏夫妇,用几口大缸在西大街从事酱业,专营酱菜和面酱。因店旁有一株古槐而取名“槐茂”,借喻买卖象古槐一样枝叶茂盛,买卖兴隆。生产工艺独特,产品酱香浓郁,风味独特,所产面酱和春不老为保定三宝中的两宝,慈禧太后曾赐槐茂酱菜为太平菜。

槐茂产品采用独特的酿制工艺,酱香浓郁,风味独特,据有悠久的生产历史。槐茂面酱入口甜绵、味道鲜美、酱香浓郁,主要指还原糖标超出国家标准5-10%,为保定菜系的重要原料。槐茂酱菜酱香浓郁、脆嫩爽口,是保定市民逢年过节,串亲访友时的首选地方。

面酱制品有甜面酱、豆香酱等,产品包装精致,形式多样。酱菜制品有宫廷酱菜、什锦酱菜、酱果仁、酱地露、酱包瓜、酱紫萝、酱黄瓜、黄金丝、糖蒜、五香菜等五十余品种,产品包装多为高档的礼品盒套装,如:大红盒、小黑盒、三宝礼盒、脸谱礼盒、篓装酱菜等,是人们逢年过节,串亲访友时用的馈赠佳品。

槐茂产品是保定历史和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定菜系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至今仍是保定菜系制作菜品的重要原料。保定有“三宝两宝在槐茂”之说流传至今。

十. 云南省 保山 腾冲民俗文化 灰豆腐果

腾冲县是东南亚珠宝玉石的集散地和加工地。来凤山明朝蔺山墓0土的玉带钩和《徐霞客游记》对腾冲翡翠和玉石加工业的细致描述,均说明腾冲玉雕历史悠久。地方志中记载腾冲1949年前从事翡翠加工的作坊曾一度达到100多家,工匠超过3000人。清光绪《腾越乡土志》记载了清末腾冲玉石加工的盛况:“……制朝珠、手镯、簪珥、各玩器,琢磨之声达昼夜,彻通衢。居肆成事者数百人,散处村落者数千家。”

腾冲玉雕造型和表现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制作戒面、鸡心、胆坠、生肖、手镯、佛像、图章、龙凤牌、八仙、暗八仙、扳指、玉簪、耳片、花鸟鱼虫与走兽挂件、手玩件、摆件等几十种。传统工艺流程为冲砂、解玉(分为拉丝解玉和解盘解玉两个工序)、磨玉、打眼、“梭棱”、雕刻、抛光等工序。翡翠加工讲究碾磨过程,用传统工序制作,一个玉件从解、磨、细磨到抛光,每个程序都有不同的步骤,要不断更换各种型号的工具,以达到细腻的工艺要求。其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与明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玉雕工艺十分吻合:“凡玉初剖时,冶铁为圆盘,以盆水盛沙,足踏圆盘使转,添沙剖玉逐忽划断”,充分印证了腾冲的翡翠雕刻一直保留了传统工具和工艺过程。20世纪70~80年代,腾冲玉雕工艺有了改进和更新,采用了电动化机械和人工合成的金刚石粉末工具,提高了玉雕的产量和制作速度,但部分流程仍然采用传统工艺。

腾冲玉雕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锻炼和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加工和销售队伍,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独特技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体现了较高的历史、艺术和工艺价值,是“腾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为腾冲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长治各个县的特产长治市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