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洪湖特产 洪湖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0-23 13:01:28

一. 福建省 漳州 平和 灵通七叶胆

灵通七叶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灵通七叶胆是福建漳州平和的。

灵通七叶胆

平和县协会

11448157

药茶;药用草药茶

二.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六月爆黄豆

六月爆黄豆为洪湖市,产于洪湖螺山界牌,故又称"界牌黄豆".

六月爆黄豆具有皮色嫩黄,豆瓣晶莹,颗粒饱满,如珠似玉等特点.该黄豆平均个粒重250克左右.比一般黄豆高出60%以上,若磨制豆腐,每公斤则比其它黄豆多出0.5公斤成品.尤为奇特的是,六月爆黄豆两瓣均有鑫黄色菊花图案,因此又名菊花黄豆.它适应性很强,即使在外滩田或水改旱涝的"二楞子田",种植也能保收,加之其重量与含油率皆优于本地豆种,所以人们争相种植.侨居东南亚的湖北人,争购六月爆黄豆开办豆腐作坊,生产的豆浆,豆干,豆棍和豆筋洁白无疵,油嫩可口,风靡南洋.

六月爆黄豆,古称"六月爆子",意即夏历六月荚果开裂.相传,明永乐年间,有江西籍王氏一家,迁至今洪湖界牌王家堡.落户,随身携半包黄似黄金,粒大籽实的黄事种,三月末落种,六月中摘收.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食用王家堡黄豆做的豆腐丸子,回京后仍久久不忘其鲜嫩之美味,遂命岁岁进贡,供皇室享用.湖南湘,资,玩,澧四水流域,居民喜食芝麻豆子茶,如有贵宾入室,使以王家堡黄豆沏的茶为敬.

洪湖六月爆黄豆1983年获外贸部授予的优质产品称号,它不仅在大陆畅销,而且行销港,澳地区和欧美各地,为我国传统出口产品.

三.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七姊妹朝天椒

七姊妹朝天椒属茄科,是一种生辣椒中的变种,介于长果与簇生椒之间。常为7 个尖椒簇状朝天生产而名。七姊妹朝天椒植株杆短叶密、抗逆性强,病虫害少,座果率高,丰产较好。单果有大、中、小三类,以中果为主要品种。果形有圆锥形和长条形两种,单果鲜重2─3.5g,干重0.4─0.8,晒干率25.5g%。 果中辣味素、维生素、纤维素含量丰富。据专家测定,每100g干辣含辣味素高达219.5mg, 比湖南著名尖椒产区攸县、醴陵所产尖椒高出2.5倍。果色鲜红油润、辣味纯浓、回味无穷。被冠以“中国石首尖椒”的美誉,畅销东南亚及欧美许多国家。尖椒历史悠久。据考查,远在清代就普遍种植于高基庙、江波渡、石首等地,但仅限于农民菜园自种自食,总面积约600亩。干椒单产约50kg,总产近3万kg。解放后,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石首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尖椒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至1984年,尖椒总面积达6810亩,单产提高至120kg,总产增至67万kg, 各地涌现了一批以种植尖椒为主的专业户。从1992年开始,石首善于进行尖椒的良种提供,复状试验,推广大棚集中育苗,病虫综合防治,配方施肥等新技术,使尖椒生产得到新的发展,到1997年底,尖椒面积已达3000亩,单产200kg,年总产干椒60万kg。随着石首尖椒大量的发民, 相继办起了多种辣椒加工业;生产纯辣油、油辣豆瓣酱、尖椒油、尖椒粉、油辣子、尖辣酱等十多种调味品。它们具有色美、味鲜、香醇等优点,是制作菜肴和面食的最佳调味品。其中石首调味品生产的“南岳尖椒油”经过精心选配加工,高温脱水、浸泡提炼,净化过滤等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共产品香辣可口,营养丰富,耐人寻味,具有增强食欲,帮助消化,健脾开胃,振奋精神的功能。曾荣获湖北省政府颁发的全省优质产品证书。畅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石首)

四. 云南省 大理 祥云县 姊妹七辣

“七辣”即糊辣、油辣、辣豆豉、酱辣子、豆瓣酱、辣卤腐、辣牲。“七姊妹七枝花,花开祥云山和坝,一花一色映万家”。说的就是“姊妹七辣”。

糊辣讲究的是糊,将干透的辣椒远火慢烤,烤得糊过心后,揉碎与温开水、盐巴、味精、蒜泥、葱米、花椒油等调制成蘸水,蘸食排骨、肉片特别是素味小菜,以不掺杂质的清香纯辣取胜。油辣是用烈油炸干辣粉而成,制作中最讲究的是火候,火太虚炸出来的油辣色红味呛,火太猛炸出来的则又色糊味焦,皆不可取。只有火色适中炸出来的才色泽金黄香味扑鼻。辣豆豉是由豆腐渣发霉后拌干辣粉制成的饼干形小块,晾干后用菜油煎食,油香、豆香、辣香,再加上焦脆的口感,食之使人满口生津。尤其东部山区彝家人,烧酒下辣豆豉,吃得热气腾腾严冬无寒。

酱辣子、辣卤腐、豆瓣酱、辣牲在制成程序上相同,都是用其他原料配制后放在陶罐中长期保存,然后启封食用。但因配料各不相同,也就各具风味。酱辣子采用优质鲜辣椒配上等酱油,装罐浸渍七八个月,待辣椒变得油黑发亮而食,其味集川咸与滇辣于一体,咸辣可口。豆瓣酱则以炒大豆为主要配料,大豆与干辣粉用粥质甜白酒拌匀,放存罐中,待大豆辣椒粉变得深红微紫,便可上席。此味多于秋天制存,初夏开坛,是祥云热夏农忙季节,农户解乏去累的理想食品。晾干的臭豆腐与米酒、干辣粉、生姜丝拌于瓮存制成的辣卤腐,淳厚香辣,余味深长。而其又以叶包辣卤腐最佳。肥厚的青菜叶经油渍后,将辣腐料包菜叶中入罐,美其名曰“菜囡囡”,听名便令人三分馋。辣牲以“牲”为配料,在“姊妹七辣”中味独树一帜,切剁得细碎的猪骨、肠肚、猪头肉等,拌烧酒、生姜、辣粉,经年瓮藏,开封时已满罐油汪。入甑蒸熟,酥松如糕,因此又有“辣糕”之美名。

五.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洪湖大闸蟹

洪湖大闸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洪湖大闸蟹,湖北省洪湖市洪湖湖区。因该市为洪湖大闸蟹注册了“清水牌”商标,故也称“洪湖清水蟹”、“洪湖清水大闸蟹”“洪湖清水河蟹”。产品主要养殖区域位于洪湖大湖区,产品色泽艳丽,膏满肥黄、不含任何激素,为河蟹中的上品。

洪湖大闸蟹,产于洪湖,湖区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无污染。底泥为黄壤土, 经多年沉积,富含有机质。河蟹属大湖养殖,植被丰富,动植物饵料充裕,辅以少量人工科学喂养,不需使用鱼药,养殖出的河蟹色泽艳丽,膏满肥黄、不含任何激素,称之为河蟹中的上品。具有青背、白肚、黄毛、金爪和肉质细腻、味道鲜美等优良性状,其风味独特之处在于腥、鲜、甘、嫩、肥、爽。销往北京、武汉、上海等100多个大中城市及港澳台地区,深受消费者喜爱。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经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审核通过,决定从2008年12月31日起,对洪湖大闸蟹地理标志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第147号)。

保护范围

洪湖大闸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北省洪湖市所辖的大湖水域,总面积4万亩。

六.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洪湖八珍

洪湖八珍选用洪湖特有的野生红莲,野菱,苋实等八种食品,经过现代工艺制作而成,它含有大量的植物性不饱和脂肪酸及人休所必须的维生素等物质和微量元素.  

根据《本草纲目》记载,莲子,苋实有养心安神,益肾因精,祛湿止带;藕能健脾胃;菱角,蒿笋能清热解暑.现代研究发现菱角中含有效的抗癌物质.本品是一种有利于人体健康且有一定食疗作用的方便食品

七.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粉蒸肉片

选用牲猪臀尖肉为主料,其制为:将猪肉切成一寸三分长、八分宽、三分厚的肉片盛钵,加精盐、酱油、红乳汁、姜末、味精、白糖少许一起拌匀,腌渍五分钟,将大米淘净沥干,放入炒锅,在微火上炒约五分钟,至淡黄色时,加桂皮、丁香、八角再炒三分钟,起锅,磨成鱼籽大小的粉粒;然后,将腌渍好的猪肉,用五香熟大米粉拌匀后,放入笼屉内,撒上短葱,用旺火蒸十五分种后取出,丢掉短葱,盛入盘内。再把用酱油、醋、味精、葱花、湿淀粉配成的卤芡,起锅浇在蒸好的肉片上,撒胡椒粉即成。肉片盛钵,加精盐、酱油、红乳汁、姜末、味精、白糖少许一起拌匀,腌渍五分钟,将大米淘净沥干,放入炒锅,在微火上炒约五分钟,至淡黄色时,加桂皮、丁香、八角再炒三分钟,起锅,磨成鱼籽大小的粉粒;然后,将腌渍好的猪肉,用五香熟大米粉拌匀后,放入笼屉内,撒上短葱,用旺火蒸十五分种后取出,丢掉短葱,盛入盘内。再把用酱油、醋、味精、葱花、湿淀粉配成的卤芡,起锅浇在蒸好的肉片上,撒胡椒粉即成。

此菜滋味鲜美,食之不腻。

八.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洪湖热干面

热干面是湖北武汉独有的大众食品。同时也是洪湖的特色早点,其做法和味道都各有不同。作法是先将预制的面条在开水内烫至七成熟,捞起吹冷加油抖散,吃前在开水里烫几下捞起,加上芝麻酱、豆豉酱、葱花、酱萝卜丁、小麻油、醋等佐料拌匀,上口时香气扑鼻,味浓而不腻,价廉物美,耐嚼有味,令人百吃不厌。

九.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洪湖野鸭

洪湖野鸭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洪湖民间素有“九雁十八鸭,最佳不过青头与八塔”之谚。以“青头”“八塔”为代表的洪湖野鸭可说全身是宝。洪湖红烧野鸭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被选入《中国菜谱》。早在三十年代初期,53万亩的洪湖就具有良好的湿地环境和丰富的湿地资源,是湿地水鸟重要的栖息地、越冬地和繁殖地。洪湖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使迁徙来的野鸭久久不愿离去,丰富的饵料资源使得成群结队的野鸭聚集在洪湖栖息、繁殖、安营扎寨,使野鸭的种群数量日益增多,“四处野鸭和菱藕”的壮观湖景,装点了洪湖,使得湖面上的野鸭有了一个地标性的名字—洪湖野鸭。洪湖野鸭它含有氨酸和多种维生素,有补虚暖胃,行气活血之功,没有一般飞禽常有的腥燥味,是一种气质纯和食味清隽的滋补佳品。洪湖野鸭取其体毛,精羽可制成羽毛扇,是我省著名的传统工艺品。还是戏剧舞台上理想的道具,也是一种珍贵的礼品。细绒则能做羽绒服。羽绒被,具有“轻、软、暖、弹”等特点。2005年我们开始从事洪湖野鸭食品深加工,现在已逐步形成了产销一条龙的格局,我们通过协会组织的平台,打造产业化经营,完善洪湖野鸭绿色生态产业链,2012年就洪湖野鸭申办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洪湖野鸭种类繁多,通常泛指雁形目、鹤形目、秧鸡目和行目等野生水禽,共39种、分属8目9科。分青头鸭、黑鸭等适应了这里的气候条件,已经安家落户,可以常年猎取。洪湖野鸭一次可以猎取成百上千只,常年产量多达25万公斤以上,占湖北省野鸭产量一半以上,最高的年份达到40多万公斤。对于野鸭、野雁,洪湖民间素有“九雁十八鸭,最佳不过青头与八塔”之谚。以“青头”“八塔”为代表的洪湖野鸭可说全身是宝。取其体肉作为菜肴,洪湖红烧野鸭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被选入《中国菜谱》。

洪湖野鸭亦可精制入药。用它制作的“黄鹤”牌水鸭精,已成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港澳等地区家喻户晓的名贵滋补品。它含有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有补虚暖胃,食味清隽的滋补佳品。一般“虚不受补”的人都视其为圣方。《中国药学大辞典》记载:“用冬虫草三五板,老雄鸭一只,去肚杂,将鸭头劈开纳药于中,仍以线扎好,加酱油、酒如常,蒸烂食之,其药气能从头中直贯全身,无不透浃……每服一鸭可抵人参一两。”经常饮用,可以补肺益气,滋肝养肾,增强体质,抵御疾病,对气血两亏,须发早白,病后欠补产后体弱,食欲不振,精神疲倦,健忘失眠等都有独到的功效。

取其体毛,精羽可制成羽毛扇,是我省著名的传统工艺品。其毛质柔软,色彩丰富,造型美观,精巧轻便,具有送风柔和的特点,最适合老人,产妇和病患者使用,还是戏剧舞台上理想的道具,也是一种珍贵的礼品。细绒则能做羽绒服、羽绒被,具有“轻、软、暖、弹”等特点

地域范围

洪湖野鸭地域范围为湖北省洪湖市行政区域(20个乡、镇、区、办)。具体包括:北起洪湖市的东荆河的峰口镇,南至长江边的螺山镇到燕窝镇,西起洪湖岸边的瞿家湾镇,东至东荆河与长江交汇处的新滩镇,以瞿家湾镇、沙口镇、螺山镇、黄家口镇、汊河镇、乌林镇、滨湖办事处、小港、新堤办事处等为主产区。总生产面积覆盖了整个洪湖行政区域,年养野鸭60多万羽。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3°07′至114°05′,北纬29°39′至30°12′。

洪湖特产排行榜前十名洪湖必买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