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特产豆丹广告词 连云港灌云特产豆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0-29 10:31:44

一. 湖北省 武汉 江汉区 风味蟹黄灌汤包

蟹黄灌汤包是著名的湖北风味小吃,始于明代,用发酵面皮包裹肉馅、皮冻捏成鲫鱼嘴状,用小笼蒸制而成。开始是江苏厨师到武汉经营扬州小笼包,但因馅心太甜,不太适合湖北人的口味。后来湖北名厨田玉山用肉皮冻调馅的方法,制成以咸为主,略带微甜的小笼包,生意格外兴隆。再后来,有"汤包大王"美称的钟声楚又在传统的鲜肉汤包,虾仁汤包基础上,创造出香菇汤包,什锦汤包待一系列美味汤包,使这一美味更加脍炙人口。汤包色白,皮薄,馅嫩,汤鲜,无油腻感,深受欢迎,流传江南。武汉四季美汤包是最著名的品种之一。

推荐店:

成记汤包馆

地址: 江岸区汉口汇通路徳润大厦西侧裙楼一楼(近铭新街口)

营业时间: 上午9点到晚8点

维扬汤包

地址: 江岸区汉口江大路唐蔡路市场斜对面(近黄孝河路)

荣华汤包

地址: 江岸区汉口二七小路东解放大道铁路工人文化宫旁

新四季汤包

地址: 江岸区三阳路与解放大道交叉口(柯达冲印店对面)

润发汤包

地址: 江岸区汉口中山大道山海关路路口

二. 江苏省 连云港市 灌云县 灌云大糕

灌云大糕,又名“玉带糕”,民间通称“桂片糕”,是节庆假日和馈赠亲友必不可少上等食品,而“玉带糕”的名称,历史悠久,美誉流长,其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典故。
清朝康熙年间,河道大总督、左殿张丞相,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治理河道时,曾驻跸大伊山古佛寺,他感到寺内素餐单调乏味,便问主持僧人,大伊山有何名贵食品,老和尚即捧出本地的桂片糕。那形状似本朝一品官饰玉腰带,洁白如雪,清香四溢,蝉翼般的薄片,放进口中,勿需细品,穷滋甘甜,已入五脏六腑。张总督不禁拍手叫绝,这种奇缮玉食,初识恨晚。于是提笔在粉墙上,题五言绝句一道“玉带飘天下,千家万户迎。奇膳炙人口,果不负虚名”。回京时,他特将桂片糕改名为玉带糕,进贡圣祖皇帝玄烨品尝,引得“龙颜”大喜,变成贡品。
1990年,灌云大糕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牌奖,为省优、部优产品。 

三. 河南省 漯河市 郾城区 漯河鸡蛋灌饼

虽然现在北京满大街都能买到鸡蛋灌饼了,但最好吃的还是在他的发源地河南,更具体是漯河市,吃鸡蛋灌饼一定要吃漯河人做的,一般都是夫妻档,女的揉面,男的烙饼,配合默契,现在还开发出了放生菜和火腿肠,不过还是喜欢吃原汁原味的。

四.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蟹黄灌汤饺

以烫面皮包裹肉馅蒸制而成。其色如蛋黄,皮薄,软韧爽滑,馅嫩汤旺,以香醋佐食,鲜美而有醋酸和碱味的芳香。此品有数百年的历史。《随园食单》记述:“颠不棱即肉饺也,糊面推开,裹肉为馅蒸之。其讨好处全在作馅得法,不过肉嫩去筋作料而已。余到广东,吃官镇台颠不棱,甚佳,中用肉皮煨膏为馅,故觉软美。”肉皮煨膏,即如今的猪皮冻。拌馅时加入,遇热即熔化为汤汁。以此法灌汤简单易行,在广东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30年代,广州著名点心师把它改为猪皮冻中酌加琼脂,或在夏天全用琼脂,使汤汁既旺而又腻口。同时,又以蛋液、碱和面,擦至纯滑作皮。这样,可使其结构紧密,质爽滑而稍韧,能擀压至较薄而不穿破,使灌在馅中的汤汁不致漏失。

五. 河南省 开封市 禹王台 小笼灌汤包

开封小笼灌汤包已有百年历史,创始人是黄继善。现有国营第一楼包子铺经营,是著名风味面点。

原料配方:

精粉5公斤猪后腿肉5公斤小磨油1250克酱油400克料酒150克姜末150克味精55克盐100克白糖35克

制作方法:

1.将猪后腿肉绞成馅,放入盆内,加上酱油、料酒、姜末、味精、盐、白糖。冬季用温水4升,夏季改用凉水3.5升,分5~6次加入馅内,搅成不稀不稠的馅,最后放入小磨油搅匀。

2.将面倒入盆内,兑入2.5升水(冬季用热水,春秋季用温水,夏季用凉水),把面和匀。和面时不要将水一次倒入,先下少许水,抄成面穗,再逐步把水下足和成面块揉匀。反复垫面三次,将面由软和硬。再用手沾水扎面,和成不软不硬的面块。

3.将和好的面从盆里抄在案板上,反复揉,根据面的软硬情况适当垫入干面,反复多盘几次,搓条,下成15克重的面剂,擀成边薄中间厚的薄片,包入20克重的馅,捏18~21个褶。

4.将包子生坯放入直径32~35厘米的小笼里,用旺火蒸制。蒸的时间不宜过长,长了包子易掉底、跑汤,要随吃随蒸,就笼上桌。食用时配香醋、蒜瓣。

产品特点:

皮薄馅大,灌汤流油,成品出笼后提起来像灯笼,放下去像菊花。

六. 山东省 济南 长清区 灌汤包

  &nbps; 济南最著名的有两家:一是大观园的"狗不理包子";二是普利街的"草包包子"。着两家经营的都是"猪肉灌汤包"。由于严格保持投料标准,制作精细,新出笼的包子,不变形,不塌架,油脂虽多,香而不腻。( 济南)

七. 重庆市 垫江 垫江丹皮

垫江丹皮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垫江丹皮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垫江是闻名全国的丹皮之乡,牡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2000多年牡丹种植历史的重庆市垫江县,太平、澄溪、新民、桂溪、沙坪5个乡镇种植约2万亩、60多个品种牡丹。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太平镇还有“丹皮之乡”的美誉。

走在山间,道旁、林间一片片牡丹在小雨的滋润下茁壮生长。虽没有到花期,也显得颇为壮观。垫江太平镇牡丹园管理员程先华告诉记者,因为牡丹种上3~5年才能挖一次,牡丹园里都采取隔行、隔年的方式收获丹皮,“像这样的一片地,今年收这一行,明年收下一行,一来保证丹皮质量,二来也维护生态平衡,一举两得。”他介绍,从牡丹变成丹皮,得先挖出牡丹根来,去筋骨、去根须再晒干才行。

丹皮是牡丹的干燥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据现代药理学研究,丹皮具有抗炎、抗肿瘤、降血糖、抗血栓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1962年,原国家商业部召集专家对全国各地所产丹皮进行质量鉴定评比,垫江丹皮质量居全国第一。那时起,垫江县就成了丹皮种植基地,不仅为全国各地提供优质丹皮,还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国,广受青睐。程先华算了这样一笔账,每年丹皮产量3000吨左右,按每千克30元的价格,经济价值达到9000万元。

“我们家祖祖辈辈都种牡丹。”太平镇牡丹村村民黄清忠说,“丹皮的价格一直不错,我把家里所有的土地全种上了牡丹,十几亩地每年能收入1万多元。”他说,每年丹皮收割季节,都会有公司主动上门来收购,有的商家还提前下订单。像黄清忠这样的丹皮种植大户在牡丹村有300多户,最多的农户种植了20多亩。全村目前种植牡丹1万多亩,每年能收割3000多亩,产量达到20多吨,一年下来光卖丹皮就能为当地农民增收五六十万元。

现在,农民们的收入来源已不仅限于种牡丹、卖丹皮。1999年起,垫江县每年举办的牡丹节,开发起了当地牡丹的观赏价值。每年数十万游客到太平镇牡丹园赏牡丹、品牡丹菜肴,带动了农家乐旅游经济,成为当地农民一条新的增收途径。

“今年,我们还将再发展1000多亩牡丹种植。”太平镇--告诉记者,由于目前丹皮在市场上的需求量较大,采收价格也相对较高,加上当地旅游开发资源的优势,今后,太平镇还将通过退耕还林和土地流转继续大面积发展牡丹种植,为当地农民增收。

所在地域:

重庆

申请人:

垫江县果品蔬菜管理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垫江丹皮地域范围包括垫江县境内明月山、精华山、黄草山海拔500-800米之间内槽一带的太平镇、澄溪镇、新民镇、桂溪镇、沙坪镇5个乡镇。核心区为澄溪镇至沙坪镇公路沿线,东山与西山之间的片状槽谷地带,包括太平镇的牡丹、桂花、群立、子路、永义,澄溪镇的通集、双桂、高坪、长兴等村社。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3ˊ~107°40ˊ,北纬29°38ˊ~30°31ˊ。东以沙坪镇的平乐村为界;南以澄溪镇的双桂村为界;西以澄溪镇双桂村为界,北以沙坪镇的东印村为界。生产地域面积2000公顷,丹皮年产量2625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垫江丹皮包括原丹和刮丹。原丹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裂缝,略向内卷曲,长5~20cm,直径0.5~1.2cm,厚0.2~0.4cm,外表面灰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样突起和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强。气芳香,味微苦而涩。刮丹外表面有刮刀削痕,外表面红棕色或淡灰黄色,有时可见灰褐色斑点状残存外皮,其它特征同原丹。 2、内在品质指标:垫江丹皮中丹皮酚含量≥2.5%。 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符合NY/T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 产品质量符合《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要求。

八. 河南省 驻马店市 驿城区 马家灌汤包

马家灌汤包是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的特色小吃。马家灌汤包是京都饭店总经理马鹰的曾祖父马文德对祖传灌汤包工艺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成的,以其用料考究、制作精湛、具有皮薄馅多的特点。

该店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大京都饭店。北距嵖岈山风景区35公里,西距铜山风景区60公里、南距薄山湖风景区30公里、东距天中山文化生态园,南海禅寺40公里、距南北旅游集散地武汉、郑州分别为300公里、200公里。

马家灌汤包的主要原料有羊肉、姜、盐、味精、马家香料、面粉、鲜汤、小磨香油。

马家灌汤包的制作方法:

1、将羊肉剁成碎沫、加入调料,朝着一个方向搅拌至肉馅上紧。

2、面粉加水、盐、活成面团,下成15个小面团。擀成面皮包入肉馅捏成25褶以上。上笼蒸熟即可。

马家灌汤包的特点:面皮筋香,肉嫩滑。

九. 江西省 上饶 德兴 芦田灌心糖

芦田乡生产的灌心糖属传统名产,有皮簿馅多,松脆可口,味甜清香等特点,每逢节日来临,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为招待客人,馈送亲友的风行礼品,近年来开始投入市场。灌心糖以糯米、籼米、芝麻、白糖为原料精制而成。

十. 上海市 静安区 蟹黄灌汤包

蟹黄灌汤包

原料:

面粉1000克,温水600克,猪五花肉700克,肉皮冻280克,蟹肉160克,蟹黄、酱油各40克,猪油100克,料酒6克,香油8克,白糖、葱花、姜末各5克,精盐15克,胡椒粉、味精各1克。

制作过程:

1、将面粉加水和匀揉透,放置片刻;

2、猪肉剁成肉茸,蟹内剁碎,锅内加猪油烧热,放入蟹肉、蟹黄、姜末煸出蟹油,与肉茸、皮冻、酱油、料酒等调拌成馅;

3、将面团搓成长条,揪成每50克4个的面坯,擀成圆皮,加馅捏成提褶包,上蒸笼用旺火蒸10分钟即可。

灌云豆丹特产广告词150字最近灌云特产豆丹多少钱一斤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