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产朋友圈 贵州特产十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0-19 10:37:37

一.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毕节柑桔

毕节市七星关区赤水河流域低海拔富热区是优质柑桔生产的适宜区,其自然生态条件和气候条件适宜多种柑桔品种的生长发育, 1981年在全国柑桔区划会上,血橙、锦橙、椪柑通过鉴评,品质名列前茅。在农业部柑桔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2-2007)明确将赤水河流域低海拔富热区规划为优质早熟鲜食柑桔生产基地。

目前七星关区柑桔基地主要布局于清水铺镇、田坎乡、普宜镇、龙场镇、生机镇具有发展柑橘生产的良好生态条件的赤水河河谷区域。现有柑桔品种50多个,其中优良品种有10多个,现已有投产果园1.5万亩。品种主要有椪柑、脐橙、锦橙、夏橙等、血橙等。

橙满园现有果园7500亩,其中柑桔3500亩,年产7500吨,上规模的品种有9个,一年四季都有鲜果供应。10月份上市温州蜜桔;11月至下年1 月可供椪柑、脐橙,2月至5月上市血橙、锦橙;6月至9月有夏橙供应市场。柑桔生产的发展已逐步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运用无公害生产技术所生产的椪柑、脐橙、锦橙、夏橙、血橙等果品,在6省柑桔评比中含糖量最高,以其独特的地方风味,深受广大浪费者赞誉。

二. 贵州省 铜仁 万山区 油炸泡

又名油炸粑,色泽金黄,外面香脆而肉酥软,酸甜中带点辣味。可单独食用,也可放进做好的米粉、绿豆粉一起吃,口味更好。在铜仁地区,无论山乡城镇,油炸泡出售的摊点摆满大街小巷,随时都可买吃,又方便又便宜。

三. 贵州省 安顺 镇宁县 贵州蜡染

贵州蜡染是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品。所谓蜡染就是蜡画和染色两种工艺的简称。蜡染的方法较为简便,即用铜片制成的专用“蜡刀”,蘸上蜡液,在自织的白布上精心地绘成各种花草、鸟兽、虫鱼等图案。然后放进蓝靛缸里浸染若干次,捞出后放在锅里用开水煮去蜡质,再用水清洗,把浮色洗掉,即呈现出各种白色图案。贵州安顺生产的蜡染最著名,安顺蜡染花纹细致,色彩浓郁。常见的图案有山川风景、花鸟虫鱼、仕女人物、古代文物等。色彩常用红、黄、棕等多色套染,具有少数民族特色。成批生产的蜡染花布,可制作妇女服装、裙子、童装、雨伞、提包、窗帘、台布、坐垫以及工艺品包装等。

四.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威宁党参

威宁党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主治气血不足的党参是专门出口东南亚的“贵州枝党”。威宁党参含糖量和含蛋白质较高,年产量在15万公斤左右。

威宁党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么站镇、金钟镇、新发乡、黑石镇、麻乍乡、哲觉镇、海拉乡、岔河乡、观风海镇、哈喇河乡、秀水乡、牛棚镇、迤那镇、斗古乡、龙街镇、雪山镇、石门乡、羊街镇、小海镇、盐仓镇、双龙乡、板底乡2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五.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遵义杜仲

遵义杜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遵义是全国杜仲主要产区之一。杜仲仅一种,为别于他地所产,故冠以产地地名,历史认为遵义杜仲以四川重庆为集散地,曾误称川杜仲,后正名为遵义杜仲。

杜仲为杜仲科落叶、阔叶乔木,杜仲树喜温抗寒,适应性强。遵义杜仲在海拔460米至1500多米的地域均能正常生长,但在阳光充足,雨水丰富,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砂壤及微酸性、中性、微碱性土壤中生长最好。树龄长,正安县格林区太平乡有百余年杜仲树二棵,枝叶繁茂,结子甚多,1984年出售种子收入达700余元。

杜仲皮是名贵中药材,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功效。在《本草纲目》中列为中药上品,用于治疗肾亏,腰背酸痛,脚软无力,遗精,小便余沥,阴下湿痒,先兆流产以及高血压等病症。鲜皮外用可治跌打损伤、疮肿等。桐梓县用杜仲叶制成的杜仲茶,销国内外。

杜仲的叶、果、皮,均含胶质,叶含胶量3—5%,果实含胶量10—18%,皮含胶量6—10%,属硬性胶,有绝缘,隔热、抗酸碱(硝酸除外)、耐腐蚀等性能。杜仲树木质坚韧,有光泽,不翘不裂,是造船和做家具的优质材料。杜仲树是国家名贵中药材四大管理品种之一。

杜仲作为贵州省的传统出口商品,目前,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商品市场上,销路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逐步进入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市场,它作为天然的珍贵药品,展示出良好的前景。

遵义县的杜仲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据统计数字表明,目前已有两百多万株,其中,马坪乡杜仲林场有30万株,是中国药材总公司的三大基地之一。遵义县的商品杜仲皮均按外贸部门出口要求规格进行生产。即每块皮长33公分,宽6.6公分,出去表皮,晒干水分,干燥丝多,无虫无洞,不卷筒,无水渍,内面曾紫红色,片张完整。为出口药材上品。风冈、仁怀、习水、桐梓等县年收购杜仲皮3—5千公斤。全地区年产量7万多公斤,出口量4千公斤左右。

杜仲为杜仲科落叶、阔叶乔木,杜仲树喜温抗旱,适应性强。遵义杜仲在海拔460米至1500米的地域均能正常生长,但在阳光充足,雨水丰富,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砂壤及微酸性、中性土壤中生长最好。树龄长,正安县格林区太平乡有百余年杜仲树两棵,枝叶繁茂,结子甚多,1984年出售种子收入达700余元。杜仲的叶、果、皮,均含胶质。叶含胶量3—5%,果含胶量10—18%,皮含胶量6—10%,属硬性胶,有绝缘,隔热、抗酸碱(硝酸除外)、耐腐蚀等性能。杜仲树木因其质坚韧,有光泽,不翘不裂,是早船和做家具的优质材料。

杜仲是中国特有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杜仲皮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功效。用于治疗肾亏,腰背酸痛,脚软无力,遗精,小便余沥,阴下湿痒,先兆流产以及高血压等病症。鲜皮外用可治铁打损伤、疮肿等。桐梓县用杜仲叶制成的杜仲茶,畅销国内外。现己作为稀有植物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卷。

杜仲皮

国内外专家对杜仲成分进行了反复细致的研究,发现杜仲中含有对人体所必须的苏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等17种游离氨基酸,以及锌,铜,镁,铁,钙,磷,钾等15种微量元素。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数量,增强人体免疫力等显著功效。

遵义杜仲虽有野生,但近年多为人工培植。遵义市杜仲林场成林杜仲有43万株。眉潭县是全国杜仲生产基地县,从1960年起的20多年间共播种1.5万公斤,种苗1850万株,办了4个10万株基地,种植千株以上农户200户,五百株以上农户近千家。到1983年,全县种植杜仲树达千万株以上,1985年收购杜仲达3.4万公斤。正安县采用新技术获得成功。天池药场,1977年冬季育苗实验获得显著成效。开厢条播,冻腊播种,每亩用种12.5公斤,出苗5—6万株。除满足本县用苗外,每年可向外地供苗400多万株。冬季育苗出苗齐、生长快,苗期段,不到一年就可移栽。一般苗高60—100公分。正安县实验推广杜仲环状剥皮再生技术获得成功,改变了砍树剥皮的落后生产状况。做法是:选择4—5月的阴天,在15年树龄的树干分枝处以下,横割一周,与横割线呈“丁”形纵割到离地面20公分左右,再横割一周,深度以割断韧皮而不损伤木质为宜。剥下树皮后,立即用透明塑料薄膜包裹剥皮部位,上下用绳扎紧,20—30天后,剥皮部位表面曾浅褐色,此时树木的保护组织已经形成,去掉塑料薄膜,让其再生新皮。正安县采用新技术,促进了杜仲生产的发展。现已种植3万多亩,计400多万株,胸径5公分以上的6.45株,年产商品杜仲皮4000多公斤。

六.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遵义葛根

葛根内含12%的黄酮类化合物,如葛根素、大豆黄酮苷、花生素等营养成分,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和人体必需的铁、钙、铜、硒等矿物质,是老少皆宜的名贵滋补品,有“千年人参”之美誉。早在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就有“葛根汤”这一著名方剂,至今仍是重要的解表方。 《本草正义》谓葛根“最能开发脾胃清阳之气”。

常食葛粉能调节人体机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抗衰延年,葆青春活力。

七. 贵州省 遵义 仁怀 三把鸡

三把鸡是仁怀传统名菜,厨师能三把拔去一只鸡的全部大羽毛,故此得名。    三把鸡不仅拔毛快,烹制也快,只要3分钟的时间,就可把一只拍翅扑腾的活鸡,变成一盘热气腾腾,香鲜可口的辣子鸡丁。你说快不快!这种烹制的神速,不仅能及时满足食者的需要,而且更使菜肴具有新鲜.浓香.鲜脆可口的特点堪称最佳节的省时又味美的快餐。

三把鸡的烹调,既可单人操作,也可三人流水作业,即一人杀鸡拔毛,一人切肉备料,一人掌火烹炒。其制作的主要要求有三:一日勤学苦练,本领过硬。仁怀著名厨师李彬达,是善做此菜的里手。他所做的三把鸡,以色,香,味俱佳而远近闻名。( 仁怀)

八.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抄手

抄手

抄手又名馄钝。制作简单,食用方便,麻辣兼具,既是小吃,又可作主食。制作分皮和馅。抄手皮用

精制面粉加工而成,每片5厘米见方,其薄如纸,以煮后皮不破,汤不浑为最佳。抄手馅,取猪肉瘦七肥三,或刀剁,或机器粉碎,呈肉泥状,加少许食盐、味精、姜末、葱花等合匀即可。用皮包上制好的馅即成抄手,其形成蝴蝶状。煮好后配以葱花、蒜汁、酱油、陈醋、味精、猪油、花椒、海椒等佐料,即可享用。

九. 贵州省 铜仁 万山区 渣辣面

渣辣面炒油渣--地地道道铜仁特色菜肴

渣辣面是铜仁农村特色美食之一,是用糯米面和上糟辣椒,然后放置在坛子里,过三五天后便可取出,用少量水调润,用油炒制即可食用,渣辣面酸辣可口,健康开胃。今天,渣辣面炒油渣在铜仁大大小小的餐馆随处可见,是一道非常美味的下饭菜,酸辣可口,尤其是铜仁的夏季,非常炎热,它已成为消暑解热的美味佳肴。

十.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醋羊肉

清朝光绪年间。中国驻日本公使黎庶昌宴请日本国上层知名人士。席间,黎庶昌特命厨师制作的一道家乡菜——遵义新舟的醋羊肉,使得赴宴的日本客人赞不绝口。醋羊肉是一味冬令佳肴,以烫皮全羊连内脏一起下锅烹制,即俗称“全锅汤”者为最佳。也可用三、四斤不拘任何部位的小块羊肉和少许杂碎烹制。烹制时,一般先把麻糖(即麦芽糖)和去籽煮烂并剁细的红辣椒调制成“黄酱”,再把煮到紧缩变硬的羊肉连同杂碎,切成一寸厚、一寸半长的块块,放入黄酱中炒透,然后,把羊肉汤全部倒入,加适量酒、醋、酱油及盐。文火炯至羊肉酥烂即可。这道菜,色如桃脂,肉酥汤酽。上席时,撒上花椒、胡椒、姜、葱、完美等佐料。其味微甜带酸,兼有轻微辣味,既保持了羊肉特有的鲜味,又没有羊肉的膻味。如今遵义新舟一带,但凡酒宴,以至家庭饷客,都有醋羊肉上席;到遵义出差或旅游的,也无不以一尝醋羊肉美味为乐事。( 遵义)
贵州特产怎么发朋友圈贵州特产10大排行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