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土特产龙眼干 福建漳州风干龙眼干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0-19 06:43:15

一. 福建省 泉州 鲤城区 东璧龙眼

东璧龙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原产于福建省泉州市开元寺中的东壁寺,东壁又名糖瓜密、水糖眼等品种简要说明: 该龙眼品种树姿直立开张,树冠圆头形或半圆头形,树茎干有明显的纵裂纹。复叶具4-5对小叶,长椭圆形,果实近圆形,单果实重10克左右。肉甜、香、脆、果壳厚稍脆,表面赤褐带灰,有黄褐色细斑。龟状纹明显,可食率62.5-65.55%,含糖量24.75%,8月下旬果实成熟。福建省种植1.5万亩,广西种植200亩。 栽培技术特点: 1.年施肥3-4次。 2.注意防治荔枝蝽蟓、果蛀虫、鬼帚病。省级审定情况: 1994年福建省认定全国品审会意见: 该品种为古老地方品种,生长适应性强,果肉甜、香、脆,含糖量高,鲜果较耐贮藏,是鲜食之佳品,生产发展前景好。缺点是产量不稳。符合认定标准,予以认定。适宜在南亚热带地区栽植。

东璧龙眼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鲤城区临江街道、海滨街道、鲤中街道、开元街道、浮桥街道、江南街道、金龙街道等8个街道办事处,77个社区居委会。鲤城区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南接晋江市、西界南安市,东面与丰泽区为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4′-119°59′,北纬25°40′-26°04′,陆地总面积53平方公里。龙眼生产面积12000亩,年产量6000吨。

二. 福建省 福州 福清 渔溪龙眼

渔溪龙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渔溪镇不仅有“鱼米之乡”之称,更有“龙眼之乡”美誉。相传,在清光绪十年至二十年之间(1884——1894年),渔溪人将兴化一带的良种与本地品种进行嫁接,遂繁衍出一代传一代的绝佳果实。当下正是龙眼的收获季节,渔溪镇漫山遍野、溪头圳边、房前屋后尽是龙眼,着实惹人喜爱。

渔溪龙眼以其皮薄、核小、肉脆、口感好而负有盛名,数百年来为玉融百姓津津乐道。经省农科院测定,渔溪龙眼的含糖量达20-21%,其中大鼻龙含糖量竟达23%,高出省内各地及广东龙眼的七个百分点。因而,渔溪龙眼几乎让所有品尝过的人念念不忘。

在渔溪镇,栽种龙眼树成活率高、结果快、产量高,长果期可达百年以上,因此成为农民的首选果树品种。据介绍,当地栽一棵龙眼树,3年后即可产果,第4年产10斤,第6年产30斤,第7年产80斤,第8年后稳产150—200斤,此后产量逐年增加。在双墩村垄底有棵老树单产1355斤的一级龙眼,堪称名副其实的“龙眼王”。而像这样的老树在渔溪镇还有许多。

渔溪的龙眼树为何能长出如此与众不同风味的果实呢?据了解,这要归功于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渔溪镇地下水位高、沙壤土,山地多是粗骨性红壤,保证了植物通风透气性和水分的充足供给,因而非常适宜龙眼果树的生长。同时,渔溪地处南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的交叉地带,空气中有效积温高,使得龙眼果的含糖量胜出一筹。

由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渔溪龙眼的收获期已由以往的一个月延长至两个月。为了错开销售高峰,让更多的民众在传统的非龙眼时令,甚至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品尝到龙眼,渔溪镇果农对龙眼树进行了品种改良,把过去传统的一季挂果,改造为早、中、晚三个季节。

现在,市面上见到的渔溪龙眼主要有“大鼻龙”、友谊“106”、“九月乌”、“顺丰本”、“东宝”、“红核”、“立冬本”等优良品种。按其品种生长特性,渔溪龙眼的上市时间大致顺序为:“大鼻龙”系早熟的品种,上市时间8月底——9月中旬,“白露”后一周结束;之后“顺丰本”、“东宝”、“ 红核”等接棒上市,形成第二次浪潮;第三次浪潮于10月初产生,友谊“106”(成熟期为10月6日),尔后是“九月乌”等品种接踵而至,上市时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晚熟的品种为“立冬本”,顾名思义,成熟期为11月初的“立冬”季节前后,上市时间11月下旬至冬至。

渔溪龙眼上市,前后持续两个半月之久,其生长期之长,是许多非长年生长果类所望尘莫及的。纵观渔溪龙眼,肉脆、味甜、汁多、甜而不腻、口感好是其最诱人的共性,此外不同品种还有各自的优点。

据当地果农介绍,“大鼻龙”特点是口感好、产量高,适应大众口味。其果肉呈淡白色,透明如凝脂,厚而嫩脆,甘甜清香。“大鼻龙·”是渔溪龙眼的主流及支柱品种,约占渔溪地区龙眼总量的一半。

“九月乌”具有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的特点。其果实大,扁圆形,黄褐色,大小均匀,单果重14—16.5克,最大19克以上,果肉厚而质脆,汁多,味甜,鲜食或制干均佳。

“红核龙眼”,该品种树高大。花穗大,果穗大,但挂果率低,遇雨水极易破裂,其果肉乳白色,半透明,肉质嫩脆汁多,味蜜甜,风味浓,种子大而扁呈红色(故名红核)。

“立冬本”品种特点是耐寒,挂果率高,肉厚甜度高,果实大,其果肉晶莹剔透,厚而嫩脆,口感极佳。

在龙眼果丰收季节,整个渔溪镇为之沸腾。如果你来到渔溪,走进农家小院、果园底下,你就会切身感受到丰收的喜悦。每天凌晨,当大地尚沉浸在黎明前的黑暗时,龙眼的交易市场早已人声鼎沸、车水马龙。果农们摘下尚带着露珠的新鲜龙眼,肩挑车载,一担担、一车车赶往早市,热闹极了!

渔溪龙眼

福清市渔溪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10461152

龙眼(鲜水果)

三.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樟溪龙眼

   樟溪种植的龙眼,品类繁多。以草铺、石硖、福眼等优稀名种为主,并已形成连片果林基地,分布在全镇各村庄,面积多达三千亩。一簇簇的绿色果园,尉为雅观。尤其是刘厝埔、龙光、锡坑、烈火、新民等管理区,更是产丰质优,品味独特。主要分水蜜和沙蜜两大类;水蜜型龙眼特点是:果实圆球形,特大, 平均果粒重17克,肉白软晶莹滑稍韧;汁多,剥壳流汁,淡甜带蜜味,可食部分70%,果皮黄褐,如福眼,乌圆。沙蜜型龙眼有草铺、石硖,鲜果特点是果实大,扁圆形而略歪,皮黄褐色,易剥,肉厚核小爽脆,味清甜,糖分高。

四. 重庆市 涪陵 涪陵龙眼

涪陵龙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涪陵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加之冬无严寒,是三峡库区乃至全国难得的一块晚熟龙眼生产宝地,因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果实富含营养,深受人们喜爱,更视为珍贵补品,其滋补功能显而易见。龙眼作为涪陵之一,受到人们一致好评。三峡工程蓄水后,涪陵区沿江区域龙眼种植条件变得更加优越。依靠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2007年,当地成功培育出了“涪陵黄壳龙眼”,并荣获重庆市优良龙眼品种称号。

五. 广东省 东莞 石碣龙眼

龙眼,(Dimocarpus longan),又名桂圆,属无患子科龙眼属常绿乔木,树高8-15米,春季开花,夏季结果,是原产我国的华南热带水果,著名岭南佳果之一。据东莞市第一批古树名木公布{2003.7.4},东莞市分布在南城、凤岗、塘厦、清溪、大朗、桥头、虎门、洪梅、中堂、石碣等镇区的二、三级古龙眼树共有17株,现存年代最长的是位于石碣涌口村的2株龙眼,已有300年树龄,可见龙眼在东莞栽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民国期间,东莞是广东龙眼主要产区之一。东莞龙眼品种有:石硖、广眼、乌圆、福眼、东壁、花壳等。

改革开放以前,乌圆是东莞龙眼的主栽品种。据1936年的《广东工商业水果》记载:“龙眼……..多产于番禺、增城、东莞”,“1935年番禺、增城、东莞三县共产龙眼五千担至八千担”。建国前夕,全县共有龙眼39488株。1984年全市龙眼栽种面积2461亩,总产325.8吨。

近二十年来,东莞市各镇区大力推广种植龙眼,品种以石硖龙眼为多,石硖龙眼以果型大,皮薄肉厚,甜脆爽口,营养丰富而大受欢迎。近几年由于工业园区建设调减了龙眼栽种面积,由2万多亩调至2003年的1.48万亩,总产量2000多吨。龙眼在全市是继荔枝、香蕉之后排第三的大宗水果。

龙眼可鲜食,但常用晒或火焙的方法加工成龙眼干,取其肉可入药,名为桂圆肉,具有益脾、安神、补血养颜之功效。龙眼树材质坚硬、质重、耐水湿而不腐,是造船、家具等的良材。

六. 广西 玉林 陆川县 陆川龙眼

优质龙眼:陆川县盛产储良、石硖等优质龙眼,现种植5000多公顷,年产7700多吨。

七. 广西 北海 合浦县 合浦县龙眼

龙眼是岭南佳果,合浦产的最著名。龙眼栽培起源甚早,汉时已有种植。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从廉州获赦北归。在廉州小住时,合浦郡守刘几仲即以合浦龙眼款待,苏东坡尝到龙眼时,赞不绝口,并即席赋《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枝》一诗,他认为龙眼质味殊绝,可与荔枝相匹敌。由此可以证实,合浦龙眼生产、栽培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合浦龙眼,以西场镇的西镇、老温、西坡、民丰、东坡、黄金、官井、那隆、镇海以及常乐镇的皇后村一带为优。每当花放时节,市客即至,审视其花可知结果多寡,即预约买之,及果熟则雇乡人采摘,脱壳去核暴肉制成“园肉”。园肉可入药。如今鲜肉还可制成罐头,行销国内外。据统计1986年全县出产龙眼150多万斤,其中加工制成园肉20多万斤。除供本县人民食用外,还内销各省区,外销欧美及东南亚各国。

龙眼因大量成熟于农历八月(桂月),故又称桂圆。 北海合浦的龙眼,以西场镇的西镇、老温、西坡、民丰、东坡、黄金、官井、那隆、镇海以及常乐镇的皇后村一带为优。其实累累而坠,外形圆滚,如弹丸却略小于荔枝,皮青褐色。去皮则剔透晶莹偏浆白,隐约可见肉里红黑色果核,极似眼珠,故以“龙眼”名之。每当花放时节,市区里的商人就来到龙眼园,观察龙眼的花预计果实的产量,然后预约订购。等到果实成熟则雇人采摘,脱壳去核暴肉制成“园肉”,既桂圆。园肉可入药。如今鲜肉还可制成罐头,行销国内外。据统计1986年全县出产龙眼150多万斤,其中加工制成园肉20多万斤。除供本县人民食用外,还内销各省区,外销欧美及东南亚各国。

龙眼栽培起源甚早,汉时已有种植。合浦龙眼生产、栽培亦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从廉州获赦北归。在廉州小住时,合浦郡守刘几仲即以合浦龙眼款待,苏东坡尝到龙眼时,赞不绝口,并即席赋《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枝》一诗,他认为龙眼质味殊绝,可与荔枝相匹敌。全诗如下:

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枝龙眼与荔枝,异出同父祖。端如甘与橘,未易相可否。

异域西海滨,琪树罗玄圃。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

坐凝星陨空,又恐珠还浦。图经未尝说,玉食远莫数。

独使皴皮生,弄色映琱俎。蛮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污。

短短的五言律诗,将龙眼的生长状况、味道、外形、质感等都表达了出来,最后的“蛮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污”更是巧妙地将龙眼与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联系在一起,表面上是荔枝与龙眼两种果品的比较,实际是诗人对当时北宋朝廷的思考,是全诗的精髓所在。而在“坐凝星陨空,又恐珠还浦”这一句中,诗人更是将龙眼比作流星和合浦当地最负盛名的南珠,当中化用了“珠还合浦”这一典故,这种手法让人拍案叫绝,不仅让龙眼非常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而且还将龙眼与产地合浦的典故联系在一起。除了苏轼,明朝的王象晋、宋珏等人都赞美过龙眼。

龙眼除了果实外,花,叶,根,核都可以入药。中医认为,龙眼“味甘,性平。能补脾益胃,补心长智,养血安神”。 现在医学也证明龙眼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C,磷、钙、铁等成分。所以龙眼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现代医学实践证明 ,它还有美容、延年益寿之功效。

八. 广西 玉林 容县 玉林龙眼

中国龙眼以福建、广东、广西栽培最多,其中广西玉林出产的龙眼最为著名。据说,中国龙眼正是由于广西出产的品种最优,才在种名前冠以广西简称“桂”字,称“桂圆”。据古书记载,桂圆树自西汉(前206年-公元8年)时就在中国南方种植,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玉林龙眼皮薄肉厚,果肉鲜嫩,色泽晶莹,浆汁饱满,甘甜如蜜。加工后的桂圆肉,色泽鲜丽,芬芳甜蜜,是色、香、味俱佳的名贵中药材和滋补珍品。

九. 广东省 广州 从化 龙眼

龙眼,又称桂圆,益智,常绿大乔木,树体高大。7~8月果实成熟呈黄褐色时采摘。为无患子科植物,果供生食或加工成干制品,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药用。

龙眼在从化主要是石碣这个品种,果大核小肉厚,具有美容、延年益寿之功效。龙眼干具有性味甘平,归心脾经,补血益智,养血安神。南方的妇女和老人会用冲泡的方式,最大限度吸收它的营养。

十. 北京市 怀柔 干蘑菇

干蘑菇为优质干菜,水发后好可配制佳肴,和鲜蘑菇的食用价值不相上下。干香菇泡发,不宜冷水,宜用60℃的温水,在此水温中,香菇所含核糖核酸易被水解成具有鲜味的――鸟苷酸。泡发后的水也含鲜味,不可泼弃,可澄清后用做汤水。



蘑菇,要选择表面有弹性、有韧性、有光泽度的菌类,如果煲汤应选择干片(干蘑菇)效果最佳,食用也应选择干蘑菇和鲜蘑菇,尽量不要食用腌制蘑菇,因为腌制蘑菇最容易造假。切勿食用带有粘性、挂丝的变质蘑菇。

正宗福建特产肉厚壳薄龙眼干深圳老字号特产龙眼干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