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家乡特产有哪些 河南洛阳土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0-13 16:11:24

一. 河南省 洛阳 洛宁 洛宁竹帘

最早出现在明代,品种包括门帘、窗帘等。花样有燕形、曲线形、直线形、满天星形等。编织者根据竹节情况,巧作安排,制成各种优美图案。其中尤以燕帘最为有名,它利用竹子碧绿与竹节淡黄的自然色彩,构成一幅幅清幽淡雅的竹燕图,引人入胜。

洛宁竹帘,始于明清,建国后畅销河南、河北、陕西、新疆等省,一九七四年开始外贸出口五百片,一九八四年增到七万片,一九八五年达十多万片。日商、美商、加拿大商人争相订购。天津竹帘总公司誉称洛宁竹帘为王牌,提出要全部包销。

全县从事竹帘制作者二千余人,多数技艺精湛。年产十五万片。品种有门帘、窗帘和楼房走廊地垫帘。规格视其用途而定,短则数尺,长则数丈。花样有燕形、曲线形、直线形、满天星形,编织者经过精心设计,用竹节巧作安排,制成各种优美图案。其中燕帘:利用竹子的碧绿(底色)与竹节淡黄的自然色彩,构成一幅幅“碧群燕图”,清幽高雅,引人入胜,已引起国内外商人的极大兴趣。一九八五年联合国专家组和日本商人,先后对洛宁竹林和竹帘编织重点村、户进行考察后,均给予极高评价,并一再恳求对其提供更多的竹帘商品。

二. 河南省 洛阳市 偃师 大口草莓

大口草莓是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大口镇的。大口草莓采取的是科学种植方法,反季节草莓大棚,利用有机肥农家肥种植,并且进行蜜蜂传粉,草莓园里的草莓,皮薄,颜色属于火红颜色,吃起来有奶香味。

大口镇位于偃师市南部万安山北麓,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耕地5.7万亩,总人口4.4万。县道府李路横穿东西,火焦路纵贯南北与207国道相连。无公害农产品闻名域内外,矿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大口镇草庙村的大棚草莓是近几年享誉周边的无公害水果。无公害基地的草莓主要有丰香、红艳、甜查理三个品种。

三. 河南省 洛阳 老城区 洛阳浆面条

浆面条既经济、又可口,是洛阳人普遍喜食的一种风味小吃。它是将豆浆置于适当的温度下,发酵变酸,然后放入锅内加热到80度左右,液面便有一种蘑菇状的浆沐。这时加入少许的香油,反复搅拌,待滚沸,将面条下入,最好是杂面条。拌面糊使之呈湖状。然后,将调制好的盐、葱花、青豆、芹菜、韭菜、辣椒加入。洛阳浆面条制作简单,成本低、味道美、易于消化,因而自古以来流传不衰,成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

(洛阳)

制作工艺:只要有浆,一切皆在掌握之中。但是煮浆时候切记不可让浆汁溢出锅!而且,这道饭千万别放酱油,破坏颜色。还要入调制好咸花生豆(可夹杂一些青豆)和芹菜段(用热水过一次,去掉涩味就可以了)。

选用材料:简单,主料:面条,辅料:芹菜(仅供参考),花生,韭花等。

特色传说:据说清朝末年洛阳一穷户人家,将捡来的绿豆磨成豆浆,隔了数日,发现豆浆发馊变酸,倒了舍不得,连磨豆的工夫都没赚回来,遂胡乱丢了些菜叶,(旧社会洛阳穷人多,一般人家买不起面粉)反正总比丢面条来得舍得,熬成糊状,一吃味道鲜美,后来家家效仿。花上个三五分钱儿,***舀两瓢酸浆,回家做浆饭,切少许萝卜丝或白菜叶下锅,待浆起沫后勾点面粉,稠稠的,谓之“挑浆饭”,一锅饭养活一大家人,实在!

口感指数:★★★,酸得实在,辣得够味,喜欢吃辣一点的有三种选择,一是大蒜瓣生啃,二是辣椒油搅拌,三是本地土产,韭花辣子酱,这尤以韭花辣子酱为最佳了!绿白红酸得辣,生生能把人的馋虫给勾了去。

四. 河南省 洛阳市 嵩县 嵩县拳菜

嵩县拳菜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的。嵩县拳菜,又叫蕨菜。拳菜可烧可扒,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先秦时期已为祭品,民间美誉“山菜之王”。

拳菜,又叫蕨菜、蕨儿菜、拳头菜、龙须菜、龙头菜、如意菜等。《说文通》称其“初生为蒜苗,无叶,端似鳖脚,亦似小儿拳,故曰拳菜。”河南伏牛山区嵩县、卢氏、栾川、西峡等地盛产拳菜,每年春夏之交,其茎正嫩,为采摘的最佳季节。

据分析测定,每 100g拳菜茎叶中含蛋白质1.6g、脂肪0.4g、碳水化合物10g、粗纤维1.3g、维生素C35mg、钙24mg、磷29mg、铁6.7mg、胡萝 卜素16.8mg。此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甙、胆碱、麦角固醇等营养物质。拳菜的营养成分丰富,用途也很广。春季可当蔬菜采集其嫩叶、嫩芽鲜食,尤其与 肉类搭配烹饪,口感、味道甚佳。也可采集嫩叶、嫩芽干制腌渍,还可加工成罐头,可四季供应。随着食用水平的提高,拳菜已渐成为各大宴席上的美味佳肴。

五. 河南省 洛阳 西工区 洛阳小街锅贴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小街锅贴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锅贴在宋时已在以开封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盛行,随着宋朝政权南移,使这一特色小吃在江浙一带流行,因其风味独特延传至今。“小街”锅贴制作工艺讲究,加工程序规范严谨,从选料配比,制馅和面、包制成形到煎制出锅均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成品的造型美观、色泽透亮、外焦里嫩、灌汤利口、焦脆软香的显著特点,深受广大顾客欢迎。

六. 河南省 洛阳 老城区 洛阳揪片

揪片:(讹称厥片儿)洛阳为九衢通商之要地,历来商家云集,据传“洛阳揪片”在明清以前就有,承山陕商人所传。经数百年演变、改良流传至今,为外埠移植,洛阳生根的传统小吃,颇受百姓喜爱,以清时南关宋满禄揪片为宗。该小吃食法灵活、多变,可据个人口味喜好,随意变换汤汁、配菜、调料。

揪片就是用手往下揪的面片,在山西无论城市与农村,揪片是一种家常便饭。将揉好的面团擀成薄片,用力将面一片一片地揪成纽扣大小、中间有凹的小片,甩进锅里,面片飘起即熟。这种揪片嚼起来感觉有劲,面片清利,食之有味。

七. 河南省 洛阳市 嵩县 老浆面条

浆面条儿又称浆饭,和不翻汤、杂烩菜、牛肉汤一样,是洛阳独有的风味小吃,特别是土生土长的“老洛阳”对浆面条儿更是情有独钟。

浆面条儿在洛阳历史悠久,妇孺皆如。“老洛阳”家家会做。但滋味是否悠长,味道是否纯正,就看各自手艺啦。

浆面条儿主要材料是浆汁。而浆又分绿豆浆和黑豆浆两种,其中绿豆浆最佳。乳白色为上乘。过去洛阳“浆坊”不少,是有名的是老城。顺城西街王氏浆坊。该浆坊历时三代,颇有年头。其汁稠味美价廉,老城人常常光顾其家。浆汁不宜太酸,酸则倒牙,不宜太淡。淡则无味。据说清朝末年洛阳一穷户人家,将捡来的绿豆磨成豆浆,隔了数日,发现豆浆发馊变酸,倒了舍不得,遂胡乱丢些菜叶,熬成糊状,一吃味道鲜美,后来家家效仿。旧社会洛阳穷人多,一般人家买不起面粉。常常以菜代面。花个三五分钱上街舀两瓢酸浆,回家做浆饭。切少许萝卜丝或白菜叶下锅,待浆起沫后勾点面粉,稠稠的,谓之“挑浆饭”。若再下点小米,谓之“浆米气儿”。每到饭时,满院飘香。孩子们闻到浆味儿,兴奋异常。三碗两碗,风卷残云。若此时家中来客,浆饭招待,那比请他吃大鱼大肉还过瘾。当然一般小康之家做浆面条儿讲究了:白面条、芹菜、大绿豆、(或油炸花生米),再佐以韭菜花或辣椒油,绿白红酸得辣,生生能把人的馋虫给勾了去,“剩浆面条儿”是浆饭中的上吕,民谚云:“浆饭热三遍,拿肉都不换”可见其魅力。

做浆饭时,千万不可让浆汁溢出锅,成为“粉浆”,那样就不好吃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浆在火上时,先在锅里滴几滴香油,待浆汁鼓起时,用筷子将浆末打下去,继而下面放菜。或下面后另将菜炒熟下锅即可。现在人配以肉丝,其味如何,不得而知。浆面条不宜连续吃,吃多了也易上火。

又闻浆面条儿如今已被国家评为中华名小吃之一。笔者痴想,若将其作为品牌打出国外。意义岂不更大?

八. 河南省 洛阳市 孟津 孟津西瓜

孟津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孟津西瓜以皮薄瓤沙含糖量高口感绵润而闻名。送庄村在蔬菜基地种植精品西瓜100多亩,采用有机肥施肥和深井水灌溉,养殖奶羊40多头,在西瓜生长过程中喷洒羊奶,既杀菌又增加营养成分。

孟津县送庄镇地处邙山岭上,土质好、水好,早在秦王李世民年代,村民种植的西瓜就因品质好被赐为贡品,每年向朝廷进贡,当做御品食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送庄村种植的无籽西瓜更是远近闻名。现在所产的袖珍西瓜以皮薄、沙瓤、含糖量高而远近闻名。为提高西瓜的营养成分,从西瓜坐果到采摘的一个多月里,还要为西瓜瓜秧多次喷洒优质羊奶,羊奶不仅能够提高西瓜品质,还具有杀菌作用,羊奶袖珍西瓜便是由此而得名。

孟津西瓜主要特点是皮薄质优、携带方便、色泽艳丽、成熟期较早。果皮颜色有黄色、绿色以及各种颜色的花皮,瓜瓤有鲜红、红色、粉色、鲜黄、橙黄、米黄等,果实形状分为圆形和椭圆形。孟津西瓜肉质细嫩多汁,一般单果重1.5kg左右,果皮厚度0.4cm,果实中心含糖12.5%,临近果皮部位含糖量9%。果实脆甜、口感极佳,清爽解渴,是一种最富有营养、最纯净、食用最安全的食品。瓜熟季节从省内外买瓜者络绎不绝。

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销往北京、上海、山东、山西和河北等地。因其生长过程中没有采用任何嫁接技术和喷施农药、化肥等,这种小西瓜与普通大西瓜相比,具有产量高、糖分大、瓜型适中等优点,小巧玲珑,皮薄质优,甜美爽口,外观艳丽,携带方便,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孟津西瓜主要分布在洛阳市孟津县区域会盟镇 平乐镇 送庄镇、白鹤镇 朝阳镇 城关镇 麻屯镇 横水镇 小浪底镇 常袋乡,总生产面积2500公顷。孟津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区,位居黄河中下游分界地段,东距省会郑州110公里,西距豫西名城三门峡90公里,南与古都洛阳毗邻,北临滔滔黄河,与济源市一桥相连,基本地形地貌概括为“三山六陵一分川”, 全县跨东经112°12′—112°49′,北纬34°43′—34°57′,东西长55.5公里,南北宽26.9公里,面积758.7平方公里。境内交通发达,百里黄河上有5座铁路、公路桥和山西、河北、焦作、济源等省市相通;陇海铁路纵贯全境,焦枝铁路在孟津设有3个车站;被称为欧亚大陆桥的连霍高速公路在我县开设有3个上下道口,太澳高速、洛阳西南绕城高速、310国道、207国道、洛常公路等交通干线在境内纵横交叉;国家二类航空口岸洛阳飞机场坐落在我县的麻屯镇。快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既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又为生产经营提供了强大的运力支撑。孟津西瓜地域保护范围面积2500公顷,年产量8万吨。

九. 河南省 洛阳市 洛宁 洛宁竹编

洛宁县淡竹栽培历史悠久,素有“竹乡”之称。全县竹林面积6000多亩,竹材蓄积量达3000多万公斤。洛宁淡竹节长壁薄、竹材柔韧、富弹性、拉山强,是竹编的上等材料。洛宁竹编在全国享有盛名,其主要产品竹板、竹帘、竹篓、竹席及竹制工艺品畅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倍受青睐。竹合板:选用优质淡竹原料,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生产加工而成,具有结构细密,表面光滑明亮,图案美观新颖等特点,可加工制成造型新颖的多种竹合板制成品,如柜、桌、椅、凳、茶几等。竹帘:洛宁竹帘,始于明清,盛行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从事竹编技艺人员1.2万余人,号称“竹艺万家”,年产竹帘30万挂以上,花样有曲线形、直线型、满天星、水纹型等,新颖别致,朴素大方。品种有门帘、窗帘、走廊地垫帘等。竹器工艺:主要有果盘、花瓶、头饰、胸花等,工艺考究,款式新颖,美观轻便,精巧玲珑,既继承了传统工艺,采用完全手工制作的传统工艺,融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为一体,精巧雅致,清新自然,美观实用,富有自然气息,及具观赏、收藏、实用之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都市家庭、高级宾馆、礼堂饭店以及馈赠亲友的高档工艺品。

十. 河南省 洛阳市 嵩县 陆浑银鱼

陆浑银鱼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的。嵩县陆浑银鱼通体透明,营养价值极高,是美容养颜、补肝益脑的极品,98年被中国农业部评为“金质奖”,陆浑水库被定为全国定点银鱼引殖基地。

陆浑水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陆浑村附近,黄河二级支流伊河上,距洛阳市67公里,控制流域面积3492平方公里,占伊河流域面积57.9%。

嵩县自1993年引进银鱼项目至今,已经成为该县出口创汇产品,“陆浑”牌银鱼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陆浑银鱼曾在国家农业博览会上获得农产品金质奖,嵩县也被确认为“全国银鱼引种定点基地”。

作为全国银鱼高产区、全国渔业休闲示范基地、省内最大的银鱼生产基地,嵩县水产部门连年加大银鱼投放力度,不断引进优质鱼卵,减少种质资源退化,留足亲体,合理捕捞,科学管理,使该县银鱼产量稳定增长。目前,“陆浑”银鱼已销往台湾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

河南洛阳十大特产必带河南洛阳能带走的特产有啥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