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县土特产抖音主播 黄梅县本地人的抖音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0-24 07:47:25

一.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卢列粉丝

产地是黄梅县张河卢列(现属孔垅)。用蚕豆、绿豆等加工精制而成。卢列粉丝始产于明末清初,具有韧性强、丝直均匀、洁白晶亮、耐烹煮、不浑汤、不易断等特点。远销英国和东南亚各国,为黄梅传统出口产品。

二.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杂锦豆腐煲

杂锦豆腐煲

制作单位:

梅县雁鸣湖旅游度假村

成品特点:

豆腐嫩滑、清香,汤汁清澈、味浓鲜

三.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梅花

梅州市自古以来就有“梅花之乡”的称谓。域内多见古梅。1993年,梅花被评为梅州市市花。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梅州历史上也留下众多以“梅”命名的山川、古迹、乡镇、村舍,如:梅峰、梅山、梅溪、梅江、梅园、梅林、梅亭、梅塘、梅教、梅江桥、梅子村、梅口镇、梅花山、梅花村、梅子坑、梅子墩、梅子坪、梅子坝、梅子岗、梅子树下等。

四.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白宫米粉圆

材料:白宫自产生熟浆制成干米粉1斤、五花瘦肉3两、湿香菇1两、农家薯粉1两、生抽、盐、胡椒粉适量

制作:先将米粉分成两份,一份用油炸过,一份用温水稍浸回软,分别捏碎,猪肉剁成碎末与米粉混和,加入香菇,调入味料,拌入薯粉挤成小丸,放入盘中蒸熟即可。

成品特点:柔软爽滑,素荤并举,纯香。

五.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梅县金柚

梅县金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梅县金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梅县金柚是梅州的王牌,人们普遍喜爱的水果,老少皆宜,有益身心。除有清热涧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外,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还含有类似胰岛素B细胞分泌物质有调节血糖的作用。

梅县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全县已建立起以金柚为主的优质水果商品生产基地42.68万亩,其中金柚种植25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金栩生产基地,基面积、衷情产、单产均居全国单例县第一位。年产金柚25万吨以上。目前,全县已形成国家、集体、联合体、个体参与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经营的开放型金柚销售格局。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厦门、成都等几十个大中声调设立了金柚销售网点,还通过华侨“三胞”在加拿大、美国、印尼、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金柚销售窗口。

六. 广东省 梅州市 梅县区 白渡牛肉干

白渡牛肉干是享誉中外的富有客家风味的传统名牌食品,清末时由白渡堡乡民开始制作,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白渡镇牛肉干选用壮健的黄牛肉,用手工切成薄片,加上胡椒粉、香料调味,晒制,炕熟而成,具有清脆、鲜甜、微辣的独特风味。

近年来,白渡牛肉干在坚持传统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科学配料的新工艺,又使产品增添了爽脆、光泽的优点。同时,还注重了产品的外包装和抢占市场的营销宣传。因此,白渡牛肉干不仅畅销于梅县、广州、深圳等本省地区,而且打进了福建、江西等省市场。不少回乡探亲的海外乡亲,也喜欢选购白渡牛肉干,带到港澳台及东南亚国家,作为馈赠亲友的送礼佳品。

七.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黄梅白头鹤

湖北省黄梅县,05年11月中旬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评为“中国白头鹤之乡”,12月在昆明授牌。

据介绍,自1986年有观测记载以来,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头鹤每年都来黄梅县龙感湖越冬,且种群数量稳定在400只左右,最多时达到500余只,是我国迄今发现最大的越冬种群。


备注:白头鹤

别名锅鹤、玄鹤,属于鹤科,学名为 Grus monacha。

大型涉禽。全长约100厘米。体羽主要为暗石板灰色,并缀有褐色。眼先、额和前顶有密集的黑色刚毛;头顶皮肤裸露部为朱红色;头部其余部分及颈部的三分之二为白色。飞羽灰黑色,次级和三级飞羽延长弯曲成弓状,尾羽黑色。嘴黄绿色,脚灰黑色。

栖息于河口、湖泊及沼泽湿地,食鱼类、甲壳类、多足类、软体动物、昆虫以及小麦、莎草科植物等。4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沼泽湿地。每窝产卵二枚。孵卵期约30天,幼鹤80天后具飞翔能力。

在内蒙古、乌苏里江流域繁殖;长江下游越冬。

八.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孔垅梅发兴酱干

明清时期是朝廷贡品。数百年来,上至川峡,下至淞沪,过往客商无不泊船求购。该产品主要是以黄豆和20多种植物香料精为原料,经过水洗、浸泡、碾磨、过滤、烧煮、包扎、压榨、卤制等几十道独特工序加工而成。其色美味香,质地细腻,象肉一样有纤维,能片片撕开,无论是生吃还是热炒,都有沁人心脾之感。相传其配方做法是孔垅镇梅氏家族于700余年前研制的“秘方”,并有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族规”。

九.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独山红苕

黄梅独山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独山红苕具有个头均匀,表皮光滑,颜色鲜亮的特点。它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糖,据专家称,属防癌保健食品。生食脆甜,熟食甘软、清香。蒸、煮、煎、炸、熘,吃法众多,一经巧手烹饪,便成席上佳肴。白皮红心、红皮红心为苕中上等品。独山种苕历史悠久。

十.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羹粑

朋友聚会的时候,菜单上有一个叫“水上漂”的,有人问那是什么,回答是羹粑,我不由得脱口而出:“来一份。”

一份羹粑勾起了我对儿时那份美食的甜蜜回忆。儿时煮羹粑,吃羹粑的情景马上浮现在脑海。

那时羹粑并不是常常能够吃得到的,只有在家里轧米的时候才有。而家里每年轧米的次数也是数得清的,因而吃羹粑的次数就更是屈指可数了。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每次轧完米母亲就筛子筛米,完整的米用来煮饭,筛子筛下的细米不好煮饭,就用家用石磨磨成米粉,夹(煮)羹粑。每当奶奶要夹羹粑的时候,我总是到灶间帮奶奶烧水,奶奶先把米粉放入瓦钵里,舀点水调湿,等水开后,奶奶小心地用汤匙把湿米粉一匙一匙地挑进锅里,奶奶舀完所有的米粉后,还用水把瓦钵洗洗,把水也倒进锅里。盖上锅盖,不一会儿,锅边冒大气了,奶奶揭开锅盖,一个个羹粑浮出水面,奶奶再放些青菜,加点盐,用筷子挑上两砣猪油,顿时锅里香气四溢,我赶快盛上一大碗,用筷子夹起一个用嘴吹吹,不等吹凉就咬上一大口,啊,好烫啊!不断地把羹粑从左边换到右边,又从右边换到左边,还不住地唏嘘着,奶奶连忙提醒我:“慢点,慢点,别烫着,别噎着。”还用筷子夹着帮我吹凉,笑眯眯地看着我吃......要是菜园里的葫芦长大了,奶奶就会把白菜换成葫芦,葫芦那甜甜的味比白菜更鲜美,更好吃。

许多年过去了,家里也不曾磨过米粉,也没有再夹过羹粑,那一碗碗香喷喷的羹粑,总是让人回味,当年的羹粑什么时候还能再尝上一口呢?

“水上漂”终于端上来了,一团团乳白色的羹粑配着碧绿的白菜叶子漂在盘子里,我盛了一碗,夹起一个像小时候一样,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一股香味顿时弥漫开来,耳边仿佛听到奶奶在说:“慢慢吃别烫着,别噎着......”

我也在超市买过米粉夹过羹粑,还在米粉里加了鸡蛋,羹粑里面放上西红柿,加了鸡蛋的羹粑呈淡淡的奶黄色,配上红色的西红柿,那颜色可真是让人一看就食欲大增,淋点小磨麻油,真的是鲜香无比。我也曾在羹粑里面加过虾米和紫菜,有时还换成土豆丝,尽管先生总是说“此味只就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寻”,每次吃的时候,耳边总仿佛听到奶奶在说:“慢慢吃,别烫着,别噎着......”总觉得儿时的羹粑才是最好吃的,那时的羹粑最味美的。

怎么在抖音上卖家乡的特产黄梅县土特产直播间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