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有特产 南通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0-12 06:27:10

一. 江苏省 南通市 崇川区 南通圆子

用糯米屑或高粱屑做成的圆子,又嫩又糯,南通人特别爱吃。在不同的时节圆子的做法、吃法皆不相同。南通有“大冬小年”之说,所以在冬至的早餐必须吃圆子,以示团圆。大年初一的早餐要吃“子孙圆子”,即大小不一的实心圆子蘸着洋糖吃,表示子孙满堂、合家团圆、甜甜蜜蜜的意思。正月十三要吃上灯圆子。

南通有“上灯圆子落灯面”的习惯。正月十五元宵节要吃兜心圆子。圆子的兜心(馅儿)可用麻糕屑、洗沙、荠菜虾肉、鲜肉等做成。结婚时,要吃富贵圆子。南通城里及北三县是用糯米屑做的。启东、海门、通海地区则讲究用高梁屑做成红色的圆子。

二.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 如皋东串猪

如皋东串猪是江苏南通如皋的。

如皋东串猪为如皋养猪业当家品种,由如皋农民长期培育而成。其适应性强,生长快,繁殖率高,皮薄,肉质更为鲜美,瘦肉率高,是灌制如皋香肠、香肚,加工如皋肉松、火腿等名品的优质猪源。

产地属高沙土地区,地理处于一些地方猪种交错分布地带,本地猪种与外界交流频繁。产区粮食和农副产品丰富,饲养过程中饲料调制比较精细,日粮中使用大量的青绿饲料和较多的精料,育肥时采用吊架子方式。经长期选育形成体型较大、成熟较晚、膘厚肉紧、对饲料要求较高等特点。

东串猪历史

东串猪为如皋养猪业的当家品种。据清乾隆庚午年(公元1750年)编修的《如皋农民就很重视猪种的选育。“东串猪”就是在长期培育中形成的地方良种。该种猪原产于如皋西部及泰兴东部的高沙土地区,现已成为全国各种猪之一。

品种特征

东串猪体型较大,头型有两种,一是“马脸型”,头面长而直,皱纹少而浅,另一种是“狮头型”,头面短而微凹,皱纹多而深,“狮头型”的体格比“马脸型”的更粗大,成熟亦较晚。耳大下垂,背腰平直或稍拱起,体躯较长,骨胳粗壮,后躯欠丰满,四肢高而直立,尾根粗而着生位置较高,尾长过飞节,成年猪被毛稀而粗,皮厚而松,大腿外侧皮肤有较深的皱褶,俗称“穿套裤”,毛色全黑,0较多,—般为9~10对,多的达11对以上。

品种性能

东串猪母猪性成熟较早,繁殖率高,初产在9头以上,经产约12-14头,产后泌乳量高,哺育能力强,仔猪发育均匀。东串猪性情温驯,耐粗饲,生长快,育肥期一般日增重0.38-0.41千克,7-8个月每头重80-100千克。东串猪肉质较好,营养丰富,瘦肉率可达44-45%。

东串猪成年公猪体重157.50±2.41公斤,体长147.75±3.11厘米,胸围122.5±0.90厘米,体高78.75±3.11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138.95±1.49公斤,140.95±0.63厘米,124.39±0.73厘米,70.92±0.37厘米。东串猪具有体型较大、产仔较多、性温驯,肉质紧等特点,其体成熟晚、脂肪沉积迟,在肥育至75公斤左右时屠宰,可获得较多的瘦肉。

东串猪的喂养

应将饲料调制比较精细,胡萝卜都洗净切碎煮熟后或发酵后再饲喂。猪的不同生长时期要用不同的饲料才能保障其正常的生长。猪全价配合饲料按照猪的不同生长时期,选用合适的相应饲养标准,选用适宜的饲料,并注意提高经济效益,即达到高效益、低成本。

三. 江苏省 南通市 通州 石港窨糕

石港窨糕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的。窨糕,本名印糕,石港窨糕雪白松软、香甜可口、凉而不硬。

千年古镇石港,有种传统的应时茶食,名叫窨糕。说它传统,据石港九如斋茶食店的后代回忆:他祖上为避战乱,从镇江搬来石港从业已150多年了;说它应时,是指每年从惊蛰至立夏供应近两个月,过了立夏市场上就没得供应了。窨糕,本名印糕,因每块糕上均用桃红印花而得名。民国初年,石港德兴祥茶食店老板姚少庭虽读而未成,没有考取功名,平时却咬文嚼字、文乎文乎,竟将“印糕”改名为“窨糕”,其他茶食店也跟着标新立异,改“印”为“窨”;南通城内的几家大茶食店中,有的茶食师傅就是石港人,也跟着叫“窨糕”。于是约定俗成,直到现在还叫“窨糕”。

窨糕更是当地居民喜爱的茶食。 窨糕,因每块糕上都用桃红印花而得名。制作窨糕的米粉都是本地所产的粳米,再调上一定比例的糯米。加工前要把米浸泡7天,淘洗7次,再碾成米粉,加入桂花豆沙,蒸成糕。这样做出来的窨糕雪白松软、香甜可口、凉而不硬。石港窨糕是应时茶食,每年供应的时间只有短短两个月,一般从惊蛰开始,立夏前结束。

四.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 如皋萝卜干

如皋萝卜干,产于江苏省如皋市,是江苏省。如皋萝卜干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其他成分如维生素B2、钙、铁、磷含量都高于苹果和梨,营养极为丰富。食后有消渴、消火、降气、宽中、除积化痰、助消化等作用。

“如皋萝卜赛雪梨”,早已远近闻名。如皋人种植的白萝卜至少已有上千年历史。如皋地区气候条件优越,水肥条件较好,且多为沙性土壤,很适宜白萝卜的生长,经过数百年精心栽培和选育,所产萝卜品位明显优于外地所产,“如皋萝卜”名扬天下。如皋的白萝卜有“鸭蛋头”、“溜头青”、“捏颈”、“百日籽”等品种,尤以“捏颈”和“百日籽”这两种耐寒味美的品种为良。由于原料本身独具的优点,精心考究的选料和独特细致的加工腌制的工艺,使“江苏萝卜条”具有香、脆、嫩、甜的独一无二的优点,行销干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婆罗洲等国家和地区。

“如皋萝卜”腌制的萝卜条,相传已有900多年的历史。1985年获外经部“荣誉证书”,既江苏省优质食品奖,1985年获全国出口产品优良荣誉奖状。

五. 江苏省 南通市 崇川区 百岁鱼

百岁鱼原名百岁鸡店,于1936年创立,后来王西野先生在百岁鸡的基础上创制了百岁鱼。

百岁鱼于锅少汤,当场称一条2斤以上的草鱼,江鲢或财鱼切成鱼片掺入调料秘制,10分钟后,“百岁鱼”烧好了,一股浓香扑鼻而来,鱼肉色泽白亮晶莹,鱼片很有韧性,夹起来不碎不破,令人叫绝,调料由总店自制(不用也可,但蘸着吃味道更好),蘸一下吃在嘴里,滑嫩香糯种种口感接替而来,回味不绝,鱼吃得差不多了,加上真材实料精心熬制的汤,点上火,喝汤后加入涮菜和拉面,味道特别鲜美。

六.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 白蒲茶干

白蒲“三香斋”茶干(简称白蒲茶干),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是南通地方久负盛名的传统风味土。“白蒲茶干”选用优质大豆,多种香料精制而成。内含易于人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及人体所必须的维生素B1、B2和钙、磷、铁等,还含有动物性食品所缺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弥补动物菜肴的缺陷,对增补人体和营养极为有利。茶干又味美香芳,富有韧性,色泽美观,形状方且薄,别具一格,经济实惠,弛名四方,极受群众欢迎。

"三香斋"的来历:据《如皋县志》记载,公元三九七年即隆安元年,晋安帝司马德宗家已将白蒲置为“蒲涛县地”,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白蒲茶干”始制于清朝康熙年间,一们姓屠的湖州人在白蒲北街开的一豆腐干店,店号“三香斋”,又名“屠三香”、白蒲北街是南北交通要道,商业较盛,油饼粮行,京货店,水烟栈,各式菜馆,点心店,鱼行、茶馆等店铺林立,来往商人,小贩很多,每日清晨,商民,街坊乡老,小贩等都喜欢坐茶馆,闲谈生意经,山海经,一边谈心,一边买来屠氏的豆腐干佐茶。因其近似茶色,又是名茶配食的佳品,故取名茶干。到康熙丙子年(康熙三十五年,即一六九六年),“屠三香”生产的茶干由于加工工艺精细,用料考究进嘴细软劲韧,美味可口,算得上色、香、味俱佳,茶干上模压店号,很有特色,被誉为白蒲一绝。

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地方官特别选择了“三香斋”茶干作为贡品,请皇上品尝,乾隆尝后甚悦,又听该店独家经营的介绍,便御笔写下“只此一家”的题字,赐予褒扬。屠氏得此御笔欢喜欲狂,并将“只此一家”制成金字匾额,悬于店堂,自得御笔“只此一家”,“三香斋”茶干驰名大江南北。嗣后“三香斋”茶干店,生意更加兴隆,并设分铺于通城经营。清朝道光二十一年间编撰的《蒲涛志》记述:“蒲镇菽乳干为绝品,通称茶干,言可佐茗饮也,四远知名。本斋固有不传之秘,亦与镇中水土合宜,尝分铺崇川所作终不及此地味美。”这段记载,说明了后来“三香斋”未能在通城设立生产作坊的原因。

白蒲茶干传统的制作方法:白蒲茶干味美,主要是选料考究,加工精细,操作认真,一丝不苟。人们检看茶干质量,常将茶干对角相折,总不断裂,而芳香扑鼻,群众夸说:“进了三里墩,闻到茶干香”,可见其味香沁人。白蒲茶干传统的操作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浸豆、糙皮、磨豆、扯浆、煮浆、点浆、包、榨、剥、煮、扎等,细说有二十一道工序。

白蒲茶干传统的加工,不仅工序多,而且每道工序的技术性都较强,与产品的质量有直接关系。以煮浆来说,烧火要旺,煮得越快越好,如慢火烧,则易潮浆,对质量,产量都有不利影响。煮好的浆出灶入缸时,要坚持“过筛”这一道工序,将扯浆或套浆时从布眼中漏出的反渣去尽,提高豆浆的纯度,这样做:

(1)浆中的飞渣越少,生产出的茶干韧性越强

(2)韧性强的茶干在煮制过程中破碎少,成品产量高

(3)韧性强的茶干耐煮制吸味足,口味好。再拿煮制茶干来说,各种配料齐全,用料恰当,这也是保持名的重要环节。煮制的配料有白大川,元回、丁香、精盐、味精及自制的三伏酱油等,特别是自制的三伏酱油,要熬得浓,熬得香。此外,在选择黄豆豆种,浸豆的时间,气温季节的变化,煮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操作要求和技术要领。(南通)

七. 江苏省 南通市 如东 草炉烧饼

草炉烧饼,顾名思义是以柴草为燃料加工制作的烧饼。这和桶炉烧饼以炭火熏烤在制作上有很大不同。岔河草炉烧饼的燃料是齐小麦秸,不适合用其他火草,因为齐小麦秸具有较好的韧性,即使烧成灰,也能保持挺直的膨体状,既便于焖烧,又容易扬火。扬火后火性文柔,烧饼内熟而外不焦,为其特点之一。

草炉烧饼用料比较讲究,每百斤面粉需生脂油15斤,糖粞2斤,去壳芝麻7—8斤,萝卜40斤左右(或韭菜20斤左右)外加葱和花椒少许。一般地说,秋冬以萝卜丝做馅,春夏则以韭菜做馅。它的制作过程和技术要求较高:和面需用80度的热水,和到软硬适度,过软进炉容易“挂脸”(掉入炉内),过硬又不易熟透,入口不够松脆。饼坯大小、厚薄必须一致,在炉内才能排列整齐,同时熯熟。炉由口径一尺五六的小砂缸做成,横置于砖砌的四尺多高的台架上,象一台没钟面的大时钟。贴炉师傅不管严寒酷暑,贴烧饼时总是头戴船形帽“赤膊上阵”(冬季穿无袖棉袄),先用一个草把子在炉膛内生火,随即塞进一捆齐小麦秸,烤热炉膛后,用钢叉挑转未燃尽的草把横置于炉内,然后将火焰焖熄,把做好的饼坯每两只相对摊在手掌上,分别贴进炉膛。贴满后再用钢叉挑动草烬轻轻上下掀动,使火焰复扬起来。这时熏烤炉膛的叫面火。掌握面火火侯要恰当,过大过小都不相宜。一般待饼面呈蟹壳黄色,香味四溢时,操作者一手操一长柄钢铲,另一手握一长柄的、面盆那么大的铁丝笊篱,铲下烤熟的烧饼出炉。出炉烧饼既香且酥,不少人现买现吃,特别有味。

八.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 如式香肠

如皋香肠历史悠久,是闻名全国的品种之一。其生产始于清同冶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清末获“南洋劝业会”二等奖。可与“广式”香肠媲美, 被称为“如式”香肠。如式香肠是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如皋香肠,产品誉满全国,被评为商业部和江苏省的优质名品。其特色是:条形整齐、肉质紧密、色泽鲜艳、咸甜适度、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精肉嚼而不老、肥肉油而不腻,深受群众喜爱<

如皋香肠历史悠久,是闻名全国的肉制品之一。其生产始于清同冶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可与“广式”香肠媲美,被称为“如式”香肠。清宣统二年(1910)六月,如皋曹鸿记香肠于南洋劝业会上获得二等奖。1934年,如式香肠在江苏省物品展览会上获得嘉奖。它以猪坐墩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肉料,肥、瘦肉比为2比8,加适量姜汁、白糖、曲酒、精盐拌匀,灌入预制好的长40厘米左右的肠衣中,扎紧两头,弯成U形,晾晒5个晴天以上。这样制作的如皋肠具有条理整齐、肉质紧密、肥瘦比例得当、干爽结实、大小适度、色泽鲜艳、咸甜适宜、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等特点,产品质量享誉国内外。目前,如皋市比较有名的香肠品牌有: “如皋牌”香肠、 “银燕牌”香肠、 “玉兔牌”香肠。

九.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十. 江苏省 南通市 通州 白汁鱼回鱼

鱼回鱼又名白吉鱼,长吻鳍,品种繁多,仅长江下游就有13种之多。南通狼山一带江段出产的鱼回鱼,白中隐红,刺少肉嫩,为长江长吻鳍中稀有的名贵品种。明朝人杨慎认为白吉兼有河豚、鲥鱼之美,无毒又无刺,用他的话说,“粉红雪白,洄美堪录,西施乳溢,水羊胛熟。”此菜已收入《中国名菜谱》和《中国烹饪词典》。

南通的特产有哪些南通市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