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特产腌鱼 黔东南特色腌鱼缺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0-06 10:45:41

一. 贵州省 黔东南州 三穗县 三穗斗笠

贵州—三穗斗笠,产于三穗县瓦寨镇,是传统名牌产品。三穗瓦寨斗笠以细篾、棕丝、光油为原料,编成网格,圆形、斜檐、尖顶,美观耐用、轻巧方便,能遮雨避日。

文化:三穗瓦寨斗笠不仅是遮日避雨生产生活工具,而且是竹编工艺收藏品。产品远销泰国、法国、美国等地。1984年,瓦寨斗笠被作为国礼赠送给访华美国总统里根。瓦寨镇也因此被誉为“斗笠之乡”。2009年成为贵州省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功能:三穗瓦寨斗笠晴能遮阳,雨能避雨。加上其材质和编造工艺,使其轻巧、美观大方而且实用,带在头上没有闷热之感。是居家生产劳动,民间工艺收藏的珍品。

二. 贵州省 黔东南州 三穗县 三穗鸭

三穗鸭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三穗鸭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三穗鸭为中国地方名鸭,是中国优良蛋系麻鸭品种之一,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穗鸭系同野鸭杂交选育而来,抗病性强、瘦肉率高,肉质细嫩,产蛋多、蛋质佳,胆固醇低,富含氨基酸,个体小的三穗鸭具有野鸭特性和山禽的独特风味。

三穗鸭以放牧饲养为主,通过采食牧草,河流溪沟,稻田里的水生物与农家自产的玉米、稻谷等杂粮生长,形成了独特的生态三穗鸭及生态绿壳鸭蛋。三穗鸭蛋含有大量的卵磷脂、维生素A B E 和微量元素铁、锌、硒、钾、钙、镁、氨基酸含量比普通鸭蛋高出5—10倍。鸭蛋对头昏、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抗衰老、儿童缺锌等各种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食疗作用,是婴幼儿、孕妇、病原和老年人极好的营养滋补品。

三穗鸭公鸭体躯稍长,胸部羽毛红褐色,颈中下部有白色颈圈,背部羽毛灰褐色,腹部羽毛浅褐色,颈部及腰尾部披有墨绿色发光的羽毛。母鸭颈细长,体躯近似船型,羽毛以深褐色麻雀羽居多。翅上有镜羽。成年体重公鸭为1690g 。母鸭为1680g。年产蛋约250枚,平均蛋重量为65.12g。

三穗鸭系列有:三穗麻鸭、三穗黄焖鸭、三穗血浆鸭、三穗老鸭汤、三穗板鸭等。

地域范围

三穗鸭原产于贵州省东部的低山丘陵河谷地带,以三穗县为中心,分布于镇远、岑巩、天柱、台江、剑河等县。

特定品质

三穗鸭公鸭体躯稍长,胸部羽毛红褐色,颈中下部有白色颈圈,背部羽毛灰褐色,腹部羽色浅褐色,颈部及腰尾部披有墨绿色发光的羽毛。母鸭颈细长,体躯近似船形,羽毛以深褐色麻雀羽居多。翅上有镜羽。三穗鸭虹彩褐色,胫、蹼橘红色,爪黑色。

文化典故

三穗县具有600年的养鸭历史,素有“鸭乡”之称。“三穗鸭”是我国四大名鸭之一,具有野鸭风味,以产蛋多、蛋质佳、肉质细嫩鲜香、回味绵长的特点,1982年被录入了《中国禽品种志》,2003年被收入《中国地方品种资源图谱》。2009年三穗县已落实30个鸭养殖小区建设,已有养鸭户4500户,其中500羽以上的重点养殖户350户。

三. 贵州省 黔东南州 榕江县 榕江米粉

凡到榕江的人,如若不吃上一碗“榕江米粉”,可说是虚此一行。

榕江米粉产生的年代较长,至今约有250年历史。它的制作方法是:先将黏米浸泡透水,磨成米浆,再舀取适量米浆,用开水兑热,调成米汤状(俗称“熟欠”)。兑欠是制粉的关键,欠不熟,粉无精丝(即不韧),因此,一定要将“熟欠”与米浆拌匀(各一半),边兑边舀。制粉时,先烧开一大锅水,再将已兑好的米浆用小瓢舀进“酿粉盘”(用薄锡皮制成,直径约30厘米,边高约3厘米),晃动粉盘把米浆铺匀在盘底,迅疾地将粉盘放在滚开的水锅内盖严,几分钟后开盖,渗一瓢冷水,取出粉盘,以盘中粉起大气泡为好。锅盖一揭,气泡随之下塌,趁热用筷子沿粉盘边沿划上一圈,用手轻轻地拉开盘内粉片一角,待其粉片离盘约三分之一后,搭在一根洗净擦干的竹竿上晾干水气,折叠好,便成了米粉。

曾有人欲将榕江米粉打入凯里市场,结果败兴而归。究其原因,与那里的水质有关,这就更显得榕江米粉的独特了。

榕江米粉有多种吃法,较为常见的四种:一是汤粉,二是炒粉,三是卷粉,四是凉拌粉。每种吃法都以个人喜爱和按季节而择选。汤粉是四季皆宜的。冬春季节较冷,人们多爱吃炒粉;而夏秋天气炎热,人们则喜吃卷粉和凉拌粉。

卷粉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但配料十分讲究:如将瘦肉、窝笋、竹笋、干豆腐等分别切为小四方块,炒熟备用。先从粉盘上剥下来的圆盘粉,平铺于桌上,根据需要,从中划破成若干小块“三角”形,然后用汤勺把配料舀放到粉片内,包裹起来,成一小长形圆筒状,便成了卷粉。吃卷粉也有两种:一种是吃热卷粉,即把包好的卷粉置于小蒸笼内蒸热,这种吃法,一般在冷天。它的特点是通过蒸热,包在粉内的各种配料的香味能渗透于粉皮里,加上蒸后的粉片韧性更佳,吃起来更感到可口、舒服;另一种吃法是冷吃,这多在热天。热天吃上凉卷粉,心里有股凉悠悠的感觉,起着解热消暑的作用。这两种吃法都有个共同点,即卷粉放于碗里后,用剪刀将其剪成小节的卷粉,然后,淋上酱油、豆腐卤水、酸醋、撒上葱花、姜米、辣椒面,边拌边吃。

凉拌粉属夏季消暑饮食,制作更为简便。将粉切成粉丝后,置于碗中,放上盐巴、辣椒及配料(炒熟的肉丝、肉末、肉片和开水烫过的绿豆芽、豌豆尖,以及葱花、生姜、胡椒面、酸醋、味精、盐巴等,拌匀即可食用。尤其是盛夏,骄阳似火,烈日炎炎。当人们不思吃饭时,常以凉拌粉来取代正餐,是最舒服不过的了。

四.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剑河县 剑白香猪

剑白香猪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的。剑白香猪,在剑河称之为“两头乌”,其肉质脆嫩、肥而不腻、味道鲜美,清煮、煎、烧等各种吃法都好吃。

剑白香猪主产区主要集中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南加、南寨、磻溪、敏洞、观么五个乡镇的中国珍稀猪种,被农业部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畜种,是剑河少数民族同胞培育成的具有历史悠久的原始猪种;是经历了一千多年的自然进化和人类培育,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生活条件和少数民族的生产习俗的带有野性的特殊猪种。

剑白香猪,在剑河称之为“两头乌”,因为这种猪品种,头部和尾部是黑色,中间为白色。耳长宽几乎相等,并向两侧平伸,耳尖下垂,颈短,背微凹,四肢短小,后肢欠丰满。腹大下垂不拖地,0排列整齐,多为6对,额平有旋毛,后肢多踏系,这种猪体形矮小,基因纯,无污染,抗病力强,耐粗饲,当地群众称为“萝卜猪”,在剑河县太拥、南哨、磻溪、岑松、柳川、革东等乡镇都有饲养。

剑白香猪的饲养多以放牧或半放牧为主,一般早晚饲喂一次,生猪平常都到村寨周边深山密林觅食野果、草根,所以久仰香猪奔跑能力较强,瘦肉多。其肉质脆嫩、肥而不腻、味道鲜美,以其猪肉特有的香味、鲜嫩、纯天然、无污染而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经专家鉴定,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因剑白香猪皮薄、肉嫩、味香的特质,所以清煮、煎、烧等各种吃法都好吃。清煮则肉质白嫩,肥而不腻,原汁原味,鲜嫩可口;炒之,则色泽澄黄晶亮,清香扑鼻,尝则细腻润喉,余香在唇。

五.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台江县 炸辣粑

炸辣粑

炸辣粑是台江苗族的风味美食,味道咸鲜、酸辣,入口香脆软糯。炸辣粑是将糟辣椒与糯米面、大米面混合拌匀,装入坛内密封,待米面呈红色并带酸辣味即成,取适量炸辣粑,捏成圆饼,净锅上火放油,烧至油温三成,下炸辣粑圆饼压薄,小火慢煎至两面金黄,出锅改刀装盘即成。

六.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黎平县 黎平茯苓

黎平茯苓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黎平茯苓

近年来,黎平县成立了县茯苓协会,引导做大做强茯苓产业。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干鲜茯苓集散地”,已具有完整的茯苓菌种培育、种植、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现有茯苓加工企业1家,茯苓菌种生产厂8个,带动了周边省、县、市10余万人从事茯苓种、加、销产业。全县茯苓种植户达4000余户,年种植茯苓300万窖左右,年产鲜茯苓4000吨左右,成为全国茯苓产量大县。

据悉,“黎平茯苓”人工栽培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曾被国家轻工部评为“出口免检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该县下步重点打造“茯苓标准化种植”,计划到2018年发展茯苓菌种繁育基地3个,茯苓种植稳定在350万窖以上。

贵州省黎平县德凤镇、中潮镇、永从乡、德顺乡、洪州镇、水口镇、岩洞镇、双江镇、口江乡、九潮镇、茅贡乡、坝寨乡、高屯镇、罗里乡、孟彦镇、顺化乡、敖市镇共1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黎平县人民政府关于申报黎平茯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黎府函〔2013〕179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黎平茯苓生产技术规程》(草案)

七.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凯里市 冲冲糕

主料:大米500克,荸荠粉400克

辅料:熟芝麻10克,熟核桃仁末15克,熟花生仁末10克,熟葵花仁10克,熟南瓜仁末10克,白糖40克,冰糖粒20克,玫瑰糖20克

制作过程:将大米用清水浸泡2小时,捞出滤干水分,磨成米面,筛去粗粒,加入清水150毫升拌匀,分10份装入木制模具中,放进特制蒸壶蒸熟成米糕; 荸荠粉先用清水100毫升浸湿解散,再加入清水100毫升调成浆,取小碗10个,荸荠粉浆分别装入碗中,用沸水把荸荠粉浆冲熟搅拌均匀,呈白色透亮浓稠糊,每碗放入1块米糕,撒上各类辅料食用。

味型:甜香

特点:软糯可口

八.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麻江县 麻江蓝莓

麻江蓝莓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麻江蓝莓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的。麻江蓝莓种植面积3.1万亩,已经取得有机认证1000余亩,已经取得有机转换认证1.4万余亩,目前是国内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

蓝莓被誉作“水果皇后”。自1999年开始,黔东南州麻江县率先开展蓝莓引种试验,经过10多年的艰辛探索,全面掌握了蓝莓的品种选育及丰产栽培等关键技术,成功闯出蓝莓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被纳入国家级蓝莓栽培标准化示范区,获得“南方蓝莓繁育及栽培示范基地”、“中国蓝莓产业科技创新十强县”等称号。

贵州麻江蓝莓种植面积3.1万亩,已经取得有机认证1000余亩,已经取得有机转换认证1.4万余亩,2012年成功举办黔东南首届蓝莓节,目前是国内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2013年鲜果产量2000余吨。

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鞣花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明目、抗癌、预防动脉硬化、抗衰老和延缓脑神经老化、抗泌尿系统感染、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是近几年世界发展最为迅速的集营养与保健于一身的第三代果树品种。

麻江蓝莓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凯里市、黄平县、施秉县、三穗县、镇远县、岑巩县、天柱县、锦屏县、剑河县、台江县、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雷山县、丹寨县等16个县市现辖行政区域。

九.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剑河县 剑河杨梅

剑河杨梅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的。剑河县盛产的杨梅个大、色鲜、味酣,很受境内外人士的青睐。

剑河地处雷公山山麓,素有山高地险之称。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茂盛,果木苍翠,很适应杨梅等的生长。故此地盛产的杨梅个大、色鲜、味酣,很受境内外人士的青睐。

目前 剑河杨梅日销量达5000斤左右,价格3-5元不等。除满足本地需求外,外地客商也慕名前来品尝剑河的山杨梅。剑河山杨梅已成为地方一大特色的旅游产品。

十.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黎平县 黎平茶叶

黎平茶叶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的。黎平县是中国名茶之乡,截止2012年底,黎平县茶叶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0.8万亩。

近几年来,黎平茶业异军突起,成就了众多新秀品牌,它们在黎平侗乡这片红色的沃土中迅速成长,逐渐成为消费者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品牌。以"雀舌"、"毛尖"、"香绿茶"、"白茶"等品牌为代表的"黎平茶"在国内市场上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并在"中茶杯"、"中绿杯"名优茶评比中荣获金银奖近30次,特别在2010年黎平县喜获"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两项殊荣,该县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上升,更有力的证明了"黎平茶"的卓越实力和无量前途。

在第十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上,黎平县森绿茶业对外贸易有限公司、贵州省黎平县侗乡媛茶厂、黎平源森茶业开发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三茶企业分别送样的“森绿牌黎白茶”、“森绿牌黎平雀舌茶”、“ 黔东牌侗乡雀舌”、 “黔贵源森牌黎平雀舌茶” 在绿茶类分别荣获 “一等奖”。这也是黎平县茶叶在“中茶杯” 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上获奖最多的一次。

贵州黔东南特产腌鱼的做法贵州黔东南特产腌鱼教程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