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新会什么特产 江门新会十大特产手信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0-14 23:20:55

一.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鹤山蚝油

鹤山蚝油--江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

广东称牡蛎为蚝,蚝油是用蚝(牡蛎)熬制而成的调味料。蚝油是广东常用的传统的鲜味调料,也是调味汁类最大宗产品之一,它以素有"海底牛奶"之称的蚝牗牡蛎牍为原料,经煮熟取汁浓缩,加辅料精制而成。蚝油味道鲜美、蚝香浓郁,黏稠适度,营养价值高,亦是配制蚝油鲜菇牛肉、蚝油青菜、蚝油粉面等传统粤菜的主要配料。

二.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江门陈皮宴

江门本地人历有把陈皮作为烹食的原料,因陈皮有特殊芬芳香味和药用价值,制出如陈皮鸭汤、陈皮煮鱼干、陈皮排骨等菜式,味道过齿留香。

三. 广东省 江门 台山 客家咸菜

客家人有千年的手工加工历史,咸菜历来成为客家人家中必备家常菜。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配方和加工技术,现成为色、香、味俱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小吃,是居家旅行、馈赠亲友之佳品。

客家咸菜富含氨基酸、维生素C、粗纤维素等各种人体所需元素。长期食用,有消食开胃,去除油腻之功效。

特点:酸甜适中,具有开胃消食等功效。

四. 广东省 江门 蓬江区 江门蛹虫草

江门蛹虫草==江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

蛹虫草又命名为北冬虫夏草北虫草、黄金草,是虫草属的一种,冬季幼虫垫居土里,菌类寄生其中,吸取营养,幼虫体内充满菌丝而死。到了夏季,自幼虫尸体上生长出幼苗,形似草,夏至前后采集而得。全世界已知有350余种虫草,但在我国最昂贵的只有冬虫草和北虫草,北虫草即蛹虫草。

冬虫夏草自古以来有“仙草”的美称,但其来源主要靠野生资源,由于其生长环境不断受到破坏,虫源锐减,加上人为的采集过量过早,野生资源日益贫乏,虫草药源日趋紧张,难于满足市场需求,人们便将目光转向蛹虫草。蛹虫草不仅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而且有明显的药用价值。

五.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新会大鳌莲藕

新会大鳌莲藕--江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

新会区大鳌地处西江流域,土地肥沃、水网纵横,适合慈姑和莲藕的生长,同时由于特定的土壤、水质等地理环境,产品品质优良,驰名五邑,成为大鳌镇的特色农产品。 莲藕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栽培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大鳌镇种植莲藕时间超100年。大鳌莲藕肉质细,淀粉含量丰富,维生素多,清甜可口,有清热解暑,降血糖等功效,烹调方法炒、煲均可,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 大鳌莲藕于2004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证书编号:WGH0403163)。 2005年10月大鳌牌莲藕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

六.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睦洲黄沙蚬

睦洲黄沙蚬

黄沙蚬是新会睦洲镇的,蚬身大,肉肥嫩,清甜味美,远胜于一般的泥蚬,远近闻名。

新会的睦洲镇,地处西江下游,离出海口较近,江面宽阔,水流缓慢。西江支流经睦洲镇之前,水流湍急,把大量的细沙和蚬冲到睦洲,停留在江河里。蚬在黄沙里“安居乐业”,享受西江水赐予的自然环境,长得又肥又嫩,成为睦洲的。睦洲又以石板村产蚬最多,质量最好,有“本地鲍鱼”的美称。

每年的清明前后是黄沙蚬的丰收期。此期间,邻近各地来睦洲吃蚬的民众络绎不绝,车辆挤满睦洲圩镇的大街小巷。蚬,把睦洲的饮食业带旺了,每年的蚬季,饮食业老板的生意上升一倍多。

蚬的烹制方法很多,蒸、焗、烧、炒都可以,而且各有各的风味。最简单的是清蒸黄沙蚬,只要配上姜、葱、蒜茸清蒸,就可以吃到味道清纯、鲜甜的“清蒸蚬”。沙姜焗蚬有独特的沙姜香味,令人胃口大开。烧蚬有野味,把油放进大圆盘,下面用火干烧,然后放入生蚬。蚬被烤熟了,会一只一只裂开嘴,发出“卜卜”的响声,所以又叫“卜卜蚬”。味道最好的是炒蚬,把蒜、姜、酒、糖、味极鲜酱油、葱、辣椒等拌上黄沙蚬,用猛火炒,炒到蚬咧嘴为宜。

七.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新会小农占

   新会小农占是丝苗型的优质晚籼品种,1982 年由新会农科中心高级农艺师黎广汉育成。

    小农占呈感温性,弱感光性。七月上旬播种,全生育期125天。植株科高95─100厘米,分蘖力强,有效穗20─21万/亩,穗大粒多,每穗平均103.1粒,结实率93.4%,千粒重16.7克。禾架紧凑,中后期叶片直立,叶角小,叶色好。抗逆性较强,耐肥,抗稻飞虱(2.8级),稻瘟病总抗性为69.2%。其米粒商品外观好,色体晶莹,无腹白,糙米率78.6%,精米率70.3%。煮熟品质佳,伸长性好,软硬适中,口感幼滑,饭味浓,属特一级米。

    该品种育成十多年来,除中山、台山、斗门、高要、龙门等县市大面积种植外,广西、江苏、湖北等省大量引种,至1996年年底,累计推广面积达209.6万亩,是一个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优质稻种。

八. 广东省 江门 蓬江区 江门侨福米(丝苗米)

江门侨福米(丝苗米)--江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

九. 广东省 江门 台山 台山大米

台山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台山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台山地处广东西南部,频临南海,三面环山,地理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具有雨水充足,日照时间长的特点,非常适合水稻的种植,拥有多个水稻种植基地,以及二十万亩水稻示范区,其出产的大米口感香甜,软滑不腻,以其为原料生产的台山米粉更加口感鲜甜,是非常具有台山特色的。

台山水稻年播种面积7.2万公顷,优质稻覆盖率达到99.86%,年产大米25万多吨,是广东省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优质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县级市,也是国家优质商品粮基地之一,素有“广东第一田”的美誉。2013年,台山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优质丝苗米之乡”称号。

台山大米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和淀粉,碎米总量7.8-13%,出糙率小于85%,精米率72-74%,整精米率69.70-73.30%,直链淀粉17.4-19.12%,胶稠度83-88mm,蛋白质含量7.97-10.90%。色泽、气味正常。米粒细长,粒长一般在6.5-7.5mm,长宽比值>2.8。

此外,“台山大米”米粒晶莹透亮,无心白腹白。米有香味,饭软滑不粘,冷而不硬,食味清香,弹性可口,饭香四溢。

台山境内,海(岛)岸线长649.2公里,海湾、港湾119个,川山群岛大小岛屿265个,其中上川岛156.7平方公里,下川岛98平方公里。有山地、丘陵、平原、滩涂,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饶,是珠江三角洲著名的“鱼米之乡”。

台山市农业资源丰富。现有农业人口75.88万,耕地面积71.5万亩,其中水田60.05万亩,有“广东第一田”之誉。台山气候温和,物产丰饶,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

2015年12月8日,在全国第五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会上,“台山大米”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和答辩,成为江门市第三项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产品。

粮食

广东

台山市粮食行业协会

台山市所辖台城街道办、大江镇、水步镇、白沙镇、三合镇、四九镇、冲蒌镇、斗山镇、都斛镇、赤溪镇、端芬镇、广海镇、海宴镇、汶村镇,北陡镇、深井镇、川岛镇、海宴华侨农场,共18个镇(街、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8′~113°03′,北纬21°34′~22°27′

十. 广东省 江门 江海区 江门白菜

白沙白菜

白沙乡,地处江门市之西郊,土质优良,多山泉坑地。当地农民多数种植瓜菜。他们从选种、育种、管理、收获、制作等方面,不断改良,选育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白菜,人们把这里出产的白菜冠以地方名称叫做“白沙白菜”。白沙白菜和陈白沙先生一样出名,只是到了现在,白沙白菜已全无踪影了。

白沙白菜株形矮小,开张,叶嫩绿色,叶柄白,呈匙羹状,人们因此把白沙白菜叫做“匙羹白”。白沙白菜口感极好,肉厚纤维少,爽滑无渣,清香甜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驰名省、港、澳。

那时候,白沙白菜大量种植、大量丰收,卖不完吃不完怎么办?当地农民就把新鲜白菜晒成菜干,以利储存。白沙白菜干主要用来煲汤,煲汤时在汤水中加入鱼、肉、猪骨等,更加香甜可口,七八月暑天,喝碗白沙白菜汤,有清热降火之特殊功效。

据当地老人介绍,白沙白菜过去以白沙乡龙母庙附近的石井处所产者最佳。石井之泉水为山泉,其水终年甘冽,以石井山泉浇灌出来的白沙白菜,当然与众不同了。后来,白沙龙母庙不复存在,而白沙白菜还存在了相当长一段时期。

资料记载,“文革”期间,白沙白菜几乎绝种;改革开放后,白沙乡民开始培育良种,恢复白沙白菜的生产,供本地和港澳群众的食用。

上世纪九十年代,白沙作为江门市区核心地带,在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改造中,菜地变高楼,农村变城市,白沙白菜终于走向消亡。

江门新会十大特产必买江门新会特产哪里买最便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