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南土特产交易 川湘源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0-07 15:27:36

一.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上南烧肉

上南烧肉

上南烧肉产地为雅瑶上南云蓼墟,故又名云蓼烧肉,始制于1965年。以皮脆肉爽、色香味俱全而赢得众多顾客。每逢节假日,特别是清明、端午、重阳等节日,烧肉店一开市就被抢购一空,连广州、佛山等地也有不少食客电话订购,更有港澳同胞回乡归程时带回去馈赠亲友。上南烧肉享此盛名,关键在于烧制方法独特,调味将五香粉、糖、盐等味料均匀擦抹在光猪身上,腌制半小时左右,此时再在光猪身上扎小洞,让味料均匀分布于皮下的深浅部位;接着,将光猪吊在用柴烧红的焗炉上,保持炉温70°C,烤90分钟后即可取出,美味的上南烧肉就此烧制完成。

二. 广西 南宁 武鸣区 “伊岭牌”特醇香米

  伊岭牌”特醇香米,其米质优、米粒晶莹透亮,有光泽,饭味香甜,软滑可口,营养价值高,1999年在广西优质米评审会上,“伊岭牌”特醇香米荣获第一名,特醇香米自投入市场后,深受消费者欢迎,产品畅销区内外,每年全县种植面积15万亩以上,预计总产7000万公斤以上。

三. 广西 南宁 武鸣区 武鸣龙眼

武鸣县龙眼以果大、核小、肉厚香甜、清脆爽口享誉全国。

武鸣地处亚热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雨量充沛,阳光充足,适宜发展龙眼生产。武鸣县龙眼生产历史悠久,有关资料表明,该县罗波镇秀山屯现尚有原始龙眼树60多亩,其中200年以上树龄有11棵。在房前屋后种植龙眼已成为当地人的习惯。

特殊的气候促使这一亚热带水果正常生长持果,形成该县独特的龙眼产业。该县龙眼以果大、核小、肉厚香甜、清脆爽口享誉全国,主要销往广东、福建、香港、上海、北京等各大城市,年销量达3万吨以上。近几年来,该县十分重视龙眼生产,并将其作为特色品牌经济来发展,当作富民富县的工程来抓。龙眼种植遍布全县16个乡镇,2002年,该县龙眼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产量达6.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84亿元。目前,该县龙眼已占全县水果产量的1/4,占广西全区产量的1/8。

2000年11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武鸣县“灵水”牌龙眼商标成功注册。

四. 辽宁省 营口 大石桥市 永安南果特酿

辽宁省大石桥市福伟山庄南果特酿酒厂生产,属水果蒸馏酒。该酒为国家专利产品,以辽南南果梨和优质大米做原料,经无水配料,运用现代科技微生物发酵技术,经过发酵、蒸馏、贮存、老熟精酿而成。南果特酿,酒香独特,入口米香,回味果香,朴实纯正,爽冽纯淳,在缠绵中散发原始之味,传递自然之气息。是绝无仅有的上上酒品。南果特酿酒健康营养、高质高雅。

福伟山庄南果特酿酒厂坐落于大石桥市永安镇辽南果品绿色基地——放马山,这里属千山余脉,四季分明、林茂花繁、流水潺潺、景色宜人。福伟山庄始建于1999年4月,占地210亩,栽植南果梨树2万株,年产优质南果梨500吨。无与伦比的山水资源,为南果特酿酒的酿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南果特酿酒以辽南南果梨为主料,优质大米为辅料,经科学配方、无水配料、窖曲发酵、传统蒸馏精制而成。南果梨素称“梨中之王”,其色泽艳丽、酸甜适度、气味芳香、入口柔软、回味久久、营养丰富。选用大米为大石桥市水源大米,甘甜纯净、丰饶若乳的辽河水和偏碱性土壤赋予水源大米“米中之王”的美誉。

五.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蜗牛

蜗牛

南湖区余新镇地处嘉兴市南部,自1987年开始从事白玉蜗牛养殖,经过15年来对养殖技术和营销渠道的开拓,目前拥有蜗牛养殖户1200多户,大田面积200亩,温室8000平方米,年产量达2000吨,是全国最大的白玉蜗牛养殖基地,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2001年在全省特色乡镇评选中被授予“蜗牛之乡”称号。

白玉蜗牛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属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保健食品,据测定,含蛋白质42.9%,各类氨基酸31.2%,其营养价值与野生龟鳖丸相媲美,并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被誉为世界四大名菜之一。

白玉蜗牛养殖,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农业产业,一般大田产量在2000—2500斤/亩左右,按目前市场平均价5元/斤订标,亩产值可达10000—12500元,净收益8000—10000元/亩。为使这一高效特色农产品得以加速发展,秀城区余新镇与浙江省科技厅合作,建立了余新镇白玉蜗牛繁育中心,实行蜗牛统一繁育,开发蜗牛成品,提升蜗牛价值,进一步推动蜗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力争使余新镇白玉蜗牛打入国际大市场。

六. 广东省 揭阳 揭东区 炮台南糖

炮台南糖

炮台南糖产于揭东县炮台镇,又名蛋面南糖,是潮汕名优食品,已有近百年生产历史。炮台南糖选料上乘,松软爽口,清甜醇香,肥而不腻,为佐茶佳品。

早在本世纪初,砲台镇集市繁荣,商贾活跃,出现了黄乾利、黄名利等10余家饼食作坊,互相竞争又互相仿效,以精面粉、鲜鸡蛋为主要原料,配以鲜肥猪肉,饴糖、砂糖等,通过搅拌、搓揉、碾磨、热燥等十几道工序,始创“蛋面南糖”、“豆仁南糖”,产品以制作精工,质醇爽口,肥而不腻,清甜酥脆,清香宜人而受到人们欢迎,很快销往各地,被誉为“砲台南糖”。

七. 广西 南宁 武鸣区 灵马旱藕粉

  在武鸣,“灵马旱藕粉”与“灵马鲶鱼”齐名。粉丝将姜芋经过古老工艺加工制成,滑而不腻,韧而不糙,顺爽上口,既可除油消腻,又可调理口味,是冬季火锅上佳配菜。目前旱藕粉市价每公斤(一把)6元左右,在县内各农贸市场均有销售。

武鸣县灵马镇,地处该县西部偏远丘陵山区,山旁岭边沙质土多,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昼夜温差较大。适宜发展旱藕生产,群众又有种植和加工旱藕粉传统习惯。

2011年春,该镇的梁安村农民利用山旁岭边和田头地角,因地制宜种植200多亩旱藕。由于坚持科学种植,注重管理,旱藕长势良好,结薯多,个头大、纤维少、含粉高,又是村里旱藕的一个丰收年。入冬以后,该村农民利用冬闲家家户户收挖、加工鲜藕,生产旱藕粉,全村加工生产干旱藕粉5万多公斤。据了解,该村农民加工的旱藕粉注重质量不掺假,以色鲜、细腻、嫩滑、爽口、味美、久煮不烂而享誉县内外,目前每公斤干旱藕粉收购价14元,零售价16元,虽比别地生产的旱藕粉加工高一点,但不少老客商还是喜欢到该村订购,供不应求。在当地市场上,许多消费者也四处寻找购买灵马旱藕粉,他们说:真正的灵马旱藕粉冷天下火锅好!旱藕种植是粗放型的,投入少,产量高,效益好,近年来,灵马镇不少村屯农民都喜欢在山旁岭边、田头地角和房前屋后种植旱藕,面积达700多亩,可生产旱藕粉近20万公斤,实现产值140万元左右,是山区农民增收门路之一。

八. 广西 桂林 七星区 桂林南糖

桂林酥糖、桂花寸金糖、桂花芝麻片、花生酥、花生糖的总称。始产于清代乾隆年间,是桂林著名之一,也是桂林人春节必备的传统年货和款待宾客的佳品。以芝麻仁、花生仁、白糖为主要原料,具有香、甜、松、酥、脆的独特风味。

桂林酥糖是南糖中的珍品。吸收前代“城内酥”、“城外酥”两大派系的制作技艺,将精心配制的粉状原料压成长方形小块,四小块为一包。入口酥松易化,细腻滋润,老少皆宜。桂花寸金糖有南糖一枝花的美称。呈柱状,比小指略细,寸许长,中空酥心,外布芝麻仁,色泽似金。桂花芝麻片外形方正,薄如蝉翼。花生糖和花生酥各具特色,令人食之不忘。

桂林南糖自1985年以来,连获广西优质食品奖、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奖。1989年参加国家科委主办的莫斯科“中国科技日”展览获好评,1990年获全国轻工博览会铜奖。主要生产厂家为桂林糖果厂。

九.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南昆山竹席

南昆山竹席是采用南昆山的毛竹精制而成。南昆毛竹粗大,节疏,坚韧。南昆竹席制作精致,在国内国外市场十分畅销。

南昆竹席的制造,非常讲究。一是迁材严格-----用多年的疏节老竹;二是防蛀有方-----以石灰水泡浸竹料,久不蛀;三是编法精巧-----将竹片破成极度细竹条,穿以上了蜡的棉绳,织好后要注平,紧,滑。有些竹席还烙上图案,成为可用可赏的艺品。

湘西土特产在哪里买比较好的湘西南农特产品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