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蓬安有哪些特产 四川南充特产有哪些值得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9-30 13:23:17

一. 四川省 南充 高坪区 高坪甜橙

高坪甜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高坪甜橙

南充市高坪区果树技术指导站

高坪区大力实施商标兴区战略,有效保护优质特色产品和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将距今有1300余年栽培历史、品质独特、文化内涵深厚的“高坪甜橙”确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对象,成立了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领导小组。高坪区政府多次召开“高坪甜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研讨会,对申请注册“高坪甜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和初步论证,全力打造“高坪甜橙”特色农产品。

据了解,目前,高坪区柑桔、甜橙基地面积达26万亩、产量19万吨、产值10亿元,初步建成了嘉陵江流域百公里柑桔、甜橙产业带。

二. 四川省 南充 西充 川沱酒

川沱系列酒有20个花色,11个品种,分高、中、低档,畅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川沱牌”52度川沱大曲尤佳,它以优质高粱、小麦为原料,取西充龙泉沱水,采用传统工艺酿制而成,酒香甜净,回味悠长,1986年-1990年曾蝉联四川省商业厅优秀产品称号,1992年荣获四川省“首届巴蜀食品节”金奖。2004年被选为市政府接待用酒。

三. 四川省 南充市 阆中 白糖蒸馍

保宁白糖蒸馍为清乾隆时糕点师哈公奎所制作,以上等白面为原料,用酵母发酵而不用碱,可以做成各种形式的馍,如寿桃、尖塔、鸽子等,一般为两瓣形的小蒸馍这种蒸馍加有桂花香精,雪白的蒸馍盖上两个小红章,看起来美观,吃起来有淡淡的桂花香味,口感绵软,热吃嚼而不粘,冷吃酥散爽口,回笼再蒸,与鲜馍一样,用作旅途食品最为适宜。大画家丰子恺在阆中办画展时,最爱吃阆中的蒸馍油茶,写诗赞美道:锦屏山下客留连,蒸馍油茶胜绮筵。( 阆中)

保宁白糖蒸馍,为清乾隆时糕点师哈公奎所创制。取特面为原料,用酵母而不用碱,加白糖桂花做成蒸馍。其味香甜,色白如雪,口感绵软,热吃嚼而不粘,冷吃酥而爽口,耐运耐存,回笼再蒸,于鲜馍无异。

四. 四川省 南充 高坪区 凤凰冬瓜

凤凰冬瓜

凤凰乡有坡地宽、岩坎多等地理条件,当地农民历来有种植冬瓜的传统习惯,建立成冬瓜基地乡。凤凰冬瓜不仅占领了南充市区批发零售市场,而且还挤进了达川、成渝等地批发市场,远销西安、广元等地。

五. 四川省 南充 仪陇 潘豆腐干

潘豆腐干,系仪陇县观紫区潘氏家族所制做的豆腐干。因色美、味鲜,在清末民初即远近闻名。潘氏豆腐干,选料讲究、加工精细,烘烤工艺独特,且只能用观紫镇廖家湾的一股山泉水 (用其它井水,其色味俱变) 。因此, 潘豆腐干细嫩鲜美,香润可口,回味无穷,且携带方便,为居家、旅游的佐餐佳品。( 仪陇县)

六. 四川省 南充 蓬安县 三坝生姜

三坝生姜

三坝生姜色味俱佳,姜肉浅黄色,姜把粉红色,感观好,肉质细嫩,纤维少,味辣,口感好,富含蛋白质、糖、粗脂肪和铁、盐等营养物质,长期食用,可健脾生津,增强食欲,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七.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奉皇老玉米

奉皇老玉米是老观山区原生态自产的金黄玉米,等玉米苗自然枯黄后,折下玉米棒,干燥,掰下完整玉米粒,经微粉技术加工,保留了玉米粒营养成分的完整性。老玉米是相对于鲜玉米而言,与普通玉米相比,含有更多粗纤维和较少可溶性粮份。

老玉米科学检测证实,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钙,几乎与乳制品中所含的钙一致。老玉米中的植物纤维素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维生素E则有促进细胞0、延缓衰老、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老玉米含有的黄体素、玉米黄质可以对抗眼睛老化,刺激大脑细胞,增强人的脑力和记忆力。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是稻米、小麦的5-10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等也非常丰富,常食玉米粉可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利肝胆,延缓衰老等。

动物实验证明,玉米胚榨出的玉米油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60%,可清除血液中有害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粥硬化。玉米胚尖所含的营养物质有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调整神经系统功能。据科学调查,非洲从事农业劳动的妇女以玉米为主食,她们患肠癌的几率很低,可见玉米有防癌的作用。另外,玉米含胡萝卜素的量是大豆的5倍多,对致癌物也有抑制作用。玉米含有赖氨酸、微量元素硒,有预防肿瘤的作用。老玉米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烟酸等,对保护神经传导和胃肠功能,预防脚气病、心肌炎,维护皮肤健美是有效的。

八. 四川省 南充 蓬安县 曹氏豆干

曹氏豆干产于古蓬州,是曹氏家族的祖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1994年被正式注册为“蓬州曹氏豆干”,是川北地区的名特小吃之一。

曹氏豆干选用优质大豆,辅以卤料、白砂糖、精盐等材料,用祖传密方和传统手工艺精工卤制而成。此品外形呈正方形,约4公分见方,0.2公分厚,色泽金黄,正面凹印着“曹”字标识。曹氏豆干开袋即食,口感细腻绵软,味道特别纯厚,吃来满口溢香,回味悠长,是佐餐、配菜、馈赠亲友的上佳快餐食品,历来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九. 四川省 南充 仪陇 嫩尖冬菜芽

“十里闻香不见花,而是嫩尖冬菜芽。煎炒蒸炖均可口,品尝其味果不差。”这是川北地区流传颇广的一首赞美嫩尖冬菜的民谣。嫩尖冬菜,是四川省四大腌菜之一。嫩尖冬菜为黑褐色,质脆嫩,光泽油润,咸淡适度,味美香浓,存之愈久品味愈高,陈年期为二年、三年、五年等档次。不仅色佳味美,香气横溢,而且营养十分丰富,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的功能。 其主要营养成分有:每500克含蛋白质26克、脂肪1克、 糖10克、矿物质1.16克,还含有氨基酸、乳酸和多种维生素, 热量5.5千卡。嫩尖冬菜选用十字花科云台属叶用芥菜中的箭杆菜作原料,该菜岁寒生长,隆冬成熟,采收后剖心挂晾经日晒、风萎、露润、霜煎而成。因该菜选菜心生长的嫩尖寸许剪下腌制,故名“嫩尖”;又由于生产、加工均在冬季,故名“冬菜”。( 仪陇县)

十. 四川省 南充市 西充 腊肉火锅

“喜逢嘉客火锅烧,也喜鸡豚味最饶;借问平日糊口计,可怜顿顿是红苕。”这首《竹技诗》,是1862年(同治元年),西充训导刘洪典赞美西充人民勤苦好客,所作的八首《竹技词》的第一首。开头的两句,就是赞美西充的腊肉火锅。

西充的火锅和全国的火锅一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开始于黄帝时期,发展于汉唐时期,而又精于宋代,盛于清代。

西充的腊肉火锅,腊肉是其特点。西充的腊肉,别具一格,一是制作考究,可以久存不坏;二是色泽金黄,干爽结实;三是香气扑鼻,味美不腻。相传从汉至今,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般在“冬至”前后,即杀猪醃制。杀猪叫“杀过年猪”,醃制叫“醃过年腊肉”。腌制的方法,备猪肉十斤,用花盐一斤,花椒五钱,混合炒热,抹在当天所杀的猪肉上,装入瓦缸压紧,腌七至十天,中间翻腌一次,上下对调,然后取出,用温开水洗净,挂于通风之处,晾干即成。

西充腊肉,分“大刀”(重四斤左右)和“小刀”(重一斤左右)。大刀又叫“大块腊肉”,小刀又叫“小块腊肉”,特别讲究腊头蹄、腊尾肚、腊心舌、腊肝腰、腊背流、腊排骨、腊香肠,这些叫做“盘子菜”,主要用来待客佐酒。此外,还讲究腊大肠、腊边油、腊肘子、腊刀菜。腊大肠和腊边油,一般多是自己一家人吃,腊肘子和腊刀菜,一般多用于送人。在杀过年猪做这些的同时,还要做腊鸡、腊兔、腊鱼、腊牛肉和血皮、血糕等。

西充的腊肉火锅,就是用以上种种腊肉,加上新鲜蔬菜和适量的肉汤配合而成。因此有荤有素,有菜有汤,既可配整桌筵席,又可单独成席;既可饮酒当菜,又可吃饭当菜。在配整桌宴席上,有“四碗火锅”、“七碗火锅”和“九碗火锅”。四碗火锅,四菜是配菜,荤素各半,和火锅一道上席,七碗火锅和九碗火锅,火锅是和最后的四碗上席。单独火锅席,是地地道道的腊肉火锅席,多是招待至亲好友。火锅分三层:上层是腊香肠、腊心舌等“盘子菜”;中层是腊肉,以半肥半瘦为佳,一般每人三块,也有不分块数,截成“骨牌形”,要吃几块,各人自便。底层是新鲜蔬菜和活豆腐、血皮、粉皮等。三层均可兼吃,但一般是上层吃酒,中层和底层吃饭。无论是单独火锅、四碗火锅、七碗火锅还是九碗火锅,吃到后来,都是边吃吃边往火锅内添汤或把席上有的菜倾入火锅内煮,形成大杂烩,味尤鲜美。这时男女主人,也从厨房出来“劝饭”多谓:“有好客,没有好酒好菜,饭请吃饱。”宾主之情,此时达于高峰。这种风情,至今在广大城乡,多尤存在。

西充的腊肉火锅,与我国北方的“涮羊肉火锅”、南方的“三鲜火锅”以及东北的“白肉片火锅”、上海的“菊花生片火锅”、广东的“海味火锅”、重庆的“毛肚火锅”、广元的“牛羊肉火锅”,丰富了人类的烹饪内容和生活内容,一直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今天,西充的腊肉火锅,有集全国火锅大成的趋势,仅县城一地的大、小餐馆,就有西充饭店等近十家打出了“山城火锅”的招牌,把重庆的“毛肚火锅”与我国南北方火锅以及各种生片涮肉火锅,结成姊妹花,真是千姿百态,风味更佳。

四川南充最有名的土特产有哪些四川南充特产有哪些值得带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